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源寺

慈源寺

慈源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是中國罕見的一處融儒、道、佛三教於一體的歷史文化建築。2004年,安陽至林州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因寺院南北地下均為煤礦採空區,擬建的高速公路只能從寺院中部通過。為了保護這一優秀文化遺產,慈源寺於2006年實施整體平移。本詞條主要介紹慈源寺的搬遷過程中的有關發現及創世界紀錄。

基本信息

寺廟平移

慈源寺慈源寺
這次平移工程在中國乃至世界古建築整體移動方面取得了6個方面的突破:首次一次性整體移動3座古建築;平移的文昌閣大雄寶殿和三教堂均為平移建築物中時代最早的古建築;首例降坡移動,新舊址高差1.5米左右;3座古建築共用一條移動軌道,軌道長達450米;古建築移動距離400多米,所經地形多樣,高度差達3米多;移動過程中建築物轉向達13次之多,中國罕見。本報對上述情況曾經作過連續報導。

2月1日,記者在林州市橫水鎮馬店村南看到,一座精緻的寺院靜靜地坐落在安林高速公路南側,山門前新立的玉石碑上刻有“慈源寺”字樣。石碑上有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上面的文字顯示,2006年6月,慈源寺被省政府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開大門,進入寺院,只見2006年春夏之交平移過來的三座古建築都安坐其位,文昌閣坐東面西,大雄寶殿和三教堂坐北朝南,大雄寶殿居中,三教堂在後,兩旁是錯落有致的廂房,門窗為仿古木雕,還沒有油漆、彩繪。記者在三教堂前看到了古碑上雕刻的慈源寺古代建築圖,新落成的慈源寺基本上是按照這個圖建設的。

林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長李向明告訴記者,2006年12月,慈源寺的平移與復建工程通過了省文物局的驗收。12月底,省文物局還將慈源寺先前出土的文物移交給了林州市文物管理所,這些出土的文物有唐宋時期的精美佛教造像、大量瓷片、一件北宋“大觀四年”經幢及早期建築構件,共10多件,其中佛像較為完整的有3尊,頭部殘破的4尊,殘佛頭6件,雙面造像碑殘塊1件,造像絕大部分為石質或漢白玉,面相慈祥、雕刻精美。慈源寺的主要建設工程已經完成,文物部門以後還將對其進行硬化、綠化和彩繪。

寺廟新貌

歷經近半年時間,累計移動1200多米,三座建築完好無損,整個工程改寫5項世界紀錄,創下6個國內第一。6月8日,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在林州慈源寺整體遷移工程報告會上宣布:經過專家組的驗收,千年慈源寺建築群整體遷移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保護搬遷

慈源寺慈源寺
林州慈源寺創建於唐代,是河南省罕見的融佛、道、儒三教為一體的文物建築群。寺院現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關帝殿、祖師殿、文昌閣、三教堂等十餘座建築組成,其中大雄寶殿、文昌閣、三教堂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4年,安林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擬從慈源寺中部穿過。為使文物建築最大程度地得到保護,經過文物專家長達一年半的調研、論證,並報請省政府批准,決定對慈源寺中價值較高的大雄寶殿、文昌閣、三教堂三座建築進行整體遷移保護。這是目前中國第一例古建築群整體移動保護工程。自2005年12月初開始,文物管理局組織設計和施工單位??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歷經5個月的時間,於今年6月3日下午5時18分圓滿完成整體移動,大雄寶殿、文昌閣、三教堂等三座文物建築均經過了400米左右的整體移動後,平安抵達新址既定位置。

搬遷中的文物

慈源寺慈源寺

正在移動的“大雄寶殿”是慈源寺中個頭最大的建築,重量達到1600多噸,這是我們做了快動作後看到的平移鏡頭。這次被整體平移的古建築有三座——它們分別是文昌閣、大雄寶殿和三教堂。按照行進順序,走在最前面、個頭最小的是“文昌閣”,緊跟其後、個頭最大、份量最重的是平移工程的重點“大雄寶殿”,而走在最後的是“三教堂”,這三座建築至少要轉動4次才能按照原來的格局平移到450米以外的新址。其中“大雄寶殿”在主軌道上的第一次轉彎難度最大。工程負責人介紹,古建築平移轉彎的過程與汽車轉彎道理相似,緩慢的平移過程對軌道的承受力是個考驗。

河北省古建研究所研究員:“我們這次古建築平移和現代建築平移不一樣,我們採用了在建築周邊挖槽,然後在古建築地下築軌,這樣古建築不用做任何抬升,就自然而然地放到了軌道上了。”

