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婦女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7日) 平裝: 41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2701359 條形碼: 978751270135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8 x 16.4 x 3 cm ; 640 g
內容簡介
《搜翻民俗:1000個趣味民俗知識全知道》內容簡介:民俗是傳統文化中最貼近身心、生活的文化。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民俗文化至今仍深切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生活。本書精心遴選了1000個最具特色、最有趣的民俗問題,以精煉、生動、有趣的解答,全方位地為讀者展現了中華民俗的豐富內涵,可謂洋洋大觀。
編輯推薦
《搜翻民俗:1000個趣味民俗知識全知道》編輯推薦:一本最實用的知識寶典;一位能讓你變得博學、睿智的貼心朋友;一件讓你在與人交談時脫穎而出的秘密武器。
目錄
第一章 飲 食 習 俗
第二章 服飾·妝容習俗
第三章 居住·交通?出行習俗
第四章 禮儀·社交習俗
第五章 日常生活習俗
第六章 歲時節慶習俗
第七章 情戀·婚姻習俗
第八章 喪 葬 習 俗
第九章 產育·壽誕習俗
第十章 求醫·看病習俗
第十一章 天文·曆法·地理習俗
第十二章 宗法組織·典制刑律習俗
第十三章 姓氏·生肖習俗
第十四章 稱謂·由來習俗
第十五章 生產·經貿習俗
第十六章 三教九流·傳統行業習俗
第十七章 信仰·祭祀習俗
第十八章 吉祥·禁忌習俗
第十九章 神秘文化·風水習俗
第二十章 文化·教育習俗
第二十一章 民諺·民間傳說習俗
第二十二章 遊藝·競技習俗
文摘
第一章飲食習俗
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與習俗,最能代表一方水土的特色。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烹調出了全世界都難以望其項背的“食文化”。本章既展現了古人日常食俗、待客食俗,還涉及飲食器皿和場合等豐富內容,堪稱美食文化的大觀,古人智慧的寫照。
第一章 飲食習俗
是燧人氏教會古人做熟食的嗎
在遠古時代,火是非常罕見的資源,很難獲得。《淮南子》等記載:燧人氏“鑽燧取火,教人熟食”。由於原始部落中的燧人氏發明了“鑽燧取火”,人們有可能用火烤熟肉類食品。經過長期的探索,燧人氏終於發明了用火烤制肉類食品的方法,並通過“教人熟食”,將自己的發明傳播給了其他原始人。
人工取火使人們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是人類飲食史上的一次革命,不僅使人們吃到熟食,減少了腸胃疾病,促進了人們體質、智力的發育,同時還為後來的制陶、冶金等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人工取火,其意義不亞於今天的任何一項劃時代的發明。
開創肉食的食祖是不是伏羲
伏羲居三皇五帝之首,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傳說是他和女媧氏共同繁衍了人類。
傳說伏羲創製八卦,創造文字,制定曆法,發明樂器。他名字中包含著“犬”和“羊”,說明了其與狩獵和畜牧的關係,他是肉食為主食的牧獵時期與畜牧業開創與發展時期的神話人物。
伏羲氏教會人們織網打魚、捕獲野獸來維持生活,他看到人們打獵收穫的不穩定,又試著把沒打死的獵物集中起來飼養,逐步開創了家畜飼養業,所謂“養犧牲以充庖廚”,為後人奠定了獲取穩定的動物性食源的方法,因而被後人稱為“庖犧”,即“第一個為廚房準備犧牲(肉食)的人”。
神農為何成了食祖
神農氏即炎帝,是農耕、飲食、醫藥、貿易的先驅。先民最早以漁獵為生,到神農氏時,人口繁衍多了,僅僅靠漁獵養不活那么多人。於是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他採集各種植物的莖、葉、果實,一一親嘗,擴展了食材的範圍。神農氏把這些冒著生命危險得到的知識一一記錄下來,形成一部中國最早的食材志——《神農本草》。
神農氏還發現,吃完扔在地上的瓜籽、果核,第二年能發出新芽,長出新的瓜蔓和植株,於是,他又開創了人工種植。再後來,他發現天氣、土地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並針對有關情況制定出種植方法,教民農耕,確立了五穀為養、飲食養生的物質基礎,使我國經歷農業的開創與發展而成為農業國。因此,神農氏是遠古時代貢獻最大的一個領袖。
