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光伏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併網運行兩種方式。同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分類,一種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發電系統;一種是分散式(以>6MW為分界),如工商企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民居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它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利用矽等半導體材料所製成的太陽能電板,利用光照產生直流電,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太陽能電池。

基本信息

系統介紹

光伏光伏

太陽能光伏效應,簡稱光伏(PV),又稱為光生伏特效應(Photovoltaic),是指光照時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組合的部位間產生電位差的現象。

光伏被定義為射線能量的直接轉換。在實際套用中通常指太陽能向電能的轉換,即太陽能光伏。它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利用矽等半導體材料所製成的太陽能電板,利用光照產生直流電,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太陽能電池。

光伏技術具備很多優勢:比如沒有任何機械運轉部件;除了日照外,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陽光直射和斜射情況下都可以工作;同時太陽能組件無需維護,運行成本最小化;而且從站址的選擇來說,也十分方便靈活,城市中的樓頂、空地都可以被套用。自1958年起,太陽能光伏效應以太陽能電池的形式在空間衛星的供能領域首次得到套用。時至今日,小至自動停車計費器的供能、屋頂太陽能板,大至面積廣闊的太陽能發電中心,其在發電領域的套用已經遍及全球。

太陽能是一種快速增長的能源形式,太陽能市場在過去十年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據資料,按年均太陽能系統裝機容量計算,全球太陽能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47.4%,從2003年的598MW增長至2007年的2826MW。預測到2012年,年均太陽能系統裝機容量可能進一步增至9917MW,而整個太陽能行業的銷售額可能從2007年的172億美元增長至2012年的395億美元。這種增長勢頭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全球快速增加的市場需求、日益提高的上網電價和各種政府鼓勵措施。

光伏光伏

在世界的一些而主要國家中,尤其是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法國和韓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機構紛紛以退稅、稅收抵免和其他激勵措施的形式向太陽能產品的最終用戶、經銷商、系統集成商和製造商提供補貼和經濟鼓勵,以促進太陽能在併網套用中的使用,降低對其他能源的依賴。然而擁有巨大政治遊說能力的傳統公共電力企業也可能試圖改變所在市場的相關立法,這也可能對太陽能的發展和商業套用造成相對不利的影響。

但總體來說,由於全球許多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地區政治和經濟局勢的不穩定性,多國政府都在採取積極措施,以減少對國外能源的依賴。太陽能提供了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發電方案,而且不會對國外能源形成嚴重的依賴性。除此之外,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和與礦物燃料發電相關的氣候變化風險形成政治動因,促使政府實施旨在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排放量的溫室氣體減排戰略。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這些環境問題的解決。

世界各國政府實施了多種激勵政策,以促進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套用。許多歐洲國家、一些亞洲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多個州省以及一些拉美國家都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務激勵措施包括資本成本退稅、強制光伏上網電價和稅收抵免。資本成本退稅政策提供一筆資金,用於沖抵消費者在太陽能系統中的前期投資。強制光伏上網電價政策要求,公用電力公司依據產生的千瓦時數向用戶支付他們通過太陽能系統產生的電力,而價格在一定時期內是有保障的。這些都鼓勵了光伏產業的發展。

而在我國,長期困擾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即產業鏈結構中原材料和市場均在海外的問題也得到了政策扶助。上半年由於歐洲各國,尤其是西班牙在太陽能領域的政策發生重大轉變,引起全球光伏市場急劇萎縮,進而導致全球光伏企業一季度的經營狀況普遍不理想。為了扭轉這種境地,我國下決心上馬一大批光伏發電項目,解決了"銷售市場"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光伏產業的內需,理性的產量預期逐漸形成。前段時間財政部也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築套用的實施意見》和《太陽能光電建築套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意見》對太陽能產業形成了兩大積極信息,一是產業政策的扶持,不僅僅中央財政安排專門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光電建築套用示範工程予以補助,以部分彌補光電套用的初始投入。而且出台相關財稅扶持政策的地區將優先獲得中央財政支持。二是"太陽能屋頂計畫"對於下游需求的刺激等或將形成相對樂觀的預期,即拓展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空間,下游需求必將有所改善

光伏著作

光伏光伏

李河君作品《中國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以下簡稱《中國領先一把》),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理論的實踐,創造性為中國領先提供了解決之道——光伏革命。它將能夠破解能源瓶頸、助推經濟轉型,是中國持續發展根本之策。

