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又稱之為第十九屆奧運會,於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舉行,參加比賽的有112個國家和地區的5531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781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為東、西德兩個國家。1952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開始參加奧運會,1956年兩德國共同協商,組成聯隊,參加了1956、1960和1964年三屆奧運會。本屆奧運會時聯隊解散,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各自組隊參加了大會。1968年2月,國際奧委會開會通過了允許南非參加奧運會的決議,後因大多數國家反對,此決議又告無效。
申奧
1963年,國際奧委會於聯邦德國巴登巴登召開的第六十屆會議上,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底特律(美國)、里昂(法國)、墨西哥城(墨西哥)4個申請主辦奧運會的城市中,選了墨西哥城為第十九屆奧運會會址。會議討論中,人們對生活在平原地區的運動員能否適應這個高原城市的氣候,表示了嚴重關注。當會址最後確定下來後,各國立即尋找高原地區進行適應性訓練。
地點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該城海拔2259米,空氣中氧氣含量比平原地區低30%東西南三面群山環繞,北部是比較開闊的地帶。經第十九屆奧運會檢驗,該市高原氣候對長跑、競走、划船、公路腳踏車等運動項目的成績有不利影響,但對於短跑、跳躍等卻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墨西哥城是"壁畫之都",市內絢麗的壁畫比比皆是。第十九屆奧運會會徽就是以壁畫為主要標誌,突出了該城的特點。
投資
墨西哥政府對這屆奧運會非常重視,用5360萬美元修建運動場館及有關設施,用1億7584萬美元進行市政建設和奧運會改建。主會場設在距奧運村4公里的大學校園內,可容納八萬多觀眾,設備新穎,裝有電子報分牌、電子計時器及大型的電瓶水銀燈。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條塑膠跑道,這在奧運會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本屆奧運會為了增加觀眾欣賞的興趣,第一次使用彩色電視技術,向全世界轉播。
規模
參加比賽的國家和地區共112個,在奧運史上首次突破一百大關;運動員5531人,其中女運動員781人。首次參加的國家和地區有巴貝多、英屬宏都拉斯、維京群島、幾內亞、宏都拉斯、剛果、科威特、利比亞、尼加拉瓜、巴拉圭、薩爾瓦多、蘇利南、獅子山、中非共和國。
1968年2月國際奧委會會議曾決定,允許南非參加本屆奧運會,但遭到許多國家奧委會的反對,非洲最高體育理事會宣布,如讓南非參加,非洲將進行抵制。國際奧委會迫於形勢,後來在執委會會議上再次拒南非於奧運會門外。
中國台灣派出了43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拳擊、體操、腳踏車、射擊、游泳、帆船、舉重8個大項的比賽,其中女選手8人。前民主德國和前聯邦德國從本屆起,各自派隊,獨立參加比賽。本屆參加比賽運動員最多的國家是美國360人、前蘇聯317人、墨西哥277人。
開幕
開幕式由墨西哥總統狄亞斯主持,第五次連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幻歲高齡的布倫戴奇應邀參加了開幕式。當墨西哥20歲的女田徑選手克塔·巴西利奧高舉火炬繞場一周,登上90級台階點燃火焰時,全場8萬多名觀眾。巴西利奧是奧運史上第一位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女性。本屆奧運會還第一次正式進行了性別和興奮劑檢查。在性別檢查中,全部女運動員都取得了參賽資格,但興奮劑檢查卻發現保加利亞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和瑞典隊現代五項中的一名運動員不符合要求,因而被除名。
閉幕
運動會於10月27日下午6時舉行了閉幕式。東道主限制每個代表團只許派6人參加(但東道主可以例外),引起了一些國家不滿。
項目
本屆奧運會除了取消上屆新加的柔道比賽外,其餘18項不變,即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舉重、射擊、籃球、排球、足球、曲棍球、體操、拳擊、摔跤、腳踏車、賽艇、皮划艇、帆船、馬術、現代五項和擊劍18個大項。其中游泳項目從上屆的18個小項增加到29個小項。
賽況
本屆奧運會,美國在田徑、游泳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吉姆·海因斯在100米決賽中首次突破10秒大關,以9秒95獲勝;200米決賽則是托姆·史密斯以19秒83的成績破紀錄;在400米賽中,李·伊萬斯則以43秒86的成績創世界紀錄;跳遠比賽中鮑勃·比蒙跳出的8.90米超過當時世界紀錄整整55厘米;美國又以2分56秒16的成績獲4X400米接力金牌,並創世界紀錄。
美國的阿·厄特在鐵餅賽中又一次奪冠,第四次獲奧運會金牌,而且四次均破奧運會紀錄,他是奧運會田徑史上在同一項目中奪得四連冠的惟一選手,也是奧運會史上繼丹麥帆船運動員保羅·埃弗斯特隆之後取得如此成就的第二個人。
在女子田徑賽中,美國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懷·泰厄斯以11秒整的成績打破了100米世界紀錄並獲金牌;4X100米接力也以42秒8的成績獲金牌並破世界紀錄。
本屆游泳賽中,美國依舊居絕對優勢,獲得29個項目中的ZI個冠軍。其中查·希科克斯和德·邁耶在男女賽中各得了3枚金牌。游泳怪傑、美國的馬克·施皮茨首次在奧運會上露面,他在兩個自由式接力項目中獲得金牌,但在100米自由式中只得枚銅牌。
