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尾

中國書畫手卷裝裱上所留空白紙方的地位。可以在上面題詩作跋。因在開卷至末尾才見到,故稱。參見“手卷”。另有其它也有此名詞,如色譜拖尾、液晶電視拖尾。

裝裱拖尾

中國書畫手卷裝裱上所留空白紙方的地位。可以在上面題詩作跋。因在開卷至末尾才見到,故稱。參見“手卷”。

色譜拖尾

1、當經歷維修色譜問題(色譜峰拖尾、靈敏度降低、保留時間改變等)時,

切去色譜柱前端的1/2 到1 米。必要時,更換進樣口內襯管、隔墊,

並清洗進樣口。保護柱可用於提高色譜柱的使用壽命。(氣相)

2、襯管脫活

進樣口襯管上的活性點可以吸附樣品組分並導致出現拖尾峰,並可能損失靈敏度和重現性。用脫活製劑用來覆蓋襯管玻璃表面的活性點或與之發生反應。脫活程式進行脫活,該程式可以使襯管重現性高、惰性好,且使用壽命長。對於不分流的套用,或者在必須分析極性很弱的化合物時,應當使用脫活的襯管。

即使使用脫活的襯管開始也會表現出活性,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應當更換襯管。可以清潔襯管以除去顆粒物或用溶劑沖洗襯管以除去揮發性較低的組分。但是,選擇合適的襯管清洗程式可能較為困難。某些溶劑可能會除去脫活層,並且工具可能會劃傷襯管的玻璃表面,從而導致出現多餘的活性點。新的襯管幾乎總比已清潔過並且重新脫活的襯管表現優異- 尤其對於痕量分析。

3、色譜柱、進樣口襯管或被污染的金屬進樣口密封墊所吸收的樣品組分使用新的脫活的襯管或清洗舊襯管並更換玻璃毛。進樣針針頭撞擊,進樣口襯管內的

填充物破碎。從襯管中取出部分填充物,或使用無填充的襯管。色譜柱末端切口不整齊(樣品吸附於此)卸下色譜柱。使用安全的毛細管熔融石英切割工具(例如陶瓷片或色譜柱切割器)將色譜柱切成垂直的齊口,然後重新裝入色譜柱。斷裂或破碎的進樣口襯管確保進樣口中的總流速為40 ml/min以上。

4、色譜柱在進樣口中的位置不正確,可能載氣流路存在密封墊的顆粒。

5、一支色譜柱上不能裝入超過2-3 個接頭。多個接頭會造成死體積(拖尾峰)問題。

6、超出色譜柱的溫度上限會造成固定相和管表面的加速損壞。這樣會造成色譜柱的過分流失,活性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離度)。幸好熱損壞是一個很慢的過程,因此,在色譜柱嚴重損壞之前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可在高於溫度極限的條件下使用。當有氧存在時會大大加速熱損壞。對有泄漏或載氣中氧含量較高的色譜柱進行過度加熱可快速並永久地損壞該柱。

7、載氣流路(例如氣路、接頭、進樣器)中的泄漏往往是暴露在氧中的源頭。隨著色譜柱的加熱,會很快地損壞固定相。這樣會造成色譜柱的過度流失,活性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離度)。其徵兆與熱損壞相似。不幸的是發現氧損壞之時色譜柱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在不太嚴重的情況下,色譜柱仍可使用,但性能有所下降。在嚴重的情況下,色譜柱將完全不能使用。

讓系統避免和氧接觸和避免泄漏是不受到氧損壞最有效的方法。良好的維護GC 系統包括定期檢查氣路和壓力表的泄漏、定期更換隔墊、使用高質量的載氣、安裝和更換氧捕集阱、在氣體鋼瓶完全用完之前就更換。

8、要避免進入色譜柱的主要化合物是無機酸和鹼。酸類包括鹽酸(HCl)、硫酸(HSO)、硝酸(HNO)、磷酸(HPO) 和鉻酸(CrO)。鹼類包括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鈉(NaOH) 和氫氧化銨(NHOH)。大多數這些酸和鹼不易揮發,會積聚在色譜柱前端。如果不清除它們,將會損壞固定相。這樣會造成色譜柱的過分流失,活性組分形成拖尾,以及/或降低柱效(分離度)。其徵兆和熱損壞及氧損壞相似。鹽酸和氫氧化銨是這一類化合物中危害最小的。這兩種物質易

