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位於介休市東南,距市區20公里,是晉國名臣介子推殉難的地方,也是一處融自然山水和佛道文化為一體的景區。
綿山主要風景點有龍頭寺、抱腹寺、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等。龍頭寺位於綿山入口處,寺分上下兩層,這裡地勢險要,綠樹如茵。抱腹寺是綿山一處不可不去的險絕之地,整個寺廟的 20多間大殿都深藏在抱腹岩下,風雨雪都無法侵入,這種建寺環境實屬罕見。寺內還有許多唐、宋、金、明等朝的碑刻,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大唐汾洲抱腹寺碑”。
介子推殉難的地方就在抱腹岩上的鐵索嶺頂部,這裡峰巒疊翠,綠意盎然。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於外,介子推跟隨他漂泊了 19年,並在他飢不能食之時“割股奉君”,是當時有名的忠臣孝子。後來重耳復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介子推卻沒有邀功請封,而是帶著老母親隱居在綿山。晉文公得知此事後,隨即趕到綿山請介子推出山,奈何他高低不肯出來,於是晉文公就放火燒山,以為這下介子推一定會出來。大火連燒三日,整座山都燒完了,仍不見他的人影,派人進去一看,原來介子推真是寧死不肯出山,已經和老母親抱著一棵樹燒死了。晉文公懊悔不已,於是用這塊殘木作了一雙木屐,以此提醒自已不忘介子推,“介休”之名亦是從這件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