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藥物不良反應

抗生素的藥物不良反應

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林可黴素和鏈黴素均可引起以上反應。 新的大環內酯類藥物克拉黴素可引起精神系統不良反應。 由於藥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發或加重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

基本信息

藥物的不良反應是臨床用藥中的常見現象。它不僅指藥物的副作用,還包括藥物的毒性、特異性反應、過敏反應、繼

(圖)抗生素的藥物不良反應抗生素的藥物不良反應

發性反應等。抗菌藥物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類用藥,包括抗生素類、抗真菌類、抗結核類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製劑類。其中以抗生素類在臨床使用的品種和數量最多。目前臨床常用抗生素品種有100多種。抗生素挽救了無數生命,但其在臨床套用也引發了一些不良反應。

介紹

抗生素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危害後果是嚴重的。在用藥後數秒鐘至數小時乃至停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均可發生不良反應。常見的有過敏性休克、固定型藥疹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性反應、胃腸道反應、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強臨床用藥過程中的監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對減少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臨床反應

抗生素引起的過敏反應最為常見,主要原因是藥品中可能存在的雜質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產物在體內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個體差異。發生過敏反應的患者多有變態反應性疾病,少數為特異高敏體質。

過敏性休克

此類反應屬Ⅰ型變態反應,所有的給藥途徑均可引起。如:青黴素類、氨基糖苷類、頭孢菌素類等可引起此類反應,頭孢菌素類與青黴素類之間還可發生交叉過敏反應。因此,在使用此類藥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試。

溶血性貧血

屬於Ⅱ型變態反應,其表現為各種血細胞減少。如:頭孢噻吩和氯黴素可引起血小板減少,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可引起溶血性貧血。

血清病、藥物熱

屬於Ⅲ型變態反應,症狀為給藥第7~14天出現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關節痛伴關節周圍水腫及發熱、胃腸道黏膜潰瘍和腸局部壞死。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林可黴素鏈黴素均可引起以上反應。頭孢菌素類、氯黴素等抗菌藥物還可引起藥物熱。

過敏反應

這是一類屬於Ⅳ型變態反應的過敏反應。如:經常接觸鏈黴素或青黴素,常在3~12個月內發生。

未分型的過敏反應

(圖)過敏性蕁麻疹過敏性蕁麻疹

有皮疹(常見為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日光性皮炎紅皮病固定性紅斑多形性滲出性紅斑重症大皰型紅斑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多見於青黴素類、四環素類、鏈黴素、林可黴素等;內臟病變,包括急慢性間質性肺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肝炎、瀰漫性過敏性腎炎,常見於青黴素類、鏈黴素等。複方新諾明還可引起嚴重的剝脫性皮炎。

毒性反應

抗生素藥物的毒性反應是藥物對人體各器官或組織的直接損害,造成機體生理及生化機能的病理變化,通常與給藥劑量及持續時間相關。

對神經系統的毒性

如:青黴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出現癲癇樣發作。青黴素和四環素可引起精神障礙。氨基糖苷類、萬古黴素、多粘菌素類和四環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經的毒性。鏈黴素、多粘黴素類、氯黴素、利福平紅黴素可造成眼部的調節適應功能障礙,發生視神經炎甚至視神經萎縮。

新的大環內酯類藥物克拉黴素可引起精神系統不良反應。另有報導,大環內酯類藥物克拉黴素和阿奇黴素可能減少突觸前乙醯膽鹼釋放或加強了突觸後受體抑制作用,可誘導肌無力危象。

腎臟毒性

許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腎臟的損害,如:氨基糖苷類、多粘菌素類、萬古黴素。氨基糖苷類的最主要不良反應是耳腎毒性。在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頭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長,應引起臨床醫生用藥時的高度重視。

肝臟毒性

如:兩性黴素B和林可黴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劑量四環素可引起浸潤性重症肝炎,大環內酯類和苯唑青黴素引起膽汁淤滯性肝炎,頭孢菌素中的頭孢噻吩和頭孢噻啶及青黴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轉氨酶升高,鏈黴素、四環素和兩性黴素B可引起肝細胞型黃疸。

對血液系統毒性

如:氯黴素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和中毒性粒細胞缺乏症,大劑量使用青黴素時偶可致凝血機制異常,第3代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哌酮、羥羧氧醯胺菌素等由於影響腸道菌群正常合成維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應。

