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風格
1927年建成的思澄堂,範圍比現在要大,一直延伸到解放路中間,並有一座鐘樓;後因解放路拓寬鐘樓被拆除。從吳山俯瞰,可見十架高聳,屋檐翹角的三層高樓,特別是這座教堂建築具有中西風格。在人們的印象中,教堂建築總是西洋風格如“哥德式”、“羅馬式”、“拜占庭式”。中國人稱為基督教是“洋教”,如何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相結合,使國人能夠接受基督教,國人做了很多嘗試,如《合和本聖經》、《普天頌讚》詩歌本。文化既有外在的形式,更有內在的精神結合。相比之下,外在形式上的變化和融和更容易些。當初思澄堂的設計者有這個意圖。
思澄堂整體建築是顯十字架的形狀,從高處俯瞰樓頂看到橫臥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以表明是基督教(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標誌)。外牆用青磚實疊,內用進口洋松木做樑柱。二樓、三樓的地面用木板鋪墊,共三層樓是一座磚木結構的教堂並採用中國建築對稱格局。走進教堂內一陣松木清香飄來,給人一種清新之感。坐在二、三樓任何一角都能看到講台,視角非常好。屋檐翹角很有中國特色,特別是窗門採用中國園林的支摘窗式,這種建築風格在中國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
歷史
思澄堂是杭州基督教會現存唯一的一座古老教堂,迄今已有八十年歷史。她的原宗派背景為美國北長老會。思澄堂的歷史可以追溯1858年(清鹹豐八年),當時美國北長老會(傳入杭州最早的基督教新教教派)的中國傳道張澄齋、金麟友與信徒龔坤蕘、王孝豐從寧波來杭寓於紫陽山汪王廟內剪刀巷開始布道,數月以後,英美法三國與我國突交涉,傳教士離杭返甬,宣教事業因而停頓。1864年11月美傳教士葛寧與張澄齋由寧波來杭暫住馬所巷聖公會會內,12月租皮市巷五開間樓廳一所作為禮拜堂。1868年(同治七年)12月教友推舉張澄齋為牧師,來自杭州、新市、瓶窯等地信徒40人,在皮市巷堂舉行了按牧典禮,成為本堂第一任牧師。直到1921年由於信徒人數增加,眾人議再建新堂。為紀念其父張澄齋牧師,張家有意建造禮拜堂,當時張澄齋的兒子張寶慶醫生帶頭奉獻一萬銀元,在國內募捐二萬銀元。向國外募得三萬元,共六萬元,在思澄堂現址建造。從1924年動工到1927年建成,為了成全張家的意思,起名“思澄堂”寓紀念張澄齋牧師。
1930年復活節才第一次使用新堂,開堂時聘請范光榮牧師。范牧師畢業於滬江大學,來杭州後,先在拱宸橋傳道兼教英語,後到太平堂傳道並按立牧師,1928年到思澄堂任職成為思澄堂第一任牧師,由於工作需要又聘請一名傳道徐保羅,參加禮拜的人僅有二百左右。
1937年底,抗日戰爭爆發12月24日杭州淪陷,日軍侵入杭城時,思澄堂成為杭州城裡人的難民所,范牧師自任負責人,數月後局勢穩定收容所解散,難民各自回家。這時思澄堂的長老、執事紛紛離杭,僅包金琳、王華恩兩位長老留杭,由於信徒四散,捐獻減少,范牧師開辦打字班,鋼琴班及明德中學等文化補習學校,來彌補教會供應不足。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太平洋珍珠港事件,日美正式開戰,教堂因此成了敵產。駐杭日本憲兵立即出動搜查英美傳教士住宅,監視他們的行動,教會教產全部被侵占。范牧師全家從思澄堂被迫遷出,住大塔兒巷新四號,禮拜也只好在皮市巷老禮拜堂舉行。1945年把思澄堂改作“中日文化館”作為奴化思想的場所。
1945年抗戰勝利後,思澄堂重新回到信徒的手中。1956年4月18日至20日,杭州市基督教在思澄堂召開了第一次三自愛國運動代表會議。
文革期間,思澄堂一度被杭州圖書館占用,79年落實宗教政策以後於1981年歸還教會,同年8月30舉行復堂典禮。1984年10月由省兩會籌建的浙江神學院也設在此地,直到2000年為止。現本堂主任是孫錫培牧師,並有徐思學、黃文君、顧約瑟、張效法牧師 及長老、同工共10名。經常參加禮拜的信徒約50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