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也稱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動中的局部異常狀態,不存在心理狀態的病理性變化,具有明顯的偶發性和和暫時性,常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繫,常有一定的情景誘發,脫離該情景,個體的心理活動則完全正常。
對心理問題,可以有幾種解釋:
第一,心理問題是指心理學中的問題,如心理是什麼、心身關係、心理與實踐、心理學的理論與套用等等,均為心理問題。
第二,心理問題是指心理學中研究的問題或心理學工作者研究的問題,如心理學研究什麼問題、心理學研究的課題、某心理學工作者正在研究什麼問題,均屬心理問題。
第三,心理問題是指人們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如情緒消沉、心情不好、焦慮、恐懼、人格障礙、變態心理等等消極的與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問題。(嚴格來說,心理問題無褒貶之意,既包括積極的,也包括消極的。)
根據對教師心理健康的定義,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將教師心理問題的類型劃分為三類:發展性心理問題、適應性心理問題與障礙性心理問題。。
表現
目前社會問題日漸增多,造成社會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並具有相應的表現形式。
一項針對100萬在職工作人員工作現狀的網路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人感到壓力較大。尤其在警務、義務人員、高層管理者等職業群體中。70﹪—80﹪的人都感到壓力大,表現為失眠,記憶力衰退,容易緊張、焦慮和抑鬱。許多感到調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為模式越來越困難,心理放鬆,宣洩鬱悶的機會和渠越來越少。
由於當前各種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人們在資源占有、機會獲取、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現事實上的不公平,一部分人往往在比較中產生了心理失衡。加之現代社會信息化程度高,各種不平衡、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傳播公眾,造成了更多人的心理失衡,這種情緒積累時間過長,勢必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和社會矛盾。
在社會轉型期,傳統的價值觀、就業模式、保障體系等,正在發生急劇變化,人們對未來缺乏安全預期,對未知充滿恐懼,對變化心理準備不足,對多元化心理認同不夠,易產生焦慮、恐懼、迷茫心理,出現信任和誠信危機。
一項對“白領階層”的社會調查顯示,在被調查者中,認為與過去5年相比,生活幸福指數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36%;快樂正悄然離一些人遠去,焦慮已漸漸占據某些現代人的心理。有報告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已經占農民工整體的47%。他們因為收入較低,難以承受較高的生活消費,融入城市生活困難重重,更容易滋生心理問題。同時,人口流動範圍加大,生活環境變化加快以及各種自然災害頻發,都會使人們增加社會陌生感帶來歸屬感的降低,進而導致孤獨感。特別在一些發展較快的城市,生活著一些被高就業門檻和高生活成本邊緣化的“社會隔離”人群,或稱心理“無根”人群,這種現象得不到消解,易使一些負面情緒蔓延,甚至危及社會秩序和安全。
某些心理精神疾病病患者常因“羞恥感”而不及時就醫,延誤了診治。而患者的親友和同事也沒有及時表現出該有的同情,社會對心理疾病還存有偏見和歧視。精神疾病康復者不能順利回歸社會大家庭,則又成為導致心理健康疾病復發增高的一個誘因。
心理問題的類別
根據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將個體心理問題的類型劃分為三類:發展性心理問題、適應性心理問題與障礙性心理問題。
發展性心理問題
所謂發展性心理問題,主要是指個體自身不能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特別是對自我能力,自我素質方面的認知,其心理素質及心理潛能沒有得到有效、全面的發展。是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特別是現代積極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研究的範疇。
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重在幫助個體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和訓練,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成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合格個體。
其特點主要體現在 自負或 缺乏自信、志向願望過高或偏低、責任目標缺失等幾個方面:
(1)發展性心理問題針對的是心理健康、身心發展正常的個體,但在發展方面仍有潛力可挖,心理素質尚待完善。
(2)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重在引導個體在一個更新的層面上認識自我,開發自我潛能。而這種潛能的開發因為更具有突破自我認識局限性的特徵,往往使個體在能力發展,信心重建等方面實現一定的飛躍,使自己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3)強調發展的原則,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雖然也對個體的工作、適應、發展等問題給予指導與幫助,但更側重於“發展”方面,即促進心理素質的發展。它對個體所作的一切工作包括指導個體調節和控制情緒、改善精神狀態、建立自信心等,都是以個體能夠更好、更充分地發展為目標的。
適應性心理健康問題
適應是個體通過不斷做出身心調整,在現實生活環境中維持一種良好、有效地生存狀態的過程。而適應性心理問題則是個人與環境不能取得協調一致所帶來的心理困擾。主要是健康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生理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犯罪心理學、諮詢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研究的範疇。
哈特曼認為:適應是個體終生維護心理平衡的持續過程,以無須付出太高的代價去處理一個具有一般性及可預期性的環境。由此不難發現,適應是個體與環境在相互作用中發生改變的過程,既然是相互作用,發生改變的應該是雙方。但人們在談到適應時,心目中想的主要是個體的改變,是個體改變自身去順應環境的變化;個人與環境的關係體現為一種狀態,即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和諧、平衡的狀態,這種平衡時機體在不斷運動變化中與環境所取得的,這種平衡不是絕對靜止的,某一個水平的平衡成為另一個水平平衡運動的開始。如果機體與環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變自身以重建平衡。
適應性心理問題的特點:
(1)適應性心理問題針對的是身心發展正常,但帶有一定的心理、行為問題的個體,或者說“在適應方面發生困難的正常人”。
(2) 適應性心理問題的解決,注重的是個體的正常需要與其現實狀況之間的矛盾衝突,大部分工作是在個體的認識水平上加以幫助。
(3)強調教育的原則,適應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重視個體自身理性的作用,教育者並不是要親自幫助個體直接去解決問題,滿足其需要,而是幫助其分析情況,提出合理解決的途徑和方法。強調發掘、利用其潛在積極因素,自己解決問題。對於環境的改善,也是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意見。