“未來人類使用的主要能源將不再是煤炭、石油或天然氣,而是太陽能。”李河君認為,“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尤其是光伏產業,將是中國的機遇。”

《中國領先一把》概述了全球新能源革命的趨勢,總結了歐美日韓等在這方面的經驗教訓,結合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中國製造”實踐以及中國光伏產業曲折發展的歷史,從理論和實踐、觀念和思維、經濟和社會、產業和企業、當前和未來等角度,全面論述了中國在這一輪工業革命中應採取的戰略、策略、政策和措施,從而做出了領先世界的判斷。

《中國領先一把》自出版之日起,便榮登各類圖書榜單之首。據圖書行業權威第三方監測機構“開卷”公布的2013年11月圖書榜單報告顯示,自2013年11初上市以來,《中國領先一把》連續兩周問鼎經濟類圖書排行榜。據出版商透露,《中國領先一把》自11月出版,一月之內已經成為中信出版社圖書銷量的冠軍。另據2013年12月7日《新京報》報導,《中國領先一把》榮登《新京報》“書香榜”經管類圖書榜榜首。

作者李河君被媒體稱為“企業型專家、專家型企業家”,本書獲得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著名經濟學家樊綱、《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傑里米·里夫金、《經濟日報》前總編、品牌中國創始人艾豐以及《經濟參考報》總編杜躍進的推薦,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理念在中國的最佳實踐。

組件

光伏光伏

光伏板組件是一種暴露在陽光下便會產生直流電的發電裝置,由幾乎全部以半導體物料(例如矽)製成的薄身固體光伏電池組成。由於沒有活動的部分,故可以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導致任何損耗。簡單的光伏電池可為手錶及計算器提供能源,較複雜的光伏系統可為房屋提供照明,並為電網供電。光伏板組件可以製成不同形狀,而組件又可連線,以產生更多電力。天台及建築物表面均會使用光伏板組件,甚至被用作窗戶、天窗或遮蔽裝置的一部分,這些光伏設施通常被稱為附設於建築物的光伏系統。

現狀前景

光伏光伏

太陽能發電是新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已實現產業化套用的主要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電池組件模組化、安裝維護方便、使用方式靈活等特點,是太陽能發電套用最多的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通過聚光集熱系統加熱介質,再利用傳統蒸汽發電設備發電,近年來產業化示範項目開始增多。

中國政府持續出台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尤其是在受到美國和歐盟的雙反擠壓之際,相應的擴大了國內的裝機市場,保護國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大型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意見稿》針對四類地區給出了四個不同的上網電價,分別為0.75、0.85、0.95、1元/千瓦時。

我國2012年新增光伏裝機5.04GW,累計建設容量達7.97GW,其中大型光伏電站4.19GW,分散式光伏系統3.78GW。目前我們判斷2013年新增裝機可能在8.5GW左右。

光伏發電

近10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倍,年均增長50%以上。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1600萬千瓦,其中我國年產量1000萬千瓦。併網光伏電站和與建築結合的分散式併網光伏發電系統是光伏發電的主要利用方式。2010年,全球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接近4000萬千瓦,主要套用市場在德國、西班牙、日本、義大利,其中德國2010年新增裝機容量700萬千瓦。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轉換效率和工藝水平的提高,全產業鏈的成本快速下降。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價格已經從2000年每瓦4.5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1.5美元以下,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經濟性明顯提高。

光熱發電

光熱發電也稱太陽能熱發電,尚未實現大規模發展,但經過較長時間的試驗運行,開始進入規模化商業套用。美國、西班牙、德國、法國、阿聯、印度等國已經建成或在建多座光熱電站。到2010年底,全球已實現併網運行的光熱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10萬千瓦,在建項目總裝機容量約1200萬千瓦。

到2007年年底,全國光伏系統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萬千瓦(100MW),從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企業達到50餘家,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達到290萬千瓦(2900MW),太陽能電池年產量達到1188MW,超過日本和歐洲,並已初步建立起從原材料生產到光伏系統建設等多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產業鏈,特別是多晶矽材料生產取得了重大進展,突破了年產千噸大關,衝破了太陽能電池原材料生產的瓶頸制約,為我國光伏發電的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2007年是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受益於太陽能產業的長期利好,整個光伏產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不遠的將來會占據世界能源消費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規能源,而且將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總能源結構中將占到30%以上,而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供應中的占比也將達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總能耗的50%以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總電力的20%以上;到21世紀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將占到80%以上,太陽能發電將占到60%以上。這些數字足以顯示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領域重要的戰略地位。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力爭使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GW(百萬千瓦)預計,到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的電力裝機將占全國電力裝機的25%,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將占到5%。未來十幾年,我國太陽能裝機容量的複合增長率將高達25%以上。

