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
據宋大文《苗家接龍》一文說,清代湘黔苗民起義後,清廷深恐苗家會出"真龍天子",於是派人到湘、黔、川邊境"劈山斬龍",諸如挖掘土槽、釘上銅釘、淋以滾開的麻油等等,至今還保留著某些"斬龍"的痕跡。苗家為了永保"龍脈不斷",便針鋒相對地舉行接龍儀式,逐漸形成一種接龍舞。
介紹
接龍舞多在苗族節日進行,尤以"四月八"最為隆重。"龍"身由200名苗族男、女青年組成,100名穿花戴銀的女青年一手持花傘,一手執黃綢款款而前;100名小伙子一手持青傘,一手執藍綢尾隨於後。"長龍"在曲折的山道上婉蜒行進,直到水塘邊時,花傘青傘突然張開,黃綢藍綢迎風而舞,似吞雲吐霧,雨隨龍來。在"龍"的身旁,魚燈、蝦燈、蟹燈等競相簇擁。這時,200名男女青年配合默契地表演黃龍翻身、二龍搶寶、黃龍進門、關龍門、丟耙把等動作。以苗族長號和包包鑼為主的樂隊,吹吹打打,甚為熱鬧。
接龍之後,還有鬧龍、安龍的活動,祈求幸福與安樂永駐苗鄉。在接龍、鬧龍、安龍的整個活動中,還要表演棍棒、拳術、刀叉、流星等武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