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坊雲龍舞

項目簡介六坊雲龍舞,是流傳於中山市古鎮鎮六坊村的一種傳統民間龍舞,具有300多年歷史。 從清代開始,古鎮村民從著名的新會荷塘龍舞中吸取靈感,結合本村的民風民俗,創作出甚具特色的六坊雲龍舞。 “現在村里能勝任雲龍舞的人就有200個左右”,六坊村村委鄧樹開告訴記者,雲龍舞並沒有固定的隊伍,“誰有空就誰來”。

簡介

中山古鎮的六坊雲龍舞被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中山繼中山鹹水歌小欖菊花會醉龍舞崖口飄色、沙溪涼茶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又一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

項目簡介

六坊雲龍舞,是流傳於中山市古鎮鎮六坊村的一種傳統民間龍舞,具有300多年歷史。
六坊雲龍按照龍的形狀、比例和尺寸,用竹篾扎作而成。每年春節過後的正月二十左右,六坊村就會舉行“游神”活動,村里近200名男性青壯年從村中祠堂里請出雲龍,於入夜時分點燃蠟燭鑽進龍身,使雲龍通體光亮,然後由幡旗、燈籠開路,由龍珠引領,伴隨雲彩、鯉魚等扎作道具,從六坊村出發,沿著鄰近的村莊巡遊,連續巡遊三晚。六坊雲龍一般在晚上出巡,舞龍者上穿白紗衫、下穿與龍被顏色相同的褲子,遠看去,只有雲龍在舞動翻騰而不見舞龍者,效果十分奇特。
 六坊雲龍於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曾到過香港參加慶祝英皇銀禧大典表演和為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到過澳門演出,六坊雲龍在澳門演出後,曾與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一起合照。
隨著時代的發展,古鎮六坊村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年青一代對傳統的六坊雲龍的扎作、舞蹈及相關的儀式等不甚了解,六坊雲龍舞面臨失傳。

歷史淵源

 過去,中山古鎮六坊村民為祈求出海打魚順風順水,祈求種養有好收成,村中建起了很多祠堂廟宇,供村民祈福求願。每年春節過後的正月下旬,古鎮六坊村的氏族長老就會到村中的廟宇問神擇取吉日舉行游神活動,祈求一年風調雨順。每當游神活動開始,村民將廟中的菩薩請出來進行送神儀式,而舞雲龍則是游神活動的重要內容。
 古鎮鄰近新會,新會荷塘等區域歷史上歸屬香山管轄。從清代開始,古鎮村民從著名的新會荷塘龍舞中吸取靈感,結合本村的民風民俗,創作出甚具特色的六坊雲龍舞。六坊雲龍由村中懂得民間手工技藝的藝人扎作而成。紮好後,村民在龍體裝上特製的蠟燭,入夜時分開始舞動,雲龍通體透亮,銀光閃閃,加上在旁邊輔以雲彩等道具,如在星空穿雲破霧般翻騰,故而稱之為雲龍。出巡前,由兒孫滿堂的老人進行點睛,之後,到村中的華光廟、北帝廟等廟宇中進行參拜,然後再正式出巡。
 據考證:古鎮六坊雲龍誕生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六坊雲龍曾到過香港參加慶祝英皇銀禧大典表演和到過澳門為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演出。六坊雲龍在澳門演出後,與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一起合照。
 1922年,當地還成立了“中山古鎮雲龍同樂社”,後發展成為“中山欖鎮古海雲龍同樂社”,專門組織雲龍出巡等事宜。

