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韋爾切利之戰(Battle of Vercellae)是公元前101年,羅馬共和國反擊條頓入侵的一場決定性戰役。這一戰中,羅馬一方的統帥蓋烏斯·馬略憑藉著通過其軍制改革而精心訓練出來的職業化軍隊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也同時結束了羅馬共和國與南侵日耳曼各部族長達十餘年的戰爭。名稱:韋爾切利之戰 時間:公元前101年 地點:韋爾切利附近,義大利 參戰方:羅馬共和國,辛布里人 | 結果:羅馬共和國勝 參戰方兵力:羅馬約數萬,辛布里人二十餘萬 傷亡情況:羅馬數千人,辛布里人約二十萬 主要指揮官:蓋烏斯·馬略,波伊奧利克斯 |
歷史背景
日耳曼人的入侵
對於這一場戰役的緣由,其實還要追溯到這整一場綿延12年之久的慘烈戰爭。前113年,羅馬共和國在調解南下日耳曼部族辛布里人、條頓人等與羅馬盟友陶里斯克人的行動中,因為指揮官的擅作主張,導致了羅馬陷入了一場災難性的大規模戰爭中。此後,羅馬連續遭受了數次代價高昂的失敗,尤其是在公元前105年的10月6日,羅馬聯軍在高盧境內的阿勞西奧一帶遭到日耳曼人的伏擊並被全殲,戰歿者高達八萬餘人(一說11.2萬)。這也成為了羅馬自坎尼戰役以來最屈辱而悲慘的失敗。之所以坐擁強大軍事力量和眾多盟友的羅馬共和國面對一些未開化的日耳曼蠻族會屢遭慘敗,正是由於當前羅馬軍制的腐敗而大大削弱了戰鬥力。此刻的羅馬軍團已不是昔日三次布匿戰爭時期的羅馬軍團了,多年過去之後的羅馬軍制可謂已經是落後到了極點,如同一顆老病樹,爛到了根里。在這種情況下,羅馬方面啟動了一手平定非洲的朱古達戰爭的蓋烏斯·馬略對羅馬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馬略的一系列改革涉及了當時羅馬社會的多個方面,尤其是對軍制方面進行了巨大的變動。雖然他的鐵血改革政策自然得得罪了大批的既得利益者,不過都被馬略以他的鐵腕手段鎮壓了下去。而事實證明,當時羅馬的危亡狀態下確實是需要像馬略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家。經過馬略的軍制改革,以及他對軍隊的多年苦練,改革後的羅馬軍隊戰鬥素養有明顯提升,逐漸回復了往昔的朝氣。同時也完成了職業化建設,成為了正式的專業軍隊,可以隨時應付大規模的戰爭。這樣一來,馬略便開始了他反擊日耳曼人入侵的巨大戰役。
羅馬的第一滴血
公元前102年,馬略帶著他新編練的軍團北上,與南下尋找棲息地的日耳曼部族條頓人和安布昂人相遇,雙方在高盧境內的塞梯埃河(Aquae Sextiae)一帶發生激烈交戰,經過數日戰鬥,羅馬方面幾乎完全消滅了這兩個部族,據馬略傳送回國的報告中聲稱斬首約九萬,並俘虜條頓酋長條德伯格(Teutobod)以下二萬餘,此外還掠獲婦孺十萬。羅馬方面可以說是旗開得勝。雖則至於羅馬方面自己的損失馬略並不曾明確提及(可能損失也很慘重,但是為宣揚勝績而沒詳記)。不過,羅馬方面並沒有因此而敢放下心來,因為據顯示,當時還有一支日耳曼部族辛布里人也正在南下的途中。並且這支辛布里人正是當時與羅馬長年纏鬥的三個日耳曼部族(辛布里、條頓、安布昂)當中實力最強,自然也是最難纏的。是故馬略並沒有立刻解散軍隊,而是率軍回到義大利之後,繼續在北方加緊整補和訓練。
義大利戰役
