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隨州市城西北約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大型木槨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等文物近一萬五千餘件。其中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歷史
相傳公元前605年,楚莊王九年,斗椒繼任令尹之職。他大權獨攬,驕橫跋扈,殺死主管軍事的司馬?賈后,趁楚莊王率軍攻打隨國之機,率若敖氏族人發動叛亂。這時,楚莊王已兵臨隨國城,並占領城南制高點。斗椒的叛亂使楚莊王腹背受敵,楚莊王在與斗椒的交戰中連傷幾員大將,楚莊王也險遭斗椒的兩箭。正在危難之時,有人推薦了小將養由基,說他有百步穿楊之功。楚莊王叫養由基當場演試。這時,恰好天上飛來一群大雁,養由基一箭將領頭雁射落下來,人們撿來一看,正中大雁咽喉,楚莊王大喜。第二天兩軍對陣時,養由基提出同斗椒比箭,他說:“我願讓你先射我三箭,倘若不中,我只射你一箭。”
斗椒連發三箭,第一箭被養由基左手抓住,第二箭被右手抓住,斗椒第三箭瞅準養由基的咽喉狠命射去,養山基略略俯身,一口咬住箭頭。養由基丟下雙手箭,取下口中箭,拉滿弓,一箭射中斗椒咽喉,叛軍大亂。楚莊王親自擂起戰鼓,全殲叛軍。楚莊王擂鼓處的高地從此便叫擂鼓墩。這段神奇的傳說在當地流傳甚廣。
1978年省考古隊發掘曾侯乙墓時,按照我國田野考古的規程,首先要給田野考古編號。墓地的行政隸屬關係為隨縣城關鎮城郊人民公社團結大隊,此處有個小山包,當地人稱“東團坡”,這是因小山包在一條小溝的東邊;西邊還有一個小山包稱“西團坡”。但後被平整,經考古隊走訪當地民眾,得知兩個山包西面不遠處,有一個高出丘陵地面約20—30米的大土墩,人稱“擂鼓墩”,並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歷代縣誌對“擂鼓墩”均有記載,於是決定用“擂鼓墩”來為此墓冠名。其編號為隨縣擂鼓墩一號墓,簡稱隨•擂•Ml。
考古隊將曾侯乙墓冠名擂鼓墩一號墓,無論從哪一個方面說,都是最合適的,真可謂珠聯璧合。如今,擂鼓墩已成為當居委會的名稱。《中國歷史地名詞典》也將“擂鼓墩”收入其中。
為什麼曾侯乙要將他的墓穴選在此地呢?為什麼這裡出現春秋戰國古墓達二百餘座,而且還有6座大型冢墓呢?我們雖無法找到可靠的歷史資料,但我們可以從這裡奇特的地形地貌找到答案,從風水學角度能知其奧秘所在。
自然地理環境
擂鼓墩古墓群北高南低,高程由北而南則由150米降至100米。墓群處於東經112。49’-113。46’,北緯31。43’-32。26’。整個古墓群地帶位於山巒起伏的丘陵上,山勢走向為近南北系列壟崗地形,自西北蜿蜒而來,至此已到丘陵盡頭。而且從厲山神農洞到擂鼓墩山脈未斷,99座山崗相連。宋代陳洙詩曰:“氵厥溳雙水繞城隅,高誼曾聞季大夫。九十九岡風俗厚,人人況已握靈珠。”從市區東部的崗丘西望,擂鼓墩古墓群恰似一條巨龍仰臥在氵厥水西岸,曾侯乙墓所處的東團坡位於龍首,整個墓群高出河旁平地約20米。東面相距約700米有自北往南流過的氵厥水,向南約2500米有自西往東而來的溳水,並與氵厥水相匯合。
擂鼓墩以其奇特的地形地貌埋藏著數百座國君和貴族之墓。在方圓4平方公里的擂鼓墩墓群範圍內,其地質均為紅砂岩層地理構造,所有墓壙均為岩坑豎穴,墓群範圍內均為高低起伏的丘陵,無一座高山陡壁,都處於氵厥水西岸的丘陵上,且順著山脈的走向排列向下;墓群的東側緊臨河旁衝擊平原,西端為高低起伏的崗丘,再西邊也為衝擊平原。在曾侯乙墓西l00米左右,還有一個比它略小的山包西團坡,此坡亦為紅砂岩地層,與曾侯乙墓所在的東團坡平行由北向南緩延。