動作簡介

特色14個套路舞“會跳的龍”
據六坊村村主任侯耀明介紹,六坊雲龍不同於其他龍的特點有三個:首先是長度驚人,53米長的巨龍,是其他龍身的幾倍;再次是套路多,共有14套動作,集武術與舞蹈於一爐;最後是一條“會跳的龍”。
南都記者了解到,整個過程按傳統套路進行:首先是雙珠出龍,即龍出洞,再便是拜四門,即行見面禮。然後,開始舞蹈,動作包括有走“之”字、雙飛蝴蝶、跳龍脊、團龍、走龍雲、尋龍珠、舔龍柱、走梅花陣、雙團龍、再舔龍脊,做完這一整套動作之後,雲龍開始穿龍肚,表示龍要入洞了,最後拜四門結束。整個舞蹈過程中都有八音班伴奏,八音班的道具以鑼鼓鈸為主要道具。
其中“跳脊”環節難度最大,也就是所謂“會跳動的龍”。巨龍盤旋時,後面的龍身交錯著要躍過前面的龍身,看上去整條龍都在躍動,十分好看。但對於舞者而言,要一個接一個交替跳躍,稍有不慎,整條龍便倒在一起了。
講究龍身發亮靠點蠟燭
六坊雲龍舞起來是通體發亮的,所以多在入夜時分舞動。據村民介紹,如今讓龍身發亮有兩種方案,過去多是在龍身內點燃特製的蠟燭,現在則可以裝上燈光。但村民還是偏向於點蠟燭,因為燃蠟燭更講究舞動的技巧,而且火燭在舞動中忽明忽暗的閃動,煞是好看。按習俗,舞龍者於傍晚時分集合於祠堂內,在龍頭裡鑲上電珠做眼睛,再在龍身中點燃蠟燭,讓雲龍通體光亮。此時,其他村民則就地取材,點燃桑枝樹做火把照亮村道,吸引讓雲龍舞過來。巡遊過後,雲龍就會拆成一節節放回村中的祠堂里。拆下來的龍被,在村中祠堂由村民捐出一些銀兩用做雲龍出巡的開支,然後,就剪回一些龍被回家給孩子做衣服。

文化傳承

傳承村民習舞熱情高
記者從六坊村了解到,目前村民學習雲龍舞的興致挺高。53米長的巨龍真正舞起來只需23人,但由於體力的原因,沒有人能舞完全程,因此每個龍身的部位都有兩三個替補。整場巡遊下來,往往需要發動100多個青壯年。
“現在村里能勝任雲龍舞的人就有200個左右”,六坊村村委鄧樹開告訴記者,雲龍舞並沒有固定的隊伍,“誰有空就誰來”。現在會舞雲龍的都是村里30歲左右的青壯年,有些已經在外做生意多年,回來後還是趕著要來舞雲龍。一些後生,如果沒有在念書的話,家裡的長輩都會催促他去學龍舞。因為村里人始終相信,雲龍舞是個祈福請願的吉利事情,都願意參與。舞龍的技藝平常在村里就可以學到,遇到春節巡遊等大型活動,村里會集中將他們召集起來,練習一周左右。此外,在六坊國小,也會定期舉辦學習班,讓傳承人過去傳授基本的舞蹈動作,為此還特意扎了條小龍給孩子們學習。

扎龍有術

扎制手藝自成譜系
對78歲的舞龍傳承人蔡沾權而言,敬老院5樓存放龍身的房間就是他的工作室。牆上掛著一幅用鏡框裝裱過的手繪圖紙“六坊雲龍體積圖”,正中是一條手繪龍,每個部位都用筆勾畫出詳細規格數據,從龍頭到龍尾共有11項,落款正是“沾權繪”。南都記者了解到,雲龍舞的扎龍手藝也自成譜系,有史料記載的老祖師爺是古鎮古四村的雷寶,生於1875年,而現在的扎龍工藝主要由蔡沾權、鄧勝洪等幾個老前輩把關,將龍的規格用文字記錄固定下來,再尋村裡的手藝人來扎制。“以前舞龍的人乾慣了粗活,力氣大,按以前的重量現在的後生都吃不消”,鄧勝洪介紹,現在扎龍進行了改良,減少了鐵線的含量,讓每個龍身都較之過去輕了許多,但也有32斤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