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凸顯
在湖北省浠水縣,村民們將一投資百餘萬元的抗旱灌渠部分拆毀,原因是這一存在明顯設計缺陷的工程,卻通過了各級驗收,一直無法啟用,成為擺設工程。一個可以為農民帶來好處的“實事”工程,卻在建設起來後被農民拆毀,是因為這樣的抗旱灌渠根本不能發揮作用,而且高出地面,還影響出行。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個明顯存在缺陷的工程,如水源地取不了水,配套取水泵太細、引水渠狹窄,卻順利通過了驗收,這不得不讓人要問,這是如何通過驗收的呢?更讓人氣憤的是,農民不滿意,不能發揮作用,有關部門還是不承認,認為“整個五洲大畈配備的泵站設備是合理的”,農民之所以拆毀,是因為“一家一戶的小農思想與設計理念發生了衝突”。看來這種驗收是為了上級滿意,而不是讓民眾滿意。2011年中央1號檔案明確提出,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這表明今後的水利設施投入會越來越多,可如果水利設施投入被拿來做“擺設工程”的話,恐怕再多的投入,也難以真正發揮作用。
在加大水利設施投入的時候,還要監督好這些投入,看看這些資金是不是用在刀刃上,是不是用在農民最需要的地方。要做到這點,在建設水利工程的時候,就要多徵求民眾的意見。如果我們在立項、建設、驗收等重要環節,公眾有發言權,那么很多擺設工程是可以避免的。另外,還要構建“知錯即改”的工作機制。2011年6月2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在良性互動中尋求“善治”》。文章說,在百姓眼裡,從善如流、知錯即改,遠比“一貫正確”更加可信、可敬、可親。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看到有的部門缺少知錯即改。面對民眾的不認可,有關部門還是不承認,從中可以說明,知錯即改不能僅靠幹部的自覺,還要構建有效的民眾監督。最後,要加強責任追究力度,面對這樣一個“擺設工程”,要啟動問責,尤其對那些不能“知錯即改”的官員要問責。此外,還要問責驗收者的責任。
挑水抗旱
五洲大畈灌渠建在浠水縣巴河鎮,在長江大堤腳下,屬於浠水縣2004年申報的袁港國家高產良田項目。灌渠長4.4公里,按設計應從附近的望天湖提水,灌溉蘆花、五洲、新港3個村5千餘畝耕地。由於持續降水偏少,這些原來水漫為患的沿江村也旱情嚴重,此時本該發揮作用的五洲大畈灌渠卻派不上用場。
在巴河鎮蘆花、五洲、新港村,不少農民一趟一趟到望天湖挑水,再一瓢一瓢往地里澆,而高出地面一米多的灌渠卻放不出一滴水,分水井裡廢棄的紙飯盒、飲料罐堆積其中。蘆花村、五洲村地里的農民舉著水桶氣憤地說:“國家投巨資新修的抗旱灌渠,一天沒有用過,勞民傷財啊!”
65歲的新港村村民余秀珍說,灌渠只在驗收時通過一次電,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投這么多錢修這個“形象工程”。遇到大旱,放不出一滴水。
更讓村民們生氣的是,做“擺設”的灌渠工程剖面直徑超過50厘米,架在村級公路旁邊的耕地里,足足高出地面1米,像一條巨蟒橫亘在村民們沿路而建的房子門口,不僅給他們進出家門帶來不便,還阻擋住他們到耕地勞作的出路。
年過古稀的村民呂玉民到地里幹活翻越灌渠時摔倒過3次,他說:“政府搞工程不徵求老百姓的意見,上級驗收走過場,我們只有把管渠拆掉!”