羅馬方面的擔心似乎並不是多餘的,前101年左右,辛布里人在其酋長波伊奧利克斯的帶領下侵入了義大利,由於羅馬在義大利北部只留有少量守軍,所以立刻被辛布里人突破入了義大利腹地波河流域。這裡自古以來是羅馬的北大門,是故羅馬方面得知這一條訊息之後極為緊張,立刻派遣馬略率軍北方戒備。據傳,辛布里人在進入義大利之後,曾經與羅馬方面進行過一次會談。因為曾經數度大敗羅馬軍隊,所以辛布里人對於羅馬的力量也並不懼怕。傳說,在會談時,辛布里人方面挾阿勞西奧之戰的勝威,要求羅馬方面割讓波河流域給本方。然而羅馬方面卻表示只有一戰。自然下一步只有備齊兵刃,於戰場相見了。在這種情況下,馬略立刻率領著他的軍隊在波河流域尋找日耳曼人試圖進行決戰。
最終馬略的羅馬軍團和波伊奧利克斯的辛布里部落相遇於義大利北部的韋爾切利附近,一塊被稱為洛丁平原(Raudine Plain)的地帶相遇。雙方同時選擇了這裡作為戰場。
戰前狀況
對於馬略而言,此戰關乎羅馬的生死存亡。因為戰場正是在作為羅馬北大門的波河流域,所以馬略無論如何不敢怠慢。他集中了所有可調動的部隊,集結待命。同樣,日耳曼人方面,波伊奧利克斯的辛布里人也是整個部族都集中在了這裡。對於他們而言,如果想獲得波河流域這一塊安身立命之所,他們就唯有前進,擊敗羅馬人。在兵力上,羅馬方面在決戰當日的部隊數一共是八個軍團。據一般的西方書籍中認為大概是52300人左右,此外馬略可能還得到一些義大利盟軍的幫助。這證明決戰時刻,他的可用兵力應該有五六萬甚至以上。
至於日耳曼人兵力,有人認為應該是16萬至18萬,也有人認為是21萬。而據羅馬方面認為,下限不會少於二十萬。看似人多,但其實包含大量的老幼婦孺。換言之,真正能夠投入戰鬥的人員數未必有許多。不過在可其供作戰的戰士群體當中,有一支約15000人左右的騎兵部隊,這是辛布里人所最得意的一樣破敵利器。也將是羅馬方面最大的威脅。據某些傳說中認為,辛布里人中還跟隨了一定數量的凱爾特人盟軍。
在陣形部署上,馬略的那52300人(不包括同盟軍)分作了兩個部分:他自己率領的3.2萬人布置在了左右兩翼,並將兵力平均分攤開來(可以簡單地換算作每個翼兵力為16000人左右)。而另一位羅馬執政官卡圖努斯則率領2.03萬人布置在正面。羅馬史官弗洛魯斯認為馬略的這般部署很明顯地參考了當年漢尼拔在坎尼戰役中的陣形配置:先由正面部隊牽制住敵人的攻勢,再待決勝時機到來時,由戰力強勁的兩翼進行包抄,最後將敵軍一舉圍殲。
戰鬥
雖然絕對數量上不占優勢,但馬略並不對戰局擔憂。因為他手下有這樣一支強大的,實力堪稱世界之冠的軍團。新編各軍團的強大戰鬥力,加上他本人天才般地指揮藝術,使得馬略自信這一戰的勝利只是舉手之勞。相對的,日耳曼人也處於興奮之中。在辛布里王波伊奧利克斯眼中看來,眼前的這支羅馬軍團和數年前自己在阿勞西奧之戰中殲滅的羅馬軍團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作為一個慣例性的舉動,他將隨行的車杖於本方部隊的後方並圍繞成環形,並將隊伍中的婦孺們放置於其後。這對於一個確認勝券在握的蠻族酋長而言,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布置(附註:他似乎並不會知道的是,在這一戰的一百多年後會有一個不列顛女人做出同樣的腦殘設計,並因此遭遇了全軍覆沒的結局,這裡我們就按下不表)。
具體的交戰時間,一般認為是從公元前101年的7月30日左右開始。這天早上,當羅馬軍團在預定地點集結起來並列陣完畢之時,迎面便是著裝華麗,防護完備的辛布里族戰士浩浩蕩蕩地踏入戰場:據希臘史學家普魯塔克的描述,他們身披厚重的鐵甲,手中的盾牌閃爍著銀色的光芒,頭戴著模仿野生動物頭顱的頭盔,並且飾有巨大的羽飾。他們使用帶有兩隻對鉤的標槍作為遠距武器,而每人手中那柄令敵人望而喪膽的長劍尤為醒目。
雙方各自擺開了陣勢,隨即便展開了交戰。
馬略的陣勢布置十分具有深意:他將自己的軍隊部署在了戰場的東面。並且他選擇的這一天的天氣也相當有利於自己的戰術發揮:當日耳曼人按照自己的戰鬥本能,排列成簡單的隊形便準備撲向羅馬人時,刺眼的陽光首先便讓他們睜不開眼來,他們只能將盾牌舉過頭頂,來摭擋陽光,而這又嚴重地干擾了他們的視線。這一切都導致日耳曼人集團衝鋒的效率大幅度下降。
