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姓氏]

拜[姓氏]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中國姓氏多以名詞、形容詞,動詞非常少。拜字在白話及文言中均為動詞,動詞為姓氏多與歷史事件有關。第二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大將木華黎之後裔,屬於以為氏。據文獻《陝西大荔縣拜氏家譜·世由篇》記載,蒙古族拜氏是元朝初年蒙古族大將木華黎的後人。至元大德、至治年間的拜住始姓拜。

基本信息

概述

拜

拜<動>(會意字。從兩手,從下。《說文》古文上象兩手,丅為“下”的古體。 《說文》引揚雄說:“拜從兩手下。”表示雙手作揖,或下拜。隸書將“丅”(下)併入右邊的“手”之下而成為“拜”, 一直沿用至今。本義: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兩手合於胸前,頭低到手)
(本義: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兩手合於胸前,頭低到手)英譯:【do obeisance
拜手,稽手。――《書·召誥》。傳:“拜首,首至手。”
拜,服也。――《禮記·郊特性》
平衡曰拜。――《荀子·大略》
樂工等羅列上前,連拜且泣。――宋·王儻《唐語林·雅量》
拜送書於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後世指下跪叩頭。兩腿跪地,兩手扶地,低

空首

“拜或曰拜手,或曰空首,於禮節中,本為一行,且最通行,顧其意義,解者多誤……《周禮》謂‘頭不至於地為空手。’空手者,對於稽首、頓首之頭著地而言也。拜本專為空手之稱,拜之禮,即空手之禮。周之九拜,之曰空手,唯其他經曰拜手。曰拜,無曰空首者,故知空首即拜手也。”(引自黃現璠《我國禮節之形態與變遷》,載《掃蕩報》文史地周刊版第三期,1941年2月26日,又載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106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拜bài

①<古>授給官職:~亮為丞相。(《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拜
②一種表示敬意的禮節:回~。
③見面行禮表示祝賀:~年。
④拜訪;拜會:新住進的王大爺~鄰里來了。
⑤恭敬地與對方結成某種關係:~師學藝。
⑥敬辭。用於人事往來:~讀大作。
⑦姓。
【拜辭】敬辭。告別。
【拜訪】敬辭。訪問。
【拜服】敬辭。十分佩服。
【拜會】拜訪會見(外交上的正式訪問):~總統。
【拜火教】見【祆教】。
【拜倫】(1788-1824)英國詩人。主要作品有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長篇詩體小說《唐璜》。
【拜掃】掃墓;墓前祭奠。
【拜上帝會】見【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洪秀全領導的以宗教為名的農民鬥爭組織。1843年,由洪秀全、馮雲山等創立於廣東花縣。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教發動金田起義,掀起太平天國運動。又叫拜上帝會。
【拜望】敬辭。探望。
【拜物教】
①<宗>原始社會宗教信仰形式之一。原始人認為許多物體具有靈性,對之祈禱、祭獻,以求得庇護。
②比喻對某種事物的崇拜、迷信:商品~。
【拜洋】<港台>崇洋媚外。
【拜謁】拜見;會見。~瞻仰(陵墓、碑碣)。
【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分裂後形成的國家之一。中國歷史上稱為大秦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羅馬帝國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該城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成,故名。11世紀末,過渡到封建社會。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所滅。
【拜占庭鑲嵌藝術】中世紀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拜占庭普遍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採用大理石塊,配上金銀箔和寶石一起鑲嵌,組成富麗而有神秘感的畫面。

