散文詩[文學體裁]

散文詩[文學體裁]

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在本質上它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像;在內容上它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於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性﹐也決定了它的形式短小靈活。散文詩是一種現代文體﹐是適應現當代社會人們敏感多思﹑複雜縝密等心理特徵而發展起來的。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兼有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樣式。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從本質上看,它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感和想像,但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從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於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性,也決定了它的形式短小靈活。

散文詩散文詩

散文詩是一種近代文體,是適應近、現代社會人們敏感多思、複雜縝密等心理特徵而發展起來的。雖然中國1000多年前就有類似散文詩的作品,歐洲在16、17世紀不少作家就寫過很有詩意的散文,但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流行起來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第一個正式用“小散文詩”這個名詞,和有意採用這種體裁的是法國詩人波特萊爾。他認為散文詩“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盪,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在中國新文學中,散文詩是一個引進的文學品種。1915年 2卷 7期的《中華小說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譯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詩(當時列入“小說”欄,譯者劉半農),是外國散文詩在中國的最早譯介。1918年 4卷 5期的《新青年》雜誌,發表了劉半農翻譯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譯文,文末所附的說明指出它是一篇結構精密的散文詩。“散文詩”這一名稱從此開始在中國報刊上出現。對於這一文體的性質和特點,《文學旬刊》在1922年曾有過理論探討,西諦(鄭振鐸)、滕固、王平陵等人都發表了意見。

五四時期的劉半農徐玉諾許地山焦菊隱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詩發表。魯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風、柯藍等作家創作的散文詩在中國新文學中有相當的影響,其中思想和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

發展歷程

散文詩是一種現代文體﹐是適應現﹑當代社會人們敏感多思﹑複雜縝密等心理特徵而發展起來的。雖然中國1000多年前就有類似散文詩的作品﹐歐洲在16﹑17世紀不少作家就寫過很有詩意的散文﹐但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流行起來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第一個正式用“小散文詩”這個名詞﹐和有意採用這種體裁的是法國詩人波特萊爾。他認為散文詩“足以適應靈魂抒情性的動盪﹐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在中國新文學中﹐散文詩是一個引進的文學品種。1915年2卷7期的《中華小說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譯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詩(當時列入“小說”欄﹐譯者劉半農)﹐是外國散文詩在中國的最早譯本。1918年4卷5期的《新青年》雜誌﹐發表了劉半農翻譯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譯文﹐文末所附的說明指出它是一篇結構精密的散文詩。“散文詩”這一名稱從此開始在中國報刊上出現。對於這一文體的性質和特點﹐《文學旬刊》在1922年曾有過理論探討﹐西諦(鄭振鐸)﹑滕固﹑王平陵等人都發表了意見。

簡要特點

1、散文詩,必須有兩個特點:

其一,散文詩是詩和文的滲透、交叉產生的新文體。

散文詩是散文與詩“嫁接”出來的品種,這是沒有疑問的。散文詩具有詩與散文的“兩棲”特徵,散文詩既吸收詩表現主觀心靈和情緒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隨便抒懷狀物的功能,並使兩者渾然一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可以說不熟悉詩與散文這兩種文體,就很難創作散文詩。但是散文詩究竟是一種新的文體,還是如有人說的:散文詩是“散文的詩”和“詩的散文”?關鍵要看散文詩是否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徵,或者說散文詩區別與詩和抒情散文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其二,散文詩有其獨特的審視人生方式,即運用比較自由的形式抒寫心靈或情緒及其波動。從總體上看來,散文詩是抒寫心靈或主觀情緒的文體。

波德萊爾是散文詩的最初創造者之一。他說過:“當我們人類野心滋長的時候,誰沒有夢想到那散文詩的神秘,--聲律和諧,而沒有節奏,那立意的精闢辭章的跌宕,足以應付那心靈的情緒、思想的起伏和知覺的變幻。”他還說:散文詩這種形式,“足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盪、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動盪、波動、驚跳,這說出了散文詩的主要藝術特徵。

要說明上述兩點,必須進一步區別散文詩與詩、與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不同之處。

2、散文詩與詩、與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區別。比如結構、語體、節奏等方面的不同。

(1)散文詩與抒情詩的區別。抒情詩由於要講究句式的整齊或大體整齊和音樂韻律,因此,即便是自由體的抒情詩,在表現心靈或情緒時也不能不受到較多限制。正是為了突破限制,更舒捲自如地寫出心靈的真實狀態,於是才有散文詩這一文體的誕生。

