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鍾

感覺鍾,指鍾在古代“八音”分類法中屬金部。

感覺鍾

曾侯乙編鐘 鍾在古代“八音”分類法中屬金部。《周禮·考工記》“鳧氏為鍾”一節中,記載了甬鐘的各部位名稱,現說明如下:甬:鐘體上端之柄。衡:甬頂端之平處,與舞面平行。旋:甬上突出的凸帶,用以銜斡。斡:懸掛鐘體的環,環上有紋飾,有的飾以浮雕或立體的獸頭。舞:鐘體頂部的平台,與甬相連。枚:篆間突起的乳。景:枚的上端。篆:枚間的紋飾界帶。鉦:舞下枚、篆中間的部分,居鐘體正中,是銘文的主要鑄鐫處。於:兩銑角之間,鼓部下沿。銑:鐘體的左右兩邊。隧:鐘體鼓部內膛凹槽。鐘體有斡旋的一面為正面。鈕鍾與甬鍾結構相同,區別僅在於舞上所設為鈕。
敲擊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即一鐘有兩個基頻。這兩音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鐘的發音機制是彎曲板的板振動。由於鐘體特有的合瓦形結構,它產生兩種基頻振動模式。敲擊正鼓部時有六條節線,位置在四個側鼓部和兩個銑棱。敲擊側鼓部時有四條節線,位置在兩個正鼓部和兩個銑棱。鐘體兩側的棱在振動中起阻尼和加速衰減的作用,以避免哄鳴聲。同時,兩振動波相互制約,使“哼音”(時間拖延很長的嗡聲)儘快消除。枚也有加速高頻衰減的作用。這種巧妙合理的結構設計,使編鐘成為可以演奏旋律的大型打擊樂器。
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掌握了節線的走向,並利用改變鐘體壁厚的方法在節線敏感部位調節音高。西周鐘內壁常見的凹槽和戰國鍾內壁常見的凸帶,即為此而設的。鑄鐘要經過繁複的工序,音高誤差需控制在0—±5音分之內,以保證良好的音質。
鍾採用分范合鑄法製造。1960年至1963年,山西侯馬村古城東周遺址發現三千餘塊陶范,其中有大量鍾、鎛的內外范,提供了古代分范合鑄法的物證。青銅鐘的合金成分是錫青銅,並含有少量鉛和其他微量元素。《周禮·考工記》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謂之鐘鼎之齊”。表明當時鐘的合金比例已規範化。
鍾懸於架上演奏。鍾架,古稱“簨簴”(Sǔn、jù),橫樑為“”,也作筍、栒;承托橫樑的立柱為“簴”,也作虡、鐻。立柱下方有起穩定作用的“跗座”。由於每組(套)編鐘懸鐘數目不同,架制也有多種。如一梁二柱(河南信陽楚墓編鐘,十三件);二梁五柱(湖北江陵天星觀一號墓編鐘,二十二件);曲尺形二梁三柱(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編鎛,八件);曲尺形七梁十四柱(曾侯乙墓編鐘,六十四件)等。有些編鐘出土時伴有鍾鉤、穿釘和敲擊鐘體的鐘棰、鍾棒出土。甬鍾用鍾鉤或繩子懸系,鈕鍾用穿釘懸掛。演奏中小型編鐘,用T形木棰;演奏大型鐘,用長圓形木棒。以曾侯乙墓為例。其T形鍾棰長62厘米、木棒長達215厘米。
迄今為止,先秦編鐘的發現數量已相當可觀,據1988年的不完全統計,共一百一十六批,一百七十四組,九百零三件(型式、組、件不明者未計在內)。其中有銘文者約四百餘件。
春秋中晚期編鐘多為九件一組。在西周鐘的基礎上增鑄了低音徵音和商音。在這兩音為正鼓音時,其側鼓音調成大三度的變宮、變徵。從而使整組編鐘的正鼓音構成完整的五聲音階,全部音列可構成六聲或七聲音階。如河南淅川下寺一號墓(春秋楚墓)出土的一組鈕鍾。此時期編鐘,每鍾均發兩音,一般已不在側鼓部鑄鳥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