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駐民主德國、尼泊爾、南斯拉夫大使
彭光偉,四川德陽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入陝北公學、延安抗大學習。1941年後任陝甘寧邊區兵工廠秘書,中共樺南縣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部長。建國後,歷任全國總工會西南辦事處組織部部長、秘書長,四川省總工會主席,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副司長,駐民主德國、尼泊爾、南斯拉夫大使。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重慶市豐都縣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簡介
彭光偉,男,漢族,重慶市豐都縣人,1958年10月生,地委黨校大專,1980年4月參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豐都縣政協主席、黨組書記。1977.08-1978.04 四川省豐都縣樹人公社農中教師
1978.04-1980.03 四川省豐都師範學校數化班學生
1980.04-1983.03 四川省豐都縣虎威中學教師
1983.03-1983.10 四川省豐都縣鄉鎮企業局陶瓷工業股幹事
1983.10-1990.04 四川省豐都縣人事局幹部股幹事、股長(其間:1986.09-1988.07在涪陵地區黨校大專黨政專業在職
2004.10-2007.02 重慶市豐都縣委副書記、縣委黨校校長(其間:2005.10-2005.11重慶市委黨校區縣領導幹部班學習)
2007.02- 2007.10 重慶市豐都縣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脫產學習
1990.05-1992.07 四川省豐都縣社壇區委副書記1992.07-1995.10 四川省豐都縣人事局副局長、編辦主任
1995.10-1997.11 四川省豐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正科級)
1997.11-2004.09 重慶市豐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其間:1999.09-2001.07 西南師範大學地理系區域經濟
研究生課
程進修班在職學習並結業;2002.03-2002.06在重慶市委黨校區縣領導幹部培訓班學習)3、原榮昌縣林業局職工,服刑人員
彭光偉,原系榮昌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本想通過踏實工作獲得升遷,而希望一次次落空。他的心態從不舒服變為不滿,繼而變為仇恨,仇恨單位、仇恨領導,最後竟用貪污公款的方式進行報復。前不久,彭光偉因貪污公款23.4萬元,被判刑十二年。昨日,查辦此案的榮昌縣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鄧文成披露了案件細節。
心憂
勤奮工作未得升遷2002年5月的一天,是彭光偉刻骨銘心的日子。
那天,單位召開全體職工大會,公布中層幹部人選。彭光偉有些緊張,因為他確信這一次的副站長職位非他莫屬,而過去的點點滴滴也像放電影一樣在他腦海中閃現。
彭光偉出生於農家,1992年中專畢業,被分配到榮昌縣林業局林業技術推廣站工作。剛到單位時,他勤奮上進,認真負責,贏得了領導的肯定和表揚,多次被評為先進。此時,他覺得領導很重視自己,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1994年,老站長退休,副站長接替了老站長的位置,便空出了副站長職位。
那段時間裡,彭光偉更加勤奮工作。可事與願違,副站長是從其他單位派過來的。
失落
升遷機會再次失去當時,彭光偉用資歷尚淺來安慰自己。
一晃8年過去了,一起參加工作的人大多得到提拔,彭光偉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任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局領導宣布任命,把彭光偉的思緒拉回到職工大會現場。
接下來的任命中,依然沒有他的名字,彭光偉的大腦一片空白。
彭光偉無精打采。領導看出了他的心思,專門找他談話,但他一句話也沒有聽進去。他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對組織產生了不滿,對工作也開始敷衍了事,經常遲到早退,領導交辦的工作總是出現紕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被邊緣化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報復
侵吞國家專項資金2004年1月,彭光偉被抽調到榮昌縣某項國家專項資金審查發放辦公室工作,主要負責對發放國家專項資金的有關數據進行匯總,並將發放明細報送銀行。
這次抽調,本是組織上對他的信任,他卻覺得是單位在發配自己,並產生報復單位、補償自己的念頭。
2008年12月,彭光偉將自己掌管和經手的國家專項資金3800餘元占為己有。
一個月後,見此事沒被人發覺,他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大。
蓄謀
騙取資金報復單位報復的快感,讓彭光偉心裡舒坦了多日。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的問題又讓他萬分煩惱:自己升遷無望,妻子沒有正式工作,一個月只拿幾百元錢,10歲的女兒又在讀書,這些都讓他覺得壓力很大。
2009年9月初,他想到了一個補償自己、徹底報復單位和領導的辦法———騙取國家專項資金後出去旅遊,讓單位領導被追究責任。
主意拿定後,他將自己虛報為符合獲得該項資金的人,把名字和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等報到了銀行,虛報資金21萬餘元。
填寫金額前,他給自己算了一筆賬:工作約20年,按一年四五千元的辭職費算,大概有10萬元左右,加上10萬元左右的補貼等費用,正好是20萬元。尾數是隨便填的。當天,他守著銀行工作人員將錢打到自己的賬戶上。
2009年9月25日凌晨,他沒有給任何人打招呼,攜款離開了榮昌。
孤獨
瘋狂賭博輸掉19萬彭光偉帶著錢來到陝西,再到四川,最後到了雲南。
剛離開家時,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這種輕鬆的感覺在一點一點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煎熬:怕事情暴露,怕妻兒傷心,怕客死異鄉……
孤獨寂寞,是彭光偉最大的煎熬,他很想念妻子女兒,想給家裡打電話,可又怕暴露行蹤。百無聊賴的他迷上了賭博機,不到一個月就輸掉了19萬餘元。
2010年5月5日,雲南省曲靖警方在對一遊戲室的賭博問題進行突擊檢查時,發現了正在豪賭的彭光偉……
法庭上,彭光偉承認自己拿公款的事,但堅稱是單位對他不公,拿走的只是他多年付出應得的回報,是單位對他應該升遷而未被升遷的補償,他不認為那是犯罪。
其實
單位並沒有虧待他“其實單位並沒有虧待他,只是他的不良心態、意識和行為影響了他的進步。”榮昌縣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鄧文成說,彭光偉所在的單位曾多次考慮過他的任職問題,只是他時而努力、時而鬆懈的工作態度,以及為人處世的做法,讓領導不敢重用他。
為了幫助他解決經濟困難,單位還將他的父親和妻子先後招為臨時聘用人員。
對於彭光偉來說,沒有受到提拔,他不是選擇積極和同事、領導溝通,找出自己和那些升遷者的差距,而是心理失衡、自暴自棄,最終走上犯罪之路,這個教訓十分深刻。
“知足者常樂。”鄧文成說,對於彭光偉這樣的機關幹部,如果不知足,過於看重名利,出問題是早晚的事。
不升即貪
警惕報復性腐敗廉政學者曾指出,只要是仕途不順,得不到提拔,就破罐子破摔,想通過貪污腐敗來彌補內心的不平衡,這種由心理不平衡引發的腐敗,就是“報復性腐敗”。
如何遏制“報復性腐敗”?
辦案檢察官建議,一方面要通過教育,幫助幹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在類似彭光偉這樣的人未能升遷時,注意發現其思想苗頭,引導他們正確對待仕途升遷和個人進退。
另一方面,應進一步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形成用人唯賢、能上能下的格局,用制度管人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