散文詩與詩歌的不同之處在於散文詩經常運用描述和議論的表現手段。

與詩相比,散文詩沒有詩的韻腳、節奏、音節、行數、排列,即沒有詩歌的外形式的羈絆。散文詩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幾種:散文的形式,散文與詩交錯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與單句(詩句)的交錯。這是抒情詩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2)散文詩和抒情散文同是抒情文體,但散文詩獨特的藝術特徵是它的“動盪、波動、驚跳”。

承認散文詩是抒寫心靈或情緒及其波動的文體,這與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難區分了。抒情散文總是離不開紀實,更不用說那些以記敘真人真事為主的敘事散文了。而散文詩幾乎沒有原原本本地記錄真實人物和真實事件的。即使我們稱為紀實的散文詩,究其實也是抒寫的內心對現實生活的印象,不過這印象很少“變形”——很少對現實生活作想像式的反映罷了。

在結構上,有人說,詩是以“線”抒寫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詩是以“點”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時空長度,都有線索;散文詩無需線索,篇幅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燒的那一點輻射開來,而內在情緒則形成環環相扣的情感衝擊波,衝動讀者的心弦,進入詩的境界。

在語體上,散文詩的語言是抒情性的想像的語言,散文的語言是敘事性的現實的語言。散文詩的語言具有散文語言無法比擬的彈性美、豐富性和不確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較大。散文為文,語言要求簡潔灑脫,更多一些娓娓而談,寫清作者情之所系的來龍去脈,抒情也更細膩,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銜接較緊密。散文詩為詩,語言要求濃縮、跳躍,一般是跳躍式地聯結意象,句與句之間,尤其是段與段之間,往往是似斷實連的關係,這就留下較多的可供讀者想像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詩既不是散文的詩,也不是詩的散文,它是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獨立性的文體形式。

比較

散文詩與詩、與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區別。比如結構、語體、節奏等方面的不同。

與抒情詩

抒情詩由於要講究句式的整齊或大體整齊和音樂韻律,因此,即便是自由體的抒情詩,在表現心靈或情緒時也不能不受到較多限制。正是為了突破限制,更舒捲自如地寫出心靈的真實狀態,於是才有散文詩這一文體的誕生。
散文詩與詩歌的不同之處在於散文詩經常運用描述和議論的表現手段。
與詩相比,散文詩沒有詩的韻腳、節奏、音節、行數、排列,即沒有詩歌的外形式的羈絆。散文詩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幾種:散文的形式,散文與詩交錯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與單句(詩句)的交錯。這是抒情詩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與抒情散文

散文詩獨特的藝術特徵是它的“動盪、波動、驚跳”。
承認散文詩是抒寫心靈或情緒及其波動的文體,這與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難區分了。抒情散文總是離不開紀實,更不用說那些以記敘真人真事為主的敘事散文了。而散文詩幾乎沒有原原本本地記錄真實人物和真實事件的。即使我們稱為紀實的散文詩,究其實也是抒寫的內心對現實生活的印象,不過這印象很少“變形”——很少對現實生活作想像式的反映罷了。
(1)在結構上,有人說,詩是以“線”抒寫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詩是以“點”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時空長度,都有線索;散文詩無需線索,篇幅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燒的那一點輻射開來,而內在情緒則形成環環相扣的情感衝擊波,衝動讀者的心弦,進入詩的境界。
(2)在語體上,散文詩的語言是抒情性的想像的語言,散文的語言是敘事性的現實的語言。散文詩的語言具有散文語言無法比擬的彈性美、豐富性和不確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較大。散文為文,語言要求簡潔灑脫,更多一些娓娓而談,寫清作者情之所系的來龍去脈,抒情也更細膩,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銜接較緊密。散文詩為詩,語言要求濃縮、跳躍,一般是跳躍式地聯結意象,句與句之間,尤其是段與段之間,往往是似斷實連的關係,這就留下較多的可供讀者想像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詩既不是散文的詩,也不是詩的散文,它是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獨立性的文體形式。
(3)散文詩是區別於散文的詩的品種 
散文詩是散文與詩嫁接而得的新果品。在科學領域有“邊緣學科”一類的學科,它即與這種學科有關,又與那種學科有關;但它就是它,即不從屬與這種學科,又不從屬與那種學科。散文詩就是散文詩,不是散文與詩的拼合。它既有散文的特點,又有別於散文;它有詩的本質,又有別於其他品種的詩。
散文詩不是散文,不能認為是散文的詩化。
首先,散文詩是歌唱生活,而不是敘述生活,描述生活的。散文詩大多用聯想來編織。
其次,散文詩一般以短小見長。同樣題材的散文和散文詩,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前者因為要塑造人物形象(雖然不必一定完整),要敘述故事(雖然不必一定詳細)往往篇幅會長一些;而後者集中抒情,以抒情的剪刀放手裁剪素材,往往篇幅就短一些,甚至短的多。
第三,散文的語言往往要求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散文詩對語言的要求就不僅於此。散文詩不僅要求字字用精取宏,段段別有洞天,還要有詩的節奏,造成詩特有的語言美。
綜上所述,從內容、篇幅、語言三個方面,散文詩與散文都有很大差別。
散文詩是詩的品種,有作為一個獨立品種的特點,這個特點和散文有血緣關係。
散文詩是貌似散文的詩,是散文形式的詩,是擺脫了詩的某些形式約束,而保留詩的本質的詩。
散文詩在音樂美、排列美上不如其他品種的詩那種嚴格。有語言的自然節奏,而無有規律的節奏;一般有留戀非韻文的傾向。
散文詩不分行排列,分節全拼自然,卷舒自如的飄逸美、疏放美是屬於散文詩的詩美。