此外,就當日耳曼人拼盡力氣,就要衝上羅馬人的陣地時,戰場上突然颳起了大風,風裹挾著灰塵和沙石卷向迎面衝殺上來的日耳曼人們。一陣風沙過去,許多日耳曼戰士們直接被颳得不知東南西北,更別談衝鋒陷陣了。不過日耳曼人畢竟還是鎮定過來,隨後與迎面上來的羅馬軍團士兵們開始白刃戰。
可當真正兩軍開始短兵相接的時刻,最要命的情況出現了:熬過烈日和風沙的辛布里戰士們還要面對炎熱的考驗。生長在寒冷北方的日耳曼人難以長時間地在炎熱環境下保持精力旺盛(日耳曼人本身在體質上也是強於爆發力而明顯欠缺耐力)。況且其時正值盛夏,是故日耳曼人們還沒打上一段時間便已經汗流浹背,氣喘吁吁,體力消耗殆盡;相反,羅馬軍團在經過了數年的艱苦訓練之後,已經對惡劣的戰場氣候習以為常。因而並沒有因為炎熱的氣候而變得疲憊和燥動,依舊在激烈的白刃戰中保持著鎮靜。很明顯,長年只憑藉著戰鬥本能進行作戰而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軍事訓練,也是日耳曼人所面對的一個致命問題。所以當日耳曼人在格鬥中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羅馬軍團卻是氣定神閒,悠然地站立在陣地上,甚至連汗都流幾滴。
以上因素所導致的一切結果就是:辛布里戰士們最致命的第一輪衝鋒基本上化為了泡影,以後辛布里人雖然也再組織過許多次衝鋒,但在體力、士氣都不斷下降的情形下,再大規模的的衝鋒也只是強弩之末了。更兼在交戰當中,辛布里人最具威脅的騎兵部隊也並沒有如同預期那般發揮出作用,很快便被羅馬騎兵絆住。關鍵中的關鍵還是因為日耳曼人在酷熱的天氣之下體力迅速流失,不斷有人在戰鬥中力竭倒下。
而當雙方的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之時,馬略終於將兩翼展開,在對方全然來不及防備的時刻突然夾擊其側面。同時,一直與辛布里人在正面纏鬥著的羅馬軍團正面部隊也在指揮官卡圖努斯的率領下開始挺進,羅馬人開始全面進攻,逐步地向對方的陣地挺進,日耳曼人的陣形一點一點地被撕開。
這一戰,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戰鬥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到第三天也就是前101年8月2日左右,辛布里人的整個隊伍已經徹底崩潰了,他們的國王,波伊奧利克斯,也於亂軍之間奮戰而終。然而,令羅馬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本來並不承擔戰鬥責任的日耳曼婦女們此時也舉起了斧子和長槍,倚靠著他們的車輛與武裝到牙齒的羅馬軍團士兵生死相搏。不過,日耳曼婦女們的貞烈也改變不了戰爭的進程。最終她們大部分也戰死或自盡,餘下倖存的一些婦孺們則退到了最後一塊小高地上她們的營地之中。
許多後世的羅馬史官在描述這一場戰役時,都花費了很大的筆墨來描繪日耳曼婦女們在戰鬥最後時分的表現,因為這些羅馬史官普遍認為,在這整場戰役中,當屬這些日耳曼婦女們的表現最值得敬佩,她們的死亡甚至令她們的敵人敬重:在戰鬥的最後時分,日耳曼婦女們曾派出代表面見羅馬方面的統帥馬略,要求其保證能保全自己的自由和貞操。不過被馬略拒絕了,理由是:這與羅馬的傳統戰爭習慣不符。
於是,當羅馬軍團進入打掃戰場的時候,發現車仗圍攏的地帶上遍布日耳曼婦人和老幼的屍體:那些日耳曼婦女們為避免自己和自己的親人們被羅馬人俘虜並出賣為奴,她們先殺死了所有的老人和小孩,隨後互相殺害或自殺,自縊的日耳曼婦女掛滿了營地四周的枝頭,以至樹無空枝。羅馬史官弗羅魯斯說,在戰況最激烈的那片曠野上,有超過六萬五千名日耳曼人在戰鬥中死去,這些人中除了戰士,還有大量老弱婦孺。最後羅馬方面搜尋了這個陣地,發現的倖存者不超過三百人。
