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磨子橋國小

成都市磨子橋國小

成都市磨子橋國小始建於1942年,座落於一環路南二段高科技一條街。學校背靠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比鄰著名的四川大學。社區的科學文化氛圍特別濃厚。學校現代化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多媒體英語活動室等專用教室達10多個。學校共有29個教學班,75名教職工,1300多名學生。學校占地面積約7畝,約合4669平方米。

基本信息

教學特色

成都市磨子橋國小

磨子橋國小辦學理念先進,管理規範,治學嚴謹,校風良好,特色突出,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早在1994年,磨小率先進行了“愉快雙語”教學改革。學校的“雙語教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較大的影響。

榮譽稱號

1995年被定為“四川省首批雙語學校”,1998年被評為“四川省英語教學先進單位”。2001年,“愉快雙語”課題被評為“四川省政府一等獎”。2002年,磨小成為成都市武侯區唯一一所外國語實驗學校。學校的科研成果也是碩果纍纍。市計算機教育先進集體、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鄒鷹紅旗大隊”等有近百個榮譽稱號。

成都市磨子橋國小自建校以來

歷任負責人

情況:

1949年-1958年:先後有胡文均、胡青芳、餘業友擔任學校的教導主任主持學校的工作。1959年—1967年:學校成立了黨組織,由陳秀清任校長兼書記。

1967年—1972年:校長兼書記:寧兌輝。

1972年—1983年:校長兼書記:劉繼澤 副校長:辜映華

1983年—1985年:校長兼書記:何金成,副校長:唐萍華,許冠航

1985年—1988年:校長:肖忠蓉,書記:何金成,副校長:唐萍華,,許冠航

1988年—1994年:校長兼書記:肖忠蓉,副校長:唐萍華,,許冠航(92年調離),戴素芳(93年9月任職)

1994年—1998年:校長兼書記:吳貴芬,副校長:唐萍華,戴素芳,教導主任:劉亞玲,副主任:楊青志,總務主任:胡佑君(96年10月退休)。

1998年—2002年:校長兼書記:陳錦天,副校長:唐萍華(2001年7月退休),戴素芳(2002年3月退休),尹莉(99年任職,2002年8月調紅專西路國小任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教導主任:劉亞玲(2002年10月退休),副主任:楊青志,呂丹(99年任教導處副主任,2002年10月任教導處主任),劉付兵(2002年9月任職),王平(2002年9月任職)。

2002年—2007:校長兼書記:刁榮普,副校長:蘇小玲,彭希菱,教導主任:呂丹(2003年2月調離),副主任:楊青志(2003年10月退休),劉付兵,王平,韓霜(2003年5月)

2007年—至今 支部書記:李輝 ,校長:程燕,副校長:周雪蓉 、顏慧 教導主任:王平 副主任:馬莉 龔海

歷史文化

成都市磨子橋國小創建於1943年,原名叫“張靈寺國小”,1962年由“張靈寺國小”更名為“磨子橋國小”,屬於金牛區教育局。隨著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為滿足社會的需要,1968年和1976年學校分別修建了一棟一樓一底的教學樓和一棟兩樓一底的教學樓,校名由原來的“磨子橋國小”改名為“金牛區桂溪中心校”,下屬六個村小即得勝國小、紅專國小、趙家壩國小、三瓦窯國小、桐梓林國小、和平國小,由金牛區桂溪鄉教委直接領導。

1991年新區劃分調整後,我校劃歸武侯區桂溪鄉領導,1992年起,學校成為武侯區教委直屬學校,校名由“金牛區桂溪中心校”恢復為“成都市磨子橋國小”,1993年學校投資近200萬推倒原有的一樓一底教學樓,重建了一棟教學樓(現綜合教學樓)面積約3000平方米,1994年學校又投資140萬元修建了一棟教師宿舍(28套住房),1999年學校又投資300萬元,推倒原來的兩樓一底的教學樓,修建了一棟現代化的教學樓,2000年開始施工,2001年6月完工,2001年9月投入使用。此後學校又相繼配置了現代化電教設備,鋪設了人工草坪、修建了“陽光書屋”等,大大改善辦學條件,為學生創造了良好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磨子橋國小地處一環路南二段14號,占地4801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541.46平方米,生活福利用房(包括教師宿舍)3780.54平方米,1987年由於擴建一環路,學校占地面積減少到4801平方米。