四大特性

外強中堅性

所謂的外強中堅性是指,散文詩的外表呈現多樣化,突破了格律詩本身的束縛,而其內在本身就是詩。一首詩既可以是分行詩,也可以是分段詩。耿林莽的散文詩《草鞋抒情》就是如此:穿草鞋的腳,親近大地和泥土,是人與自然/最後告別時,/溫暖的一握。//濕漉漉的水含在眼裡,青草的睫毛上/有一滴淚。有的散文詩,整首詩也就只有一、兩句,詩意卻十分完整。我在散文詩《斷章》中,試圖在整首詩採用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形式將整篇散文詩表現出來,而每個章節只有一兩句,但都能獨立成意。不僅如此,散文詩的表現形式很多,例如,中國散文詩獲獎能手崔國發的散文詩又是一種風格。癲狂:一隻巨鳥的黑影//在大海的高聲敘說中風起雲湧,在天光的弧圈下折磨著雲翳。//(《在海上仰望黑鳥》節選)不難發現,詩人用獨特的冒號將下文抒寫的揮去自如,這對散文詩的創作來說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探索。
因此,我一直主張,散文詩創作者一定要有一種理念。那就是一首散文詩,首先從布局上要確保一個整體,其次就是你無論從該篇散文詩中抽取一部分段落或經典詞句,都能表達獨立的文意。這才是散文詩外強中堅性的最佳表現。