這個陣地的情形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在當時那場大戰當中,有相當數量的日耳曼人選擇了一死而不是落入羅馬人的手中,從他們所選擇的歸宿上講,這無疑是異常悲壯的。至少在現有的資料當中,當我們看到辛布里人最終戰敗的記錄時,看到的並不是貪生怕死或者屈膝求饒,而是毅然決然的無畏。這也的確令人感嘆。
戰役最終的結果,還是羅馬方面獲得了壓倒性的完勝,這一戰同時也宣告了綿延長達十二年的羅馬-辛布里人戰爭的結束。
戰後統計
這一戰的殺傷記錄在公元前的戰爭史上可謂是空前絕後的。戰後,羅馬單方面宣布斬首十四萬,俘虜六萬餘。這些數字均包括隨行的非戰鬥人員在內。在現代史學家看來,鑒於戰敗之際辛布里人的婦孺大量殉死的情況下,羅馬方面居然還能捕獲那么多的俘虜,確實是一件奇事。在這次戰役中,辛布里部族幾乎被完全消滅。辛布里王,波伊奧利克斯以及另一位部族領袖盧基烏斯戰死。另外還有兩位首領,克洛狄庫斯和凱索利克斯被俘。一般認為,躲避過被殺、被俘命運,成功撤離戰場的辛布里人數量不過萬。對於這一戰羅馬方面的戰果,有較大爭議的當屬是羅馬方面的斬首記錄。據交戰結束時羅馬一方宣布的數據為十四萬左右。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歷史學家李維認為是十六萬級,另一位著名羅馬史官普林尼記載的數據為十三萬級,著名希臘史學家普魯塔克經過一系列考查,排除了一些過於誇張的記錄,不過仍然給出了12萬級的數據。相較而言,羅馬史官弗洛魯斯給出的數據則格外的保守:65000級。
無論如何,以上任何一個數據的記錄都是異常巨大的。是故韋爾切利之戰也被公認為是公元前的西方軍事史上規模最大,參戰兵力最多,也是殺傷最慘重的戰役之一。
餘波
經過這次會戰,羅馬方面徹底消除了來自北方的日耳曼人威脅。被俘虜的日耳曼人於羅馬軍團凱鏇羅馬之時,被一同帶回了羅馬出賣為奴。後來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參加了公元前73年左右的奴隸起義。而至於從戰場中成功撤退的辛布里人的命運,據傳有6千人左右的辛布里人逃往了比利時高盧地區(即今天的比利時與荷蘭)一帶。而在這場羅馬與日耳曼人的戰爭當中,羅馬方面的統帥蓋烏斯·馬略的名字從此變得格外醒目。在羅馬反擊日耳曼人的戰爭中,馬略主導了兩次與南下日耳曼人部族的決戰。所殲滅的敵人數量達到四十餘萬人之多[該記錄出自普魯塔克為馬略作的傳記,而羅馬歷史學家李維認為馬略一共殲滅日耳曼人五十一萬(斬36萬,俘15萬),不過他的記載並未得到證實]。該記錄還不包括馬略之前在北非參與的朱古達戰爭和之後在同盟戰爭中的戰績。僅以此戰功記錄也使得馬略足以名列公元前世界偉大軍事家的行列。同時,這也使馬略的威望到達了頂峰。
然而,馬略的政治地位遠不是穩如泰山。其實,馬略和同樣參與對抗辛布里人的羅馬將軍蘇拉素來不和,而這次戰爭中,兩人又一次因為對戰功的分配問題上而產生了重大矛盾。這直接為後來馬略與蘇拉之間的血腥戰爭打下伏筆。此外,馬略的改革政策使得羅馬諸義大利盟邦的地位大大提升。而馬略在於塞梯埃河與韋爾切利贏得的兩場奠定其政治地位的大勝中,都是義大利諸邦的盟軍出力最大。所以,作為獎賞,也為籠絡這些盟友們,馬略曾許諾給予參加戰爭的義大利各盟邦的軍人以公民權。這便導致了羅馬政府中的極大波動。從這一點來講,後來驚天動地的同盟戰爭正是由此而埋下的一條草蛇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