溶於樣品中的水。如果水不停留或幾乎不停留在色譜柱中,HCl 和NHOH 在色譜柱中停留的時間就會很短。這就消除或降低了這些化合物所造成損壞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樣品中含有HCl 或NHOH,使用不保留水的環境或色譜柱,即可相對減小這些化合物對色譜柱的危害。

9、有兩種基本的污染物:不揮發性污染物和半揮發性污染物。不揮發性污染物或殘留物不會洗脫出來,而會積聚在色譜柱內。這樣色譜柱即成為塗漬了殘留物的色譜柱,因而影響了溶質在溶入固定相和洗出固定相的正確分配。而且殘留物還會與活性溶質相互作用,從而引起峰的吸附問題(例如拖尾峰或峰面積減少)。活性溶質是指含有羥基(-OH) 或氨基(-NH) 以及某些硫醇基(-SH) 和醛的物質。積聚在色譜柱內的半揮發性污染物或殘留物,最終會被洗脫出去。但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完全從色譜柱中洗脫。與不揮發性殘留物一樣,它們也會引起峰形和峰面積出現問題,此外,通常還會引起很多基線問題(不穩定、偏離、漂移、鬼峰等。

10、溶劑相極性不匹配。較早流出的峰或靠近溶劑前沿的峰更容易出現拖尾,解決辦法:改變樣品溶劑。

11、不分流進樣或柱上進樣的溶劑效應顯著。解決辦法:降低初始色譜柱溫度。注釋:使保留值增加,峰拖尾會減弱。

12、色譜柱安裝差使較早流出的峰更容易拖尾。解決辦法:重新安裝色譜柱。

13、液相:為減少拖尾,可以選擇設計優良的封端色譜柱,且使用象三乙胺(TEA,較少需要)等添加劑,或使用“極性”鍵合相。

14、鹼性化合物的峰拖尾可能是一個主要的色譜問題。峰拖尾降低了色譜效率以及結果的準確性和精確性。造成峰拖尾的主要原因是分析物和矽膠表面的相互作用(圖1)。這類峰拖尾通常是由於矽膠表面存在的酸性矽醇基引起的。矽膠中的痕量金屬也會增加矽醇的酸性和峰的不對稱性。使用低酸性超純(99.995%) 矽膠可以減少或消除這些矽醇基的相互作用。色譜的改善非常顯著。

15、液相拖尾峰出現原因及解決辦法:

柱頭有空隙。解決辦法:使用填料或玻璃珠填充柱頂部

柱上樣品超載。解決辦法:使用更高負載量的固定相。增加色譜柱內徑、減少樣品量、

單峰- 存在干擾性組分。解決辦法:淨化樣品;預分離

存在未掃的死體積。解決辦法:減少接頭的數量、確保進樣器密封墊緊密、確保接頭正確固定

鹼性化合物- 矽醇相互作用。解決辦法:換成聚合物固定相

鹼性基質- 矽醇相互作用。解決辦法:使用更強的流動相或添加競爭鹼(例如,三甲胺)

矽膠基- 柱降解。解決辦法:使用特種色譜柱;聚合物柱或空間位阻

矽膠基- 柱降解。解決辦法:使用特種色譜柱;聚合物柱或空間位阻

液晶電視拖尾

有時候,您去買液晶電視時,銷售人員會對您說:“這台液晶電視具有6毫秒、4毫秒,甚至2毫秒、1毫秒的回響速度,可以徹底消除拖尾現象。”

液晶電視依靠液晶板里的液晶體的轉動控制光線的通過形成圖像,而液晶體的轉動有一個過程,需要一個反應時間,所以畫面在表現高速運動畫面時有滯後的現象,就是我們說的拖尾。液晶轉動的滯後時間也叫回響速度,以目前的技術,不可能低於8毫秒,所謂6毫秒、4毫秒、2毫秒、1毫秒都不可信。徹底消除拖尾需要零點幾毫秒的回響速度,目前的液晶電視都有拖尾現象。

