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老心理

恐老心理

有的人一見臉上有了皺紋便生“老將至矣”的感嘆;有的人一見頭上有了白髮,便吃驚不小,頓生傷感。如果實際年齡只有三四十歲的人出現如此現象,很可能是得了“恐老症”。

特徵表現

恐老心理恐老心理
“恐老症”是心理老化的表現,有的人剛步入中年,就陡然覺得“老了”,年輕時的興趣和愛好逐漸淡漠了,社交活動減少,不想參加集體活動;有的人不想做艱苦的拼搏和探索,沒有了進取精神;有的人則把業餘時間全消耗在搓麻將、打撲克或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上;還有的人過早地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對自己完全喪失了信心。

這些人的一個共同心態就是覺得人老了,這輩子沒指望了,把自己列入老年人隊伍里,使本應輝煌壯麗的中年變得暗淡無光,精神世界變得空虛與恐懼,加速了生理上的衰老,這是“恐老症”帶來的不良後果。

科研發現

現代科學研究結果表明,人的年齡大小,不能僅僅以過了多少個生日來計算,生物時間與鐘錶時間是不一樣的。一個人年齡越大,老得就越慢。一般來說,人在45~50歲之間的變化,遠不如15~20歲或者25~30歲變化大。50歲的人視力、聽力可能開始下降,但是心智還正年輕,且在繼續發展,一個人的腦力活動到60歲時達到巔峰,60歲以後才緩慢地衰退。

中年人自稱“老了”是沒有道理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得了這種“恐老症”,無疑是自我折磨,磨損了意志,磨蝕了肌體,也磨掉了自強能力。

克服方法

人到中年要防“恐老”,最重要的一個方法是:

注意學習新的東西,千萬不可安於現狀。在當前充滿生氣、競爭激烈的時代,每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都應關心周圍事物。

只要人到中年後繼續努力學習,拼搏向前,始終保持內心的明朗與活躍,青春就會像松柏常青那樣,讓人永遠年輕。反之,如果人到中年,怕老、恐老,抱著自己“老了,不會有什麼大作為了”的想法,每天無所事事,無精打采,這必然會加速衰老的進程,使青春疾逝,未老先衰。

三招防恐老

莫攀比,知足常樂

老年人心理脆弱,有時容易陷入被動攀比,看別人各方麵條件比自己好,心裡便不是滋味。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樂天知命,知足常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才有益於自己的人生。

培養興趣,驅除孤獨感

孤獨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因素。科學家已經證實,性格開朗、喜歡交際的中老年人比性格內向的中老年人容易保持健康。老年人應積極而適量地參加一些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書法、音樂、戲劇、繪畫、養花、集郵等。

消除對死亡的恐懼

人上了年紀,難免會想到死。尤其看到周圍的老夥伴紛紛離開人世,難免傷感。其實,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然歸宿,我們不妨將對死亡的恐懼拋在腦後,踏踏實實過好每一天。

老年人冷靜地面對生命終結的那一關,也是身心健康的標誌。英國哲學家羅素寫道:“一個人的生存應該像一條河流——開始很小,被狹窄的河床束縛著,在岩石間奔騰跳躍,順瀑布滾滾而下。逐漸地河流變寬了,兩岸後退了,水流也變得平靜了,最後緩緩地匯入大海,安然地失去了自己本身的存在。”這實在是關於人生的絕佳寫照。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11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11月IN辭彙總 | 新留守現象 | YOLO族 | 職場三管 | 隔代害 | 站立式會議 | 機養寶寶 | 腳語 | 社交眩暈 | 上午道德效應 | 恐老心理 | 浪漫性別差 | 網路攀比 | 輕電影 | 手機出軌 | 夜貓女 | 新手婚姻 | 線上疑病症 | 負營養 | 甜食健忘症 | 極客游 | 中國空氣病 | 隱私做秀 | 隱形肥胖 | 黑色家庭 | 點讚族 | 月欠族 | 低GI生活 | 甜心性格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