(4) 適應性心理問題的內容,側重於工作指導、交往指導,生活指導等方面,主要解決個體在這些方面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
障礙性心理健康問題
障礙性心理問題有時候也稱為“心理障礙”、“心理疾病”。是變態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犯罪心理學、諮詢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研究的範疇。
其特徵:一是個體持久地感受到痛苦(一般以6個月為界線);二是社會功能受損,表現為人際關係糟糕,容易產生對抗甚至敵對行為;三是表現出非當地文化類型的特殊行為。
當個體遭遇人際關係的嚴重衝突、重大挫折、重大創始或面臨重大抉擇時,一般都會表現出情緒焦慮、恐懼或者抑鬱,有的表現沮喪、退縮、自暴自棄,或者異常憤怒甚至衝動報復。有的往往是過度套用防衛機制來自我保護,且表現出一系列適應不良的行為。如果長期持續的心理障礙得不到適當的調適或從中解脫,就容易導致嚴重精神疾病的產生,產生比較嚴重的後果。
個體障礙性心理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焦慮性障礙:
焦慮是一種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達到目標和不能克服障礙時表現的緊張不安,心煩意亂,憂心忡忡;經常怨天尤人,自憂自憐,毫無緣由地悲嘆不已;碰上一點小事,往往坐立不安;遇到一點緊張的心理壓力,便會慌張地不知所措,注意力難以集中,難以完成工作任務,並伴有身體不適感,如出汗、口乾、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
焦慮和焦慮症是不同的概念。有的人把自己的緊張或者焦慮稱為神經衰弱。焦慮是面對未來,緊張是面對現實。什麼情況可能產生焦慮呢?一般講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不確定未來事件,就容易產生焦慮。廣泛性的焦慮症一般指持續性時間超過六個月(短時間的一般只稱為一種焦慮現象),總是有對可能性不高的無理由的擔憂,明明不可能也要過份地擔憂。特徵主要有:
(1)思緒狹窄、紊亂;
(2)長時間過分擔憂;
(3)情緒急切、過於激動緊張(有時候歇斯底里);
(4)往往伴隨失眠、反覆惡夢等。廣泛性的焦慮症幾乎是一切精神心理障礙問題的一般特徵。恐怖症也是一種以焦慮為基礎的心理障礙。如“創傷和應急障礙”,親臨車禍、兇殺、戰爭、地震等都容易產生這樣類似的後遺症。
當今學術界還認為焦慮性障礙還可以包括十分典型的病態“完美主義”人格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如:
(1)過度的自我批評、過多的體念失敗、自我強加的過高標準或者過高的目標追求;
(2)恐懼失敗;
(3)不顧後果地追求成功;
(4)飽受應該得到目標的折磨;
(5)一般都很難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感受;
(6)喜歡把意志強加給別人。如華為集團追求完美事件、綿陽一聯考“機器”等例子都是“完美主義”導致的典型事件。
② 抑鬱性障礙:
主要表現是情緒持續低落,鬱鬱寡歡,悲觀厭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評價降低,不願與人交往,情緒呆板,總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自罪自責,內心體驗多不幸、苦悶、無助、無望,總感到活著沒有意思。主要表現特徵有:
(1)心境惡劣;
(2)對事物沒有興趣;
(3)人際關係緊張,好像看哪個都不順眼,缺乏親情感;
(4)自我評價降低,無自我價值感。
③恐怖性障礙:
患有恐怖性障礙的個體,所害怕的對象在一般人看來並沒有什麼可怕的,但仍出現強制性的迴避意願和緊張、焦慮、眩暈等心理反應。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動物恐怖、廣場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較為常見,主要表現就是赤面恐怖,也就是在眾人而前臉紅,面部表情驚恐失措,不敢正視對方,害怕別人看透自己的心思而難堪,心理產生緊張不安、心慌、胸悶等症狀。
④強迫性障礙:
做事反覆思考,猶豫不決,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覆想,不該做的事仍反覆做,因而感到緊張、痛苦。強迫性症狀中常見的有:
(1)強迫觀念,如強迫回憶、強迫懷疑等;
(2)強迫意向或強迫衝動等;
(3)強迫動作,如反覆檢查門鎖等。
強迫症狀幾乎每個人都曾出現過,但只要不成為他們的精神負擔,不妨礙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應算作強迫性障礙。
⑤疑病性障礙:
主要表現為對自己健康狀態過分關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種疾病,經常訴述不適,頑固地懷疑、擔心自己有病,經實驗室檢查和醫生的多次解釋後仍不能接受,反覆就醫,甚至影響其社會功能。這種對自身健康過度擔憂的心理傾向就是疑病性障礙的表現。
產生心理障礙,幾乎人人都可能會遇到,較長時間內不良心境的持續積累,就可能會造成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怪異等等,這些都需要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心理諮詢也適用神經症,包括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疑病症等,還適用於生理心理障礙(即身心疾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礙、各種智力發育異常等。
等級劃分
心理問題等級劃分從健康狀態到心理疾病狀態一般可分為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從嚴重程度來分,可分為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狀態與非健康狀態的區分標準一直是心理學界討論的話題,不少國內外心理學學者根據自己研究調查的結果提出了多種心理健康標準。筆者在臨床心理學實踐工作中,總結了前人的理論與經驗,提出了一簡捷的評價方法。即:從本人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功能狀況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
2.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現象。
3.社會功能良好-即能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
不良狀態
又稱第三狀態,是界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狀態。是正常人群組中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它是由於個人心理素質(如過於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壓力大、晉升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身體不良狀況(如長時間加班勞累、身體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點是:
1.時間短暫-此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一周以內能得到緩解。
2.損害輕微-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比較小。處於此類狀態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是感覺到的愉快感小於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應付”是他們常說的辭彙。
