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惠特靈大道戰役,指的是在公元60年至公元61年左右,羅馬帝國當局鎮壓愛西尼人女王布狄卡領導的不列顛人起義時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在這場戰爭中,羅馬軍團憑藉著其精良的武器裝備和訓練程度,血腥鎮壓了不列顛人的起義運動,布狄卡女王也在這場戰役之後死亡。此戰奠定了羅馬帝國時代羅馬當局對不列顛的控制。戰役背景
公元60年,不列顛的愛西尼族女王布狄卡發起了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的起義。起義規模浩大,包括愛西尼、特里諾文特等部族在內,許多不列顛的土著部族都回響了布狄卡的起義。一時間,草澤英雄,競相峰起。各地不列顛土人回響起義者不下數十萬。起義軍沿途到處襲擊羅馬殖民者的居民點,在一年之內,羅馬當局在不列顛已經有三座大規模的城市遭到不列顛起義者的摧毀。約七八萬人喪生(大部分其實是忠於羅馬當局的不列顛人)。而在布狄卡率領的不列顛起義者繼續在各地進攻時,羅馬當局開始緊急地調動部隊,試圖對起義實施鎮壓。雙方兵力及戰場
不過,值得羅馬一方感到欣慰的是:因為總督蘇埃托尼烏斯的計策,使得當羅馬一方正急於如何應付起義軍洶湧的攻勢時,不列顛起義軍正處於困境:在羅馬方面於不列顛已連失數城的情況下,蘇埃托尼烏斯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果斷地將許多不列顛起義軍攻擊方向上的城鎮摧毀。為保證不列顛人得不到一丁點補給,羅馬人的焦土抗戰進行地非常徹底,不但城鎮完全撤除,並且撤走或焚毀所有不列顛人能夠用得上的包括糧食、武器等軍需物資。此外還撤走了人員(雖然未曾來得及撤走或自願留下的人都遭到不列顛起義者的殺害)。羅馬方面這樣做的目的不只是為儘可能削弱不列顛起義者的銳氣和戰鬥力,某種意義上也是為將不列顛起義者逼迫至與本方的正面戰場中。事實上,為了鎮壓不列顛人起義,羅馬當局已經調動了四個駐紮於不列顛的軍團。然而,當布狄卡的起義軍在圍攻維魯拉米翁時,不列顛總督蘇埃托尼烏斯手中可用的兵力只有約一個半軍團:第十四軍和第二十軍一部,加上一些輔助部隊,數量大約是一萬人左右,遠少於預期。除去參戰的兩個軍團,當時尚有駐紮在埃克塞特一帶的第二軍和正在行軍中的第九軍尚未趕到。
然而軍情緊急,當前起義軍的進展已經容不得羅馬方面有任何的耽擱。故蘇埃托尼烏斯必須以僅有的一萬餘人兵力前往迎戰聲勢浩大的不列顛起義軍。當他率領著現有的部隊從惠特靈大道上前進欲迎戰不列顛人時,正好在某個未知地帶遇到了布狄卡的不列顛軍。戰鬥正式爆發。
關於不列顛人的數量,許多羅馬史學家都極力宣揚這一戰不列顛人的數量優勢。塔西佗稱此戰中不列顛人的數量大約是十萬左右。而另一位羅馬史官卡西烏斯·狄奧則聲稱是23萬。許多史學家認為,以當時不列顛人的人口基數算,這些數字哪怕加上了隨行的非戰鬥人員(婦孺等家屬成員)也還是讓人覺得有些誇大了。現代歷史學界從典籍等方面測算認為,此戰中出戰的不列顛義軍的戰士數量可能在五萬人左右。這似乎更貼近於歷史真相。事實上,這個數字可能還偏多:因為各種原因(其中一大重要原因極可能是因為羅馬方面的焦土戰術而導致不列顛起義軍食物短缺,因為他們不注重於後勤,完全寄希望到掠奪),參與起義的不列顛各部,尤其是愛西尼人出現了大規模的減員。使得布狄卡不得不下令削減各群落的戰士數量。對於羅馬一方而言,這無疑是個好訊息。這意味著決戰時刻不列顛方面能夠拿得出來的兵力更少。
而戰鬥地點為何處則至今未知,經過漫長的調查取證,多數史學家認為這一戰可能發生在不列顛的倫丁紐姆和維洛科紐姆之間。兩地間的重要交通線就是人稱惠特靈大道的公路。此外,有很多人史學家指出,用“惠特靈大道”這個地名來指代這場戰鬥是錯誤的。因為所謂的“惠特靈大道”其實是後來盎格魯薩克遜時代對這條道路的稱呼。不過“惠特靈大道戰役”這個名字在史學界已經約定俗成,故我們也先不去管它。