突圍緊縮性

散文詩散文詩
所謂的突圍緊縮性是指,散文詩發展中始終要保持突圍的情勢,首都師範大學現當代文學詩歌研究博士羅小鳳在《邊緣之邊緣的突圍》一文中說,散文詩依然有其需要突圍的缺陷,回到“詩”的歸屬地,構築“詩”的質性特徵,尋找新的突破口,以及理論力量和年輕後續力量的加強,都需要繼續“突圍”。
因此,需要突圍的東西很多,散文詩發展離不開突圍,也離不開具有開拓精神的突圍隊伍。要從理論研究、創作思路、詩風追求、價值取向、古新結合等方面綜合考量,這種考量的條件首先是創作隊伍的開拓精神。
首先,從理論研究方面來看:《散文詩世界》專門開闢的“散文詩向何處去”專欄,刊發詩人們對散文詩的未來發展的各種猜想。這是成功的嘗試,但還不夠。仍要鼓勵理論研究與散文詩創作並重,發展與革新並重。
其次,從創作思路來講:散文詩發展了90多年,是從小草小花的抒寫到對大景的敘情,再到哲理性思考與社會各階層的透析。這種發展歷程是坎坷的,也是相當艱難的。這些發展,無不表現散文詩創作隊伍堅韌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創作風尚。這種精神和風尚,不但不能減弱,還要繼續保持才好。要更加突出,更加把握未來散文詩的發展。將其放在一個相對豪放、相對大氣的並且能夠與恢弘的情感進行渲發的地步。要做到豪放與空柔並重,恢弘與靈動並重,就必須從散文詩的內在抓起。我認為,皇泯的《國歌》就是散文詩從此邁向豪放的代表作。
其三,從詩風追求方面上看:這十年,中國文壇湧現出了大量優秀的散文詩作,出現了多種表現方式和寬鬆的文風空間,這是散文詩發展所值得慶幸的。但在詩風突圍方面,我認為還要更加注重散文詩的韻、暢、靈、動相結合。也就是說要強調詩的本質屬性——韻,可以加強對韻的思索和突圍,這個韻不是要句式押韻,而是散文詩的內韻,才彰顯其個性。如果只注重語句的靈活性而沒有注重內韻的張力,其結果就是導致散文詩的散文化而失去散文詩的凝練與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另外,散文詩的發展應該在突圍時更加關注緊縮。鄒岳漢老師說,“確認散文詩屬於‘詩’的範圍對當前的散文詩創作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因此,散文詩的寫作應該凝練精瘦,不能不限制地的盲目擴展,現在有許多抒情散文,因為短小而冒牌成“散文詩作品”充斥散文詩壇,進而導致讀者更無法分清什麼是散文詩,什麼是散文了。只有把散文詩回歸到“詩”的軌道上來,散文詩才能發揮其無比優越的潛能。
我在網上發現一種怪的現象,那就是一些人寫點自認為優美的情愛的文字,敲成長短不同的分行句式,便冠名為詩歌或散文詩發表到論壇或自己的部落格里,讀後,著實讓人哭笑不得。這不僅褻瀆了散文詩,連詩這個字眼都有所損害。散文詩是新詩的一種獨立文體,它與現代詩歌並駕齊驅。文學分類也早將散文詩歸納其中,從未脫離過詩歌範疇。我們來看一下文學的分類:
1、兩分法。“五四”以前,根據語句押韻否分為韻文與散文。
2、三分法。“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將其分為敘事文學(神話、史詩、小說、敘事詩、報告文學、傳記文學)、抒情文學(抒情詩和抒情散文)、戲劇文學(供舞台演出的腳本)。
3、四分法。現代我國文學理論界普遍將文學分為詩歌(現代詩歌、散文詩、歌詞)、古體詩詞(詩詞歌賦)、散文(遊記、小品、雜記、雜文、報告文學)、小說。
無論是兩分法、三分法,還是四分法,詩在文學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是詩就要濃縮精華,減少句子的冗長和繁瑣,因此,緊縮性也是散文詩必須具備的特性之一。

長適短宜性

長適短宜性是指,散文詩的一般寫作上包涵的內容會比現代詩歌長,字數也多,修辭感強烈,它是寫一點一線的。而散文拉開的面更寬廣一些。散文詩比散文要凝練的多,張力足,遐想空間大。這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里與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更具有強勁的優勢。用一句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無論從字、詞、句的結構,整體布局等恰到好處的寫作,散文詩都能體現較強的可讀性和適讀性。當前,正至快餐文學充斥市場,散文詩以她本身的凝練、清新以及淑女般的形象漸漸深入人心。讓讀者品讀到那些哲理與本質優美融合在一起的散文詩作品心曠神怡,那些靈動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的散文詩將成為詩壇的天仙配。
散文詩長有長的優勢,短有短的妙韻,適度就好,我們不會一刀切。例如:廣西壯族詩人黃神彪的散文詩集《熱戀桑妮》,10餘萬字,全書只有一首詩共206節,可以算得上當代最長的散文詩了。但很多人都願意去讀,為什麼?就是散文詩的長適短宜性所決定的,也是散文詩自身獨特的魅力所決定的。黃神彪散文詩的206節里,有如畫的風景,也有虛擬化的桑妮,每一節都獨立成意。還有,我認為,卞之琳的《斷章》應屬於精美的散文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雖然這首詩不屬於21世紀的詩作,但我認為對研究散文詩非常有利。這就說明,散文詩不論長短,其本身的意境和獨立成意的特色是散文詩的優長,這種優長需要繼續保持並不斷挖掘,那些精髓的東西就能夠體現出來。創作者要大膽運用“引進來、走出去”的創作思路,突破原有的單一模式。正如靈焚博士所說,“散文詩不僅可以兼具散文和詩的優點,甚至可以吸收所有文學藝術中的精華元素來發展自己”。

