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陵墓建築]

拱北[陵墓建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穆斯林習慣將蘇菲派導師、門宦始祖、道祖、先賢等人的陵墓建築稱為拱北。

介紹

中國穆斯林習慣將 蘇菲派導師、門宦始祖、道祖、先賢等人的陵墓建築稱為拱北。

元代以前來華的伊斯蘭教傳教師的墓室多為圓拱形建築,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著名的有廣州萬噶斯的響墳、泉州的先賢墓、揚州的普哈丁墓等。中國內地 穆斯林習慣把這類墳墓稱為“拱北”,以區別於一般墳墓,表達對先賢、聖者的尊崇。

中國伊斯蘭教蘇菲學派各門宦在其創傳人、道祖的墳墓上建造拱北始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其建築形式已與明清時的中國傳統建築相融合,除墓室多用阿拉伯建築圓拱墓蓋形式外,附設的清真寺、坐靜室、誦經堂和居室等建築多為漢族庭院式建築形式。

近代以來,拱北多有六角形重檐塔樓,雕樑畫棟,底層牆壁為磚雕圖案,鐫刻有《古蘭經》經文和植物花卉。

拱北[陵墓建築] 拱北[陵墓建築]

歷史上著名的門宦拱北有四川閬中的“久照亭”,寧夏金積的洪樂府拱北、韭菜坪拱 北,甘肅張家川宣化崗拱北、蘭州大拱北、靈明堂拱北,臨夏花寺拱北、大拱北、穆夫提拱北、青海後子河拱北等。

拱北是教眾紀念先賢的拜謁之地,也是傳教、管理教坊、行教及舉行重大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這些拱北的教務,一般都由墓主的繼承人或親屬主持管理。有的地方還設有拱北管理機構並由專人負責接待教民,組織宗教活動,維護陵墓等。

拱北形制景點

甘肅省張家川縣宣化岡拱北

一、基本情況

拱北,阿拉伯語,意譯教主陵墓上的圓頂建築。宣化岡拱北(又名北山拱北),座落在甘肅省張家川縣城以北15華里的北山。是伊斯蘭教哲合忍耶門宦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自清光緒開始,歷經三代七十年的建設,使宣化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拱北建築群,占地47畝。整個建築仿雲南園林建築風格,倚山就勢,氣勢宏偉,古樸典雅。周圍蒼松翠柏,茂林修竹,肅穆幽靜,其建築規模和造型居當時國內拱北建築之首,吸引了自清末以來社會各界人士前來觀光遊覽者絡繹不絕。可惜這些建築在1958年宗教改革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毀一空。

約有教眾近三十萬,大體分布在寧夏、青海、新疆、雲南、貴州、四川、黑龍江、吉林以及甘肅境內的蘭州、定西、臨夏、天水、平涼、隴南等地。

二、歷史緣源

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 哲合忍耶門宦第七代教主馬元章(教眾稱“大太爺”)等人從雲南避難來到張家川,在時任武翼督尉、四品花翎李得倉的幫助下落腳北山,暗設道堂,開始了他復興哲合忍耶門宦的傳教歷程。清光緒八年(1882年)馬元章將第五代教主馬化龍(教眾稱“十三太爺”)的頭骨埋葬於此,並為其修建了結構精巧的墓廬,建立了哲合忍耶北山拱北。光緒十四年(1888年)三弟馬元超(教眾稱“三太爺”)來到張家川,這裡成了馬元章、馬元超兄弟二人講經、傳教、靜修乾功的基地。民國五年(1916年)正式取名“宣化岡”。民國十一年(1922年)將第六代教主馬進成(教眾稱“汴梁太爺”)遺骨由河南開封遷葬於宣化岡。元章、元超相繼順命歸真後亦被安葬在這裡。三代教主陵墓集中安葬於同一地點這在其它各拱北是不多見的,由此宣化岡拱北也便成了哲合忍耶教眾朝拜的中心。