3.能自己調整-此狀態者大部分通過自我調整如休息、聊天、運動、釣魚、旅遊、娛樂等放鬆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能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這小部分人應該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儘快得到調整。
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因為個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狀態的某—方面(或幾方面)發展的超前、停滯、延遲、退縮或偏離。它的特點是:
1.不協調性-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或反應方式與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現出幼稚狀態(停滯、延遲、退縮);兒童出現成人行為(不均衡的超前發展);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異常(偏離)等等。
2.針對性-處於此類狀態的人往往對障礙對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環境等)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思維、信維及動作行為),而對非障礙對象可能表現很正常。
3.損害較大-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較大。它可能使當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標準完成其某項(或某幾項)社會功。如:社交焦慮考(又名社交恐懼)不能完成社交活動,銳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礙者難以與異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於心理醫生-此狀態者大部分不能通過自我調整和非專業人員的幫助而解決根本問題。心理醫生的指導是必須的。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為、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特點是:
1.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的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緒低落成憂鬱,緊張焦慮,行為失常(如重複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為等),意志減退等等。
2.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欲不振、腹部脹滿、便秘或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等症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症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可出現女性月經周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3.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為強烈,“哪裡都不舒服”、“活著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4.需心理醫生的治療-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通過情緒調節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自殺未遂的達1000萬人以上;造成功能殘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個屬於精神障礙;推算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四分之一。 在中國,保 守估計,大概有有1.9億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據調查, 13億人口中有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障礙患者達1600多萬,1.5億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青少年就有3000萬。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吳瑞華研究員認為,缺乏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才是造成我國自殺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心理諮詢與壓力管理專家郝濱老師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當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擾,準備選擇一位心理諮詢師走入諮詢室時,應選擇具有心理學、醫學或教育學等相關教育背景、接受過專業訓練,有長期豐富的心理諮詢與治療經驗,閱歷比較豐富,得到專業心理治療協會或社會認可的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與治療行業中有著眾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見的有“精神分析療法”、“心理動力學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現實療法”、“行為療法”、“互動療法”、“格式塔療法”及“理性情緒療法”等。據美國心理諮詢協會的統計,現已記錄在冊的心理諮詢與治療的療法已有300種之多,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美國心理學家朗敦(Perry Landon)認為,所有這些療法可大抵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認知領悟”(insights)療法,旨在通過改變提高人的認知方式來緩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礙。另一類是“行為矯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療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條件反射來矯正人的不良行為方式。其實,在具體實踐中,人們常常是兩者兼用,互為補充的。
判斷標準
如何判斷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
一般心理問題 | 嚴重心理問題 | |
情緒反應強度 | 由現實生活、工作壓力等因素而產生內心衝突,引起的不良情緒反應,有現實意義且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 | 是較強烈的、對個體威脅較大的現實刺激引起心理障礙, 體驗著痛苦情緒。 |
情緒體驗持續時間 | 求助者的情緒體驗時間不間斷地持續1個月或者間斷地持續2個月。 | 情緒體驗 超過 2個月,未 超過半年,不能自行化解。 |
行為受理智控制程度 | 不良情緒反應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態,基本維持正常生活、社會交往,但效率下降,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影響。 | 遭受的刺激越大,反應越強烈。多數情況下, 會短暫失去理智控制,難以解脫,對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有一定程度影響。 |