韻散律雅性

所謂的韻散律雅性是指:散文詩本身押韻層面上的散文美,節律上的詩體雅。但很多人說只有古體詩才配談韻律,散文詩沒有韻律可言,我持反對意見。我不主張詩分家,但應分類。古體詩主要強調韻律,散文詩主要強調內容,是側重點不同,散文詩的韻散是運用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特點,律雅是把古體詩格律運用到白話文中,從而形成了散文詩的散文形式,詩的本質,音樂的律動,這樣有利於吟誦,朗讀起來朗朗上口。在秦華的許多散文詩里可以看到這樣的形式。用秦華濃縮的一句話:那就是:“散文詩是詩歌的骨架,散文的形式,音樂的韻味”。
另外,散文詩的韻律性在白話文的世界裡具有強烈的適應性。其一,據調查,古體詩閱讀者群多為60歲以上的老者,而且閱讀範圍是古代詩人創作的經典名作,而現代詩人所創作的古體詩一直被冷落;其二,散文詩閱讀者群除部分詩作愛好者外,又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來自於中學、大學等院校里的學生,而這些學生在未來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將成為祖國的中堅力量。這個也許是聞華艦成立中國校園散文詩學會的遠瞻性吧。
通過簡單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因為古體詩要求寫作者要有很強的韻律意識,從而導致讀者和作者群都相對少了很多,而散文詩隨意、舒展的文字與內韻相結合更適應現代社會。因此,讀者與作者的人群也遠遠超過了古體詩群。這種懸殊是散文詩的韻散律雅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構特點

散文詩結構的基本方式大體有紀實性(直抒式)、想像式、哲理式和象徵式四大類。

1、紀實性(直抒式),即“意在象表”,比較外露。比如寫景抒情、敘事抒情等。或者說是心靈感受外部世界基本上是原原本本的,是什麼就在心靈投影什麼,很少變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詩通常用此種方式。

2、想像式,指的是散文詩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時,往往浮想聯翩,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比如我寫晚霞,聯想到玫瑰園、再聯想到人的暮年等。

3、這種散文詩和其他散文詩的區別是它有理性直接和間接地介入,以新的哲理髮現和表述為特點。寫作是為了表述某一個哲理為目的。

4、象徵式,是通過物象與心意在某象徵物中若即若離的吻合來暗示詩意。比如茅盾的《白楊禮讚》,高爾基的《海燕》等。

寫作技巧

了解特點

寫散文詩不難,但是,能寫出好的散文詩卻非常難。散文詩的作者既要懂得寫詩,又要懂得寫散文。詩和散文的特點都要了解和掌握。詩的音節、對仗、格律和詩的凝練,雖說未必深入鑽研,但詩的情緒、詩的跳躍節奏、詩的凝聚概括,這些都是散文詩本身形式所必須的。另外,還要諳練散文的抒情和議論,把散文中的這些因素和特點汲取到散文詩中來,使得散文和詩的特點自然有機地揉和到散文詩中,這就是寫散文詩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除此之外,無捷徑可走。

在優秀散文詩中,藝術手法凝重、婉約而顯陰柔之美,其文偏重於詩;藝術手法明快、坦直而具陽剛之美,文則偏重於散文;又因它既不是詩也不是散文,而是詩和散文兩者的結合,是一種新型的文體。

文體

其次,是散文詩的文體。大概可分為:哲理(寓言)體、抒情體、敘述體。

哲理寓言體有運用寓言對話形式來寫散文詩,通俗、活潑,寓言有深刻的比喻,思想性強,可防止空泛。

抒情體寫作形式多樣,是通過一個情景、一個事物側面或側面的一個點、一個片斷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抒情散文的不同在於它的跳躍性、片斷性,是一個獨立的點、獨立的片斷。由於是抒情散文詩,其情感、情調、意境、想像、幻覺主觀成份濃郁,通體顯隱約含蓄。抒情散文詩愈有作家獨特的個性,感情就愈深刻真摯動人。此類散文詩如果解決不好與時代、實際生活相結合問題,一是情感不夠而顯得蒼白無物,或主旨不明無積極意義;二是散文詩寫得看不懂,或把情感隱藏起來,或寫出自己也說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東西,還自覺高超“朦朧”。我們說藝術的比喻、含蓄、隱約,要通過感情的形象表達,這才是藝術的技巧,與那些看不懂說不明的東西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敘述體散文詩是把敘述的景物、人事放在第一位,客觀通過描繪一定場景、片斷的情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特點是明朗、粗獷、結合現實較緊。生活氣息濃。初學寫作者從敘述體入手,以此為基礎藉以情感抒發,再上升到一定哲理。此類散文詩一要防止情景事物停留表面描述而發掘不深;二要防止就事論事。