部署階段
雖然目前戰鬥地點仍然不明,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現存的一些歷史記錄中找到一些關於戰場環境和作戰部署的描寫。因為羅馬一方的兵力呈明顯劣勢,是故蘇埃托尼烏斯必須謹慎得選擇作戰地點。他最終將戰場預選為一條狹窄的山谷。這條山谷的背後是森林,而前方是一片廣闊的原野。羅馬一方這樣選擇戰場顯然有深意:山谷兩側陡峭的崖壁使得不列顛人無法從兩邊包抄,而山谷背後的森林也可以很好地杜絕本方部隊遭到夾擊,而正面的平原地形使得對方任何的伏兵計略都成為不可能。羅馬軍團部署在了正前方扼守住谷口,並排列成密集佇列。後方布置了持輕武器的輔助部隊,作為決勝要素的騎兵則被安排在了兩翼。
不列顛人別無選擇,除了正面迎戰羅馬軍團他們不可能再有他法。是故他們唯有前進,擊潰羅馬軍團。這樣一來羅馬方面預設的戰場便將發揮出巨大作用。
根據古典時代史學界的習慣,一般在描寫戰爭時,通常都會加入雙方指揮官的戰前演講(哪怕是毫無根據的杜撰)。比如塔西佗就忠實地記錄下了布狄卡女王在決戰前對他的部落成員們那段堪稱經典的戰前演講,她號召所有的戰士們像她一樣為推翻羅馬在不列顛的統治而戰:“……羅馬的傲慢帶給我們的只有危險。他們褻瀆神聖,奪去少女寶貴的童貞。不是贏得這場戰役,就是滅亡,這就是我,一個女人,將要做的。……”
而羅馬一方統帥蘇埃托尼烏斯在進行演講時,則向士兵反覆強調不列顛人是群看似人多實則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不要理會那些蠻族發出的喧鬧,在他們的陣列中女人多於男人。這群野蠻人不是軍人——他們甚至沒有被恰當的裝備。我們過去已經擊敗過他們,當他們看到我們武器感覺到我們的鬥志時,他們將崩潰一瀉千里。團結一致。投出你們的標槍,然後衝鋒;用盾把他們撞倒,再用劍了結他們的性命。忘了戰利品,只要抱有必勝之心就會得到更多。”
此外,不列顛人在戰鬥前,將他們的馬車隊放在陣列後方圍成半圓形,以讓他們的家屬也都能看到這場預料中的壓倒性勝利。其實上,在布狄卡之前,辛布里王波伊奧瑞克斯與蓋烏斯·馬略的韋爾切利之戰以及蘇維匯王阿里奧維圖斯與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的會戰中也都這樣做過,然後,他們都不幸地失敗了。
戰鬥過程
開戰之初,不列顛方面便陷入了不利境地:羅馬方面選擇的山谷地形不僅狹窄,而且從正面的平原上前進到谷口的這段路程還是一個斜坡。這就意味著不列顛人的數量優勢在狹窄的谷口地形上完全施展不開,原來常現奇效的人海戰術反而將他們嚴重拖累。此外,羅馬軍團居高臨下,可以很好地在對方接近自己之前就給敵重創。反之,不列顛不僅要承受被羅馬軍團從高處進行火力壓制的負面影響,仰攻也會使得本方人員的體力消耗加劇。而對於不列顛人的集團衝鋒,羅馬方面則採取了老套的戰術:標槍投擲,擾亂敵人陣形。一般來講,羅馬軍團一般會配發給士兵兩支標槍。就說這一戰中羅馬軍團使用的便是作為帝國時代標配的兩支重型標槍pila。這種標槍及其相應戰術對於不列顛起義軍而言威脅非常大:第一輪齊射大約射倒數千人,關鍵其威脅不在造成的傷亡,而是由於標槍的重量和特殊設計(往往羅馬軍團的標槍都經過特殊處理,射中目標後槍尖即折斷沒於目標中),使得不列顛軍本能地使用盾牌抵擋下第一輪標槍齊射之後,就面面臨這樣的境地:盾牌上被插上了標槍則嚴重影響行動速度,且也難以繼續使用,而如果丟棄盾牌則會處於缺乏防護的境地。無論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羅馬軍團的第二輪標槍齊射便顯出了更大的威力。