1981年在西團坡發掘清理了擂鼓墩二號墓,並在雷達修理所擴建廠房時發現10餘座小型岩坑豎穴墓。1982年至1984年先後在擂鼓墩南端500米處的原擂鼓墩磚瓦廠,發掘清理了30餘座戰國古墓。距曾侯乙墓西450米處有一高9米,直徑32米的封土堆,經考古鑽探得知,封土層層夯實,為一大型古墓,尚未發掘,保存完好。
1997年7月,擂鼓墩文管處對擂鼓墩古墓群開展了一次調查與勘探工作,並編制了保護規劃。在曾侯乙墓以北2公里處新發現了王家包、蔡家包兩處大型墓葬,從墓葬的形制和規模看,亦為國君之墓,均保存完好。另外,還發現了呂家塝、王家塆、廟凹坡墓地。由此,擂鼓墩古墓群的保護面積由原來的1126畝擴展到7620畝。目前,擂鼓墩古墓群保護範圍內還駐有濟南空軍某部隨州軍械修理廠、某空軍勤務學院隨州士官大隊、隨州市植物園和瓜園磚瓦廠,以及擂鼓墩、馬家榨居委會所轄的數百戶居民。
擂鼓墩墓群保護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5-4℃;1月份最冷,月均氣溫2℃,最低氣溫-16.3℃;7、8月份最熱,月均氣溫28.1℃,最高氣溫41.4℃。年平均降雨日175天,降雨量1064.1mm,最低665mm,最高170mm,以7、8、9月降雨量最大,占全年66%左右,lO、ll、12月降雨量最小,占全年9%,7月時見暴雨,最大日降雨量214.6mm。
地層岩性
擂鼓墩古墓群內分布的地層有白堊繫上統胡崗組砂岩,岩性以紫紅色、粉紅色厚層中細粒砂岩為主,夾泥質粉砂岩、含礫砂岩及少量薄層砂層泥岩。本岩系特點是:砂粒成份複雜,多以石英、長石為主,另有灰岩、泥岩、花崗岩等岩屑;充填和膠結物以泥質為主,次為鈣質膠結,膠結方式以基底式為主,顆粒分選性較差,含礫砂岩中所含卵礫直徑一般2~lOmm,大者50~60mm,成份以石英為主;卵礫粒極多以次圓、次稜角為主,砂粒極多以稜角、次稜角為主。這樣的地層有利於墓穴的開鑿,穴壁堅固。
地質構造
本區大地構造屬於秦嶺褶皺系的南襄斷坳區,前白堊紀地層構造複雜,斷裂、褶皺發育強烈。而白堊紀地層構造簡單,為向南面緩傾的單斜岩層,斷裂不發育。據測區及其鄰近地表調查和地質勘查,區內裂隙少而短,岩砂細而密,是古人死後安息的風水寶地。
曾侯乙墓及古墓群完全是按照中國風水學法則來選址的。擂鼓墩東臨氵厥水;南臨溳水,山環水繞;前有望山——獨崇山,高出開闊地;一座座山丘由西北向南蔓延而下,從厲山至擂鼓墩99座山崗如垂首伏行,似蛟龍奔海。曾侯乙墓正居龍首。紅砂岩地層猶如鋪在大地上的紅地毯,真有布秀呈祥之氣。風水中的龍、穴、砂、水、向,“四靈”這裡都占有。這正是擂鼓墩古墓群數量之多的緣故,也是擂鼓墩二千多年前的許多古墓文物保存完好的原因。
保存完好的古墓群
擂鼓墩古墓群除一號(即曾侯乙墓)和二號墓出土大批珍貴文物外,文物考古工作者通過調查勘探,在整個墓群內共發現大、中、小型墓葬二百餘座。為配合工程,1983至1984年先後在距曾侯乙墓西南500米處擂鼓墩磚瓦廠,發掘了30餘座戰國中、小型墓葬,出土文物千餘件,隨葬品以青銅器、陶禮器為主,還有兵器、生活用具和車馬器。陶器有“曾”、“王”銘文。
墓葬的排列有一定的布局,大多屬中下級貴族和平民墓地,出土文物雖不能與一、二號墓媲美,但也有部分文物在隨州地區還是首次發現。如擂鼓墩13號墓出土青銅禮器、兵器、陶器共14件,其中出土的銅敦為一、二號墓所不見,其造型和花紋都很精美,器體由兩個半球形相合而成,有對稱的雙環耳和三龍形鈕、足,內填三角形、鉤連雲紋、幾何紋等,線條柔合多變,構圖對稱、工整,紛繁而不雜亂,堪稱圖案藝術的上乘作品。另一件鐵足銅鼎,也是隨州地區第一次出土,它是由銅鑄鼎身與鐵鑄鼎足相焊接,充分展示了戰國時期的鑄造和焊接的高超工藝。