國家能源局發布《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稱,“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0萬千瓦(即21GW)以上,年發電量達到250億千瓦時。”

根據《規劃》,“十二五”時期新增太陽能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約1000萬千瓦,太陽能光熱發電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分散式光伏發電系統約1000萬千瓦,光伏電站投資按平均每千瓦1萬元測算,分散式光伏系統按每千瓦1.5萬元測算,總投資需求約2500億元。

太陽能

優點

光伏光伏

①無枯竭危險;

②安全可靠,無噪聲,無污染排放外,絕對環保(無公害);

③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安裝在建築屋面同時美觀的優勢;

④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

⑤能源質量高(目前實驗室最高轉化率已經達到47%以上);

⑥使用者從感情上容易接受且非常喜愛;

⑦建設周期短,獲取能源花費的時間短;

⑧從國家安全形度講,光伏發電可以實現家庭自己供給,避免戰爭帶來的毀滅打擊。

缺點

①太陽能的利用設備必須具有相當大的面積。

②太陽能的套用受氣候、晝夜的影響。

③技術限制,導致能源利用率不高,效率低下,且設備投資較高。

④太陽能電池板:多晶矽的生產會帶來很大污染。使用太陽能蓄電的蓄電池也會帶來很大污染。

發展

能源聚焦光伏產業能源聚焦光伏產業

歐盟提議,2013年6月6日起生效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產品徵收反傾銷稅,而德國及另外16個歐盟國家已經向委員會表示反對;晶澳太陽能(NASDAQ:JASO)等部分企業一季度業績超市場預期。光伏行業能不能“否極泰來”?

回暖是近些年似乎流年不利的光伏行業最希望能看到的辭彙。受美股太陽能板塊異軍突起影響,國內的光伏行業個股也開始走出一段不錯的行情。與此同時,部分光伏行業上市公司再度展開投資也讓市場開始想像光伏行業回暖的景象。

美股晶澳太陽能遠遠高於市場預期的一季報刺激股價大漲70.37%。隨後中概股中太陽能板塊集體暴漲。隨即A股市場的光伏行業板塊個股也開始大幅上漲,陽光電源三花股份、隆基股份漲停。實際上5月份以來A股市場的光伏行業板塊個股的走勢已經逐漸走強,諸多資金已經開始逐漸介入這個曾經被無情拋棄的板塊。

中國產業洞察網分析師認為:資本市場的提前效應似乎是希望光伏行業回暖的最好例證,實體經濟方面,似乎也有各種證據在支撐著回暖的判斷。海潤光伏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耗資20億元建設5個光伏發電項目,並表示預期內部收益率最低的也接近10%,最高則超過15%。無獨有偶,中環股份也發布公告稱擬與合作夥伴投資建設年產2500萬mm藍寶石晶棒生產項目。

更為關鍵的是,公告顯示,中環股份已與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商定,擬在呼和浩特市金橋經濟開發區共同打造具有技術水平全球領先和綜合產銷規模全球最大的“金橋光伏產業園”。根據相關協定,呼市政府將全力支持中環股份“1000MW低倍聚光光伏發電示範項目”建設,按低倍聚光光伏發電項目的電站建設進度及時配置路條,並核准併網。

認證

目的

光伏光伏

光伏認證主要是為了驗證光伏組件以及相關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各個國家以及地區的併網性能要求。

由於太陽能/光伏組件的設計壽命多為30年或者30年以上,所以光伏認證測試中性能測試所涉及到的項目主要為了驗證組件在多年使用後功率衰減的問題。

只有在取得了當地的認證證書或者列名,所生產的光伏設備才能併網發電並取得上網補助。

標準

IEC61215

IEC61730-1/2

IEC61646

UL1703

證書及機構

歐洲地區

德國需要的證書為IECEE認可的德國認證機構的證書,如VDE,TUVRh,TUVSUD,TUVIntercert.