每年這裡要舉行十多次大型的“爾曼里”紀念活動,有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信教民眾前來參加活動。

馬元章(1885年—1916年),伊斯蘭教哲合忍耶門宦第七代教主,民國十八年西海固大地震時不幸遇難於寧夏西吉灘,歸真後由三弟馬元超從西吉將遺骨搬遷於宣化岡。他生前才華橫溢,被視為經、漢兩通的一代宗教領袖。他們一生留下了許多融合伊斯蘭教義、儒道文化為一體的治教、修身、理政的作品,其文筆有氣勢、有哲理,寓意深刻,剛柔兼濟。《省已格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作。他是書法大家,一生書寫了許多阿拉伯文、漢文及阿漢兼融的書法作品,均被廣大教眾及書法愛好者視為珍品。

馬元超(1889年—1929年),他雖不是教主,但由於他主持宣化岡教務以及深厚儒道處世哲學,並且其治教方法、待人態度、言談舉止深得教民的歡迎,他同兄長元章一樣留下了許多對聯、遺作,他留下的阿文書法作品較多。

三、人文遺蹟

清末及民國時期,許多社會名流、軍政要人、賢達志士慕名前來遊覽觀光之後有感而發,或賦詩題對,或題贈匾額,或樹碑立傳,這些珍貴的碑刻碑文、書畫墨跡、楹聯匾額保存至今,為宣化岡增添了許多人文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有民國甘肅省政府主席劉郁芬、省長張廣建、雲南督軍顧品珍、軍界要人于右任、馬鴻逵、白崇禧,愛國將領吉鴻昌、馬鴻賓、鄧寶珊、馮玉祥等人所贈匾額,以及各地翰林安維峻、哈銳,進士任承允等名人留下的名句佳作。

大拱北

大拱北大拱北位於臨夏市西郊,與人民紅園相鄰,是伊斯蘭教嘎迪忍耶大拱北門宦始傳人祁靜一(公元1656--1719)的墓廬所在地,並建有清真寺、花廳、客廳以及經堂室教徒為伊斯蘭教徒嘎迪忍耶大拱北門宦穆斯林。[1]

大拱北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大拱北第一代當家人妥化清(回族)倡修,祁靜一墓廬稱“永久之亭”,為中國伊斯蘭教嘎德忍耶三大聖地之一(其一為四川閬中市蟠龍山麓,為“西來上人”,29代聖裔華哲·阿卜董拉希的墓地;其二為陝西西鄉縣獅子山麓的鹿齡寺,為祁靜一歸真後初葬之地),最初規模較小,後規模漸增,主要建築有三層八卦墓廬和清真寺、牌坊、影壁、經堂院、碑廳、井廳、客廳、靜室、花園等,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形成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成為河州名勝之一。

民國十七年(1928年)毀於兵燹1932年由當家人王永貞、馬永觀主持開始修復,按原有規模,重建磚木結構三層八卦墓廬、清真寺、花廳、客廳以及經堂室、學校等五院。

1958年被關閉,“文革”中墓廬被拆毀,清真寺等其他建築被機關占用,後改作紅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

1981年恢復宗教活動被占用的清真寺等建築交付拱北後重建了三層八卦墓廬、牌坊式墓廬照壁和一字亭牌坊式大門、“一棵印式”便門、“舒海達依”(意為殉道者之陵園)廳等建築,恢復了昔日肅穆壯觀雄偉重建後的墓廬一層為精巧磚雕,二、三層為飛檐翹角,亭頂為鎦金寶瓶摩雲,與日爭輝前有五間誦經殿,整個建築雕樑畫棟,錯落有致,甚為壯觀拱北內磚雕林立,雕刻內容豐富,形象逼真,刀法細膩,令觀賞者嘆為觀止堪稱臨夏磚雕藝術寶庫中的瑰寶,現該拱北總占地面積約145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