泛化程度 | 情緒反應的內容對象沒有泛化。 | 情緒反應的 內容對象被泛化。 |
如何判斷心理疾病與精神病
在嚴重心理問題之上還需要判斷區分嚴重心理問題和精神病區別,其中若是屬於精神病範疇需要由具有處方權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病醫生提供專門的治療,特別是藥物治療。在心理學界與精神病學界有普遍公認的判斷病與非病三原則,即:第一、是否出現了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或妄想;第二、自我認知是否出現問題,能否或是否願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療;第三、情感與認知是否倒錯混亂,知、情、意是否是統一,由此社會功能是否受到嚴重損害(即行為情緒是否已經嚴重脫離理智控制)。重點在於對幻覺妄想與情感是否倒錯混亂兩個方面,對於是否有自我認知的判斷應是在這兩個重要判斷基礎之上。
基本輔導
心理健康輔導是指心理輔導者與受輔導者之間建立一種具有諮詢功能的融洽關係,以幫助來訪者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進而欣賞自己,並克服成長中的障礙,改變自己的不良意識和傾向,充分發揮個人潛能,邁向自我現實的過程。
門診輔導
即在心理諮詢室坐等來訪者上門諮詢,一周集中固定時間進行
若在諮詢時間外有來仿者,也接受諮詢。
書信輔導
即通過書信交流形式進行心理輔導。操作簡單,運用方便,非常適合對自己的心理障礙有顧慮,比較膽小、怯懦的人群,這種諮詢方式隨時進行,及時回復。
電話輔導
公布辦公室電話、與輔導對象通過電話進行溝通。
專欄輔導
專欄諮詢是結合實際,通過廣播、報紙等形式對群體的典型心理輔導進行解答。這可充分調動輔導對象共同完成。廣播則可根據實際隨時進行。
開展心理講座
即針對團體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當面集中指導和諮詢。結合群體對象的實際開展團體輔導項目。
主要原因
“心理作為人的活動的天然動因和必然伴隨物”,是生物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才出現的一種反映形式,是以特殊方式組織起來的物質──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的反映機能與產物。生命漫長的矛盾鬥爭歷程,進化出了能夠識記、思維、體驗情緒的物質器官──人腦。人的一切心理、行為活動只有在意識和潛意識的本能協同協作下,遵循“需求—鬥爭—獎賞”這一規律,進行著有動機和興趣、有進展和獎賞的鬥爭,人腦才能體驗到自信、愉悅等積極的情緒,才能成為正常人。否則,就要受到懲罰。就像人的胃這一器官,是生命進化的結果,是用來消化和吸收食物,滿足生命體生理需求的。如果像厭食症患者那樣毫無食慾、味同嚼蠟地進食(類似進行著無動機、無興趣鬥爭的抑鬱症),或專門吃些生魚生肉等消化不了的食物(類似進行著無進展、無獎賞鬥爭的神經質症),違背了作為生命進化發展結果的胃的活動規律,當然要受到懲罰。
“需求鬥爭獎賞”是人類正常生存發展進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需求,沒有鬥爭,沒有獎賞,人類就不會進化和發展。同理,進化發展到今天的人類,如果迷失鬥爭方向,喪失了需求動機和鬥爭熱情,不願再進行鬥爭;或者違背規律,選錯鬥爭對象,鬥爭了而毫無進展,不能獲得愉悅獎賞,就必然要產生副面的消極情緒,乃至發展為心理疾病。
需求鬥爭獎賞規律是指具備不同現實條件的人,為不同的需求,進行不同的鬥爭,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效應,長此以往,則會形成不同類型相對穩定的需求鬥爭方式和精神情感狀態,進而影響著人的身心和生活。根據需求鬥爭獎賞規律,可以把人的需求鬥爭方式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它們交織交錯,充斥人生,但總應以正常的需求鬥爭方式為主。一旦其他類型的任何一種占據主導地位,形成習慣,成為常態,那就是不正常的生存生活方式,會使人產生不正常的精神情感。
1 、為有意義的需求,進行著有動機和興趣、有進展和獎賞的鬥爭(正常狀態)
正常的需求鬥爭方式是:為滿足有意義的合理性主導需求,進行著有動機和興趣、有進展和獎賞的鬥爭,這樣的人生才會充實、幸福、有價值。“需求、鬥爭、獎賞”這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統一整體,不可分割、不可偏廢。一旦嚴重分割、長期不協調,即說明人的心理、行為活動偏離了正常人的需求鬥爭方式,就可能產生心理問題。凡事有度,正常人的“需求鬥爭獎賞”總處於整體平衡狀態,即便偶爾有所偏激,也是應激性、過渡性的行為。比如,無所事事會百無聊賴,必須做不感興趣的事會鬱悶,面對強大敵手的威脅會害怕,面對弱者的無理頂撞會憤怒,面對不稱心而又左右不了的客觀事實會急躁和無奈......為了更好地生存繁衍,基於生命的本能認知、判斷和反應,人都會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遭遇不順心的事而產生相應的不良情緒是正常的,也比較容易被感知和消解,但如果長期感受著不適情感,那就要警惕了。量變引起質變,積勞易成體疾,積鬱易成心疾,長久地勞累能引發相應的生理疾病,長久地體驗不良的情感勢必要引發心理疾病。因此,無論是從生存生活、健康身心的角度,還是從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角度,都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現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奮鬥目標,立足現實,實事求是,為滿足有意義的主導性需求而鬥爭。
2 、為無意義的需求,進行著有動機和興趣、有進展和獎賞的鬥爭(麻木頹廢)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繁重乏味的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們將會更有條件去追逐更高層次的需求,以實現自我、實現個性的全面發展。在為滿足需求的鬥爭中,要警惕“遊戲人生”的生活方式。把娛樂遊戲當成人生常態的生活,雖有主導需求,有為滿足需求進行鬥爭的動機和興趣,其間,也能體驗到相應的刺激和愉悅,但這種主導需求並沒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娛樂遊戲總歸是“遊戲”,它不承擔責任,也產生不了任何的正面效應和建設性貢獻。玩樂只能是業餘的一种放松性休閒方式,而不應該成為人生的常態,沉迷其中只會使人麻木沉淪,虛度年華。“人活一世,草生一秋。”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轉瞬即逝,萬事成空,既然能幸臨人世,就應該用心去體驗和感受,用心去學習和工作,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類的生生不息上,用在有價值的興趣上,唯此,才能不虛此行,無憾終生。
3 、脫離鬥爭(平庸困頓)
勞動創造了人,人不能脫離真正意義上的勞動。沒有壓力和動力,無需求,無鬥爭,那是懶散,是碌碌無為,這樣的人生會空虛無聊,生活會蒼白索然;有需求,無鬥爭,那是空想,是做“白日夢”,這樣的人生會迷惘困頓,生活會虛幻潦倒;有需求,但茫然無措,脫離具體鬥爭對象,進行空泛的鬥爭,那是浮躁,這樣的人生會糾結虛無,生活會焦灼鬱悶。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人生就是一個奮進的過程,只有追尋需求目標,從事自己熱愛並對社會有益的工作,才能安身立命,體現價值,才能感覺充實和幸福。
4 、無主導需求,進行著無動機、無興趣的鬥爭(抑鬱症)
無主導需求,並不是沒有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某種目標得以實現或換了新環境後,患者沒有了能提起鬥爭興趣和熱情的主導性需求目標。雖然患者也可能有必須鬥爭的心理和環境壓力,但就是意識不到問題的解決對社會或個人具有的現實意義,產生不了鬥爭的動機、興趣和熱情,總提不起精神,缺乏鬥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了主導需求,他們長期進行著一種無動機、無興趣的鬥爭,即便有時也有進展或成果,但患者卻沒有渴望進展或成果的需求心理,因此也體驗不到應有的愉悅獎賞,形成不了“需求鬥爭獎賞”的良性循環。抑鬱症患者,或者極為孤獨,或者疲於應付日常生活,根本就不清楚活著的價值所在。
