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劇社
正文
第一時期是1930~1937年。劇社創建初期屬業餘性質,在戰鬥空隙中集中機關和部隊的文藝骨幹進行戲劇活動。組織者有聶榮臻、李卓然、羅榮桓等。後軍團政治部又建立了專業性的宣傳隊,“戰士劇社”就成了紅一軍團宣傳隊的“藝名”。劇社主要領導人有潘振武、梁必業等。名譽社員有羅瑞卿、蕭華、童小鵬、李兆炳、葛燕章、嚴俊、劉鵬等人。劇社的主要任務,是在部隊中進行宣傳鼓動,輔導連隊文藝活動。戰士劇社的藝術活動以小型戲劇為主。當時演出的劇目多是自編自演的“幕表戲”,如1933年在黎川三都鎮上演的話劇《廬山雪》。同年“八一”又上演了聶榮臻編劇、羅瑞卿導演的13場話劇《八一》。還演出過話劇《殺上廬山》(胡底創作)、《血汗為誰流》(李兆炳創作)、《最後的反抗》(羅瑞卿創作)、京劇《魯滌平哭靈》(彭加倫創作)等幾十個劇目。演員則由上自軍團長下至戰士同台演出。此後,劇社隨紅一軍團參加歷次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到達陝北後,為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前線戰壕里為東北軍和西北軍士兵演出《亡國恨》等話劇,演唱《流亡三部曲》、《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歌曲。 第二時期是1937~1945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戰士劇社隸屬115師,在羅榮桓率領下到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蘇北等廣大地區活動。在此期間,劇社先後由張國華、劉風鱗、孫曉鳳、朱明等領導。當時曾演出過《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林中口哨》、《三江好》、《最後一計》、《流寇隊長》、《農村曲》等劇目。劇社還非常重視自己的戲劇創作活動,演出的劇目以自編自演為主。1942年文藝整風后,劇社深入生活,學習民間傳統文藝,創作了一批密切結合現實鬥爭,短小精幹,形式新穎、生動活潑的劇目,如反映對敵鬥爭的活報劇《夜摸營》(高鵬、夏桐創作)、《草橋閱兵》(張化遠創作);反映偽軍起義的《十字街頭》(仇戴天創作);反映農民要求減租減息、增加工資的《鐵牛與病鴨》(王汝俊創作);反映日軍厭戰的《“聖戰”的恩惠》(那沙創作)等。同時學習和運用民間形式,在陝西演出了眉戶戲《查路條》,在魯南演出了山東梆子戲《婆婆的覺悟》、秧歌劇《汪精衛出嫁》以及京劇、評劇、打花棍、拉魂腔、相聲、大鼓等。在最艱苦的1940~1941年,劇社在山東解放區與其他劇團舉行了兩次規模較大的聯合文藝會演,劇社先後演出了曹禺的《雷雨》、《日出》及蘇聯的А.Е.柯涅楚克的《前線》等大型話劇。1941年9月至1942年2月,劇社隨新四軍訪問團赴華中解放區慰問“皖南事變”後的新四軍,與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三師文工團、新安旅行團等兄弟藝術團體交流了戲劇創作經驗,為兩個解放區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第三時期是1945~1949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戰士劇社除留一部分人在山東與新四軍軍部文工團合併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文工團外,其餘成員隨軍奔赴東北解放區,建立或併入了民主聯軍總部文工團、遼東軍區文工團等單位。
戰士劇社從成立到全國解放,足跡幾乎踏遍了全中國。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它積極反映現實生活,堅持為部隊和民眾演出,培養訓練了大批幹部,為開拓根據地和解放區文藝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