黃帝是如何教先民蒸飯的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我國飲食文明的歷史也發端於這一時代。
黃帝率領臣民,刀耕火耨,發展原始農業,倡導“藝五種”,也就是廣種黍、稷、菽、麥、稻五種穀物。史書記載,“黃帝作灶,死為灶神”,“黃帝作釜甑”,“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當時人們改進灶坑成為爐灶,並製造出一種最早的蒸鍋——陶甑。
自從人們學會了蒸飯煮粥,“吃飯”的概念便產生了。什麼是飯?飯和粥是蒸煮熟了的穀物食品,又是人們每天定時吃的包括主、副食在內的食物總稱。古籍上說的“稷食菜羹”,就是指稷食(主食)加菜湯組成的一餐飯。從黃帝時代起,人們的一次進食,改為以飯食為主,輔以蔬菜,再加少量的肉食。這種飲食結構,一直延續到今天。
“烹飪”一詞是怎么來的
古人學會鑽木取火後,那些曾經難於下咽的獸肉、魚鱉、螺蛤等食物,可以“熗生為熟”“燔而食之”了。熗、燔就是燒烤,上古時人們最早的熟肉食正是燒肉和烤魚。這時人們還學會把植物的種子和根莖放到熱灰或燒穴中去煨熟了吃,堪稱是最早的熟食素食了。但這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烹飪,因為當時人們尚不會調味。
後來,東部海濱宿沙氏部落發明“煮海為鹽”,即把海水盛放在陶製容器中熬製成鹽。製鹽的發明是對人類文明生活的一大貢獻。人們食鹽後,體質和智力增強了。鹽是最基本的調味品。有了鹽才產生了又“烹”又“調”的完整的烹飪、烹調概念。烹飪的發明,在攝生以維持生存這一點上,人類才算從動物界正式脫離出來。
中國最早的營養學家是彭祖嗎
彭祖姓錢名鏗,系古時候北方大帝顓頊的玄孫。因為他善於調製味道鮮美的雉羹(野雞湯)獻給帝堯食用,治好了堯的厭食症,被堯封於大彭(今江蘇徐州)。這樣一來,鏗的名氣四處傳播,人們都跟他學習烹調,尊他為我國飲食營養學的始祖,稱他為“彭祖”。
彭祖的“雉羹之道”後來逐步發展成為“烹飪之道”,雉羹是我國典籍記載中最早的名饌,被譽為“天下第一羹”。後人稱彭祖“是我國第一位著名的職業廚師”,而且是“壽命最長的廚師”,至今仍尊他為廚行的祖師爺。
彭祖並以“善導引行氣”,開創我國氣功練身之始,以“導引、烹飪、養生”而被後人所敬仰。由於彭祖是古代公認的最古老的壽星,因此,後人的許多長壽著作,便託名彭祖所著,也可以說,彭祖開創了中國食養的先河。
古人的冷盤菜是怎么做的
古時烹飪以燒、烤、煮、熬為主,耗時費工,不利於宮廷繁瑣的宴飲。周天子因此制定了宴飲須用冷食的規定,以作為熱菜一時上不來的調劑。這一規定,開了我國古代冷菜的先河。
《周禮》記載了這種須用冷食的飲食規定。凡是宮廷的這一類宴飲,要設定和呈上“脯醢”。所謂“脯”,指可以冷食的肉干,相當於現在的滷肉、臘肉、午餐肉之類。所謂“醢”,也就是醬,當時周王宮廷已有百二十種“醢”,主要是肉醬、魚醬、蝦醬、蟹醬、魚子醬,甚至還有蟻子醬。肉干、肉醬這一類冷菜,是飲酒的珍饈,即上好的下酒菜。這表明,早在西周時代,人們已清楚地認識到冷菜宜於宴飲的特點。
史上最早的名食“周八珍”是什麼
我國早在奴隸制社會的周代,烹飪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古人已懂得選用動物不同部位的肉來烹製不同的食品,製作過程講究刀功、刀法、衛生等。“周八珍”,是當時烹調技藝的最高呈現,對後世產生過重大影響。“八珍”包括:
淳熬:把肉醬(當時的高級調味品,古人大多配合其他食物生吃的)加熱,蓋在糯米飯上,澆入煉好的動物油。即醢。品種有牛、羊、犬、豕、雞、鹿、麋、雁、鴿、蝸牛等十多種。
淳母:同淳熬類似,把肉醬澆於穀米飯上。
炮豚、炮牂:炮烙用於烹飪,就是在急火上烘烤渾豬、渾羊。即宰殺小豬與肥羊後,去臟器,填棗於肚中,用草繩綑紮,塗以黏泥在火中燒烤。烤乾黏泥後,掰去乾泥,將表皮一層薄膜揭去。再用稻米粉調成糊狀,敷在豬、羊身上。然後,在小鼎內放油沒過豬、羊煎熬,鼎內放香草,小鼎又放在裝湯水的大鼎之中。如此三天三夜不斷火後,鼎內豬、羊酥透,便可蘸以醋和肉醬食用。
搗珍:就是取牛、羊、豬、鹿、獐等食草類動物的裡脊肉,反覆捶打,去其筋腱,搗成肉茸。烹熟之後再除去膜,加醋和肉醬調和。
漬:將新鮮牛肉切成薄片,在美酒中浸泡一天,用肉醬、梅醬、醋調和後食用。
熬:將生肉搗捶,除去筋膜,攤放在蘆席上,把姜和桂皮撒在上面,用鹽醃漬後曬乾了吃。想吃帶汁的,就用水把它潤開,加肉醬煎。想吃乾肉,就搗捶軟後再吃,類似於今天的牛肉干。