姓氏淵源

拜[拜,讀音作bài(ㄅㄞˋ)]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管仲,屬於以歷史事件為氏。中國姓氏多以名詞、形容詞,動詞非常少。拜字在白話及文言中均為動詞,動詞為姓氏多與歷史事件有關。拜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姜小白和公子糾爭奪齊國王位。管仲當時輔佐公子糾,但最後登上王位的是姜小白。齊桓公即位後,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齊國由此變成當時最為強盛的國家。管仲貴為相父,依禮子拜父,臣拜君。但皇帝不能向臣子跪拜,於是管仲建議,皇帝每次稱呼仲時,再其名前冠以“”字,口中“拜”,而管仲則遵從禮數,按照臣子跪拜天子的禮儀。於是“拜”作為動詞以叩首,叩拜為尊稱冠在管仲名前。而後此“拜”字作為家族榮耀被當做姓氏沿用,並只允許傳於嫡子。
今江蘇的拜氏來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在京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或來被充軍到現在的江蘇省泰州市的拜官莊養馬場,他的子孫分布於姜堰、興化、大豐、宜興、南京等地。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大將木華黎之後裔,屬於以為氏。
據文獻《陝西大荔縣拜氏家譜·世由篇》記載,蒙古族拜氏是元朝初年蒙古族大將木華黎的後人。至元大德、至治年間的拜住始姓拜……至明朝初年,拜住之子拜篤麟降明,奉命由涿州經山西遷居大荔沙苑。據拜氏八家戶·譜序中記載:“……詳察關中望族,惟拜氏從蒙古遷入中原。自元初有諱孔溫者,世祖時,偕同張弘范滅宋有功,封都統,又封東魯王。生子木華黎,好武騎,同伯顏開西域。成帝封平西侯。後征東海,大功底定,帝封東魯王。至七世,有東平王拜住者,順宗時當朝附馬,武藝精通,鎮守北邊,封鎮國將軍。後以拜為姓,遷馮翊大荔興平村居焉……”在文獻《渭南地區志·大荔鄉土志》里,也詳細地記載著蒙古族“帖、答、拜”三姓在明朝初期移居大荔的情況。目前,在拜家村、帖家村、官池村有千餘戶、六七千人的蒙古族後裔,其中拜家村是蒙古族後裔最多的村子。說起拜家村,還得追溯到明朝初期。當時,朱元璋滅元建立明朝之後,元朝末代皇帝順宗北遷蒙古,王公貴族紛紛逃出京城,隱居生活。拜氏八世祖篤麟鐵木爾為躲避戰亂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眾家人隱遷至現在的大荔縣洛南。那時蒙古族人沒有父子相襲家姓的習俗。遷到大荔後確定以拜氏為世傳家姓。如今,拜氏蒙古族人已在大荔生長了三十餘代。據該村年長者回憶,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規,立有家法,所以村風蔚然。村名由東楊村、梧柳村、興平村等幾經變更,土改時確定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記時,將拜氏蒙古族統登記為漢族。所以,鮮有人知的陝西拜家蒙古村已有六百四十來年的歷史。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禪氏,世居察哈爾地區(今河北承德、張家口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can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都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du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達爾氏,世居蘇尼特(今內蒙古蘇尼特草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dar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拜佳氏,亦稱白佳氏,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察哈爾。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igiyaHala,所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西域來華者,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拜氏為回族姓氏之一。據文獻《姓氏詞典》中稱:“拜氏是回族姓。亦見《萬姓統譜》。宋有拜瑚。”拜氏大多取自祖名首音。如元英宗(公元1321~1323年)時,拜中書左丞相,常直內庭,知無不言,振立綱紀,修舉廢墜,加惠兵民,輕搖薄斂,宏遠端亮有祖風的拜住(拜住曾祖木華黎、祖安童均為元朝開國元勛)“之後裔姓拜”。後有蒙古族拜氏族人有入回回教者,成為回族拜氏的主源。據文獻《同治年間陝西回族起義歷史調查記錄》的記載,拜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
註:
文獻《姓氏詞典》中依據“亦見《萬姓統譜》,宋有拜瑚”而斷定“拜氏是回族姓”,這是錯誤的。據史籍《皇清開國方略》記載:“公元1619年農曆10月,蒙古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書到努爾哈赤住地,自稱“四十萬蒙古之主”,藐視稱“水濱三萬人之王”的努爾哈赤,要求努爾哈赤無條件釋放所獲的內喀爾喀台吉和科爾沁台吉,並警告努爾哈赤不得進犯林丹汗所攻取的廣寧城……”顯然,《姓氏詞典》所引《萬姓統譜》記載的“宋有拜瑚”,實際上宋朝時期的拜瑚、拜延二人皆不是回族,而是指明清之際的蒙古林丹汗屬下臣子康喀勒·拜瑚,因此,所稱“拜氏”仍出自蒙古族,而不是回族特有之姓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拜察氏,滿語為BaicaHala,漢義即“檢校”,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包括烏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孫扎泰、俄漠、優哈爾、斐優等)。后冠漢姓為拜氏。
②滿族拜都氏,滿語為Baidu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等地,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③滿族拜格氏,亦稱伯特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舊部伯德氏,以部為氏,為奚族後裔,滿語為Baige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后冠漢姓為拜氏、卜氏。
④滿族拜津氏,亦稱拜晉氏,滿語為BaijinHala,漢義即“稍微、少許”,世居黑龍江拜察、三姓(皆今黑龍江依蘭),后冠漢姓為拜氏、金氏、白氏。
⑥滿族拜嘉拉氏,滿語為BaigiyaraHala,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
第六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溫克族拜英格哩氏,BayingeriHala,亦稱白亞格爾氏、白依爾氏,共有五個分支:吾庫薩依爾千、布勒吉依爾千、昭倫千、烏永那千、查拉巴克千,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諾敏河流域)、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後有鄂倫春族引為姓氏者,后冠漢姓為拜氏、白氏、秋氏等。