高爾基說:“當大自然剝奪了人類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時,又給了他一根拐杖,這就是理想。”人生就是一場滿足需求的鬥爭過程,人生的最大樂趣就是通過鬥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一個人不再有能夠激起鬥爭興趣和熱情的主導需求時,他的生存空間也就被剝奪了。
5 、有主導需求,進行著無進展、無獎賞的鬥爭(神經質症:包括普通神經質症、強迫神經質症和焦慮神經質症)
神經質症患者是以消除主觀放大了的身心不良認知感受為主導需求,偏離了正常人的需求鬥爭方向,選錯了鬥爭的對象,進行著無進展、無獎賞的鬥爭。在一定條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現神經質症的症狀。如初次在眾人面前演講,會感到緊張;經過辛苦努力,學習成績仍不理想,會感到自卑;聽說別人發生煤氣中毒事件後總覺得自家煤氣閥口沒關好,不反覆檢查就放心不下;遭遇不幸後,難以接受和面對現實,不安於現狀;等等。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種緊張和不安的感覺是生活中正常的、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現象,事過之後就會淡化和消失。但某些特殊素質者則會主觀上把那些正常的反應和感受視為逆端,會威脅到自我個體的成長發展,因此,總想拚命消除之,否則就會心理不安,甚至會有危機感。而這種無能為力、無進展獎賞的鬥爭,只能使人進一步產生焦慮和自卑,使人更加注意不適情感,更加過敏,形成精神互動作用(精神的互動作用加上人的暗示作用,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奇異的感覺),陷入惡性循環,從而使這種不安感被病態地固定下來,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形成神經質症。因此,神經質者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其結果只是不斷地創造著神經質症狀,並使其遷延不愈。
對神經質素質者來說,講道理和認知是不會奏效的,因為患者本人完全知道這是沒有道理的,是在杞人憂天、作繭自縛。“順應自然,為所當為”能阻斷精神互動作用,避免陷入惡性循環,其實質就是使人不再進行無進展、無獎賞的鬥爭。
6 、逃避鬥爭(癔症)
遇到所謂的危機或壓力時,癔症患者也有趨利避害的主導需求,但他們卻不自覺地採取了逃避鬥爭的方式,昏迷狂亂、神遊物外、蒙蔽視聽、痙攣痛苦。針對某種特定的場景和特定的對象,這種逃避鬥爭的方式或許臨時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對發病者本人有一定的好處,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逃避鬥爭的方式是無濟於事的,只能給患者帶來更大的損失和傷害。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癔症患者在荒山野嶺遭遇了虎、狼之類的猛獸,這種逃避鬥爭的方式則很難使他有逃生的機會,因為猛獸是不會被這種現象嚇退的。
7 、無法正常鬥爭(精神病)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人腦是意識的生理基礎,精神病患者的腦功能出現了問題,不能像正常人那樣進行正常的認知、感受、思維,也就不存在遵循規律,因而也無法正常鬥爭。這種人思維紊亂、神志不清,甚至對保護照顧他的人也“翻臉不認”,難免要被環境、被社會無情地淘汰。法律規定重症精神病患者不應當結婚或者暫緩結婚,除了基於婚配當事人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的考慮外,精神病在遺傳上影響人口素質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兒童心理原因
一、胎教的影響。現在很多母親給胎兒聽胎教磁帶,但是已發現有些幼兒由於聽覺刺激不適當,反而造 成失聰。
二、沒有經過爬行訓練的影響。21世紀2/3的城市兒童缺乏爬行訓練,過早地使用學步車。嬰幼兒在爬行的時候,會努力抬頭,四肢、手眼的協調能力得到訓練。沒有爬行經歷的孩子,長大以後手可能會不聽指揮,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時過慢。
三、缺少正規教育的影響。進過幼稚園的幼兒,活潑、開朗、易合群、守紀律、講禮貌。而家居幼兒就顯得過分害羞、怕見人,在陌生環境中難以適應。
四、強制學習的影響。現在有些家長有意識地讓幾歲的孩子背詩詞、字典、地圖等,但是有專家認為,孩子3歲之前,不應該進行這些機械記憶訓練。兒童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3歲之前,應該著重發展孩子的適應能力、語言能力、想像力等,而不是機械記憶。
五、教育方法的影響,如父母對孩子溺愛遷就、百依百順,使幼兒形成驕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種是採用打、罵、嚇、關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養態度矛盾,更會使孩子發生心理問題。
六、家庭氣氛的影響,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離異,使幼兒不知所措,或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形成自卑、抑鬱、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常見心理問題
青少年期是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時期,是一個開始由家庭更多地邁進社會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變化巨大,面臨多種危機的時期。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國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在心理諮詢中,青少年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大致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心理障礙
青少年心理問題中最常見也嚴重的要數青少年抑鬱症,因為由其導致的自殺可給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如果學生在一段時間內體驗到心情不愉快、高興不起來、煩悶;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變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腦子變鈍了、注意力難集中、記憶減退;學習失去了動力、人變“懶”了甚至厭學;對成績下降變得無所謂或對什麼都無所謂、;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著沒意義、產生輕生的念頭。應及早求教於專科醫生,以防不良後果的發生和疾病的進一步的發展。
對人恐怖症
也是青春期常見的心理疾病,表現為見到異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臉紅、怕跟人目光對視或怕被別人目光注視,控制不住用“餘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對方的敏感部位,覺得別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變化和窘態,能洞察到他內心的想法等等,於是避開他人,影響和別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但往往因症狀難於啟齒而不敢就醫,通常要到出來社會工作之後,感到實在無法忍受才尋求治療,從發病到治療已煎熬了多年甚至十餘年,強迫症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產生性煩惱和性困惑
