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始建於公元960年,坐落於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由“懺悔者”愛德華建造,並於1065年被封聖。亨利三世為了紀念愛德華,發誓建立一座哥德式更加威嚴的教堂,致使原來的結構所剩無幾。既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包括現任女王在內的38位英國君主在此加冕,同時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英國皇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同時也是一個國葬陵墓。

基本信息

簡介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Abbey),亦稱西敏寺,坐落在英國倫敦議會廣場西南側,正式名稱為“聖彼得聯合教堂”。它最初由篤信宗教的國王“懺悔者”愛德華一世於1050年下令修建,1065年建成。現存的教堂為1245年亨利三世時重建,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直到15世紀末才告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長156米,寬22米,大穹窿頂高31米,鐘樓高68.5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被認為是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傑作。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 教堂墓地中埋葬著英國歷代國王和歷史上各個領域中最傑出的偉人,因此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被稱為“榮譽的塔尖”。

教堂歷史

教堂入口教堂入口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前身是7世紀時建在泰晤士河一個小島上的祭祀聖彼得的小教堂。從創建時起,因為它位於城區以西,寺院就稱作威斯敏斯特寺,意為“西寺”,表示是西邊的大寺院,以便和位於城東倫敦塔外的一個都會寺院——“東寺”相區別。

1050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下令對其進行擴建,以作為自己的墓地。

1065年竣工並正式啟用。但就在西敏寺完工沒幾天,愛德華即撒手人寰,而且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使得覬覦王位的親王、貴族紛爭不息。最後來自法國的日耳曼貴族威廉,戰勝了其他的對手,以征服者的姿態坐上了英格蘭的王位。

1066年,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加冕典禮。此後,英國王室的歷代帝王多是在此加冕成為統治者。從威廉一世開始,除了13歲即被叔父謀殺於倫敦塔中的愛德華五世和那位不愛江山愛美人、自動放棄王位的愛德華八世之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包括當今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可以說,西敏寺是一部英國王室的石頭史書。據統計,約有40位王儲在此登基。

1245年-1517年間,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再次重建,第一階段的重建工作由亨利三世親自監督,但是大部分的工作是在理查三世時期由建築師亨利·耶維爾(HenryYevele)完成的。

1503年亨利七世叫人增建了一個禮拜堂。

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1534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被國王控制,並在1540年關閉。這段時期內原本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撥款都全部被轉移給聖保羅大教堂。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曾短暫重開,但在1559年,伊莉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1579年,伊莉莎白一世重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但規定由王室直接管理,並把建制從修道院改為法政牧師團。從此管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牧師團長(dean),而且由國王任命。

直到十九世紀以前,威斯敏斯特大歐式建築教堂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英國最重要的學術重鎮。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的。

1997年8月31日,年僅36歲的英國王妃黛安娜在巴黎遇車禍身亡,其靈柩就放在這裡供人瞻仰、憑弔。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建築特色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這座古老的教堂結構宏偉,裝飾輝煌,外觀是依拉丁風格建造的十字形。教堂正門向西,由兩座全石結構的方形塔樓組成,這是聖保羅教堂的設計者雷恩的學生在18世紀設計的,雙塔聳立,非常壯觀。

整個建築古典莊嚴,高大古樸,弓形的石雕精美細緻,挺拔的立柱直指蒼穹。教堂最上端林立著由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巍峨地沖向天際,如雕似刻,精巧絕倫。抬頭仰望會有一種天堂般高遠莫測的玄妙和神秘感。

教堂四周高處的窗戶都是用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裝飾而成,它們使以灰色為主調的教堂在莊嚴中增加了幾分典雅和華麗的情調。威斯敏斯特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門鏤刻優美,屏飾裝潢精緻,玻璃色彩絢麗,雙塔嵯峨高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其精美豪華、富麗堂皇為英國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國哥德式建築中的傑作。

布局結構

宏偉的教堂宏偉的教堂

教堂主體部分長達156米,寬22米。本堂兩邊各有一道側廊,上面設有寬敞的廊台。本堂寬11.6米,上部拱頂高達31米,是英國最高的哥德式拱頂,這樣的結構顯得本堂比例狹高頎長,巍峨挺拔。耳堂總長為62米,與本堂交會處有4個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穹頂。穹頂以西是唱詩班的席位,以東是祭壇。而鐘樓高達68.5米,高聳壯麗。