免疫系統的毒性

如:兩性黴素B、頭孢噻吩、氯黴素、克林黴素和四環素,對機體免疫系統和機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腸道毒性

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較常見。可引起胃腸道反應的藥物如:口服四環素類、青黴素類等,其中大環內酯類、氯黴素類等藥物即使注射給藥,也可引起胃腸道反應。

心臟毒性

大劑量青黴素、氯黴素和鏈黴素可引起心臟毒性作用,兩性黴素B對心肌有損害作用,林可黴素偶見致心律失常。

特異性反應

特異性反應是少數患者使用藥物後發生與藥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應。其反應與患者的遺傳性酶系統的缺乏有關。氯黴素和兩性黴素B進入體內後,可經紅細胞膜進入紅細胞,使血紅蛋白轉變為變性血紅蛋白,對於該酶系統正常者,使用上述藥物時無影響;但對於具有遺傳性變性血紅蛋白血症者,機體對上述藥物的敏感性增強,即使使用小劑量藥物,也可導致變性血紅蛋白症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許多細菌及真菌寄生。由於它們的存在,使機體微生態系統在相互制約下保持平衡狀態。當大劑量或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後,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殺死,不敏感菌和耐藥菌增殖成為優勢菌,外來菌也可乘機侵入,當這類菌為致病菌時,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見二重感染的臨床症狀有消化道感染、腸炎、肺炎、尿路感染和敗血症

抗菌藥物與其他藥物合用時可引發或加重不良反應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多數情況下是需要聯合用藥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腫瘤等)合併感染,手術預防用藥,嚴重感染時,伴器官反應症狀,需要對症治療等。由於藥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發或加重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

與心血管藥物合用

紅黴素和四環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謝,合用時可引起後者血藥濃度明顯升高,發生地高辛中毒。

與抗凝藥合用

頭孢菌素類、氯黴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藥在肝臟的代謝,使後者半衰期延長,作用增強,凝血時間延長。紅黴素可使華法林作用增強,凝血時間延長。四環素類可影響腸道菌群合成維生素K,從而增強抗凝藥的作用。

與茶鹼類藥物合用

大環內酯類藥物也可以抑制肝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使茶鹼血藥濃度增加。紅黴素與茶鹼合用時,茶鹼血藥濃度可增加約40%,而茶鹼可影響紅黴素的吸收,使紅黴素的峰濃度降低。

與降糖藥合用

氯黴素與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時,可抑制後者的代謝,使其半衰期延長,血藥濃度增加,作用增強,可導致急性低血糖。

與利尿劑合用

氨基糖苷類藥物慶大黴素與呋喃苯胺酸類合用時,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報導。頭孢噻啶與呋噻米合用時可增加腎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時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環孢菌素與甘露醇合用時,可引起嚴重的腎壞死性改變,停用甘露醇後,移植腎的功能可得到恢復。

與其他藥物合用

紅黴素、四環素與制酸劑合用時,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環內酯類紅黴素與卡馬西平合用時,可引起卡馬西平中毒症狀。

綜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視患者用藥過程中的臨床監護對於臨床醫生安全用藥,保證患者生命健康,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有重要的意義。

正確診斷分清是否為細菌感染,如利用標本的培養判斷認為是細菌感染,才是套用抗菌藥物的適應證。熟悉抗生素的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特點,掌握藥物的臨床藥理作用、抗菌譜、適應證、禁忌證、不良反應以及製劑、劑量、給藥途徑與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藥過敏史,使用藥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應發生。在醫、護、藥三方加強ADR監測。

同時對藥物監測、臨床血液及生化指標檢驗監測、護理監護等。特別是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藥物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的同時也應監測腎功能和聽力;合併用藥時對受影響藥物的血藥濃度進行監測,如紅黴素或四環素與地高辛合用時,對地高辛藥物濃度進行監測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劑與氯黴素、四環素、紅黴素合用時,應監測患者的凝血時間,或避免合用;必須合用時,須調整口服抗凝劑的劑量。

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較多,認真細緻的護理工作,特別是對兒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護理,是對藥物不良反應及時發現和處理的重要環節。對護理人員進行臨床藥理知識的培訓,增加他們這方面的知識,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

一旦發現不良反應應採取果斷措施,如停藥或換藥。若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採取搶救措施。這些做法對抗生素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補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