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簡身份法考論:秦漢初期國家秩序中的身份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叢書名: 比較法文叢13
平裝: 30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1816696
條形碼: 9787511816696
尺寸: 23 x 17 x 1.6 cm
重量: 522 g

作者簡介

呂利,1971年10月生,山東省滕州市人。199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文博學院,獲史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上海師範大學,研究方向為法律史、法理學。先後在《山西大學學報》、《蘭州學刊》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10餘篇。

內容簡介

律簡身份法考論:秦漢初期國家秩序中的身份》主要內容簡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根本性的社會體制變革,歷來被描述成從封建到郡縣的變革,新體制在社會史研究者那裡被稱為皇帝一人在上,萬民在下的統治秩序。秦至漢初是上述社會結構演進的一個關鍵節點,以睡虎地秦簡和張家山247號墓漢簡為主體的法律簡牘資料,是關於這一時代的第一手資料,而身份,是始終貫穿秦漢律簡的要素。《律簡身份法考論:秦漢初期國家秩序中的身份》選擇“身份”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以秦漢國家的形成為背景,將身份界定為“國家秩序中的身份”,專注乾國家制定法所規定的社會個體在國家中的地位。全書研究範圍涉及家國關係,爵制,庶人,刑罰中的身份要素等,並由此輻射財產,繼承,戶籍、奴婢、刑罰體系等諸領域。方法上則將傳統的考釋與法學專業方法相結合,有考述也有論證,史淪結合。既對前人成果進行梳理,也提出了一系列獨到的見解。是“身份,視角下對律簡的一種比較系統化的解讀,最大限度地囊括了作者基於這一視角從律簡的解讀中可能釋放的社會歷史信息,以及對秦漢法制史領域中若干懸疑問題的辨析,是一本研究秦漢法制的力作。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律簡身份法概述
第一節 “身份”釋義
一、身份的一般屬性
二、“身分”與“身份”
三、社會學、法學中的身份
小結
第二節 秦漢初期國家秩序中的身份
一、秦漢國家形成的諸學說
二、秦漢初期的國家秩序與身份
第二章 家國對峙的遺蹟
第一節 依稀可見的“家”
一、家父長制家庭
二、家父長制家庭的遺存
第二節 父權的削弱
一、家內刑殺權的喪失
二、父權的法定界限——脫離父權的條件
第三節 妥協與保留
一、“不孝”和謁殺法
二、奴婢和私屬
第三章 爵制與身份(上)——爵制的淵源
第一節 從周爵到漢爵
一、西周爵
二、商鞅變法和秦早期爵制
三、秦漢爵制
小結
第二節 爵的宗教意義和軍事意義
一、作為飲酒禮器的爵與身份
二、爵的宗教意義
三、爵的軍事意義
餘論
第四章 爵制與身份(中)——爵名與爵的取得制度
第一節 律簡與爵名
一、二十等爵爵名及釋義
二、“葆子”與爵名
三、二十等爵的層級劃分
第二節 爵的取得
一、軍功賜爵
二、非軍功賜爵
三、置後
四、傅籍
五、其他取得方式
第五章 爵制與身份(下)——“爵本位”下的資源配置體系
第一節 爵與土地制度
一、等級受田宅制
二、田宅與食邑
三、受田宅的條件
四、受田宅制實現的途徑
五、諸侯王與列侯
第二節 爵與傅籍制度
……
第六章 “庶人”考論
第七章 刑罰與身份(上)
第八章 刑罰與身份(下)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