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視網膜色素上皮炎

急性視網膜色素上皮炎,是一種原發性視網膜色素上皮的急性炎症。以起病急,黃斑區青灰色水腫,其間有黃白色或灰色圓形滲出病灶,四周繞以淡白色的光暈為主要特徵。多發於青壯年,單眼或雙眼均可發病。及時治療6~12周恢復,有的病情慢性遷延,時好時壞,持續多年,可部分視力喪失。

基本信息

概況

根據視力中等程度下降,視物變形,屬於中醫“視惑症”範疇。青色在髒屬肝,紅色在髒屬心,黃色在髒屬脾。視網膜橙紅色為肝、心之精華上榮,黃斑微黃色,為脾之精華上榮。視網膜、黃斑於肝、心、脾關係密切,其功能源於三髒。當肝、心、脾發生病變可發生本病,若影響腎而加重本病,常見因素有:(1)情志過激。恕則傷肝,肝失疏泄,或肝鬱乘脾,運化失調。濁濕上泛,阻遏清陽。表現在黃斑區青灰色水腫。(2)久病傷腎。肝腎同源,肝虛損腎,虛火上炎,目失濡養。表現在黃斑區灰黑色病灶。

診斷要點

(1)視力下降的程度一般不低於0.2。

(2)視物變形,眼前黑影

(3)眼底檢查:

①初期(急性期),黃斑區水腫,其間有黃白色或灰色圓形滲出,四周繞以淡白色的光暈。滲出數目不等,互不相連,視網膜下漿液性滲出而呈現扁平脫離。②黃斑區灰色病灶加深變黑,光暈消失。最終留下色素沉著與斑點狀混濁。

(4)眼底血管螢光造影:病變早期黃斑出現特徵性螢光斑;中心部出現遮蔽而形成黑點,故螢光斑外殼中黑而呈環狀。也可以為大小不等的葡萄狀排列的螢光點

驗案舉例

劉××,女,30歲。
主訴:右眼視物不清,眼前有灰暗影20天。
檢查:右遠視力0.5,右近0.2,矯不正。右黃斑區青色滲出及水腫,中心窩反射不見。眼底血管螢光造影(序號:1236)報告:右眼黃斑區出現兩簇螢光小點,位於黃斑中心窩上方及鼻下方,其部分呈中黑外亮形態,後期有染料滲漏,脈弦。
辨證:肝氣鬱滯,乘脾不運,水濕上泛。
治則:清肝健脾,消腫祛濕。
治療:梅花針療法+中藥
療效:經治療2月後,右遠視為1.0,右近0.9,右黃斑區水腫滲出吸收,中心窩反向可見而愈。

按語

診治此病注意黃斑區色澤形態變化,青灰色水腫,黃白色滲出為急性期的特徵,應及時採用清肝健脾法治療,方能截斷病勢,控制發展。若治療不當,郁邪不解,久郁化火傷陰,黃斑區病灶由灰色而加深變黑,應即用培補肝腎,以制虛火方能達到治病之本,預防復發的目的。急性後極部多發性鱗狀色素上皮病變急性後極部多發性鱗狀色素上皮病變,是一種視網膜色素上皮,脈絡膜毛細血管合併存在的急性炎症性病變。以起病急,後極部視網膜血管下,有多發性散在黃白色鱗狀病灶,類似奶油樣為主要特徵。多發於中、青年,常先後累及雙眼。及時治療一般約2~6周病灶消退,視力恢復尚好,根據視力急驟下降,屬於中醫“暴盲”,或“視惑症”範疇。

病因病機

青色在髒屬肝,紅色在髒屬心,黃色在髒屬脾,黑色在髒屬腎。視網膜橙紅色為肝、心之精華上榮,脈絡膜桔紅色為心、肝、腎之精華上榮,黃斑微黃色為脾之精華上榮。視網膜、黃斑、脈絡膜與肝、心、脾、腎關係密切,其功能源於心、肝、脾、腎四髒。當肝、心、脾、腎發生病變易發生本病。常見的因素有:(1)肝氣鬱滯、肝氣受損,肝鬱乘脾,水濕不運,痰濕上泛。表現視網膜血管下,黃白色鱗狀病灶。(2)鬱火傷腎。肝鬱化火,火邪灼津,腎精虧損。表現後極部灰黃色斑。

診斷要點

(1)起病急,視力急驟減退,嚴重時僅留前指數。

(2)視物變形,小視症。

(3)視野檢查:急性期可出現中心暗點或旁中心暗點。

(4)眼底檢查:

①急性期後極部視網膜血管下、色素上皮層及脈絡膜平面上出現多發性、散在的黃白鱗狀病灶,類似奶油樣,境界不清,大小約1/3視神乳頭直徑的圓形斑塊,扁平如鱗片。隨後,這些病灶可以相互融合成地圖狀,色素上皮色素脫失。②晚期,奶油色病灶消退,遺留下脫色素斑及色素沉著區。
(5)眼底血管螢光造影:早期顯示病灶區螢光遮蔽,或低光區。晚期,可透見螢光,但無螢光滲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