家譜文獻

山西霍州拜氏家譜,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意:該支為西拜戶,元右丞相拜住苗裔,傳至進字輩分為東西二戶。現被收藏在山西省霍州市聖佛村拜建忠處。
陝西大荔拜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陝西省大荔縣拜家村。
蘇中拜氏家譜,(現代)拜忠喜編纂,2002年計算機雷射照排膠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農墾集團幹部拜忠喜處。註:這部家譜是拜住後裔所撰,分為《序言篇》、《原序》、《拜氏起源考證》、《三畏堂祠堂名來源考證》以及清乾隆年間以來的家譜等,詳細記述了家譜的編制和修訂經過。

歷史名人

拜住
(公元1298~1323年),蒙古族,著名元朝重臣。拜住好儒學,通漢族傳統禮儀。他胸懷韜略,一生屢立奇功。拜住是元朝始祖一世孔溫的第七世後代,出身將門,遠承祖宗之風,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拜住以先祖功勳世襲為宿衛長。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為太常禮儀院使。
拜玉鳳
(公元1932~今),回族,女;甘肅康樂人。著名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1947~1979年,在康樂縣康豐公社道家村務農。
1979~1984年,任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委員。
1984~1987年,任甘肅省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委員。
1987~1993年,任康樂縣政協副主席。
1993~1994年,任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行委員、第七屆省政協常務委員、臨夏回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委員、州政協常務委員、康樂縣人大常委會委員、縣政協副主席、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常委、臨夏回族自治州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
1994年4月以後,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常委,甘肅省政協副主席,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拜懷德
(公元1946~今),蒙古族;陝西大荔人。著名建築專家,拜氏家譜專修者拜懷德自幼在拜家村生長,過著無親人無衣食的半孤兒生活,十分困頓。但饑寒交迫的生活磨鍊了他的意志和窮則思變的意識,從小他就立志改變窮困的家境,做出一番事業。拜懷德學的專業是礦山機電,又自學工業與民用建築,潛學文史哲。
1986年,拜懷德輾轉至西安與臨潼搞建築業,在圈內人中頗有名氣。臨潼華清中學、臨潼中學、省藝校由他規劃總監竣工。西安生物製藥廠、自來水公司的高低壓配電系統由他負責完成,西安科技大學4-1、4-2號教學樓、西安電子工業部二十所62、64號高層住宅、地下車庫、鋼結構工業廠房,由他總監完成。拜懷德為修家譜,跑遍了渭南地區,查閱了大量史料,完成繕撰家譜之夙願,文言寫就,共四萬餘字。修家譜意外發現河南、江蘇兩個拜氏同族“蒙古村”。
拜學英
(公元1963~今),回族;寧夏涇源人。著名記者、政工師。畢業於西北民族學院。現任寧夏涇源縣科委主任。是寧夏科協五屆委員,九屆涇源縣政協委員、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寧夏分會會員,寧夏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會員,寧夏固原文協理事,關隴民俗學會理事。
