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撒刀簡介
雲南一些少數民族世居山林地帶,善攻襲埋伏,近身格鬥,長矛不易施展,而長刀肉搏則極為便利,且有招式獨特的刀術流傳。其長刀的歷史可追溯到南昭時期(即唐代)。以德宏州的戶撒阿昌族的刀最為精良。據說上好的長刀既能削鐵如泥,又能柔韌系腰。刀尖為平頭,主要用於砍劈而不能刺,全長80~90cm,寬約4cm,握柄為圓形,長15~18cm,無護格,一般為竹製銅絲包嵌,亦有銀柄和象牙柄,往昔多為貴族上層使用。另有尖頭長刀,較平頭長刀短,刀尖形如柳葉,可刺可砍。製造工藝不如平頭刀精良。主要由傣族、佤族、布朗、基諾、哈尼族男子使用。長刀是西南少數民族男子戰鬥生產的工具,同時也是歌舞時的道具。節日裡山寨歡聚,在銅鼓的節奏下,男人們手舞長刀,以示剽悍。阿昌刀也叫戶撒刀,因隴川縣戶撒鄉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區而得名。戶撒刀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一定盛名,遠銷緬甸及境內怒江以西地區,為各民族所喜愛。 有傣族、阿昌族喜愛的尖刀、鐮刀、大刀,有用於配帶和裝飾用的背刀、銀刀等。
戶撒刀歷史
相傳明代屯駐戶臘撒的軍隊中,有一部分是專門製作兵器的,他們具有較高的鍛造技術。後來,這些匠人與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於阿昌族中。阿昌人繼承和發展了明軍的冶煉和鍛造技術,生產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刀具,而且工藝越來越精湛。村寨之間分工較細,各寨有自己的名牌產品。整個戶撒地區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戶撒刀之所以經久耐用,一是選料講究,二是淬火技術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觀,所以他們打的刀拿來隨便磨一下即鋒利無比。一些老藝人能夠把刀打製得剛柔兼備,乃至可以任意彎曲。比如一把長刀,不使用時,可像腰帶一樣圍系在腰間,需要時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藝堪稱一絕。
製作工藝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打制的刀具"煉極精純,柔可繞指,剁鐵如泥",用木、皮、銀等材料配製的刀鞘也極為精美。戶撒刀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磨、飾葉、淬火、創光、做柄、制帶、組裝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藝最為突出,通過熱處理使刀葉的硬度和韌性達到最佳狀態,如史所稱是"柔可繞指,吹髮即斷,剛可削鐵"。採用的工具有木製風箱、鐵、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爐,以及錘、鉗、鐵枕等。制刀時,選用保山、騰衝一帶出產的鋼材,放到爐火中反覆加熱、鍛打、刮磨成刀坯後,再蘸水淬火。淬火技術要求很高,刀劍質量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淬火技術的高低,有一種薄韌可彎的背刀就是蘸水後經過香油回火,反覆加工製成的。
戶撒刀種類繁多,工藝特別,有背刀(長刀)、砍刀、腰刀、藏刀(專為藏區生產)、匕首、寶劍等近百種花色品種,工藝方面以背刀(長刀)和藏刀最為精巧和典型。花鋼背刀採用紅、白鐵皮和青鋼混合打制面成,具體為紅鐵皮一層,白鐵皮一層,疊起,然後燒化鐵皮的表面讓它們粘成一塊鐵條,刀口背上加青鋼,打成刀型後,把它鏟白,磨光滑,刀面上就呈現出紅、白、青三種顏色,花鋼背刀由此得名,花鋼背刀刀體美觀,刀口鋒利,深受滇緬邊境各族男子青睞,既是顯示英武的裝飾品,也是農業耕伐木的生產工具和防身武器。藏刀寬而厚,工藝精巧,長短不一,刀把上鐫刻有"猛虎長嘯","飛燕迎春"等精製花紋,藏族人民配掛在身上是一種裝飾品。
阿昌族人民不僅擅長打刀,也非常愛刀。每家至少有把長刀。青年男子結婚時,總是要身背長刀,方顯得英姿勃勃。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戶撒刀長短不一,有生產用刀、生活用刀、狩獵者護身用的長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數十個品種。如今阿昌族利用精湛的冶鑄和鍛造技術,生產出的刀具越來越精。製作刀具的村寨之間形成了較細的分工,各寨都有自己的名牌產品。整個戶撒壩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李芒寨的加工銀刀。