4.4公里長的管渠共有46處被拆毀,有的被推倒在路邊,有的管道不知去向,整條灌渠已經千瘡百孔。
設計問題
與大型水利工程不同,農田水利小項目施工顯得簡單得多,比如施工方就是鎮裡的一個小包工頭,農民以及村幹部建設時發現了問題,反映不上去。
新港村黨支部書記王少華說,一開始鄉里只說要上高產農田項目,農民們都很高興,並按要求召開村委全體黨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要申報這個項目,直到開工之時大夥才知道修的是抗旱灌渠。
王少華說,這個抗旱灌溉項目存在不少設計漏洞,就算遇到旱情也不可能啟用。首先,水源地取不了水。灌渠的取水口在望天連二湖,湖水只有1.5米深,正常水位時湖面也只有500畝,還被至少6個村共有,被多個私人承包養魚。第二,配套取水泵太細、引水渠狹窄。
灌渠直徑超過50厘米,引水泵直徑卻不到一半,和管渠不配套。第三,灌渠架得太高,阻礙了農民出行。
他說:“別說村民的話,就是村幹部的意見也聽不進去。我們多次反映情況,上面說方案已經報到省里了,改不了。”
作為縣人大代表,王少華在2007年縣十五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曾提交過第59號建議案:“關於完善五洲大畈農業開發抗排泵站改造建議”。項目實施單位縣農業開發辦竟然如此回覆:“您所提出的問題,縣農發辦已迅速組織專班會同巴河鎮政府、項目區相關村進行了現場辦公……從項目實施情況看,整個五洲大畈配備的泵站設備是合理的。”
巴河鎮委副書記王習潮說,灌渠建成好多年了,沒有用是因為修灌渠時這裡都是種的水稻,需水量大,這些年逐漸改種旱季作物了,不需要灌溉。
浠水縣農業開發辦副主任周敏說:“五洲大畈灌渠項目已經過了國家、省、市農業開發辦驗收合格,一直沒有啟動是因為當地沒有旱情,不需要抽水。農民拆毀灌渠是個別情況,村里沒有管好,這說明一家一戶的小農思想與設計理念發生了衝突。”
糊弄民眾
4月底開始,巴河鎮花了好幾萬元,組織施工隊恢復被村民損毀的灌渠。這又被村民怒斥為“掩耳盜鈴”的“面子”工程。余秀珍說:“這樣接攏只是為了好看,應付檢查。我一個老太婆用一個手指就能把接縫處的水泥扒開。你們看,過去架起的管渠有的又被埋入地下,落差一米多,水哪裡過得來啊?”
在灌渠泵房,取水管只剩下半截露在泵房視窗,取水口看不到水源,堆積著雜草,泵房裡只有抽水泵,電機設備杳無蹤影。村民紛紛說,對今年中央和省里的“一號檔案”充滿期望。盼的是國家大修水利能改善他們的農田水利設施條件,有些擔心的是國家的水利建設資金又被花在不是正經地方,新建的水利設施又成了擺設。
有關專家表示,浠水縣灌渠工程的風波暴露了各地建設農田小水利的共性問題,比如設計建設低標準、重建輕管、聽取老百姓意見不夠、動態監管薄弱、責任追究不暢等。2011年中央“一號檔案”發布後,大家對農田小水利建設關注度有所上升,但與大型水利工程相比,農村小水利還需要一些切實有效的體制機制保障。
華中師範大學三農問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大才說,如果說骨幹型、大型水利工程是人體的心臟,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就是毛細血管,毛細血管不通了,心臟再好,人也要生病,無論大小一樣重要。
他建議,像骨幹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一樣重視農田小水利,並統一規範與要求,完善全程監督機制,對無效工程的責任人要問責,造成重大失誤和損失的,要追究處分。“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工程產生老百姓切實能感受到的效益,保證小農水資金的效益發揮。”
湖北省水利廳統計顯示,改革開放以來,該省小型水利設施總蓄水能力下降了40%左右,灌排效率衰減一半以上,中小泵站老損率達65%。目前,全省40%的農田不能保收,60%的農田也只能抗禦5年一遇的災害。水利設施境況如此,“靠天吃飯”的局面怎能改變?
相關評論
湖南、江浙、長三角、珠三角一帶,中國的糧倉,警報頻傳,多少年不遇的旱災來了。連洞庭湖、鄱陽湖的水位也嚴重下落,漁民紛紛上岸。這時,人們才忽然想起水利工程的好處來了。可多少年來,地方領導忙於建房子,擴城鎮,搞招商引資,美化、淨化、亮化街道。對中央下拔的水利款,也多用“擺設工程”應付檢查,旱災這隻狼真來了時,就顯得手足無措,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飯碗”被奪。
“擺設工程”,就象塑膠西瓜一樣,是個中看不中吃的東西,用它糊弄上級可以,卻糊弄不了當地民眾。可無奈上級只聽下級的話,民眾的多少反映,一句也聽不進去。致使“擺設工程”方興未艾,在各地不斷出現。半月前山東省平陰縣的宣傳牌上顯示2011年3月30日各項工程已經完成建設,可5月份當地村民們卻依然在以傳統方式拉水澆灌,被央曝光;今天京華時報又曝湖北省浠水縣投資百萬修建,並通過了各級驗收的“抗旱灌渠”,一直無法啟用,成為“擺設工程”。
既然是“擺設工程”,從一開始就不準備用於抗旱,是做樣子給上級看,以騙取拔款的。所以,設計不合理:水源地取不了水;配套取水泵太細、引水渠狹窄;灌渠架得太高,阻礙了農民出行等問題毫不奇怪。把工程包給只有關係、沒有資質的小包工頭,以致根本沒有質量可言,脆弱到“一個老太婆用一個手指就能把接縫處的水泥扒開。”中央的惠民政策,到了地方就成了害民的“面子工程”了。
為啥水利工程一個個成了“擺設工程”了?首先是地方領導對水利工程重視不夠。從設計到施工建築,不能聽取當地民眾意見,沒有監督機制,一切暗箱操作,如果追查一下,說不定裡邊有些錢權交易的東西。不如此猜想,那太細的水泵、狹窄的引水渠、老太婆用一個手指就能扒開的酥軟的水泥你能怎么解釋?致於能夠通過各級驗收,這是個地球人都明白的事情,其中緣由,不說也罷。
地方領導為啥不重視水利工程建設,難道他們不知道“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不知道“農業穩,則國家穩”、“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的道理?非也!當官的都盼望有提升的機會,要想提升,就得政績考核優等。這個一票否決,那個一票否決,城鎮化的速度問題,QDP的增漲問題,招商引資問題,都是必考內容,水利建設的多少好壞,民眾的滿意程度,沒聽說納入政績考核的。與政績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事,他們會影響自己的寶貴精力去認真做,豈不傻了?