除此之外,在擂鼓墩磚瓦廠M6出土的銅戈長39厘米,堪稱戈王,在隨州地區也是首次發現。從整個墓葬分布情況來看,墓葬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已發掘的30餘座中、小型墓葬,北端地形高,先亡者葬於此;南端地形略低,後亡者由北向南分葬。另外值得研究的是每個帶墓道的中型墓葬周圍,都有無墓道的小型墓葬,而且這些中型墓葬中多出土有兵器——青銅劍、戈、矛、匕等。由此可見,這些中型墓葬與小型墓葬之間的關係是有一定的等級之分的。
特色景觀
曾侯乙墓陪葬坑
曾侯乙墓陪葬坑共5處,位於曾侯乙墓西13米處,呈南北向排列。此陪葬坑於1999年元月在曾侯乙墓墓坑槨木脫水疏乾工程破土動工時才被發現並經清理。陪葬坑坑口一般長4.3—6.1米,寬4.l一5.8米,共出土文物五百餘件,主要為陶器和銅器兩大類。陶器類均為生活用具,有罐、盤、缽、盆等;銅器類主要為戰車構件和生活(產)工具等。通過出土器物考證,5處陪葬坑均為人工挖成,排列有序,應屬於一個整體,整排坑中軸線為北微偏東,方向與曾侯乙墓偏向相同,坑中器物排列、組合是經過特意安排的。l號坑屬於儲存戰車的車庫及修理戰車用的工具,其他4處除5號坑被嚴重擾亂未見殉葬品外,剩餘3處殉葬品均為陶器,器物中盛儲的可能是供祭的食品。5處陪葬坑的下葬年代應定為戰國早期即與曾侯乙墓同時代。
另外,在廟凹坡墓地和蔡家包墓地試掘清理的小型岩坑豎穴墓中,出土器物也為陶、銅器,銅器類有劍、匕首、勺等,陶器類有罐、豆、盤、匜、鼎等生活用具。從這些陪葬器物的特徵及規律來看,均為戰國早期以後的貴族墓地。所以說擂鼓墩墓群是埋葬曾國寶物的地宮。
一處有待破譯的地下迷宮
1997年,擂鼓墩文管處在配合相關部門作擂鼓墩墓群總體保護規劃時,重新調查與勘探了擂鼓墩古墓群,發現方圓4平方公里的保護範圍內共有4個墓區8處墓地,8處墓地中都分布有東周時期的墓葬。這些墓葬既有與曾侯乙墓規模相仿的大型冢墓,也有成片分布的小型岩坑豎穴墓。
現已探明的吳家塆、團坡、廟凹坡、擂鼓墩、王家塆、呂家塝、王家包、蔡家包8處墓地。從地貌上觀察,擂鼓墩墓群的這8處墓地分別布局在幾處南北走向的崗地上,而這幾條分支的崗丘中曾侯乙墓、擂鼓墩二號墓與吳家塆墓地分布在一條崗丘上,擂鼓墩大型冢墓與廟凹坡墓地分布在一條崗丘上,蔡家包墓地與王家包冢墓分布在一條崗丘上,呂家塝墓地與王家塆墓地分布在一條崗丘上。而呂家塝——團坡一線以東,廟凹坡——吳家塆一線以南分別是氵厥水、溳水形成的衝擊平原,地形變化明顯,應當是原來墓地的東部邊緣;蔡家包至廟凹坡以西是一條南北向的低谷,低谷之西、北的崗地較高,地形複雜,通過調查未發現有東周時期墓葬。因此擂鼓墩墓群主要分布在南北長3000米,東西寬2000米的範圍內。現已探明的8處墓地基本可代表原來墓群的全貌。整個墓群在地形選擇上以崗地為依託,傍臨河流的做法與東周時期楚墓的選擇方式相似。依照古代埋葬習俗,應是北早南晚,擂鼓墩墓群從規模上也顯示出這一特點。北部的蔡家包墓早於王家包墓。
根據6座有封土的大墓來看,在布局上都是彼此獨立的,各自占據一處崗地的制高點,雖然相互的距離較遠,但明顯自成一體。根據目前勘探和發掘的情況了解,有些大墓周圍多有中、小型墓葬,有些大墓周圍無中、小型墓葬。從中、小型墓葬的分布情況看,似乎又與這些大墓沒有直接關係,並不是作為大墓的陪葬墓地出現。而6座冢墓在設定上都是以獨墓為原則。冢墓的布局共性反映了他們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相互之間平等的社會關係。通過已發掘的資料表明,在曾侯乙墓西側發現5處陪葬坑,據當地村民反映,早在曾侯乙墓發掘前,其東側平整地基時已出土過青銅器,因當時無考古人員在場,現場均被破壞,可能也為曾侯乙墓陪葬坑。從已清理的幾座陪葬坑觀察,雖沒明顯的車馬坑和殉人坑,但有戰車和祭祀用的食品坑,足以說明有封土的大墓地位和身份相當高貴,一般貴族墓和貧民墓是不能有此類待遇的。雖說其他幾處大墓尚未發現陪葬坑和祭祀坑,是因為沒有在其周圍經過細緻鑽探,是否也同曾侯乙墓一樣有陪葬坑呢?還有待以後的工作澄清。
