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平移

建築平移

平移建築物是一項技術含量頗高的技術,它把建築結構力學與岩土工程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其基本原理與起重搬運中的重物水平移動相似,其主要的技術處理為:將建築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斷,使其與基礎分離變成一個可搬動的“重物”;在建築物切斷處設定托換梁,形成一個可移動托梁;在就位處設定新基礎;在新舊基礎間設定行走軌道梁;安裝行走機構,施加外加動力將建築物移動;就位後拆除行走機構進行上下結構連線,至此平移完成。 根據其平移距離和方向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橫向平移,縱向平移,遠距離平移,局部挪移,平移並旋轉。使用建築物移位技術晚國外60年,移位的建築物超過國外之和的100棟。建築物的整體平移一般是由於舊城區改造、道路拓寬、歷史性建築保護等原因而進行的,建築物的整體遷移是指在保持房屋整體性和可用性不變的前提下,將其從原址移到新址,它包括縱橫向移動,轉向或者移動加轉向。

發展

建築物的整體平移技術在國外最早發端於20世紀的20年代,尤其在歐美國家套用較多,他們對於有繼續使用價值或有文物價值的建築物都很珍愛,不惜重金運用整體平移技術將其轉移到合適位置予以重新利用和保護。同時,西方已開發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較高,如果將建築物拆除,必將產生粉塵、噪音以及大量不可再生的建築垃圾,因此,建築物整體平移技術在已開發國家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並有多家專業化的工程公司。

中國現狀

我國掌握建築物移位技術相對較晚,大約是在20世紀的80年代,但發展迅速。至目前為止,國外開展的建築物平移數量是30餘棟,中國是136棟,此項技術在中國發展日臻成熟,並使中國的建築物平移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

目前中國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時期,發揮高層建築物平移技術將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1、因為拆遷而產生的不穩定社會因素和社會矛盾在國內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層建築物平移技術,不會影響民眾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並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

2、中國目前每年拆除建築物的面積高達上億平方米,大量建築物被拆除,造成國家固定資產的大量流失,而通過平移所產生的費用,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節約幾十億元人民幣。

3、此外,該項技術在中國目前大規模城市改造中,還能有效保護有價值的歷史建築和歷史文物。它對於解決城市建設中繼承與發展的矛盾提拱了一條新思路。

相關問題

■ 建築物平移時基礎怎么辦?

建築物平移首先一道工序就是斷基,在原建築物圈樑下開洞,洞內安設千斤頂,千斤頂上方架設組合梁,下方築底座,斷基時相鄰牆要間隔進行,斷切口高度寬度要滿足安裝軌道和軌道拖車的要求;

■ 建築物平移時房子不會散嗎?

建築物平移的實質就是將建築物做成一個可以拖動的盒子,所以對建築物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砌體結構的房屋就不能進行平移或平移的成本超過建築成本,通常平移的都是框架結構,當完成斷基工序之後,需要加固新圈樑及安裝滾動設備,加固新圈樑及安裝滾動設備與基斷分段緊密配合交叉進行,斷基後要及時構築下道床,安裝軌道和軌道拖車,並砌築新圈樑,拖車的拖車架與新圈樑預留的上托板相連線,拖車架與上托板之間加墊條,以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能夠有效的避免在平移過程中發生意外。

■ 建築物是怎么平移的?

加固完新的圈樑及安裝好滾動設備後,將拖動鋼繩繞過固定在成排墩樁上的滑輪組和新圈樑上的滑輪組,採用慢速絞車拖動,這個速度很慢大約5厘米/每分鐘;建築物就位後,將軌道和拖車用模板封閉,然後澆築砼接牆基,要預留回收拖車和軌道的孔洞,當凝固達到強度後,用火焊切割拖車上方的墊條,將拖車與軌道回收,最後將所有空間充填嚴實。

■ 平移建築物之步驟

1、加固原建築物使其成為可移動體。

2、設定新基礎,除滿足一般基礎的設計要求外,還要能夠隨整體移動荷載。

3、安裝移動軌道和滾動支座。建築物平移時對軌道的要求較高:1)軌道必須水平,以減少摩阻力;2)能隨滾動支座移動過程中的作用力。

4、設定牽引支座。牽引支座,千斤頂,鋼絲繩和牽引環組成牽移建築物的動力系統,牽引支座絡千斤頂提供足夠的反力才能使建築能移動,牽引支座的數量需要經過計算確定。

5、移動行進控制。行進系統由行進標尺,移動顯示指示針和終點限位裝置三部分組成。

6、行進移動過程: 安裝千斤頂(調整鋼絲繩)--> 牽移(隨時安裝可移動軌道和滾動支座)--> 換千斤頂--> 牽移--> 一直到達新址。

7、到位後上部結構與基礎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