義大利不需要第三方證書,只需要IECEE認可的認可實驗室CBTL提供的CB報告即可,如Eurotest 

英國需要使用CBTL的CB報告轉換UKMCS的列名,如Eurotest 其他地區TUV證書適用,

北美地區

UL,CUL,ETL

國內市場

國內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光伏發電市場的需求,中國光伏發電的市場主要在幾個方面。

通信和工業套用(大約占到36%):

微波中繼站;

光纜通信系統;

無線尋呼台站;

衛星通信和衛星電視接收系統;

農村程控電話系統;

部隊通信系統;鐵路和公路信號系統;

燈塔和航標燈電源;

氣象、地震台站;

水文觀測系統;

水閘陰極保護和石油管道陰極保護。

農村和邊遠地區套用(大約占51%):

獨立光伏電站(村莊供電系統);

光伏下鄉;

小型風光互補發電系統;

太陽能戶用系統;

太陽能照明燈;

太陽能水泵;

光伏水泵;

光伏揚水系統:

光伏揚水逆變器;

光伏併網逆變器;

光伏水利

農村社團(學校、醫院、飯館、旅社、商店、卡拉OK歌舞廳等)

光伏併網發電系統(4%)

當前處於試驗示範階段,全國總裝機容量大約僅有約2MWp。

太陽能商品及其它(大約占到9%)太陽帽;

太陽能充電器;

太陽能手錶、計算器;

太陽能路燈;

太陽能鍾;

太陽能庭院;

汽車換氣扇;

太陽能電動汽車;

太陽能遊艇;

太陽能玩具。

國內現狀

中國水電三局建功青海光伏產業中國水電三局建功青海光伏產業

在國際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的帶動下,在《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快速成長,已經建立了較好的太陽能光伏電池製造產業基礎,在技術和成本上形成了國際競爭優勢。已經啟動了大型光伏電站、光熱電站、分散式光伏發電及離網光伏系統等多元化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初步建立了有利於成本下降的市場競爭機制,太陽能發電成本實現了快速下降,具備了在國內較大規模套用的條件。

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最迅速的經濟體,在光伏發電領域的技術和套用只是處於世界的下游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國內還沒有掌握太陽能光伏電池所需要的多晶矽提純技術,該技術被國外的大企業所壟斷,因而國內生產太陽能光伏電池的成本很高。光伏發電的成本是一般發電成本的數倍,也因此造成無法廣泛普及。

迅猛發展

由於國際上對於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需求日益龐大,越來越多國內企業成為光伏電池的OEM工廠,並且藉此機會不斷發展壯大。美國的新能源政策為國內光伏企業提供了一個發展良機,一些國內的行業龍頭已經開始在美國成立承包光伏發電項目的子公司,積極進軍當地光伏發電市場。

中國的有95%的市場都在國外,國內的套用還是十分有限。長期來看,中國再不廣泛套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中國經濟發展所遇到的能源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能源問題必定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中國是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有荒漠面積108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1平方公裡面積可安裝100兆瓦光伏陣列,每年可發電1.5億度;如果開發利用1%的荒漠,就可以發出相當於中國2003年全年的耗電量。在中國的北方、沿海等很多地區,每年的日照量都在2000小時以上,海南更是達到了2400小時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太陽能資源大國。可見,中國具備了廣泛套用光伏發電技術的地理條件。

中國政府在也出台了一些關於發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以最近出台的《關於實施金太陽示範工程的通知》最為引人注目。該通知重點支持用戶側併網光伏發電、獨立光伏發電、大型併網光伏發電等示範項目建設,以及矽材料提純、併網運行等光伏發電關鍵技術產業化和相關基礎能力建設,並根據技術先進程度、市場發展狀況等確定各類示範項目的單位投資補助上限。對併網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其中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對於光伏發電關鍵技術產業化和基礎能力建設項目,主要通過貼息和補助的方式給予支持。

這一政策推動中國從光伏電池的代工工廠逐漸成為太陽能光伏發電強國。對於這一歷史良機,國內光伏企業所面對同行的挑戰其實更為嚴峻。只有不斷地提升光伏產品質量,打通國內、國際銷售渠道,才能更好地利用機會,將企業做大做強。

太陽能具有可再生和環保等方面的特點,這種優勢讓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將太陽能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能源產業。中國大陸光伏產品主要供應給歐美市場,國內市場份額很小。由於歐美各國市場需求的增大,我國光伏產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最近5年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40%以上。在政策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未來光伏產業的增長前景將更為廣闊。

