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耐藥

病原微生物藥是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用於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類化療藥物的總稱。

抗耐藥

目錄:

1、三者關係;

2、值得關注的數據;

3、耐藥機理;

4、控制與措施。

宿主與抗菌性病原體

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螺旋體、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

病毒等。抗菌藥是指能抑制或殺滅細菌,用於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藥物,包括由一些

微生物(如細菌、真菌、放線菌等)

抗耐藥 抗耐藥

所產生的天然抗生素(antibiotics) 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藥物。這類藥

物的藥理學研究涉及藥物、病原體、

宿主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見圖

值得關注的耐藥性數據

1、細菌耐藥的概念:套用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時,病原菌對抗菌藥物由敏感變為不敏感,致使療效降低或治療失敗的現象。

“我國每年因抗菌藥物不良反應造成的死亡人數為8~10萬人,每年因細菌耐藥導致的死亡人數大約在50萬人。”---------中華醫院感染控制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院內感染質控中心 胡必傑

2、細菌耐藥被全球醫學界高度關註:

a、細菌耐藥率越來越高,耐藥範圍越來越廣,對新藥耐藥產生越來越快。

b、出現首株對青黴素耐藥的肺炎鏈球菌,20年以上;對大環內酯類藥物的耐藥歷時16年以上;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歷時短短4年!

c、對金葡菌耐藥平均耐藥發生率60%, 吉林、寧夏過70%;對青黴素肺炎鏈球菌在福建耐藥率超過50%; 環丙沙星在某些區域內的耐藥性達到80%。

耐藥的機理

1、細菌耐藥機制:a.產生破壞藥物結構的滅活酶(如β-內醯胺酶等);

b.靶位的改變(PBPs結合點改變);

c.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使通透性改變;

d.阻礙抗菌藥物向細菌內的滲透;

e.產生主動外排系統(外排泵),將藥物外排。

2、細菌耐藥機制---最常見的是產生鈍化酶

常見鈍化酶:

1.β-內醯胺酶

由染色體或質粒介導

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耐藥

打開β-內醯胺環而使該抗生素喪失抗菌作用

2、β-內醯胺酶的作用特徵

β-內醯胺酶廣泛分布於G+、G-、放線菌和分支桿菌中,在細菌壁外或細菌壁內起作用。

G+為胞外酶,使菌體細胞上的抗生素失去活性;

G-為胞內酶, 抗生素在周質中被廣泛滅活。

3、常見鈍化酶

a.氨基糖甙類鈍化酶: 產生磷酸轉移酶,使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羧基磷酸化,而將抗菌藥物鈍化失活

b.氯黴素乙醯轉移酶:使氯黴素乙醯化而失去抗菌活性

c.甲基化酶

控制與措施

1、、細菌耐藥性的控制策略

a.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b.推廣釆用抗菌藥物的“輪休”

c.消毒隔離防止耐藥菌交叉感染

d.研製新型抗生素及新的抗感染方法

e. 研製質粒消除劑

f. 加強藥政管理及制定相關法規

2、臨床實用控制耐藥策略

a.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b.推廣釆用抗菌藥物的“輪休”

c.消毒隔離防止耐藥菌交叉感染

3、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a. 選擇敏感的抗菌藥物:藥敏試驗;

b. 聯合套用要有明確指征,單一藥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合用藥;

c.掌握適當的劑量和療程;

d.. 輕症感染,選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藥物,不必採用靜脈或肌內注射給藥。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療應予靜脈給藥;病情好轉能口服時應及早轉為口服給藥。

4、推廣抗菌藥物的“輪休”

對耐藥率高的藥物,如頭孢三代、喹諾酮類藥物適當少用、停用,改用藥敏率高的抗菌藥物。

5、消毒隔離防止耐藥菌交叉感染

a.隔離耐藥菌感染患者;

b.醫務人員檢查病人前嚴格洗手;

c.定期檢查醫生、護士、護工帶菌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