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縣徐家鄉
歷史
在嘉慶13年(公元1808年),一徐氏婆婆在此建一廟,取名徐家廟,前來燒香拜佛的人很多,於是有人在此買賣東西,後來逐漸形成場,所以名叫徐家場。1950年行政區劃設大革,騎嶺兩鄉,1955年合併為徐家鄉。概況仁壽縣徐家鄉位於縣城東南方47公里處,地處淺丘,依傍龍泉山脈,屬於亞熱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7.4℃,四季變化明顯。徐家鄉幅原面積33.5平方公里,所轄15個村,102個經濟社,4578戶,16588人,其中男8540人,女8048人。徐家鄉共有耕地面積13844.73畝,其中田9622.59畝,土4222.14畝。有水庫12.5座,2000多畝森林。主要農產品有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水果、疏菜、中藥材、甘蔗、花生等;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石灰石、文化石。徐家鄉多產大米和魚,是典型的“魚米之鄉”。總之,徐家鄉“米質好,魚兒肥、甘蔗甜、礦產多、環境幽、形象佳”。
交通
徐家鄉東距富汪路4.5公里,西距促進鄉6公里,南距四公鄉9.5公里,北距寶飛鎮7.3公里,西北距鳳陵鄉9公里。目前水泥路已灌通全境,交通十分方便。
基礎設施徐家鄉在2004年8月,各村已實現公路、電話、有線電視三通工程,徐家鄉已開通2180戶程控電話,1580戶村民已安上了閉路電話,場鎮2個,街道8條,有商貿和個體工商戶568戶,農貿市場2個,中國小5所,在校學生2680人,有衛生院2所,自來水廠2個,場鎮設施初具規模,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文教衛生
教育設施:初級中學1所,國小3所,幼稚園4所。
衛生醫療設施:塗家衛生院、徐家鄉大革衛生院,徐家鄉計畫生育服務站和15個村合作醫療服務站。
社會福利設施:徐家鄉敬老院和徐家鄉大革敬老院。
農業經濟
徐家鄉農業結構合理,形成了傳統項目與優勢項目的互補,其中有優質水稻960畝,優質水果1280畝,新鮮疏菜基地830畝,甘蔗800畝、花生300畝、中藥材500畝,集約化養魚1200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1554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790元。
工業發展
徐家鄉2005年GDP達到6387萬元,工業產值991萬元,工業主要以石灰石、煤炭、建材為主,其規模較大的企業有:仁壽縣新德石材廠、仁壽縣雲城石材廠、仁壽縣群英豬鬃廠、鐵石預製件廠、蒲草焦化廠、仁壽縣建軍片石廠。
特色風景
1999年前,一群白鶴突然棲身在徐家鄉鴨塘村有200畝面積和60畝水面的松樹林中,沒有離開的意思,數量不斷增多。為使這群不速之客長期居住下去,徐家鄉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促使樹木健康成長。並規定,白鶴既使吃了稻田中的魚苗、穀子,也不許獵殺、毒殺,為白鶴快速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成群高飛的白鶴也同時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森林公園徐家2000多畝森林,四處都有是鬱鬱蔥蔥,蒼翠挺拔的樹木,猶如青龍環繞,又如碧海揚波。微風中,可以聽到松濤柏詠,鳥語對答;可以看到群山百花盛開。再加上山下十二座半水庫清澈的庫水,徐家簡直就是一個碩大的自然森林公園。
高坡
高坡山由幾十條人鑿石梯組成,幾乎成九十度的坡度,可謂天險,坡的下面是一個四季常青的陰河水流,許多的村婦就在陰河洞的出水口洗衣服。九龍洞
九龍洞,很多年以前洞內住著一群高僧,傳說洞內的一個水池的水吃了可治百病,水池修建在廚房,恰好山上的滴水都滴在水池裡,水喝起來清甜可口。建設