戶撒刀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很早的年代,有一家兄弟倆哥哥名叫阿多,弟弟喚做興過,靠打獵維持生活。有一天,倆兄弟邀約著寨子裡的人,又一起攆山去了,他們在搜尋中發現一支金鹿,大夥便向金鹿追去。金鹿沒命的奔跑,人們咋個也追不上,他們追到了一座山樑時,金鹿進了一個很深的山箐里,箐子裡樹林遮天蔽日,顯得很陰森,哥哥膽卻了,怕在這山林中碰上兇惡的老虎,他就折回去不敢繼續追了,弟弟興過是個天不怕的小子,他帶著大夥繼續追進山箐。在山箐里一直追了三天三夜,他們追到一條小河邊,金鹿突然不見了。興過和大夥這時也十睏倦了,他們休息了一下,又慢慢地順著河邊走去,穿過一片密林,眼前出現了一片遼闊平坦的壩子。大夥見這塊水足土肥的壩子十分高興,不想折回去了,他們便在這裡住下來。過了好久,興過聽說在這個壩子附近,山那面還有一個壩子,那裡住著很多有名的鐵匠,他們打的刀質量很好,削鐵如泥,能把鐵桿削斷,他決定到那裡去一趟。
五天一街的時間到了,他帶上平時打得的鹿茸,獸皮,準備到那裡去換一把寶刀。興過剛走進街子,被迎面走來一個美麗漂亮的姑娘吸引住了,姑娘見興過背著很多獸皮,知道他定是個打獵能手。含羞地向興過微微一笑,鑽進了趕街的人群之中,興過呢!摘了一束鮮花,到人群之中去找那姑娘,好不容易在一家鐵匠鋪門前找到她,姑娘正在門前銹著筒帕。
興過大膽地向前把鮮花遞給姑娘,姑娘沒有接花,只是叫興過把他腰間掛著的刀給她看看。興過把刀遞到姑娘的手中,姑娘接後看了看,臉上流露出很失望的表情,把刀遞還興過,轉身走進鐵匠店去了。
興過看得出神,他向近鄰打聽,得知這個美麗的姑娘名叫軟諾,就是寨里這家老鐵匠的女兒,興過知道後,決定今天不折回去了,到了晚上,他在鐵匠鋪前,吹起了葫蘆笙,向姑娘求婚,優美動聽的葫蘆笙驚動了老鐵匠和他的女兒。老人出來開門請興過進了屋,這 一夜,興過和軟諾整整對了一夜歌。他們各自唱出了心中的歡樂和痛若,心中的 幻想與愛情,唱出了心裡所要說的話。
次日,興過高高興興回到家,把多年來所積攢起來的珍貴獸皮和物品,用馬馱到了鐵匠鋪,去向老鐵匠的女兒求婚,老人對興過說:“勇敢的小伙子,你金子般的心意我收下,這些東西你帶回去,我們阿昌人祖祖輩輩都是以打刀出名,而受到各地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稱讚,希望在明年的澆花水節時,也能見到你”。
原來這位有名的都有鐵匠師傅,為了讓自己女兒找到一個聰明能幹,稱心如意的,而且還是一個好鐵匠的郎君,決定明年澆花水節時,讓所有來求婚的小伙子,用自己親手打的刀比賽,砍同樣粗細的大樹桿,誰的刀打得好,先把樹桿一刀砍斷,他就把軟諾嫁給誰。
興過將老鐵匠的話裝進心裡,可是離明年的澆花水節只有半年時間了,興過回到賽子後,為了打出好刀參加砍樹桿,他白天走村串寨,請教了四鄉八寨的所有鐵匠,訪問了名師,分析研究了名師們採用的礦石、火色、細心地看了每個師傅的下錘鍛打、淬火、起口,掌握火候。他吸取了名家的長處,打出了一把又一把好刀,但他還不滿意。又經過多次研究,終於在澆花水節前,打出了九九八十一把鋼火又好,又鋒利的長刀。
澆花水節到了,興過從眾多的長刀中,選出了一把最好的長刀,他把長刀兩頭使勁一搬,長刀握成一個圓圈,系在腰上當褲帶,他又解下,左手放開,刀頭寒光一閃,“嗖”的一聲象流星閃過,彈得直直的,他順勢猛戳旁邊的一棵樹樁,長刀輕輕一下扎進了好深,他使勁拔出長刀,心裡樂開了花。他又將長刀系在腰間,匆匆忙忙趕到鐵匠店門口,呀!求婚比賽砍樹桿的人很多,他們都是幾天前就來到這裡,把靠樹尖的,木質又嫩的樹桿先認了。興過來得很晚,只有剩下最後一棵又粗又硬的結巴子樹桿和一棵較小的樹桿了。這天,寨子裡土司的兒子也來了,他為了爭得第一,早就派狗腿子來認了,而且他的刀又是用高價買來的金光閃亮的銀把刀,正在得意洋洋的走向那棵又細又嫩的樹桿。興過也不慌不忙地走到最後一棵樹十跟前,看著興過赤手空拳的走去,軟諾有點失望了。這時,“哐—哐—哐—”老人手中的鑼三聲響後,頓時,砍樹桿的小伙子們個個揮起長刀。說時遲那時快,興過迅速解下纏在腰間的長刀,搜的一聲彈直,刀起樹樁落,正當人們吃驚之時,興過揮刀攀登得大山都震動起來。突然,鑼“哐—”的又響了一聲,砍樹桿的人全都驚呆了,過一會抬起頭向敲鑼的人望去,想看看到底誰是勝利者。人們呼喊著擁上去,把興過高高地抬起繞場一周。軟諾在焦急中看到敲鑼的人正是興過時,熱淚從眼眶裡滾出,象花一樣的臉笑開了。
土司的兒子把興過恨死了,看著軟諾和興過在歡樂的人海中訂下了迎親的日子,就象長刀戳在他的心上。
