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對於“性小康”,胡佩誠說,“性小康”跟以前提的“性健康”還是一回事。就是指心理和軀體、社會都處於完滿狀態。性學,不是單指性活動,而是包括性心理、性教育、傳媒、醫學等多方面的。
提出
最早提出“性小康”概念的是性學專家李扁,他認為“性”是“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是一種“性觀念、性知識、性制度、性權利、性習俗的小康”。而中國性學會秘書長鬍佩誠則認為,所謂的“性小康”,實際上是“性健康水平”的一個新說法,是指心理、軀體和社會都處於完滿狀態。他認為,性對於人們生活水準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和日常的經濟、政治、情感、娛樂八卦等一樣,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既然生活要‘邁進小康’,那我們就沒有理由把‘性’這塊蛋糕落下。”
觀點
對於“性小康”,山東省性學會的專家們也有不同的看法。出身於醫學世家、山東性學專家孟彥,對於所謂的性小康有著自己的一種標準和定義。“我覺得‘性小康’的定性,不能單獨用次數來衡量。”孟彥曾經看到過一份報告說,中國人每年平均的性生活次數在69次左右,而美國人則在人均120次以上,“次數的多寡只是一個方面,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質量。比如說,一對25歲的年輕夫婦,也許一周要進行三四次性生活,但是每次都是幾分鐘就結束,那么我們無法說他們夫妻達到了‘性小康’水準;而一對50多歲的夫妻,也許他們的性生活是每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一次,但是質量高,夫妻雙方都滿意,那么他們應該屬於達到了‘性小康’的水準。”
通過多年的座談調查,孟彥覺得,判斷一對夫妻是否達到了“性小康”的標準應該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你不會覺得疲倦。因為性本身是給人以快樂的,如果你覺得疲憊,那么很顯然是不符合標準的;第二個條件是,夫妻雙方在性生活中都得到了滿足,雙方的身心都很愉悅。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才能算是達到了‘性小康’的水準。
有“中國同性戀研究之父”之稱的張北川,是國內首位“馬丁獎”(獎勵愛滋病預防傑出人士的國際最高獎)的獲得者。對於“性小康”,他更願意將其歸於性權利。
“如果普通人失去了性權利,那么我們所謂的達到‘性小康’水平將遙不可及。”張北川認為,作為一個正常人,理應有自己的性權利。“就好像李銀河說的那樣,如果‘一夜情’雙方沒有對社會和家庭造成傷害,那么也未嘗不可。但是中國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國家,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喜歡用道德來約束我們的性。”在張北川看來,道德是後天形成的,而性則是天生的,用這種後天形成的規則來過度束縛人的原始欲望,有點不太“科學”。
性權利
國外有專家是這樣定義的:“性”是人的一種基本權利。一個人在不侵犯他人,也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有權表達和滿足其性愛和性慾,不必存在任何外加的犯罪感、羞恥感、不道德感和恐懼感。在張北川看來,中國人的“性權利”至今還在被壓抑。“比如說,現在很多人都看過A片,但是這在法律上是禁止的。當一個國家有一半以上的人在違反法律的時候,只能說明是法律出了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