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政府是主導,民眾是主體,發揮民眾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仁壽縣在農村公路建設中進一步明確縣、鄉、村“三級責任制”,村委會作為建設主體、負責轄區內通村公路的質量管理;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的協調、服務工作,對通村公路的建設質量進行監督管理;交通局作為農村公路建設的主管部門,負責進行技術指導。建設過程中,實行“四權”模式,即:村黨支部行使領導權、村民大會行使決策權、村委會行使執行權、村民行使監督權;推行“八步工作法”,嚴把立項、技術、質量、進度、資金管理、信訪穩定“六道關”,真正修民眾修的起的路、修民眾想修的路、修民眾滿意的路、修民眾明白的路。
徐家鄉是仁壽縣嚴重乾旱的35個鄉鎮之一,由於屬黑龍灘非灌區,8個村15個社5000餘人缺水,農作物損失嚴重。徐家鄉黨委、政府一方面廣泛發動民眾抗災自救,要求所有鄉幹部包村包社包戶解決民眾困難,一方面興修水利設施。徐家鄉採取政府規劃、組織勞力、適當補貼、幹部考核的辦法鼓勵村民打井,新打井補貼150元、完善井50元。為保證村民吃上乾淨衛生水及長遠考慮,井台、井圈都貼上瓷磚以美化、淨化。井台混凝土澆注1平方米,高於地面10公分,井圈高於井台5厘米以上。
南城縣徐家鄉
介紹
徐家鄉位於江西省南城縣縣城東北部,距縣城35華里,總面積128.11平方公里,總人口23100人,420戶。耕地面積25680畝,山林面積12498畝,轄13個行政村,129個村小組,76個自然村。206國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例。徐家鄉支柱產業主要有紅磚、酒業、造紙業、木竹製品、繡品、大棚種植、特產養殖。花卉園圃、運輸業等。徐家鄉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初步形成以大棚蔬菜為主的種植業,以鱖魚、池蝶蚌為主的水產養殖業,現代科技示範園區已初具規模。工業經濟發展迅速,有效外資土壤多為紅粘土,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適宜種植水稻和柑桔、白蓮、大豆、西瓜等作物。水域面積3454畝,主要礦產有鈾、瓷土等,鈾分布在游家村七寶峰。徐家鄉素有“噸糧之鄉”,糧食是全鄉農業生產最主要作物。在糧食生產中,水稻又居首位。2005年糧食產量達19712噸。2005年工家業部產值達39275萬元經濟發展1984年,徐家建鄉,當時除了幾家“作坊式”的鄉屬小企業,幾乎找不出一家像樣的工業企業,鄉財政收入90%以上來源於農業。2004年以後,短短几年間該鄉先後引進了客商企業12家,其中2家投資超3000萬元。
徐家鄉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2004年以後幾年來鄉里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實行高位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相結合,瞄準重點產業、重點區域招商的結果。通過招商,該鄉逐步形成了以鴻豐鉬鐵合金廠、鑫旺有色金屬為龍頭,永泰造紙、金宏工藝、秉誠新型材料等10家客商企業齊頭並進的工業發展格局。
徐家鄉是江西省“竹涼蓆加工基地”,興起於19世紀80年代,擁有竹涼蓆加工散戶200多戶,但因為分散作戰,19世紀九十年代竹涼蓆市場低迷時,全鄉90%以上加工散戶都積壓了產品,許多散戶賠了本。為了壯大這一特色產業,該鄉組建竹涼蓆合作社,引導黃壽俚等人創辦了壽昌、游家等竹涼蓆產銷公司40多家,直接帶動農戶1500餘戶,僅該鄉游家村就有120多戶家庭從事或間接從事這一行業。到2008年徐家鄉已有竹涼蓆加工企業36家,年產值超6000萬元,利潤達80多萬元。
工業的興旺,帶動了當地汽車物流業的發展。徐家鄉先後發展曙星運輸車隊、金輝物流等物流企業10餘家,年創稅8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