以上三種文體有時是互相交替的,哲理、抒情、敘事溶為一體也常見。

主題思想

主題思想是作品的靈魂和統帥,決不能忽視散文詩的思想性。有人甚至名家也說過散文詩不可能反映大的主題思想,這是誤區。散文詩如果只是短小,起一種“生活中的小擺設”的作用,那么,散文詩就走進了一條狹小的死胡同,也就沒有強大的生命力。事實並非如此,近些年來散文詩的創作者在形式上、內容上進行了成功的實踐和突破,反映重大深刻主題的優秀散文詩長卷層出不窮,散文詩的革命必將推動散文詩質的飛躍。再說,我們寫一些容量小的散文詩,也可以做到“小中見大”,反映較大、較多的內容,問題是要求我們精於選材,善於選材。選取題材一個側面,取題材側面一個點,而且是最典型最本質的側面和點,也就是說用題材最小最本質的一部分,來反映題材的全部內涵。這是短小散文詩的優越性,散文詩作者必須遵循這個創作規律。散文詩要通過情景(意象)、事物,形象地、生動準確地反映作品的主題思想。反對公式化、口號式和生硬地在作品中寫主題思想以及僵化的說教,這些都不是藝術。優秀的散文詩是藝術性和思想性的統一。有位散文詩名家說過這樣的話:散文詩的作者是爆破手,攝取最少的最優質的炸藥,爆發出最大的熱能。要做到這一點,只能從生活中感受和挖掘深刻的主題思想,進行最優質的典型的題材選取。

結構

散文詩的結構是最嚴謹的,形散神聚。題材是精選的典型的一個側面或一個片斷,可把一、二個(或更多的)精選出來的典型側面、片斷結構在一起,就能夠準確表達作者主題思想,構成一篇完整的散文詩。禁忌拖泥帶水,禁忌出現無意義畫面,禁忌含有多餘廢筆。散文詩結構特徵是跳躍性,詩化的跳躍是擴大容量必然的要求。要從一個聯想飛躍到另一個聯想,要從一個場景迅速轉換到另一個新的場景,意象搖曳、疊加,貫穿連結的是相通的點。不能繁瑣地從頭說到尾,不能平淡、空洞、言之無物。散文詩的結構美是片斷到片斷,是一、二個(乃至多個)點的巧妙連線,是跳躍的美和暫歇的美,是給讀者以無限想像的空白美。散文詩結構中,一個片斷接一個片斷,這種跳躍性在讀者情緒中留下短暫的空白,也叫暫歇。這是散文詩獨特的空白美。

語言和思想情感

散文詩同其他文學樣式一樣,也是語言藝術,而且是要求更嚴、標準更高的語言藝術。駕馭文字、培育情感、發掘主題是散文詩作家基本的文學素養。散文詩的語言如何?如何尋求散文詩形式和內容的統一?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必將反作用於散文詩的取材和反映的思想感情。散文詩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最終決定一篇散文詩的好壞和成敗的關鍵。決定散文詩取何材、寫什麼東西,從何角度寫,如何寫都要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支配,特別是散文詩要通過濃厚的作者思想情感去反映事物。如何培育思想情感,是一個如何寫好散文詩的根本性問題,要從複雜平凡的生活中發掘新生的美好事物,獲得尖銳的眼光、獨到的思想、深刻的情感,才能在主題思想醞釀、藝術表現手法、言語文字運用上得心應手。

賞析

《蛇》
馮至
我的寂寞是一條蛇,
靜靜地沒有言語。象形書法中的蛇形意境
你萬一夢到它時,
千萬啊,不要悚懼!
它是我忠誠的侶伴
心裡害著熱烈的鄉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頭上的、濃郁的烏絲
它月影一般輕輕地
從你那兒輕輕走過
它把你的夢境銜來了
像一隻緋紅的花朵

《紙船》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現在在國中教材中也有很多散文詩.比如紀伯倫,魯迅的,巴金的。
散文詩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概括總結

