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燈蘚科

提燈蘚科

提燈蘚科植物世界已報導的先後有12屬,約100餘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尤以東亞種類最多,在我國南北各地都很習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提燈蘚科提燈蘚科

科中文名:提燈蘚科
科拼音名:tidengxianke
科拉丁名:Mniaceae
所有屬:
Cyrtomnium.....曲燈蘚屬
Mnium..........提燈蘚屬
Orthomnium.....立燈蘚屬
Plagiomnium....匍燈蘚屬
Pseudobryum....擬真蘚屬
Rhizomnium.....毛燈蘚屬
Trachycystis...疣燈蘚

植物形態

提燈蘚科提燈蘚科
植物體疏鬆叢生,高3一10厘米,稀僅5一7毫米,呈鮮綠、黃綠或暗綠色。莖直立或葡旬,綠色或鮮紅色,基部密被假根,不孕枝多呈弓形彎曲或葡旬,稀直立,生殖枝直立,基生或頂生,少數種類莖頂具叢出、纖細的鞭狀枝。葉多疏生,稀呈頭狀簇生,濕時伸展,乾時皺縮,具波狀皺紋或呈螺鏇狀扭卷,稀伸展,多呈卵圓形、橢圓形、圓形或倒卵形,稀為長舌形或披針形,葉基緊縮或下延,先端漸尖,急尖或圓鈍,後者常具小尖或下凹,葉緣無分化或具分化的狹邊;葉邊具單列或雙列鋸齒,稀全緣;中肋單一,粗壯,長達葉尖或在尖部稍下處消失,稀突出葉尖,背面先端具刺狀齒或平滑葉細胞多呈五一六邊形,矩形或近圓形,稀呈菱形,胞壁薄或角隅加厚,稀厚壁,多光滑,少數有疵或乳頭,葉緣5一7列細胞多呈狹長方形或線形。雌雄異株或同株,生殖苞頂生;雄器苞呈盤狀,具棒狀配絲,雌器苞呈芽體狀,配絲線形。抱子體多單生,稀多數叢出;茹柄直立,細長。抱茹多傾立、平展、垂傾或懸垂,稀直立,呈卵狀一圓柱形,稀呈球形,輻射對稱,稀稍彎曲,具短的台部;環帶具兩列細胞,成熟後自行脫落。茹齒雙層,等長或內齒較短,稀外齒較短,外齒片質厚,呈披針形,黃棕色,背面具縱長的回折中縫,腹面具多數橫隔;內齒層膜質,橙色,基膜有時具穿孔;齒條多呈長披針形,常分離,齒毛5一8條,具節瘤,或無齒條及齒毛。朔蓋呈拱圓盤形或圓錐形,多具直立或傾斜的詠狀尖頭。茹帽呈兜形或勺形,平滑,稀被毛。抱子圓形,壁上具細小的突起或具粗乳頭狀突,直徑15-50微米。

生長環境

生於山區、原野、城鎮附近的溪邊、陰濕土坡、稀疏草地或樹幹基部成片生長。

分 布 地

分布於全國各地。

采 制

全草夏、秋季採集。抖去泥土,洗淨,曬乾或陰乾

提燈蘚科的研究

提燈蘚科提燈蘚科

提燈蘚科植物世界已報導的先後有12屬,約100餘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尤以東亞種類最多,在我國南北各地都很習見。自十九世紀後期以來,曾有不少中外植物學工作者對我國該科植物進行採集研究,但由於以往調查的地區及採集的標本有限,至今我國有記載的僅5屬,37種,3變種及6變型。近年來,我們整理了我所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師範學院生物系及有關單位四十多年來所收藏的、特別是近二十多年來作者與有關單位的同行們在我國廣泛調查和採集的本科植物標本。又承中外不少同行協助,得以匯集到我國該科標本2764號,對照了該科的國外標本300餘號,並參考了他人引用的標本82號。
提燈蘚科植物是一類常見苔蘚植物,其多數種類為五倍子蚜蟲的中間寄主,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但是關於該類群的系統發育還存在若干問題,對於該科的範疇、科內各屬間的親緣關係,系統學家觀點不一,國內現在主要採用的是Kopnen(1981)的分類系統。傳統的分類方法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該科的分子系統發育研究還未見報導。本研究以形態學為基礎對提燈蘚科進行了分子系統學研究,對於解決苔蘚高級分類等級的系統分類問題,提升和改進苔蘚生物學研究水平與技術方法,推動苔蘚生物學中其他領域的進展,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本研究用直接測序法測定了提燈蘚科4屬19種植物的rbcL和trnL-F基因序列,並從Genebank中下載了該科和真蘚科的部分基因序列,採用鄰接法(NJ)和最大簡約(MP)法分別構建了rbcL和trnL-F兩個基因片段的系統樹,並結合形態方面的分支分析,探討了提燈蘚科的範疇、科內各屬的親緣關係及與其臨近科間的關係。結果如下:1.本研究在苔蘚植物DNA的提取過程中,首次用膠回收試劑盒純化的措施,純化模板使其達到較長片段(長度在1500bp左右)的擴增要求,並取得滿意的結果。2.首次得到提燈蘚科植物葉綠體基因組中兩個片段rbcL和trnL-F擴增的最佳化體系。50μl的反應體系酶濃度要達到1u,rbcL的退火溫度為49℃,trnL-F的退火溫度為52℃。3.在構建的多種不同的系統樹中,匐燈蘚屬內的各種都形成穩定的分支,其分支結構支持Koponen(1981)關於其屬間分組的觀點,同時建議將SectioRosulata併到SectioRostrata中。4.基於rbcL和trnL-F基因序列構建的分子系統樹中,支持Buck&Goffinet(2000)將原屬於真蘚科的缺齒蘚屬(Mielichhoferia)(除Mielichhoferiamacrocarpa)和絲瓜蘚屬(Pohlia)歸入提燈蘚科的觀點。5.結合形態學的分支分析及基於rbcL和trnL-F基因序列的分析結果表明:匐燈蘚屬與提燈蘚屬的親緣關係較近,而與疣燈蘚屬親緣關係較遠。6.rbcL和trnL-F基因序列數據在提燈蘚科系統重建過程中,信息位點分別占序列總長度的8.7%和10.7%,均大於5%,說明rbcL和trnL-F基因序列數據在提燈蘚科系統發育問題探討方面具有一定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