性煩惱的產生是由於性意識覺醒之後青少年的生理需求與社會行為規範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來是青少年對自身性發育、性成熟的生理變化產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於社會倫理道德的約束和對性教育的神秘化,常會導致青少年的心理衝突。他們常認為“性是不好的”、“對異性長輩出現性幻想是可恥的”、“手淫對身體是有害的”等,出現對性的消極評價和過度的性壓抑。通過對各種神經質症的深入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由錯誤的性觀念而引起的對手淫、性幻想等的嚴厲的自我懲罰(心理的或生理的)是導致產生神經質症狀發生的心理溫床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嚴重的自卑感、對人恐怖症等症狀。男孩對手淫、遺精、性夢的錯誤認識,女孩對月經、性幻想、自己體象的消極認知和評價,偷看黃色錄像,早戀及過早性行為等,是青少年期較為突出的心理行為問題。改變對性的態度應是人生心理修養的一個重要內容。淨化社會風氣,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組織各種有益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高尚情操以及家長改變傳統觀念,早期給孩子予健康的性教育等,對中學生的性心理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必要時應接受專業心理諮詢,不要耽誤孩子。
學習壓力
對於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讀書。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常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因為學習壓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屢見不鮮。這其中不乏重點學校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壓力常來源於他們對學習現狀的不滿和不恰當的比較,不能接受自己的現狀,過分注重結果,而體會不到學習的興趣,整個社會、整個學校都在比較的氛圍中,要學生真正做到放棄比較,接納自己的確不易。考試焦慮、厭學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問題等,是青少年及家長前來諮詢的常見問題。這些情況在期末、期中、升中、聯考、周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如父母關係發生突變等)時更為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反抗情緒,形成家庭暴力,有極個別甚至消極自殺。現在全社會都在呼籲給中國小生減壓,希望情況會有所好轉。
人際交往的壓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獨立的願望日益變得強烈,社會交往、發展親密的夥伴關係是青少年一種精神需要。因人際關係壓力而煩惱的年輕人通常表現為自卑、過分注意他人評價、容易受到傷害、虛榮心強、怕丟面子等。
一方面,他們要求獨立,希望能夠擺脫依賴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夥伴關係;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而自尊心又極強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體中感到壓抑感和孤獨感,被這種心理陰影籠罩而不能自拔。家長、教師或心理工作者應幫助青少年改變一些不恰當的認知和態度,引導青少年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學會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有缺點,有失敗,有可能丟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過分苟求自己,也不要對外界寄託過多過高的期望,在行動和實踐中增強信心培養技巧。沾染不良習慣和不良嗜好。
青少年期雖然心身發展較快,但此時他們思想尚未成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時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強。使他們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易養成不良習慣和沾染不良嗜好。現在有不少青少年沉迷於電子遊戲、電腦遊戲或上網而不能自拔,嚴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損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竊等違法犯罪之路。另外,具有行為問題(如反社會行為、家庭內暴力、出走、自殺等)的青少年,通常遭到過太多的批評、指責,他們對成年人幾乎都充滿敵意和不信任,往往較難糾正。如何正確引導青少年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常見問題
(1)逆反心理:青少年處在青春發育期.也是不穩定的時期,由於大腦發育已趨於成熟,有思維判斷和分析能力。從童年期單純的正向思維逐漸發展為多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在接受教育和社會文化交往中,也掌握了逆向思維的方法,同時也就產生了逆反心理,表現為對父母的再三叮囑話反感。
①不喜歡按照別人的吩咐做事;
②做某些事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做,不顧別人的反對;
③喜歡與眾不同,好表現自己;
④違反了學校或社會規則感到愉快;
⑤愛冒險,喜歡別人注意,認為自己不好惹,我是最棒的;
⑥對別人的批評反感,憤怒;
⑦給家人或學校增添麻煩感到快樂。
(2)焦慮抑鬱狀態:青少年從兒童期轉型到青少年期,從依戀父母轉向同學和朋友(尤其住校生),逐漸接受社會適應性,而產生焦慮抑鬱情緒,表現為:
①經常頭痛、肚子痛;
②多夢,夢見家中發生了不幸;
③食慾下降,胃痛;
④害怕上學,和同學說話時緊張;
⑤擔憂、膽怯;
⑥擔心不能把事情做好;
⑦遇到高興的事也不快樂;
⑧手腳發顫、發麻、多汗;
⑨注意力不集中;
⑩覺得生活沒價值,感到自卑,經常內疚自責。
具體原因
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日益深入,經濟收入成為社會地位的重要指標之一,而青年階段則迎來生命周期中,“需要與擁有之間得倒錯規律”,即在有不同階段所構成的人生髮展的過程中,在最急需各種資源的青年階段,個人能擁有的東西還非常有限;而到了對各種資源需求較少的“成功階段”,個人則又擁有了很多東西。因此,青年階段正處在一個百需待補的特殊時期,金錢“焦慮”成為一種很現實的心態。
