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採茶戲

撫州採茶戲

撫州採茶戲是臨川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採用撫州贛語說唱。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采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采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一批單台戲和單台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鑑條件。

基本信息

淵源

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將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采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采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產生了一批單台戲和單台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鑑條件。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一旦一醜, 外加一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台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並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淨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嗩吶等。

撫州採茶戲撫州採茶戲
1934年,崇仁縣航埠採茶戲著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採茶戲的第一個職業半班“佑民堂”。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一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並將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帶進了採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弦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匯合,又給採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台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別發展為撫州“本調”和“撫調”。

撫州採茶戲,土生土長,健康質樸,鄉情濃郁;唱詞和念白,大量運用民間俗語歇後語,通俗易懂,有濃厚的地方風格和生活氣息。

風格

撫州採茶戲唱腔,大都來自民歌小調,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其傳統的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曲牌體腔調,後經發展創新,已出現大量板腔體唱腔。它的詞格一般為上下對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樂段。鏇律特徵為字多腔少,簡潔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與地方語言的音調結合甚密,似吟似訴,頗具說唱音樂之風格。撫州採茶戲唱腔以純正的撫州話為語言標準。演唱時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別要求吐字的清晰與運腔的圓潤。總體唱腔可分為戲曲正調、戲曲雜調和民歌小調三類:

戲曲正調──系扳腔體腔調,有本調、撫調、單台調、川調四種。本調是吸收豐城絲弦班的本調,摻合本地單台調等發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徵調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板( 亦稱“長韻”)、簡板、疊板、快板、倒板、搖板、散板、 清板、哭頭等板式。撫調是由本地會母調摻合高安絲弦班的小花調發展而成。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宮調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醜腔的區分,並和本調一樣,具有豐富的板式。單台調是本劇種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韻和兩韻,正弦(徵調式)和反弦( 宮調式)的區別,還有簡板。 川調是由外來川調摻合單台調和雙勸夫調的簡板發展而成。它男女腔調略分,具有徵調式和宮調式兩種收腔法,還有徵調式和羽調式兩種簡板。

撫州採茶戲撫州採茶戲

戲曲雜調──主要是三腳班小戲中的腔調,一般以戲名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調”、“撿春菇調”、“賣櫻桃調”、“賣花線調”、“雙勸夫調”、“下南京調”、“王媽媽罵雞調”、“補背褡調”等等。還有一部份則是三腳班後期吸收來的“南詞”、“北詞”、“信調”等等。另外,還包括一些吟唱音調。

民歌小調──除一部份單台戲用的小調,如“數天下圖”、“打哩蓮花”、“想郎”、“打彩”等以外,還有“十二月採茶”、“銅錢歌”、“十杯酒”、“照花台”等等。一般作戲中插曲用。

撫州採茶戲因脫胎於燈彩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羅裙的小人物見長。其藝術特點是: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語言生動詼諧、通俗易懂;唱做樸實,亦歌亦舞,活潑風趣。其表演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既有淳樸的民間藝術韻味,又有個性鮮明的表演特色。如小丑的矮子步,動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變化很多,有“猴拳步”、“蛤蟆跳”、“涉水步”、“雞公啄米”、“猴子跳圈”、“懶貓抓癢”等。又如小旦的手中功,運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拋甩、或掩面、或飛轉,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緒。再如小生(小丑)的扇子功,既有單手打,又能雙手雙肩打,有時繞指而轉,有時空中拋耍,左右開合,上下翻飛,豐富多彩,千姿百態。

撫州採茶戲的許多表演動作和舞蹈,如小旦的梳妝挑簾、床前驅蚊、繡花納底、縫補漿洗、摘茶採桑、開(關)門、雲手、鷂子翻身等身段表演,小丑的挑擔推磨、趕牛鋤地、撐船推車等身段表演均十分細緻逼真。在三角班小戲中,上述特點尤為突出。發展到“半班”演出大戲後,向古老劇種學習袍帶戲的表演程式,同時也吸收了歌舞話劇的養料,使其既能演傳統戲又能表現現代生活。

撫州採茶戲講究唱做並舉。手勢、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協調。旦角的基本步法有“雲步”、“碎步”、“踮步”、“跪步”、“蹉步”、“小碎步”等;生角有“方步”、“蹉步”、“跪步”、“快蹉步”等;丑角有“矮步”、“跳步”等。丑角除矮子功外,有時還表演板凳功以及“虎跳”、“前仆”等各種滾翻動作。生、旦有時也要表演“搶背”、“劈叉”、“臥雲”、“烏龍絞柱”等地毯功。

影響

撫州採茶戲撫州採茶戲
如果沒有採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採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採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內容。

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互動影響的關係。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為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為最多,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為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係。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了採茶戲這種戲曲,更為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眾都喜好飲茶;是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如明代我國劇本創作中有一個藝術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稱臨川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將其臨川的住處命名為“玉茗堂”而引起的。湯顯祖的劇作,注重抒寫人物情感,講究辭藻,其所作《玉茗堂四夢》刊印後,對當時和後世的戲劇創作,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點上,茶使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上所起的作用,當不會限於流派的一個名字上。

撫州採茶戲撫州採茶戲
又如過去不僅彈唱、相聲、大鼓、評話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或最初也在茶館。所以,在明、清時,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為“茶園”或“茶樓”。因為這樣,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如上一個世紀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樓”、“廣和茶樓”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等等,就均是演出場所。這類茶園或茶樓,一般在一壁牆的中間建一台,台前平地稱之為“池”,三面環以樓廊作觀眾席,設定茶桌、茶椅,供觀眾邊品茗邊觀戲。現在的專業劇場,是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當時還特地名之為“新式劇潮或“戲園”、“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稱:“戲曲是我國用茶汁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另外,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既然已成為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戲、名劇,不但都有茶事的內容、場景,有的甚至全劇即以茶事為背景和題材。如我國傳統劇目《西園記》的開場詞中,即有“買到蘭陵美酒,烹來陽羨新茶”,把觀眾一下引到特定的鄉土風情之中。

瀕危

臨川有一個上百號人的專業劇團,曰"臨川撫州採茶戲劇團",政府每年支付百萬元以上人頭費,但設備陳舊,人員老化,青黃不接,人才不足何談發展、傳承。民間戲班眾多,但長期以來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隨著文化娛樂元素的不斷增加,撫州採茶戲面臨四面楚歌,後繼無人的局面,那么臨川歷史上的"夜伎優伶演劇、通歌達旦、計一年所費、不下數萬"之描述將風光不再。

保障

撫州採茶戲撫州採茶戲

1、以區專業劇團為主要骨幹力量,以各鄉鎮業餘劇團為補充,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全區形成一個區、鄉(鎮)、村三級採茶戲表演文化網路。
2、全面開展採茶戲調研,努力挽救和挖掘老藝人的技藝,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採茶戲的劇本工作。移植、表演、唱腔,力爭在3年內打造出可列入全國舞台藝術精品的品牌,擴大採茶戲的影響。
3、採取劇團與學校專業教學的辦法,選擇一個學校開辦採茶戲中專班,培養一批優秀的採茶戲藝術傳人。
4、力爭社會參與,以各種合法的形式經營採茶戲產業,使其成為"才子之鄉"的支柱產業。
5、2008年6月,撫州採茶戲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淵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