1982年,他高中畢業後被吸收為少數民族幹部,分配到最南面的新民鄉工作。1984年考入西北民族學院學習2年,因學習成績優異被學院評為“三好”學生。畢業後曾先後在縣委組織部、縣科委工作並擔任領導職務,在盡職盡責的搞好本職工作時,撰寫了大量探討山區經濟發展,脫貧致富,黨組織建設、重視科技的論文,為山區發展獻計獻策。他幾乎把全部業餘時間用在讀書和寫作上,讀書使他充實,寫作使他勤奮。
1986年開始在區內外報刊雜誌發表新聞通訊,調研報告,理論探討,民俗研究等方面的文章一百五十篇二十餘萬字,有三十五篇新聞稿件在各類評獎活動中獲獎,連續四年被寧夏四家新聞單位評為通訊員,受到表彰獎勵,有力地宣傳了涇源的兩個文明建設。
1988年他的愛好轉移到文學創作上,幾年來共發表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計一百多篇六十餘萬字。他的文學創作,注重弘揚主鏇律,注重對家鄉山水風光,回族風情的介紹,使偏僻閉塞的涇源被外界所知曉。
1997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六盤霧中行》,計九十篇十九萬字,受到了評論界的關注與好評;2000年,他撰寫的反映扶貧幫困,山鄉變化的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末的行動》被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他在工作之餘撰寫的又一部力作,三十萬字,寧夏區黨委副書記任啟興為該書作序。他還在《朔方》、《新疆回族文學》、《六盤山》等刊物上發表反映回族生活的小說九篇十一萬字,發表在《新疆回族文學》1998年第三期上的中篇小說《販子》,在寧夏固原地區第三次文學作品評獎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1998年他的事跡被寧夏電視台拍製成專題節目《業餘作家拜學英》在寧夏成立四十周年大慶前夕播放,影響強烈。在業餘時間創造輝煌。在業餘創作上,獲得各種榮譽獎項四十三次。在工作方面,1996年牽頭實施的《商品肉牛配套技術推廣項目》被寧夏區政府評為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他被自治區科委評為科技成果推廣計畫工作先進個人;1997年被當選為縣第九屆黨代會代表;1998年被當選為政協涇源縣第九屆委員會委員、常委;1998年當選自治區科協五屆委員;同年“七一”建黨節被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1999年被縣政府評為內部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個人;1999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科技扶貧服務獎,受到表彰獎勵。

遷徙分布

拜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五十八位,多以鹹陽、馮翊為郡望。
今甘肅省的蘭州市、慶陽市寧縣、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平涼市、臨夏市,陝西省的渭南市大荔縣、臨渭區、鹹陽市彬縣、商洛市商州區,山西省的霍州市、運城市鹽湖區、臨汾市侯馬縣,雲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市涇源縣、吳忠市,廣東省的深圳市,河南省的周口市扶溝縣、三門峽市、焦作市,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寧波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蘇省的鎮江市楊中縣,泰州市興化市、姜堰市、鹽城市大豐縣、無錫市宜興市、南京市,青海省的西寧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拜氏族人分布。