在傳媒發達、信息爆炸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數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了中老年人,但是,這種“現在感”的過於強大,則造成了青年對於國家歷史、甚至是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任務的知識量很少;在我們當今的各類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歷史知識傳播方法,則是導致青年難以形成相關歷史意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地加強和豐富具有歷史感的各種教育,以及進一步創新愛國教育、英雄主義教育,在當今這個時代,不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近年來,誠信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學術研討的熱點,青年中的“失信”現象也時有“曝光”,如個人貸款中的違約現象等,儘管我們逐漸增加了更多的法律法規來調整社會行為,但是,作為現代社會中有效交往最重要的心理機制,誠信仍然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較高的誠信度,不僅是人們減少交往代價、提高活動效率的基礎,而且也成為更高級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社會成員造成了各種壓力,從而較易引發心理問題。當今青年由於出生和成長在較優越的生活環境當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顯得相對較弱,而這一點又會成為導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關調查表明,目前全國約有3000萬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問題,其中,中國小生中的心裡障礙者占21%——32%;大學生中的心理障礙者占16%——25%,而且還呈現上升趨勢,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人格發展,嚴重時還會導致自殺等極端行為的出現。因此,增強青年的心理承受力,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無疑成為需要各個方面給與關注的重要課題。
作為人生歷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青年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個體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形成穩定的人格系統,在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眼中,這種心理任務的完成在傳統社會裡通常能夠比較順利,因為傳統社會具有較高的同質性、穩定性,而在現在社會則不可能順利,因為現代社會表現出較高的異質性、變遷性。因此,現代社會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確地確立自我並非易事。
在社會轉型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有些青年人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中出現了某些困惑現象,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社會轉型期的規範缺失,由於舊的標準或規範有的已經失效,新的標準或規範一時還不完備,而使一些青年心無所依,二是標準多元化導致的多重困境,由於社會的日益開放所帶來的多樣化,往往造成一種一種相對化情境,於是,就會產生某種不確定性,從而導致青年出現困惑感,所以,儘快減少和消除青年的這種困惑感,增加確定性,是當今社會的文化建設和價值體系建設所面臨的主要任務。
老人心理問題
1、幻想心理
受身體逐漸衰老的影響,有些老年人盼望長壽的願望會越發強烈。於是,他們會常常用幻想來欺騙自己,以獲得一時的心理寬慰,如愛聽他人關於自己健康的恭維話等。
2、抑鬱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較脆弱,面對衰老的客觀事實既懼怕又無奈,這種心態如果不及時調整,極易導致抑鬱。這種抑鬱比較頑固,很容易使人喪失生活的興趣,令人感到疲憊。因而這種人很容易情緒激動,動不動就發火,常常自卑自責、自怨自嘆,嚴重者可有自殺的傾向和行為。
3、怕孤獨心理
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異常,其主要表現是自我評價過低、生存意識消極、經常對他人不滿及抱怨。長此以往,有此情況的老人就會加強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強化自我內心的封閉,逐漸地疏遠社會,最終會形成孤獨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並將默默地承受孤獨帶來的痛苦。這類老人既希望別人關心照顧,又害怕由於過分期望而出現過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於是常常拒絕與他人交往,因而會變得行為孤獨、性情孤僻,與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4、偏激心理
這種情緒可表現為兩個相反的趨向。一種趨向是因衰老以點帶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無用之人,經常自責、自卑、自憐和自貶。另一種趨向是因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別人,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關心和照顧,卻不考慮他人及社會的實際條件和能力。當這種希望得不到滿足時,又加劇了其心理上的偏激,並因此而自暴自棄。
5、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體有病而多疑,常表現為無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輕傷小恙也自以為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間或談病色變,問病又止,求醫換藥不斷。這種疑病可令其對衰退的機能極度敏感,對一般人感覺不到的體內變化或體驗不到的痛苦也都會有所感覺,如對心臟的跳動、胃腸的蠕動等方面的變化也能感覺到。這些過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6、怕死心理
他們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懼死亡。懼怕談論死亡,不敢探視病人,怕經過墓地和聽到哀樂,甚至看到一隻死亡的動物也備受刺激,不敢正視。
男性心理問題
男性常見心理問題
1、對生活上的事情,大多取負面的態度,或者太在乎小事情。比如空調壞了,沒有煤氣了,別人從衛生間出來忘了關燈。這些小事也足以使他們產生不悅的情緒。
2、態度保守,拒絕新事物的發生。對任何家裡要添置的東西都抱否定態度,不喜歡新的變化。對於工作上任何細小的變化也感到無所適從。
3、對別人的要求,不懂得說“不”。有些事情明知道自己做不好,但是還是礙於情面答應下來。使自己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
4、非常剛愎自用,自己什麼都說了算。有時候即便是錯了也不願意改正。
5、經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喜歡跟人接觸。不關心除了自 己之外的任何事情。
6、約好的時間經常遲到。哪怕是跟女友約會,也要找出理由來說明自己遲到是有原因的。
7、把自己的痛苦無限放大,身體出現毛病,就重複地向不同人講述入院經過,手術過程和病後生活。渴望別人照顧自己。
8、在聽別人講一件事或者一個笑話時,常常打斷對方的話並說,自己已聽過。
9、任何人談論的問題,都表示知道。並且見解總是與別人不同。跟人爭論時,顯得氣急敗壞。
10、碰到一點困難就悶悶不樂,不能用一個常人的心態來對待問題。 處理方法
你如果在自己身上發現六個以上類似的情況就要注意,需要找一位心理醫生去談一下。有些是人的性格所造成的,比如內向。但是更多的情況是在後天的生活中形成的。我們知道,甚至每一個兒童都是快樂的,因此,如果不快樂,就一定要找出原因來。
在問題發生的最初,就努力解決它,可以下意識的處理。比如如果發現自己太在乎小事情,就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煤氣壞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我犯不上為此生氣。可以省去做飯的麻煩,吃兩天快餐不也很好嗎。總之,要學會自己給自己一個正面的暗示。
