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名片
悍馬病,更高、更快、更強,早已被最高、最快、最強代替;大國正在崛起,城市爭做金融中心,企業爭相晉升世界500強;對西方流行概念採取“拿來主義”,人人渴求變身成功人士,大牌LOGO大行其道——這就是我們時代的“悍馬病”。表現形態
1、大國心理:生產了世界上最多的電冰櫃、帽子和玩具就是大國,大國就要有大目標、大抱負,就是要“領導世界”,做大國中的大國。2、大壩心理:資源匱乏,沒什麼比修建大壩更能體現強悍的國家意志、組織力量和人定勝天的堅強決心。中國不但有一個會員數目龐大的“中國大壩協會”,還有關於大壩的一批世界級數字:已建、在建大壩數量,水電裝機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三峽大壩裝機容量世界第一。
3、大飛機心理:大國必須要有核子彈,要有大型火箭和人造衛星,要有“神六”、“神七”,還要有大飛機。中國已經能夠造出大型火箭、載人飛船和人造衛星,“神五”、“神六”、“神七”成功地把航天員送上太空並完成太空行走,接下來,中國人要造的是國產大飛機。
4、大學城心理:大學連成一片,方可見此地重視文化之決心、人文之鼎盛、學術氛圍之濃厚和教育水準之高。與大學城相伴相生的,還有徵地糾紛、環境保護和十數億計的巨額貸款問題。廊坊東方大學城負債20億,大門口多次被討薪工人圍住,新加坡萊佛士教育集團2008年的進駐也未能改變頹勢,半數院校撤離大學城。
5、F1心理:舉辦過世博會、奧運會,有了F1,有了大滿貫,才算真正世界大都市。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在1: 8的時候,上海用了3億美元來造嘉定的F1賽場,氣派、寬敞的賽道人稱“第二代F1賽場”;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到了1: 6,上賽場仍以每年虧損1億的姿態氣派地存在著。
6、歌劇院心理: “歌劇院”就是高雅文化,就是陽春白雪,就是和世界先進文化接軌,就能成文化中心,就能提升城市品位。據說洛陽方面咬咬牙建了這么一個市民覺得超前的歌劇院。但問題是,建了歌劇院,卻未必有用武之地。大多數劇院恐怕免不了這樣一種局面:一年嗨個一兩次,其餘時候,倒也還是地標,不過是遊人在門前合影留念的地標。
7、哈雷心理:和悍馬一樣,它是中國富豪們最熱衷的泡妞玩具、耍酷標籤與露富工具。哈雷是激情、自由和狂熱,是上世紀60年代愛搖滾的嬉皮士,是甲殼蟲時期“愛與和平”的代言人,是有雙排氣管和1000毫升以上排氣量的發動機等等的街頭改裝摩托的鼻祖,是兩個輪子的“悍馬”。 只有一點很肯定,當你一個月一次穿著露肌肉小背心,顯擺那在西裝里悶到雪白的皮膚,甭管你有長發墨鏡和手套,你騎的哈雷怎么看都只是改裝的貼標貨。
8、豪宅心理:人活著是為了成功,為了出人頭地,成功人士必須要有大房子大車子,還要有大美女相伴。中國的新晉富人們他們買豪宅,更看重的是它所帶來的符號價值——不僅是彰顯財富、地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還跟“上流社會”、“高尚生活”、“至尊享受”這些關鍵字緊密相聯。這也是在樓市低迷之時豪宅銷售仍然穩中有升的原因。
9、航空母艦心理:大國不僅應有天空霸權,還要有海洋霸權。航母不僅意味著有實質性的發言權,還意味著真真正正的霸權。中國人正熱盼建造航母,理由是:中國是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航母是大國地位和綜合國力的象徵,如果中國現在建造航母,無疑與目前的大國形象十分匹配。
10、環保心理:環保就是先進生產力,就是社會發展趨勢,“限塑令”後,市民改用價格比塑膠袋貴上30倍的無紡布袋去買菜,而環保的意義可能是攢下廢電池到社區換一個環保袋,但就連這個環保袋也不一定環保,甚至有專家說,無紡布袋比塑膠袋對環境的危害更大。 在推行環保這件事上,中國還遠沒有完成觀念的轉變、法制的健全和產業的轉型。
各種心態