散文詩,是介於散文與詩之間的一種文體。是詩的散文,散文中的詩,說到底,還是精短的、有著內部韻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詩是一種獨立的文學體式,是詩歌大類中的一個成員。
1.詩:韻文;講求句式關係的基本規定性;一般說來,長度上受到限制。
2.散文:無韻文;不講究句式關係(所謂單行散句是)。一般說來,長度上比詩受到的限制要小。
3.散文詩:或韻或散;句式通常短小;篇章長度通常短小。
形式上的區別我認為就是這樣的。另外,還有題材上的區別、寫作方法上的區別、風格上的區別等等。體會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散文詩是散文還是詩?有人說,是詩;有人說過是散文。當然重要的不是文章的結構方式,重要的是它自身的寫作和表達方式。雖然它具有散文行文的特點,但他的精髓依舊需要用詩歌的語言和思維來完成情感的表達,如同青蛙,陸地可以開闊它的視野,但它終生還是離不開水,詩歌就如同散文詩的水。
散文詩比散文“內容更精闢,詩情更濃烈,篇幅更短小,語言更優美,意境更深遠”;它比詩歌“表現更自由,思維更活潑,聯想更豐富,舒展更自如,情感更和諧”。
因此散文詩姿態橫生,不受格律和韻腳的束縛,它是自由靈活的散文形式與精湛優美的詩意內容的有機結合體,兼二者之長,更重於形式上散文一樣的無拘無束,更長於內容上詩一樣的抒情言志。可以說它是凝練的散文,自由的詩歌。蘇聯散文詩作家普列什文說:“我是帶著自己的詩走進散文!”可以說概括了散文詩的特點!
如果說大海是詩,海灘是散文,那么,貝殼應該是散文詩;如果說太陽是詩,月亮是散文,那么星星應該是散文詩。在散文和詩歌的兩個空間,散文詩的連線作用是不可以替的,是一條連線兩大文學形式的清幽的小路。近年來,散文詩受到更多數人的喜愛,是因為這條路再拓寬同時,散文和詩歌的探索中,也正尋求著散文詩獨有的自由和抒情。
從文學的發展趨勢與規律上看,文體的區分將越來越細,各種風格不可以兼容的地帶,給了散文詩發展的空間。散文詩是世界性的,而‘且非常平民化的,中國的散文詩雖然發展不過幾十年,但中國傳統文學中“賦”的寫作藝術手法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揮和繼承,因此中國散文詩還是有著自己的創作特點和民族精神的。散文詩是一種新的獨立存在的一種適合漢文化發展和實踐的優美的文學體裁。
從詩的發展看,從嚴格的格律體的產生到走向自由詩的過程,都伴隨著散文詩的痕跡。而散文詩是自由詩的進一步解放,沒有自由詩,是不可能發展散文詩的。
從散文的發展趨勢看,逐步走向分化,已經形成了各種獨立的新的文體,議論性散文,演化為雜文;敘事性散文,派生出報告文學,抒情中的散文於詩歌中停滯於傳統風格的流派相結合,產生散文詩是一種必然!
所以說,散文詩的產生是文學發展的必然,它必將擺脫依附於詩或者散文的附庸地位,這是一片新生的綠色的土壤,這裡有人文精神的種子,也有大自然的迤儷風光和清新的空氣。
了解散文詩要比了解詩歌容易和顯與理解,也要比散文更多一分藝術光澤和吸引人們的情趣。對於寫散文詩的人來說,了解散文詩與散文和詩歌的血緣關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自覺地注意到從這兩方面來吸取營養。想寫好散文詩,注意散文的行文特點以及熟練地掌握詩歌的表現技巧,注意思維和語言的銜接,同樣沒有真實的情感,是很難寫出好多散文詩的。
散文詩是因為其內容重在一般為詩所集中表達的感悟過程而與詩拉上關係的。當然,有人說,這種現象是寫作者造成的“文體侵權”,比較新鮮!

