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11年7月,復旦大學稱有人假冒該校老師欺騙考生修改志願,更有教師在微博上直指“李鬼”來自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則緊急回應,稱不存在上述行為。
事實真相仍然有待進一步挖掘。然而,在2011年高校招生錄取關鍵期,上海兩家“領頭羊”高校為搶奪生源而“撕破臉皮”相互指責的事實,無疑將多年暗流涌動的國內名校“掐尖”大戰擺上了台面。不少人稱,這一同城高校“兄弟鬩於牆”的爭執,揭開的只是招生競爭的冰山一角。
事件起因
復旦大學於2011年7月1日發布的聲明表示:在今年的高招期間,復旦與各省市部分優秀考生及其家長經過面談協商、諮詢,最後確定了預錄取協定,並嚴格遵守。然而,“有人竟然冒充復旦老師致電考生稱他們與復旦所簽的協定被取消”。
復旦招生部門負責人稱,最近連續接到廣東、雲南、湖北等地考生的來電,詢問復旦是否取消了之前簽署的預錄取協定。這些考生都說,接到了自稱復旦老師的電話,稱其之前與復旦所簽協定取消,有的直接讓考生在最後關頭修改志願。“這樣的行為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有考生因此被迫修改志願。我們不得不發布聲明,以防更多的考生被騙。”
聲明表示,對於相關涉案人員,復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對於被欺騙的考生,承諾將協同各省市招生考試院努力彌補損失,並追查責任。
當天,在復旦招辦的官方微博上,“冒充復旦老師”者的身份被具體點明——“上海某理工類院校諮詢人員”。很多網友隨即猜測,“某理工類院校”即為在滬部屬高校中在排名上可與復旦比肩的上海交通大學。
在復旦發出聲明的一天之後,因“上海西南部某理工類高校”的影射而廣受指責的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也打破沉默,在微博上予以回應:“從相關媒體對考生的採訪中了解到,有高校招生老師在招生宣傳中,肆意貶低上海交大,對這種行為我們深表遺憾。”
“上海交大招辦聲明本校招生老師無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師通知考生取消其與他校所簽協定。上海交大對一切捏造事實、詆毀我校的行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與復旦大學一樣,上海交大招辦也強調,其招生工作“公開、公正、公平”,按合法、合規程式選拔學生。且上海交大“一貫堅決尊重考生權益,尊重考生選擇權,堅決反對任何違規招生行為,堅決反對任何不正當、不道德的競爭”。
復旦方面一再強調,發表聲明也是為了提醒一些人規範招生。“我們不反對競爭,但不能到下作的地步。”
復旦大學呼籲,尚未取得聯繫的“受害同學”與該校招生老師取得聯繫。“聯繫方式以我校招生網公布的號碼為準,或通過招生網上已公布電話查詢,謹防被騙。”
競爭手段
提前預約
近年來,招生大戰洪流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知名高校的身影。
2011年2月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分別聯盟6所高校聯合自主招生,形成“北約”、“華約”招生聯盟,濟青兩地超過3300餘名考生走上考場。煙臺二中一個重點班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參加了考試,煙臺一中共有40多名學生分別報考了“華約”和“北約”的自主招生考試。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育專家認為,與民辦院校大範圍招生不同,名校招生集中在了優等高中,目標也在於其最最優質的生源。雖然高校“攬人”手段比較低調,注重宣傳,但其招生的火藥味一點不比民辦院校差。
各個高校根據事先拿到的考生信息,聯繫各自爭取的對象,競相開出更優厚的條件,這種手段在招生競爭中早已十分普遍。而在招生諮詢中或明或暗地貶低其他高校,也很難避免。
復旦大學聲明中提到的“預錄取協定”,本身就是高校招生競爭的一種手段。對有興趣報考的部分優秀考生,名校通過面試或其他考查辦法,提前簽訂協定,書面承諾他們將在填報志願後100%被錄取。復旦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做法符合教育部的精神和規定。目前有很多學校都採取了類似的做法。
不可忽視的是,這一預錄取協定本身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學校和考生都可以隨時撤銷承諾而不用擔負任何法律責任。因此,才會出現“冒充復旦老師”事件。
