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淦波

彭淦波,著名實業家、慈善家,祖籍廣東蕉嶺縣。是梅州籍台胞中捐贈大額資金興辦公益事業的第一人。

人物簡介

彭淦波,著名實業家、慈善家,祖籍廣東蕉嶺縣。

彭淦波點擊查看大圖

2006年10月底,世界客屬第21屆懇親大會在中國台灣舉行。8年前——世界客屬第14屆懇親大會期間,彭淦波不避時政之嫌的義舉,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令人感動和欽佩的是,長期以來,他勇當開路先鋒,支持家鄉建設,不遺餘力反對台獨。

報效家鄉

【報效家鄉 支持農村建設】
彭淦波是梅州回鄉胞中較早關注農村、支持山區建設的人。
彭淦波出生於蕉嶺縣新鋪鎮北方村樟坑,1946年春到達台灣,1971年闖蕩商海,加入了其妻兄、旅日經濟專家邱永漢先生開辦的邱永漢公司。憑著勤勞刻苦、敢為人先的一股闖勁和聰明的頭腦,公司快速發展,積聚了豐厚的財力。
“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988年10月,彭淦波踏上了魂牽夢縈40年的故土,發現農村不少人還處於貧窮落後狀態。他誠懇地提出:“我願盡最大努力幫助大家,讓老有所養,壯有所用,青少年能受教育,改變樟坑的面貌,為農村建設出一份綿薄之力。”
怎樣實現自己的諾言?在外闖蕩了幾十年的彭淦波,目睹了台灣和韓國成為“四小龍”的全過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認為,台灣快速修建道路和韓國建設好新農村、實現城鄉一體化迅速崛起的成功經驗值得學習借鑑。彭淦波把建設家園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1988年開始,他投入近200萬元人民幣修通北方村樟坑到新鋪石扇的公路和沿路涼亭。公路開通後,樟坑和鄰村的農產品等,不到半個小時就可直售梅城或蕉城,促進了鄉村的生產發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問題。
1996年,彭淦波又出資70多萬元人民幣,引入先進科技、人才和新作物品種,開發了以“三高”農業為主線的“延年農場”,成立“延年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農場的一切收益用於改善家鄉人民的生活。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有了就業機會,村民生活逐漸寬裕起來,村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也隨之提高。
為此,彭淦波又出資治理鄉村周邊環境,植樹造林,保護青山綠水,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為提高村民們素質,彭淦波專門修建了一座活動中心,購買文體活動器材,訂購報刊雜誌,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由於管理科學,“延年農場”不斷發展壯大,購建了不少旅遊設施,發展成為“黃蜂山莊”旅遊景區,並免費供遊人遊覽。為使公益事業生生不息,彭淦波出資成立了“彭氏延年福利基金會”,為全村村民的福利服務,每年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凡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能得到慰問金;設立了獎學金,凡讀高中和大中專的學子,每學期的費用都由他全包,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
【情傾教育 興學育才】
彭淦波是梅州籍台胞中捐贈大額資金興辦教育的第一人。
彭淦波深知教育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1989年,有著母校情結的彭淦波,帶著大筆資金回鄉,在東山中學捐建“賢士體藝樓”,不久又捐建了“豪勉體育中心”,與人合建了電教樓。還在他讀過書或任過教的學校悅來國小、梅北中學、東山中學、學藝中學、嶺梅財經學校、華僑中學、蕉嶺中學、新鋪中學、金山國小等,捐建教學樓、科學樓、師生餐廳、賢士橋、教室、校門、體育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捐贈教學儀器等。
年過古稀的他,還奔赴各地聯絡和資助東中校友連續15年不間斷回母校參加校慶,捐資建設母校,終於建成了數十年校友們夢寐以求的U型校園。同時,他還發動校友在智力上支持東中,為母校躋身於全國一流強校而努力。
彭淦波尤為關注師資力量和學生素質。不僅自己設立獎教獎學金,以兒子彭以豪的名義設立獎教金,以老師廖宓光的名義設立“廖宓光美德獎”,還動員其他台灣校友設立獎學金;不僅在東中設立獎教獎學金,而且還在其他學校以先人或者老師的名義設立獎教獎學金。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彭淦波正是用實際行動來體現這種美德的。1923至1928年曾任東中校長的彭精一先生,於1993年4月1日返校參加東中80周年校慶,時年已70多歲的彭淦波,扶著100歲高齡的老校長的輪椅,長途跋涉帶老校長回東中參加校慶,尊師敬老之心令人肅然起敬!
從1988年開始,彭淦波每年都前往拜謁廖宓光老師直至其逝世。還資助廖宓光出版其著作《風雨東山》和《東山三友集》。廖宓光逝世後,彭淦波又資助出版《追思集》和恩師的《油油草堂雜薈》等。翻開東山叢書,由他獨資或合資贊助的就有13部。
【樂善好施 扶貧助弱】
彭淦波還是梅州籍台胞中捐贈大額資金興辦公益事業的第一人。
彭淦波的仁愛美德有口皆碑。他每次回鄉都不要僑務部門的車接送,而是坐三輪車或的士。他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扶貧助弱,用他的話說,就是“要儘量幫助下崗工人,讓他們有飯吃。”簡樸的話語,道出了彭淦波的慈善心腸。
彭淦波扶貧助弱、培育英才的善舉被人們傳為美談。1995年,彭淦波慷慨資助東山中學、華僑中學、梅北中學5名貧困家庭孩子讀完大學、中專。此後,這一善舉從未間斷過。除了每年捐助2000元給“希望工程”外,還創立了“梅州市新世紀互助社”,每年提前支付“互助社”在學孩子的學雜費,確保孩子們安心讀書。至2006年,共助學55人,資助金額已達100多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彭淦波累計捐資公益事業700多萬元人民幣。

反對台獨

【反對台獨 不遺餘力】
反對台獨,共同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彭淦波的一貫主張。台灣開放赴大陸投資後,彭淦波就要求其公司前往上海設立辦事處,繼而設立分公司、公司。
2004年,台灣大選期間,反對台獨的彭淦波提前返回台灣,不怕黑惡勢力的迫害,力挺反台獨的國民黨候選人連戰。十多年來,彭淦波不僅不遺餘力反對台獨,還力促海峽兩岸各界人士加強溝通往來,促進經濟與文化交流,為實現祖國統一和中華振興盡心竭力。
鑒於彭淦波的巨大貢獻,梅州市在評選“榮譽市民”時,曾多次派人前往徵求意見,但都被他婉拒了。彭淦波說:“一個人做點好事是應該的,榮譽不需要形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就是最大的榮譽。”是的,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彭淦波所做的一樁樁好事、實事,父老鄉親有目共睹。他熱愛祖國家園的執著和惠蔭桑梓的深情,鄉親們不會忘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