軟諾自從那天跟興過訂親後,一直在興奮之中,日夜不停地趕織結婚用的統裙和筒帕。興過呢?也不例外,為了歡歡喜喜迎接軟諾的到來,決定再打一把更好更漂亮的長刀,到迎親那天好劈竹門。一天,當興過上山去採挖鐵礦時,土司的兒子就乘機帶著一幫士賓突然衝進軟諾家,生拉活扯地把軟諾搶走。興過回來,氣得拿起長刀衝到土司大院門口,舉起長刀朝大院門檐上就是一刀。土司兒子見來的只有興過一人,便帶著七八個士兵殺氣騰騰的沖了出來,這些士兵哪是興過的對手,反被興過打得頭破血流。就在這時,全寨的民眾也都趕來,氣憤地沖向土司家,土司怕把事情鬧大了,只好暫時交出了軟諾。
自從興過把軟諾接走後,土司兒子惱羞成怒,懷恨在心,一直想著要整治灑過,他跟管家商量,又想出一條毒計。一天,趁興過不在家,管家就悄悄溜到興過家,把興過家的小花貓抓了扔到興過打鐵的爐子裡燒死。然後就到處造謠說:“寨里出了不吉利的事了,興過用火爐殺牲,全寨的鐵匠打出的刀都不有鋒利的刀刃,鐵匠手藝要敗的”。為了要把興過的爐子拆了,並要把興過綁起來丟到河裡淹死,這樣才能使全寨鐵匠免除災難,爐火才能興旺,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古老規矩。晚上,等興過回來就這樣無辜地被害了。
土司的兒子不但害死了興過,而且還搶走了系在興過腰間的那把長,當長刀一到土司兒子的手裡,立刻化成了水,變成一條白浪滔天的銀河,把土司的兒子卷得無影無蹤。軟諾得知光過被害的訊息後,心痛得死去活來,她悲傷得呼天喚地,連線兩個壩子的大山也為之崩潰。她曉得這是土司家乾的,決心死也要和阿哥死在一起,轉身就跳到湍湍急流的河中。第二天,悲痛的訊息一傳開,兩個壩子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們帶著悲傷,把山裡的花全都采來鋪撒在大河兩岸,從河的上游到河的下游。這天夜裡,聽得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山搖地動,火光沖天,當朝霞帶著淚水睜開眼睛又露面的時候,人們出門一看,土司家的大院化為灰盡。遠近的兩個壩子連在一起了,河從壩中流過,就象眼裡含著一汪流淌不盡的苦淚一樣。從那時起,人們為了紀念興過和軟諾真摯的愛情,就把興過住的壩子取名叫戶撒(壩頭),軟諾在的那個壩子取名為臘撒(壩尾);一直到今天,人們總喜歡把這兩個壩子連在一起喊,叫作戶臘撒。阿昌族世世代代的鐵匠們,為了紀念這位勇敢的青年能工巧匠,把打制的各樣的阿昌刀稱為戶撒刀。傳承意義
在所有刀具家族中,戶撒刀以其精湛的工藝著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曾在緬甸組建過一支景頗族軍隊,每個戰士配備一把式樣特別的戰刀,叫做"戈勒卡",此刀即出自戶撒阿昌族名師之手。1990年,戶撒刀製作名師用自己獨特的工藝鍛造了象徵民族騰飛的"九龍"指揮刀,它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指揮刀,護衛著莊嚴的國旗,迎來祖國的每個晨曦。
戶撒刀已發展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裝飾性工藝品等三大類120多種。由於工藝精湛,戶撒刀不僅本民族視若珍寶,而且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僳僳、藏、白等民族的喜愛。如今,阿昌刀已走出了雲南,不僅銷往北京、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甚至還遠銷緬甸、泰國、印度等國。
但是,在外來文化和社會經濟轉型的壓力下,戶撒刀製作的傳統技藝和設備有被現代機械及原材料替代之勢,加上老藝人年事已長,後繼乏人,阿昌族戶撒刀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搶救和保護。
戶撒刀的讚譽
關於戶撒刀愛好的人很多,購買的人很多,描述的人很多,讚譽的人也不少,現錄一首讚美阿昌刀的詩以饗讀者,詩文這樣寫道:
雪亮的阿昌刀上,
刻著月亮——
天空的精靈;
刻著星星——
天下第一刀
天下第一刀
黑夜的眼睛。
你捧給我,
一腔火樣的兄弟情;
我摩抄著,
凝聚在刀鋒的愛與恨。
祖傳是明代的工藝,
遠銷青藏、美洲和日本。
我要說呵:
這是一雙勤勞的巧手鍛成,
是世界在向一個民族致敬。
我雙手接刀,
撫摸又親吻——
“阿昌人,會打刀,
銀光閃閃心血造......”
一支激越的歌,
伴著我堅實的足跡前進。
雪亮的阿昌刀上,
耀著月亮,
閃著星星,
悶遠燃燒著我的思念呵,
日魂月魄孕育的精靈!
阿昌刀確實名不虛傳,質地可靠,阿昌人選女婿,也要看你會不會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