“私下活動”
招生的過程和結果表面上公開透明,但是招生人員“私下”的活動——包括動用各種關係進行的種種許諾、遊說等——卻始終暗潮湧動。而對於聯考招生,缺少法規細則進行引導規範,也沒有相關罰則讓“越軌者”止步。既有重重壓力,又有規則缺失,不正當競爭怎能愈演愈烈。
其他招數
一些高校為提高分數線只設一個招生計畫,一校猛打另一校招生熱線致使線路繁忙,攻擊詆毀、重金引誘各種奇招、怪招迭出。
北大湖北招生組一工作人員介紹,該校今年公布的招生諮詢電話受惡意騷擾,“有人猛打熱線,影響考生打進電話。”該人士稱,上月26日,同樣的號碼每隔10分鐘打來一次,“第一次打來時,我們回撥過去,發現是北京某著名理工類名校……”
湖北一名高分考生則稱,填報志願期間,有名校對其形容“北大文科不好”、“復旦沒落了”,有明顯的攻擊詆毀意味。
產生原因
1.擴招及生源緊張
魯東大學招生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表示,全國考生人數不斷下降、各高校卻在不斷擴招,這就造成了部分院校招不夠學生的現象。
2.源於面子工程亂象產生,源於招生已成一些高校的“面子工程”。比拼狀元數,比拼分數線……一旦生源被看成衡量高校實力的重要標準,學校下任務、定指標、許重獎,承受巨大壓力的招生工作出現無序競爭,也就在所難免。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作為復旦湖北招生組成員之一,幾天前曾在自己的微博中連發了16條微博,揭露了地方、學校為了“政績”等因素,強行干預高分考生的志願填報,將一些打算報考其他高校的高分考生“綁架”到“北清”(北大、清華簡稱)的情況。
當大學教育過分依靠“掐尖”,當大學招生不惜用起斯文掃地的手段,無論有多少種原因與背景,都值得警醒。
專家觀點
參加過數年招生的馮瑋在微博中直言:“招生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認為,招生人員各為母校而“戰”,卻必須遵守兩個基本規則:第一,對考生負責,充分尊重考生自主選擇;第二,對母校聲譽負責,不濫用“伎倆”使母校蒙羞。
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優質生源是高校的生命線,對學生的重視理應提倡,“但吸引學生的根本還是教育質量和服務,靠預錄取甚至花心思讓考生修改志願的做法,都已經讓高招變了味”。
“亂象的根源,在於現行的制度下,學生和學校對分數的高度依賴和斤斤計較,分數線也被認為反映了學校聲譽,代表了學校水平,也是一些人的工作業績。要改變這些錯誤觀念,糾正這些亂象,各方必須攜起手來,包括我們和兄弟高校,包括政府和社會,一起推進聯考招生制度改革,打破應試的束縛,打破分數的桎梏,實現考生和學校的雙向自由選擇。”復旦大學宣傳部負責人表示。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斌賢在博文中表示,招生中的種種問題是當下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究其原因來說,可能不光是高校本身的失范,可能跟整個大環境的背景因素也有關係。”
相關評論
實際上,“生源崇拜”只是“分數崇拜”的延續。高分不等於優質,招收的高分考生多也不等於學校一流。這當中,有選材標準單一的原因,有評價體制不夠合理的原因,也有高校自身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原因。
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基礎教育的終點,招生掐架背後的“生源崇拜”會反饋到基礎教育的過程,“分數至上”、“應試為先”的魅影,將難以揮去。而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高等教育的起點,那么,這樣極端功利化競爭也會影響到高校的教育方向,讓一些學生從一開始就曲解了成功的含義。
一切以優質生源為先,這樣的認識本身正佐證著對於教育結果的功利化評判和對於教育本質的功利化認知。從“被就業”牽扯出的高校就業率造假,到各種大學排行榜背後的利益鏈條,再到號稱“沒有4000萬身價不要來見我”的教授,這種種事件,與招生亂象一樣,都反映著教育功利化的迷思。
大學是創造社會理想的地方。當津津樂道於“分數線”、“狀元數”,當為了“掐尖”而不惜掐架,高校不妨問一問自己:我們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大學?說到底,高校追求的不應是“分數化政績”,而應是文化傳薪人、社會守望者的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