中國20年散文詩發展概觀

21世紀散文詩發展概況
2000年:
鄒岳漢開始主編《中國年度散文詩》灕江年選,目前已出版10卷;
馮明德執掌《散文詩》雜誌大印。
2001年:
散文詩雜誌社開啟主辦首屆全國散文詩筆會先河,每年一屆。除第七屆23人參加外,每屆代表都不超過二十人,每人只參加一次。選拔的筆會代表從地域、風格、民族等各方面進行了充分考慮,代表性地從全國範圍內選拔優秀中青年散文詩人,以確立散文詩藝術的地位,推介優秀散文詩人。目前已舉辦過9屆。
2002年:
王劍冰開始主編《中國散文詩精選》。目前已出版8卷;
被譽為“中國網路散文詩教父”的聞華艦,帶領一批有志於散文詩的拓荒群在“全球最大的文學網—榕樹下”開拓出第一個網路散文詩陣地,成為網路散文詩的第一人;
蔣登科博士出版散文詩理論專著《散文詩文體論》;
張彥加出版散文詩理論專著《散文詩新論》。
2003年:
《散文詩世界》復刊,海夢任主編,詩壇靚女宓月出任副主編;
《散文詩》增刊為半月刊,下半月刊是校園散文詩專刊,為校園散文詩的發展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發表平台。
2004年:
網上超強人氣的“藍調兒組合”,湧現出秦華、筆尖、方齊楊等一批優秀的散文詩人;
郭竹松建立中國第一個散文詩網站;
李標晶出版散文詩理論專著《二十世紀中國散文詩論》。
2005年:
喻子涵《中國散文詩》網刊精彩亮相。
郭竹松主編的《中國網路散文詩精選》出版;
青年散文詩人方齊揚創建《散文詩天地》網站並出任主編創辦網刊,後來發展為紙刊,目前已經出版過2期;
黃永健出版散文詩理論專著《中國散文詩研究》;
秦華在各大文學網站開闢散文詩專欄,建立《散文詩世界》網站。截至2010年7月初,瀏覽量為近70萬(中間停網近兩年)。
2006年:
趙宏興主編《中國當代散文詩》,已連續出版3卷,刊登了大量的跨文體散文詩,並提倡跨文體寫作;
中外散文詩學會在成都成立,海夢和夏馬出任主席;
著名散文詩人柯藍出版散文詩理論專著《中國散文詩創作概論》;
藍調兒組合在九路詩歌成功舉辦散文詩大賽,湧現出王小忠等一批散文詩新秀;
蘭葉子、秦華等散文詩人被《新詩大觀》評為2005年度傑出詩人。
2007年:
《散文詩世界》從雙月刊增刊為月刊,成為中外散文詩學會會刊,並作為全國唯一一本專登散文詩的大型純文學刊物的而亮相華夏文壇;
伊犁晚報》開闢“天馬散文詩專頁”,甄選全國優秀的散文詩作;
王幅明主編的《中國散文詩90年(1918—2007)》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首發式,該書共收錄272位詩人1300餘篇散文詩,真正稱得上中國散文詩90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為研究散文詩和進一步欣賞散文詩提供一個巨大而具體的藝術舞台;
郭風、耿林莽、李耕等老一輩著名散文詩人榮獲散文詩藝術終身貢獻獎;
郭竹松創辦《青年散文詩》報。
2008年:
中外散文詩學會在海南舉辦首屆年會,目前已舉辦3屆;
亞楠創辦《散文詩作家》,目前已出版4輯,發行量已超出原有規劃量;
秦華在網路上開始徵集《世界散文詩人大辭典》辭條,目前閱讀量已超過5萬次;
筆者試圖從對話的角度探索散文詩發展的趨向。已經於2009年底完成了對耿林莽、李耕、許淇、海夢、丁芒、海若、蔡麗雙、蔡旭、秦華、徐成淼、蔣登科、夏馬、鄒岳漢、崔國發、文榕、秀實等20位有代表性的散文詩人的訪談,現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蔡茂主編《華夏散文詩選》,目前共出版2卷;
湛江師範學院劉天平、歐繼德主編出版《散文詩精讀》。
2009年:
周慶榮、靈焚、亞楠等在北京發起、組建“我們—北土城散文詩群”,並先後在《詩潮》、《詩選刊》、《中國詩人》、《新世紀文學選刊》等刊物突出專輯,力主並實踐“大詩歌”創作理念。
中國校園散文詩學會在北京成立,聞華艦出任首任主席。
《散文詩世界》專門辟出版面,刊登散文詩研究理論作品,試圖從不同角度詮釋散文詩向何處去?
《新中國60年文學大系:散文詩卷》隆重面世。
2010年:
香港散文詩學會舉行《中外華文散文詩人大辭典》(修訂版)首發式暨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13周年慶典;
《中國散文詩人訪談錄·散文詩的魅力(第一卷)》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秦華首倡的《上海散文詩選》正式徵稿。
除此之外,部分雜誌、報刊專門辟出版面,刊登散文詩作。由沉沙、喻子涵、艾君、淡月兒、陳洪、方文竹、陸小旭等力推網路散文詩的發展,目前,網路散文詩已成為散文詩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散文詩的發展不難看出,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是散文詩蓬勃發展的10年,是散文詩突圍並走進大眾視野的10年。但也能從中發現,散文詩的真正突圍,還需要走更長的一段路。那么,散文詩到底向何處去?這就要求散文詩創作者能夠準確把握散文詩的本體特徵,準確定位散文詩的發展階段以及對靈焚他們提倡的大詩歌的概念到底能走多遠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和整體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