樂器

拜,黎族雙簧氣鳴樂器
拜,黎族雙簧氣鳴樂器
拜,黎族雙簧氣鳴樂器。黎語又稱利拉羅。漢族稱其為竹嗩吶。 流行於海南省樂東 、東方、昌江等地。
在1980年9月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50多歲的海南黎族民間藝人盧玉昌的拜獨奏,引起觀眾極大的興趣。報幕時台下誰也沒聽懂,待盧玉昌吹響他的拜後,觀眾不禁議論道: “這不是嗩吶么?”然而聽到的卻是柔和、悠揚的樂聲。盧玉昌用循環換氣法,使樂曲連綿不絕、一氣呵成。他演奏的《黎家樂》,技巧嫻熟,音樂清新、優美,被認為是很有特色的器樂獨奏之一。
最早的拜,是黎族人民模仿嗩吶製成的吹奏樂器,管身和喇叭口都用木材製作。但在四 季常 青的海南島,有著得天獨厚的竹林,所以後來黎族人民便採用當地所產的“西勒”竹來製作 了。拜用六、七節長短、粗細不同的竹管,由小到大、由細到粗依次套接而成,外形有如一 座細而高的小塔(圖左)。管身規格不一,小者管長20厘米,大者管長35厘米,常見者管 長25厘米、管徑0.5厘米~1.3厘米,在中間三節竹管上開有七個(前六後一 )音 孔。在管首置有用荔枝葉或椰子葉卷制的簧哨,哨的下端套有用圓形薄木片制的氣牌,管身 下端的喇叭口,多使用當地所產的一種麻卷制而成,有時也常用樹葉或硬紙卷制。常見的拜 ,通高約32厘米左右。
演奏時,其姿勢和方法均與嗩吶相似,發音也維妙維肖。就音質而言,嗩吶高亢、明快,帶有金屬的音色;拜的發音清亮、柔和,音色則悠揚而甜美。拜的音域g—c2。表現力較為 豐富。可以獨奏、參加器樂合奏,是黎族民間逢年過節、豐收狩獵、婚喪嫁娶等喜慶和娛樂 場合常用的主要樂器之一。它演奏時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一兩個小時不斷音,這是因為采 用了黎族的一種民間換氣法,也即循環呼吸法,所以才使鏇律連綿不斷,具有獨特風格。過去黎族吹拜的人很多,隨著時光的流逝,現在已很稀少了。許多想學拜的人,又常常因為掌 握不了這種換氣法而告失敗。但聰明智慧的黎族人民,是不會使拜瀕臨失傳境地的,在海南 黎寨,將會湧現出眾多的像盧玉昌那樣的民間樂手。
20世紀60年代,中央民族歌舞團樂改小組,在黎族傳統拜的基礎上,改革製成加鍵拜(圖)。管身為錐形管狀體,用若干節竹管和銅套連線而成,管長66厘米,管下端直徑3厘米,不設喇叭口。管身中部開有十一個按音孔,採用加鍵,設定半音,使音域擴展到兩個八度 以上。演奏時,左手在上,拇指按背孔併兼控最高音孔,其餘四指各按一音,右手在下,除 拇指外均用於按音。演奏技巧保持了傳統特色,表現力更為豐富。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 為歌舞伴奏,已用於中央和地方專業歌舞團民族樂隊中,常作為表現黎族風情的色彩樂器使用。

傳統拜禮

“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禮節的方式,就是行禮叩頭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拜禮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拜禮中,禮節最重的是稽首。稽首與頓首、空首不同。一般來說,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頓首是地位相等之間互相之拜,空首是國君回答臣下之拜。
稽首是拜跪於地,引頭至地,多時方起,因為頭跪地多時,有所稽留,因此叫稽首。
頓首是跪拜於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即舉起,所以叫做頓首。
空首是拜跪於地,先以兩手拱至地,再以頭至首,因其頭不至地,所以叫做空首。
振動是戰慄變動之拜。
吉拜是喪禮中先作頓首後作稽顙。
凶拜是先稽顙後作頓首。
褒拜是手持符節行的禮。
肅拜是拜禮中禮節最輕的。軍隊中有這樣的肅拜夫人行禮,主要也是肅拜。

拼音是bai的漢字

拼音是bai的漢字共有29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