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御堂

承御堂

後宮甄嬛傳與東阿承御堂 而事件背後承御堂舉薦阿膠救龍胎為他人做嫁衣的細節卻無人知曉。 辛亥革命之後的東阿承御堂

山東巡撫蔣陳錫與東阿承御堂

承御堂標誌承御堂標誌
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清廷後宮以及朝廷權貴盛行使用各類滋補品和香料滋補和保養身體,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命新上任的山東巡撫蔣陳錫自民間趕製補品和香料,蔣陳錫委託精通本草的東阿譚氏舉辦“承御堂”官藥局。承御堂便由此得名,意思為秉承皇帝的旨意而設立的堂號。
東阿承御堂利用東阿縣產優質阿膠的優勢,為宮廷提供上等阿膠,並開設香料蒸坊研製各類香料胭脂,承御堂所產產品只供給皇宮和朝廷權貴,概不對外經營。

後宮甄嬛傳與東阿承御堂

熱播大劇《後宮甄嬛傳》中頻頻出現阿膠和各類香料的身影,雖然這是編劇有意加重這兩類物品的戲份,但在當時的宮中阿膠和香料確實十分盛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阿膠和香料胭脂就是東阿承御堂供應的,據嘉慶年間編制的《東昌府志》記載:“雍正九年,震遠鏢局押承御堂補膠脂粉諸品貳拾石余以供朝廷,遇雨傾盆,由東昌府差人承運。”
由此可見,當時承御堂所制阿膠和脂粉在當時的影響力。

戶部侍郎陳宗媯與東阿承御堂

慈禧太后服用阿膠產下龍胎並常年服用阿膠養顏的故事,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但其背後的真相卻鮮為人知。東阿承御堂是官辦藥局,與朝廷官員結交甚密,尤其與東阿人戶部侍郎陳宗媯關係非同一般。時為懿貴妃的慈禧懷孕患了血症,陳宗媯首先想到的是承御堂的阿膠,而承御堂通常是是先接朝廷貢單再趕製阿膠,危急時刻,承御堂便舉薦了同鄉鄧氏樹德堂阿膠進貢,從此樹德堂聲名鵲起。而事件背後承御堂舉薦阿膠救龍胎為他人做嫁衣的細節卻無人知曉。

辛亥革命之後的東阿承御堂

隨著封建王朝的結束,東阿承御堂開始轉型為東阿承御堂藥店,以經營各類中藥材和行醫問診為主,東阿承御堂做起藥材銷售行業,將東阿縣優質阿膠以及自產的脂粉遠銷江浙及兩廣。建國後公私合營,東阿承御堂大藥店合併為東阿縣藥材公司,1985年,譚氏後人成立東阿承御堂阿膠有限公司,重啟老堂號,業務由養生滋補品擴展到日常家居護理類產品,因其產品品質卓越,價格公道,受到各地顧客的青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