1、金融中心心理:“金融街”開始在全國大城市遍地開花。其後卻發現,和之前盛行過的開發區熱、步行街熱和CBD熱一樣,又是政府為房地產商做嫁衣。所以就像10年前上百個城市號稱要建“國際化大都會”一樣,數十個城市號稱要向紐約倫敦看齊。2、摩天大樓心理: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經濟發達與社會繁榮程度的象徵物非摩天大樓莫屬:建不成世界最高,也要建“亞洲最高”、“全國最高”、“市內最高”。美國《大眾機械》雜誌於2008年9月選出“未來十大最具特色的摩天大樓”,中國占了4座,預計2013年竣工的上海塔以632米的設計高度高居第一位,緊跟其後的,則是香港國際貿易廣場(490米)、廣州電視觀光塔(454米)和天津中鋼國際廣場(358米)。
3、奧斯卡心理: “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拿了奧斯卡才是好電影。頒獎禮就要有紅地毯、閃光燈、晚禮服與露背女明星。每年中國文藝青年都要做一場叫作奧斯卡的春夢。電影局每年砸著大錢做“中國的奧斯卡”,導演們也不甘示弱,端著大場面、抱著“美國人能不能看懂?”做著“大片”,場面比鳥巢壯觀、劇情比肥皂劇荒謬,於是自然,在奧斯卡的命比紙還薄。
4、奢侈品Logo心理:LV=老子夠威。買個大大的帶著Logo的奢侈品,不僅宣告了你非凡的財力,也揭示了你非同尋常的品味。2009年1月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達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5%,首次超過美國成為繼日本之後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國。而在時尚類奢侈品中,最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三大品牌依次是:LV、GUCCI、CHANEL。
5、世界工廠心理:中國人製造的襪子、玩具與計算機滑鼠占據了全世界消費市場的80%,“世界工廠”證明了中國人最聰明、最勤力、最能吃苦耐勞。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經濟危機之前,中美兩國合作無間、配合默契。但經濟危機一來,蜜月不再,美國人再也過不起奢侈的生活,中國製造業的好日子也到頭了,沿海工業區就從增長最快的區域直降為增長最慢。即便如此中國勞工還面臨著失去飯碗的風險——勞動力更低廉的印度和越南正虎視眈眈。
6、天價心理:享受得起國際、豪華、頂級、私家、限量、尊享的天價商品,才是真正有實力的成功人士。消費主義的重要指導思想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女明星生孩子必請天價私家產後護理師(其實就是月嫂)、住天價豪華套房、吃天價月子餐,否則與身份不符。房產管理局局長必抽天價香菸,否則顯不出實權在握。天價被用以將身份特殊的人從普通人中區分出來,而為了保持這種特殊性,天價的消費者必須不斷地追逐下一個天價。
7、投資銀行心理:金融業才是更高級產業,高盛大摩才是真正的財富榜樣,哪怕它們投機倒把無法無天。儘管全世界都認定華爾街的貪婪式投機最終導致了金融海嘯,但尚未傷筋動骨的中國金融業,還前仆後繼地繼續著自己的投行之夢。中國市場上的投機與貪婪一點都不比華爾街的更少:無論是股市坐莊黑幕、房市權錢交易、利益團體勾結經濟學家、權貴資本掠奪國民資產,你所能看到和了解的,永遠只是冰山一角。
8、500強心理:大國崛起就必有世界級企業相伴,經濟奇蹟必有企業奇蹟,做強不如做大,中國是唯一把進入500強作為政府方針的國家。企業成功的標準可能有很多條,但最為中國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認可的還是做大做強,每年一度的“世界500強”排行榜因此成為了工商界的奧運會,變成了一種圖騰,深深地植入中國企業家的“集體無意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