而從1500米到馬拉松各種距離的長跑冠軍全被非洲選手包下,這也是以往從未有過的現象,這說明非洲長跑運動的崛起,而且也表明非洲運動員的耐力是驚人的。馬拉松金牌被衣索比亞的沃爾德奪取,這是衣索比亞自1960年羅馬奧運會以來第三次獲馬拉松冠軍。
羅馬尼亞36歲的老資格鐵餅運動員利·瑪諾柳已是一位中年婦女了,她參加了5次奧運會,在前4次參賽中她只得過兩枚銅牌,本次出征墨西哥城的機會,以58.28米的成績戰勝了世界紀錄保持者西德的利·韋斯特曼,奪得了奧運會金牌。
中國台灣運動員紀政,在80米欄賽中,以與第二名相同的成績獲銅牌,這是亞洲女田徑選手在這屆奧運會上取得的惟一獎牌。
在游泳項目中除被美國隊取走的金牌外,其餘8塊是這樣分布的:澳大利亞的米·溫登獲100米、200米自由式冠軍;前民主德國的羅·馬特斯在兩項仰泳中取勝;墨西哥的費·莫諾斯在200米蛙泳中為自己的國家首次奪得游泳金牌。女子比賽的3塊金牌則被澳大利亞、荷蘭、前南斯拉夫的選手奪得,其中前南斯拉夫選手德·比多夫在100米蛙泳賽中首先到達終點。跳水賽中,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米·杜赫科娃在跳台跳水比賽中奪冠,也是首次將她的國家寫人奧運會游泳冠軍史冊。
舉重比賽中沒有一個級別的總成績刷新世界紀錄,這在奧運史上是極為罕見的。56公斤級賽中,伊朗的穆·納西里獲金牌,他是繼日本三宅義信後獲這種榮譽的第二個亞洲人。三宅義信蟬聯60公斤級冠軍,他的兄弟三宅義行與他同級比賽獲銅牌。本屆蟬聯冠軍的還有67.5公斤級的波蘭的瓦·巴扎諾夫斯基,90公斤以上級的前蘇聯的列·扎鮑金牌基。前蘇聯在本屆舉重賽中仍占明顯優勢,獲7枚金牌中的3枚。
拳擊新增加了48公斤級,委內瑞拉的弗·羅德里格一斯獲此項目的冠軍。63.5公斤級的波蘭選手耶·庫萊伊和71公斤級的前蘇聯選手鮑·拉古丁都蟬聯了冠軍。美國著名黑人拳擊手喬治·福爾曼是這次特重量級金牌獲得者。
摔跤項目,歐亞平分秋色,古典式中,除70公斤級被日本選手宗村宗二獲得外,其餘均屬保加利亞、匈牙利、前民主德國、前蘇聯4國。保加利亞的博·拉傑夫和匈牙利的伊·科茲馬都是第二次獲金牌。自由式比賽亞洲人獲8枚金牌中的6枚,日本是其中的佼佼者,共得了3枚金牌。
法國人在腳踏車賽中成績突出,獲得全部7枚金牌中的5枚。皮·特雷旦在1000米計時賽中以1分03秒91的成績創世界紀錄並獲金牌。丹·莫雷隆在1000米爭先賽中取勝,他們兩人還在2000米雙人腳踏車賽中獲冠軍。
中國台灣派出了43名運動員(其中女子8人),參加了田徑(11人)、拳擊(3人)、體操(4人)、腳踏車(5人)、射擊(8人)、游泳(4人)、帆船(3人)、舉重(5人)8個大項的比賽。
歷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語: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法語:Jeux olympiques;英語: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會期不超過16日,分為夏季奧運會(奧運會)、夏季殘奧會、冬季奧運會(冬奧會)、冬季殘奧會、夏季青年奧運會(青奧會)和冬季青年奧運會。奧運會是各個國家用運動交流各國文化,以及切磋體育技能,其目的是為了鼓勵人民的運動精神。 | ||
---|---|---|
1896年雅典奧運會(第1屆) 1900年巴黎奧運會(第2屆)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第3屆) 1908年倫敦奧運會(第4屆) 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第5屆) 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第7屆) 1924年巴黎奧運會(第8屆)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第9屆)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第10屆) | 1936年柏林奧運會 (第11屆) 1948年倫敦奧運會 (第14屆)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 (第15屆)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第16屆) 1960年羅馬奧運會 (第17屆) 1964年東京奧運會 (第18屆)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 (第19屆)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第20屆)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第21屆)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第22屆) |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第23屆) 1988年漢城奧運會(第24屆)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第25屆)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第26屆) 2000年悉尼奧運會(第27屆) 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28屆) 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29屆) 2012年倫敦奧運會(第30屆) 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2屆未舉辦) |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第6屆、第12屆、第13屆奧運會因戰停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