在擂鼓墩墓群中,唯一能夠表明墓主身份的大墓只有曾侯乙墓,其他冢墓如蔡家包冢墓長3l米,寬20米,超過了曾侯乙墓的規模;王家包冢墓東西長約23米,南北寬17米,規模與曾侯乙墓相當。通過鑽探,王家包冢墓墓室也為多邊形結構,與曾侯乙墓有相似之處。因此蔡家包冢墓與王家包冢墓無疑也應是一代曾侯之墓。目前雖不知擂鼓墩冢墓的規模大小,但從其封土大小來看與蔡家包、王家包土冢相近,墓葬級別也應相當。
擂鼓墩墓群中除上述6座冢墓外,已探明近200座中、小型墓葬中有4座帶有墓道的墓葬,均集中在吳家塆墓地,位置恰好在擂鼓墩磚瓦廠墓地的南北兩端。從已發掘的隨擂磚M13來看,也是一座岩坑墓,墓口長4.3米,墓道設在南端,墓底中心有一橢圓形腰坑,隨葬銅器有鼎、敦、壺。根據隨葬器物組合及出土的銅鼎足來看,此墓的年代為戰國中期偏晚階段,雖有楚墓的風格,但非楚滅曾而致。從已探明另三座帶墓道的墓葬規模看,他們均小於大型冢墓而大於小型豎穴墓,且在四座帶有墓道的墓葬周圍均排列有序的布局著小型豎穴墓。這些足以說明兩類墓葬的社會關係密切,只是帶墓道墓葬身份等級較高於小型豎穴墓而已,其布局特徵應屬於家族墓地。
其他小型墓葬其規格與分布同吳家塆墓地相似,如蔡家包、呂家、團坡、廟凹坡4個墓地。這4個墓地恰好處於擂鼓墩墓群南北兩端,在墓群的其他墓地及崗地均未發現小型東周墓。小型墓在每處崗地上對其位置有一定的選擇,即在墓群北部的蔡家包及呂家塝,墓葬都分布於崗地的東北;在墓群南部的團坡、廟凹坡和吳家塆墓地,墓葬多分布於崗地的南部或東部。由此可知,小型墓的分布是以面向開闊地為原則,這與帶封土的冢墓布局特徵不同。
相關資料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樂器中,以規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擊樂器--編鐘最為壯觀,這套編鐘共六十五件,重2500多公斤,皆為青銅鑄造,設計精巧,氣勢雄偉壯觀。這套編鐘早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音樂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種樂曲。編鐘的出土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舉世矚目,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蹟”,是“精神世界的聖山”,是中國古老優秀文明的象徵,是我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重大發現,是同埃及金字塔、西安兵馬俑、萬里長城和四川都江堰相媲美的古代文化、古代科學的代表作。隨州不愧為“古樂之鄉”。
一九八一年夏,擂鼓墩二號墓又出土了一套編鐘,有鍾36件,皆可演奏古今中外樂曲,可與曾侯乙編鐘媲美,同屬空前罕見之珍品。
擂鼓墩在發掘編鐘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莊,現在已經成為編鐘發掘地的象徵,同時隨州也有了以擂鼓墩名命的地名和單位名,如擂鼓墩大道,擂鼓墩中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