肝膋:取狗肝,用狗網油覆蓋,架在火上燒乾。以水調和稻米粉,加小塊狼脯脂油,熬成稠粥。
糝:將牛、羊、豬肉分為三等份。兩份稻米粉一份肉合成餅,入油煎。類似今天的肉餅。
可見,周代八珍,本來是八種珍食的烹飪方法,後來成為了珍貴食品的代名詞。今日的“烤乳豬”和“烤全羊”就是由其中的“炮豚”“炮牂”演變而來。流行於全國的“蓋澆飯”則是其中“淳熬”的翻版。
食指大動與美味、染指、政變有何關係
見到美味的食物,人們都喜歡說食指大動。這個成語的由來有個故事,說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公子宋,他的食指一動還“動”出了國君的命。
春秋時,楚國人把一隻黿獻給鄭國國君鄭靈公,時逢鄭國的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家正準備進宮,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動了起來,他就給公子家看,並說據他的經驗,平時如果食指大動,必定有好宴席吃。等他倆進宮以後,果然看見廚子正在殺黿,兩人便會心而笑,鄭靈公問他們為何發笑,公子家就說出了實情。
靈公笑了: “這能不能靈驗,主動權還操在我的手裡呢!”於是命令將黿羹改由下席分到上席來。當黿羹分發到公子宋的時候,正好分完了,靈公大笑著說: “你的食指還靈驗嗎?”公子宋很憤怒,走到靈公的座前,伸手在他的碗裡取了一塊黿肉吃,說道: “我已經嘗過黿味,誰說不靈呢?”隨即出宮而去。鄭靈公很生氣,想殺公子宋,但公子宋和公子家先動手,合謀殺了鄭靈公。就這樣,一頓美食引發了一場流血政變。
後人將這個故事概括為“食指大動”這一成語,用來形容有意外口福的徵兆。
狗肉在戰國、秦漢時期非常流行嗎
狗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高貴的食品。最早狗是給神仙和祖先吃的,也就是用來作為祭品。到商周時代,祭品中才取消了狗,改用牛、豬、羊等作祭祀的犧牲,稱之為“太牢”。春秋時,越王勾踐為了抗吳的需要,鼓勵生男,規定生男賞狗,生女賞豬。可見狗肉的地位。
秦、漢時,有錢人吃牛肉,中產階層吃狗肉,老百姓則吃豬肉和雞肉,可見狗肉比雞、豬肉高貴。戰國、秦、漢時期的城市中不乏做狗肉生意的“狗屠”。戰國時的俠客聶政就在燕市當過“狗屠”;跟隨劉邦起義的樊噲,也是“狗屠”出身,都曾做出過轟轟烈烈的事業。
當年劉邦還在沛縣當小官時,樊噲常給他做狗肉煲,他非常喜愛,後來劉邦當了皇帝,還念念不忘。漢代畫像磚石的庖廚圖中多出現屠狗的場面。《鹽鐵論》中也談過到漢代市場上的“屠羊殺狗”,並有經過處理的熟狗肉片出售。與此同時,人們也積累了關於食狗肉宜忌的知識。
我國古人吃“生魚片”比日本人還早嗎
日本人很以他們的生魚片而自豪,其實那是跟中國人學的。生魚片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食物之一。
孔子說: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膾”字指切細的生肉,也可表示把肉切細的動作。周朝時,中國人已經可以把肉片切得非常細薄來顯示生活的精緻了。《禮記》上說:飯菜上桌時,要把油鹽醬醋等佐料放在靠近人的內側,生魚片和烤肉片放在外側。
制膾的材料,有魚、牛、羊等肉類。秦漢之後,牛、羊膾極為罕見,膾幾乎僅指魚膾,並又衍生出一個“鱠”字,專門表示生魚片。
做膾的魚一般要求鮮活,這樣做成的膾才味道鮮美。對手藝的要求也很高,刀功要細緻,切出的膾要薄而細。調味也很有講究,做膾要調拌蒜、姜、芥末、醬、醋等香辛料和調味品。唐太子李建成的部屬唐儉、趙元楷等人在太子面前自誇善做膾,太子對他們說: “飛刀膾鯉,調和鼎食,公實有之。”
在中古時期的華北地區,以魚做膾生食曾是一種相當流行的食俗。由於嗜食生魚片,很多人還得了消化系統疾病,唐代就開始全面戒絕生吃動物肉,嚴格奉行高溫殺菌的實際措施了。魚膾在唐宋兩朝達到極盛,元明以後漸見衰微。
烤羊肉串在漢代就流行了嗎
烤羊肉串現在已經風靡神州大地。從考古資料看,早在1800年前,我國內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漢代畫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圖像。馬王堆一號漢墓還出土過烤肉用的扇子。
在一座東漢晚期畫像石殘墓中曾發現兩方刻有烤肉串情景的畫像石,人物形象皆為漢人,他們烤的肉串是牛、羊肉串。二者又都是用兩根叉的專用工具串肉,放在鼎上燒烤,並用扇子煽火,類似今天新疆人的烤羊肉串。這反映出1800年前魯南民間的飲食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