工程複雜

慈源寺慈源寺
受現場地形地貌及地質條件影響,在施工中,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選定的慈源寺新址位於原址西南側,遷移軌道不能採用直線式,使得這三座建築在行進中,共進行了13次大的轉向(45度~90度不等),中國有記錄的遷移古建築轉向最多的僅為3次;軌道總長度達450米,加上到達新址後的調向距離,3座建築累計移動距離1256.02米。此外,新舊址間最大高差達3米多,地形較為複雜,地勢起伏不平,途中還要劈開高達六七米的丘埠,經調整後軌道仍然保留有0.5%~2%的坡度,實際上此次工程是一次降坡移動工程。因此,專家稱慈源寺三座建築的移動工程創下了遷移建築年代最早、一次性移動建築數量最多、首次使用降坡移動工藝、文物建築遷移距離最長、建築轉向次數最多、新舊址之間地形高差起伏變化最大等六項國內同類工程之最。據資料顯示:其中前五個方面也改寫了世界陸上文物建築遷移保護工程的紀錄。

質量稱“優”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高難度的工程,其工程質量達到了優良。河南省著名文物專家、古建築專家楊煥成張家泰告訴記者:工程結束後,三座建築物總體布局結構保持了原貌,總體方向、水平、空間距離均保持未變。兩座建築之間幾十米的空間距誤差僅有2毫米,精確度相當高。此外,三座建築台基、牆體、屋面的垂脊、瓦壟及檐下的斗拱、枋木、殿內梁架都保持了原樣,未見變形,證明移動時的穩定性相當好,工程非常成功。慈源寺移遷工程將為文物建築的保護提供新的實踐和理論經驗。

施工發現

慈源寺出土文物

在遷移施工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批造像和建築構件等文物,時代自一直延續至清代。佛像造像為唐、宋時期遺物,其中較完整的3尊。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經幢為八面形,其中兩面刻字,記述了製作經幢的原因,提到了“馬店”、“西馬店”等地名,而今慈源寺所在地仍作“馬店村”,這為研究當地的歷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文物工作者還發現了大量瓷片以及道士頭像一尊,進一步證實了慈源寺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徵。專家認為,慈源寺出土的各類文物時代早,延續時間較長,造型優美,為研究慈源寺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杜啟明介紹說,唐宋時期的佛教造像全部出土於慈源寺的三教堂基礎中,其中較為完整的有3尊,頭部殘破的4尊,殘佛頭6件,雙面造像碑殘塊一件。造像絕大部分為石質漢白玉,面相慈祥、端莊,刻雕精美,代表著中國傳統藝術中典型的造像風格。

杜啟明說,出土的造像大部分佛頭佚失,還有兩件似為半成品,它們與殘佛首共同被放在建築的基礎之中,可能是在建築基礎時埋入的,這不應該被單純地視為偶然現象,很可能與當時的某些歷史事件比如教派之爭或滅佛事件有關,也有可能與信仰有關,有待專家的進一步研究。

所發現的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經幢出土於三教堂內,為八面形,其中兩面刻字,記述了製作經幢的原因,更提到了“馬店”、“西馬店”等地名,而今慈源寺所在地仍作“馬店村”,這為研究當地的歷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在三教堂基礎內和文昌閣四周基礎開挖時,出土了大量瓷片有,器形有碟、碗、盆、罐、香爐等,這些遺物年代跨度較長,自五代一直延續至元代,特別是文昌閣出土的一批瓷片,為宋元時期窯系鈞磁窯系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慈源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是中國非常罕見的一處融儒、道、佛三教於一體的歷史文化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及中國古代宗教發展史不可多得的實證。2004年,安陽至林州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因寺院南北地下均為煤礦採空區,擬建的高速公路只能從寺院中部通過。為了保護這一民族優秀遺產,河南省政府同意慈源寺整體遷移保護。

日前,在為配合安陽慈源寺平移工程而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工作人員發現了大量精美的佛教造像、瓷片和宋“大觀四年”經幢及早期建築構件。千年古寺再一次讓世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慈源寺漢白玉佛像
佛教造像多為漢白玉質,面相豐腴端莊,雕刻精美。專家經過研究後認為,這些佛像除少數為唐代遺存外,多為宋代作品。出土的大量片部分器物外底還有款識,時代包括隋、唐、五代、北宋、、元等朝代。發現的一件覆蓮柱礎,雕琢細緻,應為唐宋時期的建築構件。宋“大觀四年”經幢兩面刻字,記述了製作經幢的原因,其中提到了“相州”、“馬店”、“西馬店”等地名,而今慈源寺所在地仍叫“馬店村”,結合寺院內保存的明代“慈源之圖”中的寺院布局,可以看出慈源寺的位置至少千年未變。

慈源寺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是目前林州市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該寺內的天王殿、大雄寶殿是佛教建築,祖師殿、關公殿是道教建築,文昌閣則是儒教建築,中軸線上的最後一座建築為三教堂,這種情況,在中國絕無僅有,是儒、道、佛三教在中國歷史上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最珍貴證據。為了讓道安陽至林州高速公路建設,經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多次論證,2004年12月24日,省政府同意整體遷移慈源寺。目前,平移工程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並於3月9日進入平移施工階段。全部保護工程計畫於今年5月底全部結束。

世界紀錄

慈源寺大雄寶殿
慈源寺始建於唐代,是中國罕見的融佛、儒、道三教為一體的文物建築群,現存十餘座建築,其中的大雄寶殿、文昌閣、三教堂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然而,因當地地下有許多歷史上形成的小煤窯採空區,且正在建設的安林高速公路不得不從該寺中部穿過,儘管“文物保護以不離開其原生環境為首選”,但此次的保護卻因迫不得已而須挪走。