師資力量

成都市磨子橋國小現有教職工76人,專任教師63人,行政人員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的有25人(研究生結業5人),占40%,大專學歷的有30人占48%,中師學歷的有6人,占9.7%,高中及以下的有1人,均獲得專業合格證。在專任教師中青年教師占80%,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他們均戰鬥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擔任學校的各科教學、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並都積極投入到教改科研工作之中擔任主研人員,主持教學科研工作,使學校的教研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在專任教師中,國小高級教師有25人(另有內部中高三人),國小一級教師有31人。

成都市中國小名錄

成都市,簡稱“蓉”,別稱“錦城”,位於四川省中部,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現系四川省行政中心、西南科技中心、西南商貿中心、西南金融中心、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國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試點城市、金融對外開放城市、副省級市。
成都市猛追灣國小
成都市猛追灣雙語學校
成都市龍潭中心國小校
成都市建設路國小
成都市機車廠子弟中學
成都市華智國小
成都市華建學校
成都市華晨國小
成都市府青國小
成都市第五十一中學
成都市第四十中學
成都市白果林國小
成都市高新一中
成都市成華區東風路國小
成都市成華區保和中心國小
成都玉林中學附屬國小
成都理工大學附中
成都機車廠子弟國小
成都華晨國小附設中學班
成都市蓮新中學
成都市蓮新國小
成都市錦江實驗國小
成都市錦江區勝利中學
成都市錦江區三聖地區中心國小校
成都市錦江區琉璃地區中心校
成都市錦江區紅專國小
成都市錦江區得勝國小
成都市錦官驛國小
成都市嬌子國小
成都市紅星中路國小
成都高新區桂溪第二國小
成都市東光實驗國小
成都市大有巷國小
成都市大田坎國小
成都市城隍廟街國小
成都市北糠市街國小
成都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成都7436廠子弟校
成都高新區第四國小
成都市青羊實驗聯合中學
成都市青羊橫街國小
成都市泡桐樹國小分校
成都高新區第三國小校
成都市泡桐樹街國小城北分校
成都市君平街中學
成都市精城實驗學校
成都市金馬街國小
成都市回民國小
成都市浣花國小
成都市紅光國小
成都市光華國小校
成都市鼓樓國小
成都高新實驗國小
成都航空儀表公司子弟國小
成都高新區裕民國小校
成都中國人民解放軍3508廠子弟校
成都市武侯區簇橋地區中心國小校
成都市武侯計算機實驗國小
成都市武侯高級中學
成都市桐梓林國小
成都市雙楠中學
成都市雙楠路國小
成都高新區新蓉國小
成都市磨子橋國小
成都市龍江路國小分校
成都高新區新光國小
成都市龍江路錦官新城國小
成都市涼水井街國小
成都市菊樂路國小
成都高新區太平國小校
成都高新區雙河國小校
成都市華西國小
成都市紅專西路國小
成都高新區三元學校
成都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01工廠子弟國小校
成都市金牛區正光學校
成都市金牛區天回地區中心國小
成都市金牛區金牛中學校
成都市金建國小
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國小
成都市花照國小
成都市花圃路國小
成都市撫琴西區國小
成都市鳳凰山英才學校
成都市第十八中學校
成都市第三十三中學校
成都高新區桂溪第一國小
成都市第二十中學校
成都市茶店子國小校
成都磨石外語學校
成都金琴路國小
成都金牛精英文武學
成都金牛才藝學校
成都朝陽文化學校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學校
成都市群星美術學校
成都美視國際學校
成都市金花中學
成都高新和平學校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學校
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
成都市成華實驗國小
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學
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子弟中學
成都市成華國小
成都實驗中學
成都市和平街國小
成都師範銀都國小
成都市龍江路國小
成都市晉陽國小
成都玉林中學
成都市泡桐樹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