據湖北省水利廳統計,“改革開放以來,該省小型水利設施總蓄水能力下降了40%左右,灌排效率衰減一半以上,中小泵站老損率達65%。全省40%的農田不能保收,60%的農田只能抗禦5年一遇災害。”湖北是這樣,其它各省的情況估計也是大同小異。這是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當國家投巨資修建的水利工程,一個個成了“擺設工程”、“面子工程”、“騙人工程”時,就成了勞民傷財的害民工程了。
如何有效制止“擺設工程”的繼續上演,在國家日益重視水利建設的當今,是個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課題。比如拔款前對方案的可行性、效益性的評估審核,對建築質量的多種監督(特別是民眾的監督),出現問題後的層層追責,對那些徒有虛名的各級檢查驗收單位的問責,等等,都要誰主管誰負責。對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有合理出處。一旦發現腐敗或浪費,嚴懲不貸。
“擺設工程”損害了國家和政府的形象,損害了民眾的利益,是認真對待的時候了。
很多時候,一些地方搞項目做工程不尊重民意,與事情最終辦得一團糟導致民怨沸騰,常常是同一個“劣幣”的兩面。
對受到旱情侵襲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說,關鍵時刻要靠水利工程“給力”。然而,在湖北浠水縣,投資百餘萬元的抗旱灌渠非但放不出一滴水,反而成為農民耕作路上的障礙。這個工程現已被村民部分拆毀,成為眾人怒斥的“擺設工程”。
興修水利本是一項惠政,為何好事卻辦成了壞事?從記者的調查中,可以發現這么兩大主因。
一是實施過程缺乏科學性,重結果不重效果。這個工程為抗旱而建,在設計上卻存在不少漏洞,諸如水源地取不了水、配套取水泵太細、灌渠架得太高等,使其抗旱功能大打折扣。就是這樣一個項目,竟然通過了省、市各級農業開發辦的驗收,從此也便“大功告成”了。這段抗旱水渠耗費國家巨資,不僅多年來未有“滴水之功”,在今年的旱情面前也是一如既往地“啞火”,如此成效,以“通過驗收”來敷衍塞責,欺人乎,欺天乎?
二是一直禁止當地百姓意見,重“官意”不重民意。水利工程怎么修,好不好,天天與農田水土打交道的農民最有發言權。事實上,對這一“擺設工程”,當地政府始終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針辦,一條歧路走到黑。工程啟動之初不徵求百姓意見,村民發現問題後向上反映被告知“已經報上級了”“設備合理”,甚至工程不管用的事實已經板上釘釘了,有關負責人依然底氣十足:工程沒問題,是村里沒有管好,拆渠行為是小農思想在作怪。如此拒斥民意,可見一斑。
這兩個原因其實是相通的。工程建設不科學,既由於一味依賴“領導拍板”“專家定奪”,也由於沒有吸納百姓意見、引進民眾智慧。這使得項目實施喪失了民意基礎,也缺乏科學保障。“擺設工程”之所以能夠建成,其深層原因是一些人把民眾意見和需求當成了“擺設”,掩耳盜鈴般地把工程目的界定為“通過上級驗收”,而不是發揮現實作用。很多時候,一些地方搞項目做工程不尊重民意,與事情最終辦得一團糟導致民怨沸騰,常常是同一個“劣幣”的兩面。
前不久,在山東平陰縣,也發生了將水利工程建成“擺設”,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事情。有關專家指出,浠水縣灌渠工程風波暴露了各地建設農田小水利的共性問題,比如設計建設低標準、重建輕管、聽取百姓意見不夠、動態監管薄弱、責任追究不暢等。
2011年的“中央一號檔案”提出“今後10年水利投入翻番”,可以想見,興修各類水利工程的熱潮將會漸次掀起。如何把錢用好,使大小工程真正管用,還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科學的操作理性。這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決策和實施中,讓百姓意見、百姓評價得到充分尊重,讓民意在交流互動中暢快涌流,而不是淪為浠水籍詩人聞一多筆下那一潭“絕望的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