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窯

成化窯

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時的景德鎮官窯。

釋義

明成化窯雞缸杯明成化窯雞缸杯

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時的景德鎮官窯。成化青花採用國產的平等青,顏色藍中微泛灰青,沒有宣德青花的那種里斑,以色澤柔和,淡雅而著稱。這時的彩瓷被推為明代八大時期(永樂、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之冠,淡描五彩精雅絕倫。

主要器形

有瓶、杯、罐、洗、碗、盤等。造型玲瓏俊秀,胎體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胎質細膩純淨,胎體輕薄,修胎規整。厚胎者美如玉,薄胎者玲瓏透體,在光線透視下,顯現肉紅色。露胎無釉的底足,呈黃褐色或暗褐色斑點,俗稱“糊米底”,為成化窯獨創。
紋飾多用雙線勾靳填色法,線條纖細,色彩較淡。彩瓷只用平塗,分濃淡而不分陰陽,無煊染烘托。繪老少人物衣著,只繪單色外衣而無內衣做襯托,故有“成化一件衣”的說法。所畫花鳥,體型豐滿;花葉常作手掌狀,花朵只繪正面,葉片無陰陽反側,花木多以地坡為襯。
成化青花採用國產的平等青,顏色藍中微泛灰青,沒有宣德青花的那種里斑,以色澤柔和,淡雅而著稱。這時的彩瓷被推為明代八大時期(永樂、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之冠,淡描五彩精雅絕倫。
唐代織綿和宋代建築圖案開始用於瓷器的裝飾,為以後瓷上套用“錦地開光”開了先河。鬥彩是成化時期創新的傑作,名噪一時的鬥彩雞缸杯,在萬曆時就價值十萬計。杯上公雞引吭而立,母雞率雛覓食嬉戲間的山石、蘭草、牡丹,既鮮明秀麗,又柔和自然。當時比較名貴的器物有雞缸杯、高士杯、小盞、小碟、小罐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