為使文物建築最大程度地得到保護,經過文物專家長達一年半的調研、論證,並報請河南省政府批准,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決定對慈源寺中價值較高的大雄寶殿、文昌閣、三教堂三座建築進行整體遷移保護。這是目前中國第一例古建築群整體移動保護工程。

自2005年12月初開始,該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單位——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歷經5個月的時間,於6月3日下午5時18分圓滿完成整體移動。

據介紹,選定的慈源寺新址位於原址西南側,受現場地形及地質條件的影響,遷移軌道不能採用直線式,而是有兩次較大的轉向。限於條件,三座建築還必須共用一組主軌道,這樣,兩側的三教堂和文昌閣必須經過轉向移動才能至主軌道上,加上到新址後建築自身的轉向定位,這三座建築共進行13次大的轉向。軌道總長度達450米,加上到達新址後的調向距離,三座建築累計移動距離共1256.02米。新舊址之間最大高度差有3米多,地形較為複雜,地勢起伏不平,途中還要劈開六七米的丘埠,經調整後軌道仍保留有0.5%~2%的坡度,實際上此次工程是一次降坡移動工程。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專家稱慈源寺三座建築的移動工程創下了遷移建築年代最早、一次性移動建築數量最多、首次使用降坡移動工藝、文物建築遷移距離最長、建築轉向次數最多、新舊址之間地形高差起伏變化最大六項國內同類工程之最,其中前五個方面還創下了世界陸上文物建築遷移保護工程的紀錄。

影響深遠

慈源寺慈源寺
發現新文物振奮人心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杜啟明介紹說,此次工程他們還得到很多意外的收穫,在對三座遷移建築的基礎進行加固和托換施工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石質造像、瓷片、建築構件等遺物,時代自隋一直延續至清代。這些精美的遺物出土於建築基礎內,層位明確、時代確鑿,為科學界確定建築物的年代提供了新的佐證。

在報告會上,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長孫英民介紹說,這些文物中,佛教造像全部出土於三教堂基礎內,為唐、宋時期遺物,其中較完整的3尊、頭部殘破的4尊、殘佛頭等石質佛教造像殘塊9件、雙面造像碑殘塊1塊。同時還發現了大量瓷片以及道士頭像1尊。

此外,施工過程中還出土了一件文物——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經幢,它為八面體,其中兩面刻字,記述了製作經幢的原因,提到了“馬店”、“西馬店”等地名,而今慈源寺所在地仍作“馬店村”,這為研究當地的歷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提及這些文物的價值,專家指出,首先,慈源寺是融佛、儒、道三教於一體的古代建築群,建築基礎內佛教造像和道士頭像的同時出土,豐富了慈源寺的重要文化內涵,同時也為慈源寺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徵提供了新的證據。其次,文獻記載慈源寺始創於唐代,並延續至今,此次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大量遺物,時代最早的為隋代,最晚的為清代,恰與文獻記載相契合,一方面印證了文獻記載,同時也為研究慈源寺提供了新的內容和對象。另外,施工中出土的瓷片均為民窯產品,其中瓷片多為元代,屬河南禹州鈞窯系,白地黑花瓷屬河北磁州窯系。這批遺物的出土,為宋元時期鈞窯系、磁州窯系的傳播提供了新的考古學研究資料。

6月6日的工程驗收會一直持續到晚上,最後專家組一致認為該工程質量達到了優良。河南省著名文物專家、古建築專家楊煥成、張家泰告訴記者,工程結束後,三座建築物總體布局結構保持了原貌,總體方向、水平、空間距離均保持未變。兩座建築之間幾十米的距離誤差僅有2毫米,精確度相當高。此外,三座建築台基、牆體、屋面的垂脊、瓦壟及檐下的斗栱、枋木、殿內梁架都保持了原樣,未見變形,證明移動時的穩定性相當好,工程非常成功。

慈源寺慈雲寺搬遷成功
杜啟明告訴記者,此次工程的意義非工程本身的技術含量所能及的。首先,此次保護行動實際上成為一次文物保護法規的宣傳活動,提高了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此次工程在討論保護方案選址、工程做法、維護保護原則的過程中,社會輿論給予了高度關注。當地居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與項目討論,周邊民眾絡繹不絕地趕到工地參觀工程,更有許多民眾在網路上展開討論,文物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

其次,彰顯了政府對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在遷移過程中,省、市相關各級政府均對該工程給予了高度重視,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論證並給予工作指示,在工作環境協調、文物保護用地徵用、新址環境拆遷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保證了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最後,對文物保護手段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此項工程屬為數不多的特殊情況之舉,但工程的成功為文物建築保護工作方法及技術手段進行了有益的探研

位於河南林州的慈源寺始建於唐代,後歷代不斷修葺。由於高速公路通過,所以選址平移保護。新址位於原址西南側,高差超過三米。目前,慈源寺古建築正在以每小時2米的速度運動。如果順利,下月初,慈源寺將被移到新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