兩輪標槍齊射的戰術對於不列顛軍而言是致命的,這使得他們在接敵前士氣便遭到了重挫。當雙方開始正式交戰之後,不列顛軍的致命弱點便暴露出來:似乎正如羅馬指揮官蘇埃托尼烏斯所說,不列顛戰士確實缺乏戰鬥力,他們只是簡單地憑藉其勇氣和本能進行作戰,而沒有經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士氣十分不穩定。此外,相對於羅馬人,不列顛人也缺乏成型的組織編制。這一切都導致不列顛人的本來已經不穩的士氣下降地更為迅速,體力也很快消耗殆盡。
終於,在羅馬軍團一系列的戰術和策略的打擊下,不列顛軍開始陷入混亂。在這種時候,蘇埃托尼烏斯果斷地下令步兵挺進,以楔形陣從不列顛軍的其中一點進行突破。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在肉搏戰中,羅馬軍團的紀律、訓練度以及優良的武器裝備使得羅馬一方漸漸掌握了戰局,不列顛人的佇列被逐步撕開。而就在羅馬軍團步兵在正面取得優勢之時,羅馬的騎兵也從兩翼加入了戰局。經過激烈交戰之後,不列顛人最終徹底崩潰。他們開始丟棄武器裝備,向後方逃命。然而,當不列顛人僥倖逃到後方時,便被他們預先布置下的車杖阻擋住。
開戰之前的無意設計,此刻徹底封死了不列顛軍的活命之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戰場瞬間化作人間地獄。羅馬軍團步兵開始肆無忌憚地進入不列顛人的佇列中砍殺放棄抵抗的不列顛人。而羅馬騎兵也從兩翼加入了這場屠殺盛宴。由於之前在起義階段,不列顛起義者曾殘酷對待過羅馬殖民者以及忠於羅馬的不列顛人,是故羅馬人(所謂羅馬軍團其實大部分也一樣是不列顛人)對於戰敗的不列顛人也更不留情。剎那間,肢首橫飛,血流成河。不列顛人則完全喪失了勇氣,再沒有人想起抵抗,任由羅馬軍團如屠豬狗一般地砍殺。羅馬人的殺戮對象不只是戰士,還包括婦女,小孩,甚至是牲畜。只有極少數人僥倖從這場集體屠殺中存活下來。布狄卡棄軍走,逃往了諾福克。
這場會戰以羅馬的完勝告終。唯一尚待爭議的就是這一戰的殺傷記錄。塔西佗記錄這一戰羅馬軍團“斬首八萬”,而羅馬方面的損失他的記載中則出乎意料地小:傷亡合計四百人。這條記錄被認為很有水份:首先不說羅馬方面宣傳戰績的可能性,此外,塔西佗的岳父格涅烏斯·尤利烏斯·阿古利可拉(後來曾任不列顛總督)在不列顛起義時曾在軍中供職,當時很可能就在戰場上。這一方面使得塔西佗關於戰況記載的可信度應該無所置疑,不過這同時也讓人懷疑如此數據可能包含他對這一戰羅馬軍團戰績的吹捧(畢竟他的丈人極可能參加了這一役)。但總之我們能夠知道的是,這一戰羅馬方面與不列顛的戰鬥傷亡比例應該還是非常大的(僅僅從戰鬥描述上來看)。
後續
之前說到,布狄卡在會戰的最後關頭棄軍逃亡到了諾福克,並死在這裡。據塔西佗記載,她是服毒自盡的,因為她不能落到羅馬人的手中(否則下場自行考慮)。而卡西烏斯·狄奧則稱布狄卡是善終:她在這裡得病而死並得到厚葬。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會戰開始時正急進軍趕往戰場的第二軍指揮官博恩尼烏斯·波斯圖穆斯在率軍趕到戰場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因沒能讓部下獲得爭奪功勳的機會,被迫拔劍自刎。據羅馬史官蘇埃托尼烏斯(古羅馬著名歷史學家,和指揮惠特靈大道戰役的蘇埃托尼烏斯·保利努斯不是同一個人)記載,起義規模之巨大曾讓當時的尼祿皇帝考慮過全面撤出不列顛。然而起義被鎮壓之後,羅馬在不列顛的統治一直持續了下去,直到公元410年為止。此外,由於總督蘇埃托尼烏斯的行為可能引發不列顛土人的再度起義,他更換了新總督。
鎮壓布狄卡領導的愛西尼人起義並沒有使羅馬方面徹底穩固不列顛的局勢。事實上,這次起義的失敗只讓羅馬確立了其在不列顛南部的統治地位,而北部仍然陷入動盪。就在起義被鎮壓的七八年後,一個布里甘特人維魯提烏斯在公元69年左右再度發起了反抗羅馬人的起義。其實這次起義最初只是一次普通的部落紛爭,但很快便發展為了反抗羅馬統治的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