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

拱北

拱北 (Qubbah) : 中國伊斯蘭教先賢陵墓建築稱謂。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拱形建築物或圓拱形墓亭。中亞、波斯及中國新疆地區稱“麻札”(Mazar),意為“先賢陵墓”、“聖徒陵墓”。原為流行於阿拉伯、波斯及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後專指蘇菲派在其謝赫、聖裔、先賢墳墓上建造的圓拱形建築物,供人瞻仰拜謁,稱為“拱北”。

基本信息

簡介

拱北拱北
拱北 (Qubbah): 中國伊斯蘭教先賢陵墓建築稱謂。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拱形建築物圓拱形墓亭。中亞、波斯及中國新疆地區稱“麻札”(Mazar),意為“先賢陵墓”、“聖徒陵墓”。原為流行於阿拉伯、波斯及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後專指蘇菲派在其謝赫、聖裔、先賢墳墓上建造的圓拱形建築物,供人瞻仰拜謁,稱為“拱北”。

歷史

在中國內地主要指蘇菲學派的傳教師、各門宦的始祖、道祖、先賢等陵墓的建築。早在元代以前,來華的伊斯蘭教傳教師的墓廬多為圓拱形建築,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著名的有廣州宛葛思響墳、泉州的先賢墓、揚州的普哈丁墓等。中國內地穆斯林把這類墳墓稱為“拱北”,以區別於一般墳墓,以示對先賢、聖者的尊崇。中國伊斯蘭教蘇菲學派各門宦在其創傳人、道祖的墳墓上建造拱北,始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其建築形式已與明清時的中國傳統建築相融合,除墓廬多用阿拉伯建築圓拱墓蓋形式外,附設的禮拜殿、坐靜室、誦經堂和居室等建築多為中國庭院式建築形式。現代以來,拱北多建有六角形重檐塔樓,雕樑畫棟,底層牆壁為磚雕圖案,鐫刻有《古蘭經》文和植物花卉。歷史上較大的各門宦的拱北有四川閬中的“久照亭”,寧夏金積洪樂府拱北、韭菜坪拱北,甘肅張家川宣化崗拱北、蘭州大拱北、靈明堂拱北,臨夏花寺拱北、大拱北、穆夫蒂拱北,青海後子河拱北等。拱北不但是教眾紀念先賢的拜謁之地,也是傳教、管理教坊、行教及舉行重大宗教活動的中心。這些拱北的教務,一般都由墓主的繼承人或親屬主持管理。還設有拱北管理機構,並由專人負責接待教民,組織宗教活動,維護陵墓等。

拱北拱北

(馬通)

地理名稱

拱北位於珠海市東南部,毗鄰澳門
陸路與澳門相連,地理位置特殊,是“一國兩制”的交匯點,也是珠海市最繁華的城區。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於炮台山設海關總管。當時該地區有一標誌性建
築拱橋(今海灣路一帶)和著名地點北嶺,便從中各取一字定名為拱北關。時人崇尚儒學,《論語·為政篇》有云:“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古人以“眾星拱繞北辰”之天象詮釋德治之要,而“拱北”一詞與此頗具契合,遂將海關所在區域統稱為拱北,並一直沿用至今。現拱北由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政府派
出機關——拱北街道辦事處管轄,轄區面積10平方公里,下轄17個社區居委會,常住17萬人。
“拱北”地名幾經變遷 根據
《澳門紀略》、《粵海關志》、《香山縣續編》等歷史文獻數據記載,中國在澳門設定海關的起源應上溯至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在澳門的媽閣碼頭口(原屬香山縣管轄)設立粵海關澳門總口。這是香山縣的第一個通商口岸。葡萄牙強占澳門後,粵海關總口於光緒十三年二月
(1887年3月)撤出澳門,並於同年三月初九(1887年4月2日)建立拱北關,關部設在拱北灣口小馬騮洲島上(今珠海市香洲區灣仔街道辦事處),設口岸7個:拱北,位於海關設關地;馬騮洲,位於拱北灣口之小馬騮洲島西南面的澳門水道;前山,位於前山寨城外,用躉船作泊位;東澳,位於萬山東澳海灣;關閘,位於關閘村(今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辦事處);石角,位於灣仔,隔海面向澳門;蚝田,位於蚝田仔村。光緒二十三年(1897)又增加了芒洲和橫門(現屬中山市)兩口岸。芒洲因作用不大而隨即關閉。橫門位於張家邊鄉東利村洋關圍,主要通航香港。宣統元年(1909)香洲設為口岸,同年因資金不足而關閉。
1950年1月28日海關總署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拱北關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拱北海關。原拱北關稅務司公署從澳門遷入拱北炮台山和梅溪等地辦公。1950年7月16日海關總署任命趙加華為拱北海關副關長,協助軍事代表對舊海關的組織機構和業務制度進行改造。
1951年1月2日海關總署決定,將拱北海關改組成隸屬於江門海關的拱北分關,3月1日,拱北分關成立,分關設在原關閘支關舊址。從至“拱北”地名代替“關閘”(澳門至今仍保留“關閘”地名)。