威斯敏斯特教堂全系石造,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有聖殿、翼廊、鐘樓等堂組成。進入教堂的拱門圓頂,走過莊嚴卻有些灰暗的通道,眼前豁然一亮,進入到豪華絢麗的內廳。教堂內寬闊高遠構造複雜的穹頂被裝點得美輪美奐,由穹頂掛下來的大吊燈華麗璀璨,流光溢彩。地上鋪的是華貴富麗的紅毯,一直通向鋪著鮮艷的紅色絲絨、裝飾得金碧輝煌的祭壇,這就是舉行王室加冕禮和皇家婚禮的正地。祭壇後是一座高達3層的豪華墳墓——愛德華之墓。祭壇前面有一座尖青靠椅,這是歷代帝王在加冕時坐的寶座,據說是件有700多年歷史的、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寶座下面擺放著一塊來自蘇格蘭的被稱作“斯庫恩”的聖石。寶座和聖石都是英國的鎮國之寶。

主要看點

愛德華一世加冕寶座

寶座高踞在教堂祭壇前的高台上,從1301年開始,除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外歷代的英國國王都是坐在這把椅子上加冕的。寶座下原有一塊被稱為“命運之石”(Scone)的聖石,它原是蘇格蘭國王傳統的加冕座位,是其權力的象徵。1297年,愛德華一世將它帶到了倫敦。現在這塊石頭已送返蘇格蘭。

亨利七世禮拜堂

位於教堂的後端,建於16世紀,是英國中世紀建築的代表作品,裝飾華麗,其巨大的扇形垂飾和拱頂設計異常大膽和巧妙。周圍還有其它很多獻給故去國王的禮拜堂,如英國聖愛德華禮拜堂、亨利五世禮拜堂等。

教堂墓地

有20多位英國國王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後來貴族和教堂執事人員也允許被埋葬在這裡。由於英國歷史上有很多偉人都被封為貴族,所以這座教堂墓地後來實際埋葬了眾多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如牛頓納爾遜邱吉爾達爾文等,成為名副其實的偉人之墓。在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中,主人公就是在牛頓墓前獲得了重要啟示。

詩人角

是教堂墓地的一部分。首先被埋葬在這裡的文學家是喬叟。喬叟實際上是以王室官員而非作家的身份獲得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的殊榮,並且他生前也是住在教堂中的。1599年斯賓塞被埋葬在喬叟身邊,開創了著名文學家埋葬在喬叟周圍的傳統,並為那些沒有埋葬在這裡的詩人設立紀念碑,最終形成了這處最受遊客青睞的憑弔之地。埋葬在這裡的文學家有狄更斯白朗寧吉卜林等,莎士比亞則擁有自己的紀念碑。在這裡幾乎可以找到英國文學史上所有巨匠的名字。

無名英雄墓

在教堂西大門內甬道的正中,埋葬著一位一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黑色大理石的墓碑上鐫刻著著名的墓志銘:無名者最有名。

皇家空軍禮拜堂

是為紀念二戰中犧牲於不列顛空戰中的空軍英雄而設立的禮拜堂,禮拜堂的彩色玻璃鑲嵌出參戰的68個空軍中隊的徽章。

教堂博物館

位於修道院的地下禮拜堂中,主要展出歷代國王和貴族去世後供憑弔用的雕像。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1377年的愛德華三世雕像。

聖徒雕塑

在教堂西門廊上有十幅浮雕人像,是20世紀的10位基督教聖徒,其中包括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中代人赴難的聖科爾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等。

旅遊貼士

交通:
捷運Victoria站下,在議會大廈邊上。

門票:
門票免費,但建議捐款以作維護。

開放時間:
大廳與迴廊開放時間:7:00-19:00。
內廳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9:20-16:45,周六9:20-16:45。

倫敦主要旅遊景點

倫敦概況倫敦於不列顛島南部,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City of London)和32個自治市鎮(Borough),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Inner London),其他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Outer London)。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另外,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倫敦城是金融資本的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
景點大本鐘|倫敦塔||聖詹姆士宮|塔橋|白金漢宮|諾丁山|溫莎城堡|聖詹姆斯公園|肯辛頓公園| 狄更斯故居|海德公園|倫敦動物園
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聖保羅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 |西敏寺| 聖馬丁教堂
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 大英博物館| 倫敦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倫敦交通博物館| 福爾摩斯博物館| 海沃美術館
街道傑明街|牛津街|騎士橋|攝政街|比斯特購物村
大學格林尼治大學| 倫敦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 英國倫敦皇家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城市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東倫敦大學|金斯頓大學|羅漢普頓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