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長16.5cm、高9.5cm
清代初年是紫砂器製造的繁榮時期。江南一帶,經濟發展,商貿活動頻繁,康熙二十四年海運開禁,與海外通商便利。宜興從水路可達揚州,從而使紫砂器具的銷售具備了良好的條件。
同時,紫砂器(特別是壺)也逐漸成為貢品,上奉皇宮,受到青睞。清宮內務府檔案中,有不少皇帝指定式樣燒造宜興壺的記錄。當然,正如外銷瓷、外銷紫砂茶具一樣,尋常百姓家的凡物一走出鄉間,走出國門,走進皇宮,反倒“入鄉隨俗”,變得中西合璧或富麗堂皇起來,比如,更加注重壺身裝飾,大量使用彩釉、貼花、印花、開窗雕玲瓏等手法。
這把壺方圓結合,把、鈕、三彎流、肩、腹都是富變化的曲線,使得方正的底等處並不覺得生硬突兀。
最有特色的自然是該壺的裝飾:一面是竹葉岩石,另一面是御製詩。詩中有對句“徑穿玲瓏石,檐掛崢嶸泉”,很可以據此另繪一幅水墨山水圖的。但儘管是御製詩,匠人竟可作些字句上的改動,曾發現同一首御製詩在不同壺上有字句稍稍不同的現象。這種裝飾與一般的泥繪又不同,是堆塑寫成。方寸小篆以泥堆成,手藝之稔熟,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