出境口岸

珠海拱北是全國第一大口岸重地。2011年經拱北口岸進出境的海內外旅客9400多萬人次,是珠海市人流最旺的地區,拱北海關工作時間是7:00-23:30,。它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緣、人緣優勢。拱北商貿、金融、信息、交通、旅遊十分發達。區內有全國單間面積第二大的萬佳百貨超市、珠海市最繁榮的蓮花路商業街;
金融、信息網路遍布全區;從拱北口岸過關,僅需十多分鐘,區內擁有岐關車路有限公司和拱北汽車運輸公司,交通方便快捷;拱北是海內外遊客必覽之地,到珠海
必游拱北。拱北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十分完善,擁有銀都、海灣、粵海、華賓、步步高、拱賓等著名酒店;有9所中國小、中專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健全;水電資源
充足;迎賓南路、情侶南路、口岸廣場景色秀麗,現代化文明小區不斷湧現,是人們旅遊觀光、休閒、居住的好地方。

景點

張家川宣化岡拱北

一、基本情況

拱北,阿拉伯語,意譯教主陵墓上的圓頂建築。宣化岡拱北(又名北山拱北),座落在甘肅省張家川縣城以北15華里的北
山。是伊斯蘭教哲合忍耶門宦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自清光緒開始,歷經三代七十年的建設,使宣化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拱北建築群,占地47畝。整個建築仿雲南
園林建築風格,倚山就勢,氣勢宏偉,古樸典雅。周圍蒼松翠柏,茂林修竹,肅穆幽靜,其建築規模和造型居當時國內拱北建築之首,吸引了自清末以來社會各界人
士前來觀光遊覽者絡繹不絕。可惜這些建築在1958年宗教改革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毀一空。
約有教眾近三十萬,大體分布在寧夏、青海、新疆、雲南、貴州、四川、黑龍江、吉林以及甘肅境內的蘭州、定西、臨夏、天水、平涼、隴南等地。

二、歷史緣源

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
哲合忍耶門宦第七代教主馬元章(教眾稱“大太爺”)等人從雲南避難來到張家川,在時任武翼督尉、四品花翎李得倉的幫助下落腳北山,暗設道堂,開始了他復興
哲合忍耶門宦的傳教歷程。清光緒八年(1882年)馬元章將第五代教主馬化龍(教眾稱“十三太爺”)的頭骨埋葬於此,並為其修建了結構精巧的墓廬,建立了
哲合忍耶北山拱北。光緒十四年(1888年)三弟馬元超(教眾稱“三太爺”)來到張家川,這裡成了馬元章、馬元超兄弟二人講經、傳教、靜修乾功的基地。民
國五年(1916年)正式取名“宣化岡”。民國十一年(1922年)將第六代教主馬進成(教眾稱“汴梁太爺”)遺骨由河南開封遷葬於宣化岡。元章、元超相
繼順命歸真後亦被安葬在這裡。三代教主陵墓集中安葬於同一地點這在其它各拱北是不多見的,由此宣化岡拱北也便成了哲合忍耶教眾朝拜的中心。
每年這裡要舉行十多次大型的“爾曼里”紀念活動,有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信教民眾前來參加活動。
馬元章(1885年—1916年),伊斯蘭教哲合忍耶門宦第七代教主,民國十八年西海固大地震時不幸遇難於寧夏西吉
灘,歸真後由三弟馬元超從西吉將遺骨搬遷於宣化岡。他生前才華橫溢,被視為經、漢兩通的一代宗教領袖。他們一生留下了許多融合伊斯蘭教義、儒道文化為一體
的治教、修身、理政的作品,其文筆有氣勢、有哲理,寓意深刻,剛柔兼濟。《省已格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作。他是書法大家,一生書寫了許多阿拉伯文、漢文
及阿漢兼融的書法作品,均被廣大教眾及書法愛好者視為珍品。
馬元超(1889年—1929年),他雖不是教主,但由於他主持宣化岡教務,並且其治教方法、待人態度、言談舉止深得教民的歡迎,他同兄長元章一樣留下了許多對聯、遺作,他留下的阿文書法作品較多。
三、人文遺蹟
清末及民國時期,許多社會名流、軍政要人、賢達志士慕名前來遊覽觀光之後有感而發,或賦詩題對,或題贈匾額,或樹碑
立傳,這些珍貴的碑刻碑文、書畫墨跡、楹聯匾額保存至今,為宣化岡增添了許多人文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有民國甘肅省政府主席劉郁芬、省長張廣建、雲南督軍顧
品珍、軍界要人于右任、馬鴻逵、白崇禧,愛國將領吉鴻昌、馬鴻賓、鄧寶珊、馮玉祥等人所贈匾額,以及各地翰林安維峻、哈銳,進士任承允等名人留下的名句佳
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