也許有消費者會問:“為什麼在賣場看演示沒拖尾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商家在演示畫面上下了一番功夫,例如播放足球比賽,雖然足球本身是快速運動的,但是拍攝的時候鏡頭也隨足球動,電視畫面上的足球位置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因此基本看不到拖尾現象。

100/120Hz徹底解決拖尾問題

2008年平板電視賣場銷售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該系列具有100/120Hz技術,能徹底解決拖尾問題”。在激烈的平板電視爭奪中,100/120Hz技術是2008年最新的競爭技術。

從理論來說,120Hz倍頻插幀技術的確是無懈可擊,但是在實際套用中,120Hz倍頻插幀技術的效果也並非十分明顯。因為拖尾現象是液晶電視固有缺陷,根本原因是液晶電視在工作時液晶體轉動速度延後造成的。100Hz和120Hz技術並不能加快液晶體轉動的速度,只能對某些運動畫面進行改善,不能徹底消除拖尾現象。而且有些發燒友發現,100Hz/120Hz技術使得畫面“太平滑”了,畫面缺乏細膩程度,甚至製造的那1/120秒畫面干擾了前後畫面的質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普通有線節目是50Hz的,120Hz技術不起作用。

屏變或背光可調保護視力

銷售人員:“這液晶電視具有屏變(背光可調節)技術,可以保護視力。”

背光可調技術是通過晶片的運算和控制,遇到過亮的畫面,適當調低背光亮度,也可根據周圍光線的變化調整背光的亮度。也就是說屏變技術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對比度,並不存在保護視力的功能。如果很在意對比度的改善,可以考慮,如果想保護視力,那根本不用考慮屏變等技術。

超高對比度和亮度

賣場上的液晶電視號稱對比度15000:1, 10000:1;等離子電視對比度10000:1;而標稱5000:1、6000:1、7000:1的平板電視更比比皆是。

事實上,平板電視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對比度。據信息產業部數位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數字高清平板電視產品質量報告》顯示:“目前通過高清或標清認證的平板電視產品中,對比度指標範圍一般在150:1至500:1之間;液晶電視的有用平均亮度指標範圍一般在350至600cd/m之間,個別產品可達到700cd/m,等離子電視一般在40至100cd/m之間。”許多廠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光,於是拿動態對比度、物理對比度等概念來混淆,10000:1的對比度純粹是糊弄出來的。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所長助理趙新華表示:“10000:1根本就沒法用儀器測出來,如果按照正規方法測試的話,平板電視的亮度頂多達到700cd/m。因此,廠商如果宣傳對比度或亮度過大,那也只是虛標。”

顯示屏代數越高越好

筆者在幾大家電賣場看到,各個品牌的液晶電視促銷員都在向消費者強調自己顯示屏的產地及“代數”,如宣稱自己採用的是第8代或者第8.5代的液晶顯示屏是最新一代的顯示屏,顯示效果最佳等。

事實上,液晶屏“代數”越高,技術的確越先進,但是並非採用的液晶屏“代數”越高,質量就越好。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筆者,衡量一台液晶電視的質量應該從多方面來考慮,並不是採用的液晶屏的代數越高,其液晶電視的質量就越好,消費者一味看重液晶屏的代數是沒有意義的,液晶面板自身的技術才決定著液晶電視的品質的優劣。

完全沒有漏光和壞點

對於平板電視的漏光和壞點,許多購買者都非常在意。因此,針對這種心理,銷售人員都會強調自家的液晶電視沒有壞點和漏光。

但是,漏光和有壞點是許多液晶電視特有的現象,而漏光更是液晶電視固有的缺點。液晶電視的亮度越高,其液晶面板後面的燈管發光度也越高,漏光現象發生幾率也越大。漏光現象控制的好壞和生產過程中的禁止、做工、所選擇的材質、成本都有很大關係。按照國標規定,漏光不能超過4nit。同樣,國標也是允許壞點的存在,但是壞點存在的數量和區域都是有規定的,如果超過規定,那就是不合格產品。

所以說,完全沒有漏光和壞點的液晶電視是很少的。但是漏光和壞點在賣場都較難測試到,購買者在購買前同商家談好,只要漏光現象或壞點超過國標就應負責更換,並寫在發票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