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
【詞語】:投杼
【注音】:tóu zhù
【釋義】:《戰國策·秦策二》載:有一個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別人誤以為是曾子,來告訴曾母。曾母起初不信,但到第三個人來告訴時,她終於信以為真,嚇得“投杼逾牆而走”。杼:織布的梭子。後以“投杼”表示流言可畏,對某人的謠言一多,連最親近者的信心也會被動搖。
表示流言一多,連最親近者的信心也會被動搖。
【詞語】:投杼
【注音】:tóu zhù
【釋義】:《戰國策·秦策二》載:有一個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別人誤以為是曾子,來告訴曾母。曾母起初不信,但到第三個人來告訴時,她終於信以為真,嚇得“投杼逾牆而走”。杼:織布的梭子。後以“投杼”表示流言可畏,對某人的謠言一多,連最親近者的信心也會被動搖。
投杼之疑tóu zhù zhī yí,漢語成語。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比喻沒有事實依據的謠言所造成的疑慮。
成語資料 成語出處 成語故事 成語舉例漢字,形聲。從木,從予,予亦聲,一共有八劃。“予”本義為“擊刺中的矛”,引申義為“向前投送”。“木”與“予”聯合起來表示“木製的向兩頭投送緯線的織布工具...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正文【投杼疑】參見人事部·冤怨“讒言三及”。
概述 詳細投杼逾牆,詞語。比喻謠言眾多,就連最親信的人也會動搖堅定的信念。
《投杼詞》是宋朝著名文學家田錫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名稱】投杼致惑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
投杼之惑是漢語辭彙,拼音tóu zhù zhī huò,意思是沒有事實依據的謠言所造成疑慮。
成語資料 成語出處 成語故事zhù shì ㄕˋ
詞語 拼音 注音 基本解釋 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