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力
愛無力,屬於抑鬱性神經症之一種。心理醫學上說,它是一種對於戀愛行為表現出相當萎靡,缺乏起碼主動的病態心理,患者中男性占多數。臨床表現是,患者非但不能對情感生活投入必要的熱情,且在異性面前顯得畏懼或冷漠。也就是說,即使他們見到可心的女孩,仍然“不來電”,“沒感覺”。由於“愛無力”是一種嚴重的情緒抑鬱,因此,他往往會染及個人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喪失生活信心,減弱學習動力,妨礙工作效率,破壞創新思維等,其後果是多方面的。
產生原因
從目前已知的情況分析,導致“愛無力”的原因主要有個體性格的過於鎖閉,曾經的失戀刺激,超強的工作壓力,對社會環境的不適應,自卑感和自尊心超強以及長期的惡劣情緒。白領男人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自甘自身價值較高,對那些有意無意的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女性很容易產生懷疑態度,難有“一見鍾情”的感覺和不顧一切的激情,更易患上此症。有的白領男人整日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情感問題,久而久之,便對自己的情感生活表現出了麻木和冷漠,這也是造成白領男人“愛無力”的普遍原因。治療
對於此症,預防勝於治療。調整固有思維,改變生活環境,擴大交往範圍,學會快樂處世,都較有效。當然,一旦罹患此症,你可以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採用認知療法以糾正負性自動想法,採用理性情緒療法以放棄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採用支持心理療法,以恢復自信,克服消極。症狀嚴重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抑鬱劑。愛無力相關案例:
一:
李和亮身高1.80米以上,雖然已經36歲,又是大學教授,但還像個大男孩一樣,快人快語。他擁有博士後的學歷,目前受聘於南京某大學,月收入近萬元。剛來南京一年多,就買了套100多平方的房子,上個月又買了輛車。個人條件特別出眾。李和亮的家庭條件也相當不錯,他的老家在武漢。他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孩子,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姐姐現在也是大學教師。“這么多年了,我一直找不到真正的愛情,可能跟我的初戀有關吧。”李和亮如是說。其在讀大二時,一個溫柔、漂亮的同級上海女孩進入了他的視野。李和亮說,雖然家裡管得很嚴,但見到那個女孩第一眼他就喜歡上了,很快兩人便偷偷墜入愛河。雖然父親知道後非常生氣,但這並未能阻止兩人的交往。然而,隨著畢業臨近,這段大學戀情瞬間崩裂。女孩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回了上海,而李和亮的父親則堅決要求他繼續讀研。 兩人分開後還保持著異地戀,可一年多後兩人都覺得疲憊了,而女孩也在家裡的要求下找到了新的男朋友。戀情就此畫上了句號。 婚介所徵婚多次失敗 這段感情結束後,李和亮把心都放在了學習上。一步步,他拿到了博士後文憑。2004年,他被南京這所大學聘為教授。 “按照道理來講,像我這樣從小到大就是被傳統教育薰陶慣的人是不可能去婚介所找對象的。”李和亮笑著說,猶豫再三後,他試著撥通了一家婚介所的電話,對方聽了他的條件後異常激動,當即表示儘快幫他物色好的對象,而且不收他的入會費。可是一連約會了幾個女孩,李和亮都找不到戀愛的感覺,之後他便再沒心思往婚介所跑了。疑患上“愛無力” 面對父母的催促,李和亮越發苦惱。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不能再談戀愛了。有一天,他到網上查了一下,發現醫學上有一種生理疾病叫“重症肌無力”,而人們在心理上也有一種類似的病態,就是個體無力去愛、心靈慢慢萎靡,直至最後心如死灰的無欲狀態,可以形象地將其比喻為“重症愛無力”。李和亮說,他看了之後,越想越覺得自己就像是得了“重症愛無力”這種病,他想改變這個情況,但好像無力扭轉。想了很久後,他找到了記者。“您覺得我還能找到愛情嗎?”李和亮歪著頭托著下巴,一臉嚴肅地問。二:
羅菲(化名)是名律師,擁有碩士學位,今年32歲。“29歲之前,我是把時間撲在學習和工作上,沒有時間也不想去談戀愛。29歲之後,我真正地急了。但卻不知道該怎么去愛人了。見過的男孩子都說我在敷衍他們,不夠真誠。”羅菲從電話里傳來的聲音還帶著苦惱。羅菲說,李和亮的事情讓她產生了共鳴。她大學時談了一個男朋友,兩人感情很好。但畢業後,她留校讀研,男友卻踏上了工作崗位,矛盾漸漸產生了。她覺得男友經常出去應酬,變得越來越市儈。男友卻嫌她學歷高,不該讀這么多書,還說不體貼他工作的辛苦。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感情淡了,最後自然是分手。她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就沒有去談戀愛。直到她發現,快邁進30歲了,身邊還沒有一個人陪伴。“於是我通過各種方式認識一個又一個的男子。但我可能太帶有目的性了,每次約會像對待工作一樣,那些男子就認為我是敷衍,不夠真誠。”羅菲說,“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去愛了。年齡大了,總不能再像年輕男女一樣毛毛躁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