女性心理問題
除了疾病,職業女性最突出的一大生命指征就是精神壓力。此次的體檢結果顯示,幾乎所有女性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心理問題,每個人都有心結。加了“職業”兩個字的女性,似 乎多了些許無奈。所以,由職業衍生出來的心理問題也似乎多了幾分特殊性。
年齡恐慌女人都擔心衰老,所以由年齡而產生的恐慌正在女性中瀰漫開來。她們面臨隨時被老闆解僱的風險,又因年過35歲而被眾多招聘信息排斥而沮喪。
心理疲勞隨著閱歷的增長,職業女性對工作的新鮮感逐漸減少,不少人出現了莫名的疲勞。她們擔心這種來自心理的疲勞會降低工作效率,也會削弱自己的競爭力。
懼怕寂寞這也許是現代人為了獲取物質上的富足而付出的代價。儘管生活和工作繁忙而緊張,可是,一旦閒下來,就會從內心渴望將心中的煩惱、幻想和情感向人傾訴。但是,又苦於找不到可靠的、有耐心的、能夠溝通的聽眾。
缺乏自信事業發展不順利的時候,很多女性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正是因為自信心不足,過多地消耗了她們的精力和時間,減弱了她們追求成功的動力。資訊時代隨時隨地的知識更新,而這也正是許多職業女性所欠缺的,由此而產生恐慌。
目標游移許多職業女性愛跟別人比,總覺得自卑,處處不如別人。這種來自內心的干擾,容易使職業女性被外界的目標所遷移。
薪水少大多數的職業女性還處於工薪族,但來自家庭的壓力卻讓她們時刻感到薪水缺乏,囊中羞澀。
緊張中年職業女性徘徊在工作和家庭之間,處於承上啟下的角色。她們承受著各種壓力,諸多的社會心理因素,常常使她們處於莫名的緊張狀態。
不平衡同樣的學歷、工作經驗甚至能力的人,會下意識地互相比較,但這種比較往往會造成心理不平衡,心態很 容易出現紊亂。
處理辦法
全面安排,量力而行。首先要正視自己的精力,能力有限,凡事不要勉強,把所有事情儘量進行全面安排,分清輕重緩急。同時,要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值不要過高。
講究方法,尋求支持。在學會合理地安排生活、工作時間的同時,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親歷親為,而是要發動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生活有序,忙裡偷閒。無論生活、工作再緊張再繁忙,也要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有張有弛,儘量避免做過多的事情。重要的是,要儘量擠時間和家人在一起,約上朋友去郊遊,徹底放鬆自己,享受自己的時間。
注意飲食,合理調節。日常飲食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定時定量,別因為忙碌而放棄正常的飲食。營養不良只會影響精力,不僅不利於工作,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及時宣洩,找人傾訴。心理壓力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宣洩。當感到有悲傷、憤怒、急躁、煩惱、怨恨、憂愁、恐懼等情緒時,可以大聲地喊出來或哭出來,同時要勇於向親友傾訴,或是向心理醫生嘮叨,在他們的勸慰和開導下,不良情緒便會慢慢消失。
心理問題
第一個問題:不能面對和接納現實
由於他們涉世尚淺,理想往往脫離客觀條件。在擇業過程中並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識、能力、性格、愛好、氣質與以後從事的職業是否匹配,沒有深入考慮所選擇的單位是否有利於自己的發展。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產生不安或不滿的情緒,失去競爭勇氣。
個人價值的實現是必須以社會認同為基點,如果不能在工作中通過相應的職務、職責的實現來達到認同,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適,不能正 確面對現實和接受現實。
第二個問題:缺乏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
很多同學對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他們往往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希望一畢業就進入好單位,在較短時間裡一舉成名,沉溺在對未來的構想中,卻不能從小事做起,從基層做起,從現在做起。殊不知,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日積月累的經驗沉澱,怎么可能成功。
大學生剛步入工作崗位,單純地攀比薪資、工作環境和頻繁跳槽,不僅不利於自己正確的職業心理素質培養,同時,工作經驗和知識也得不到積累。在職場中沒有核心競爭力,職位總是處在一種最低且沒有安全保證的級別上,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同時,也不利於健全的社會職業人格的形成。
第三個問題: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生一入社會,就面對就業的不景氣和擇業的困惑,使得應屆畢業生在經歷了短暫痛苦的職業歷程後,往往會選擇繼續深造。有的人對自己的信心不足,迎合社會熱門需求,盲目追求“本本”,借考證來緩解對社會就業競爭壓力的恐懼。
第四個問題:缺乏客觀的自我評價體系
有專家表示,戀愛受挫,不堪忍受身心重病、學業或就業壓力過重、人際交往困難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崩潰走上絕路的四大原因。有的是單一原因誘發,也有些是多個原因重合所致,其中絕大部分都與戀愛失敗有關。
大學生一般都比較優秀,智力水平較高,成績較好,思考問題比較多,但是個性中大多都有完美主義情結。家長、老師以及自我的期望給他們造成了很大壓力,他們不允許自己有半點閃失,有半點不如別人。因為對自己要求太高,心會很累,如果遇到適宜的刺激,就會覺得活著沒任何意義了。因此,大學生應當為自己建立客觀的自我評價體系。
大學生越來越脆弱,家庭與學校教育難辭其咎。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在於獨生子女親職教育出現問題以及中學的應試教育忽視了對人的全面培養。因為有聯考指揮棒懸在那裡,家庭和中學片面重視智育,忽略了對孩子的品德、意志力、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以及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的能力的培養。上述品格和能力培養的缺失,使大學生在遭遇戀愛、學習、就業、經濟壓力時,不知道怎樣調節,導致產生心理壓力。
解決辦法
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呢?首先要客觀評價自己,樹立良好心態。大學生之所以在進入社會後,遇到職業困惑會頻繁的跳槽,是因為他們面對工作壓力時,初期進入社會的激情不持久,所以容易在重複無緒的工作狀態下產生職業厭倦。只有在對於自身的性格和專業方向上有明晰的認識,把握住正確的職業方向,才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心態來迎接工作中的挑戰。
其次要正確認識社會,尋找適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需要一個環境來培養增強社會競爭力,工作的初期對於所選擇的行業必須有個清楚的認識,針對目標企業的有明晰的職務分析,並結合自身的資源做一個最佳的匹配,這樣才能勝任工作,找到自己真正的社會角色。有一個為自己活的最高價值的問題。那么,終極關懷就是你所關心的東西了,所以必須實現終極關懷,使個人具有更高的人生價值。
心理:健康的另一半
健康,是每個生命的追求,對於人類來說,健康不僅僅是體魄的強壯,更是心理的成熟穩定。那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生活才會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