光伏發電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產業鏈條包括多晶矽、矽片、電池片以及電池組件。在產業鏈中,從多晶矽到電池組件,生產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相應地,公司數量分布也越來越多。因此,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矽生產環節,上游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優於下游。

目前,中國大陸多晶矽生產獲取的利潤在最終電池組件產品利潤總額中的比例最高,約達到52%;電池組件生產的利潤占比約為18%;而電池片和矽片生產的利潤占比分別約為17%和13%。

自2008年以來,多晶矽價格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到目前,國內多晶矽現貨價格已由之前的500美元/千克回落至100-150美元/千克。2012年的數據是18~30美元/千克。

多晶矽產能擴張速度過快,而需求增長相對緩慢是導致價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據iSuppi公司的預測,2009年,全球多晶矽供應量將翻一番,而需求的增長幅度僅為34%。因此,多晶矽的價格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iSuppi甚至表示,到2010年的時候,多晶矽現貨價格將降至100美元/千克,這將大大降低多晶矽供應商的盈利能力。

多晶矽價格下跌將增厚電池片生產商的利潤,不過,純矽片業務也存在很大風險。不論是上游的多晶矽供應商,還是下游的電池片製造商,製造矽片都不存技術性難題。當上下游同時進軍矽片業務的時候,矽片業務這一鏈條的利潤受到大幅擠壓。

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2009年中國內地多晶矽產量超過了兩萬噸,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了4000兆瓦,連續3年成為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第一大國。

2010年5月,中國光伏產業聯盟成立,吸引22家國內光伏骨幹企業、行業協會及研究機構加入。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以引導行業聯合創新、推動套用、規範發展為核心,研究鼓勵光伏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將致力於整合產業資源、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增強行業凝聚力,擴大國際影響力與競爭力。

產能過剩

光伏發電光伏發電

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把光伏產業列為優先扶持發展的新興產業;600個城市中,有300個發展光伏太陽能產業,100多個建設了光伏產業基地;全球多晶矽產量20萬噸,我國占近9萬噸,卻不掌握核心技術;產能巨大,國內市場總量卻較低,嚴重依賴國際市場。這就是我國光伏產業的現狀。

多晶矽利潤巨大,眾多地方政府、企業投資者一哄而上,產能擴張過快,一時間,“光伏基地”遍地開花。歐洲需求急劇降低,光伏組件價格跌幅超50%,風光一時的光伏產業迅速進入寒冬。 據光伏聯盟秘書長王勃華介紹,2010年國內多晶矽產量是4.5萬噸,今年將翻一番,達到9萬噸。而同期需求僅增長了25%。前幾年,全球太陽能組件需求一直以近乎100%的速度猛增。專家預測,原來預計2014年才到來的光伏行業整合期,將提前到來,2012年將是行業整合的高峰期。

光伏產業大量上馬,除了企業投資者的逐利心態外,更有一些地方政府政績焦慮作祟。作為新興產業,大量吸引光伏企業投資,不但可以增加GDP,更可以獲取城市經濟發展的政治資本。“有的城市根本就不具備基礎,沒有條件,沒有產業配套,就從頭做起,完全不顧實際情況。”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說。

2011年將是光伏產業的轉折年。從2011年5月開始,多晶矽價格急劇下降,從每噸70萬元迅速下降到21萬—25萬元,跌幅近70%。專家分析,光伏行業產能與需求比已經從2010年的41∶16.7下降到63∶21。企業倉促盲目跟風上馬,導致供需進一步失衡,價格持續下降,利潤下降,從而導致部分企業出現經營困難,一些企業甚至開始停產、半停產。產能嚴重過剩卻有大量投資者瘋狂進入。

其實早在2009年,多晶矽就被定位為十大產能過剩行業之一。但由於當時的暴利和行業的紅火,大量投資者瘋狂進入,最終導致產能進一步過剩。在2010年後全國仍有100多家中小企業上馬,這些企業目前多數虧損嚴重。

由於市場競爭加劇,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行業大整合似乎已經不可避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快速,產能已處於絕對的世界第一,產業鏈也比較完善。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光伏產業在技術上還相差太遠。光伏行業盲目建設、低水平重複、同質化競爭現象仍十分嚴重。行業景氣指數較低,迫使國內光伏生產企業面臨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向高端領域發展的局勢。

生產基地

在氣候變化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太陽能發電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追捧。2006年,全球250萬千瓦的太陽能電池產量中,我國占到37萬千瓦,超過美國,成為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在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較為集中的江蘇,近兩年此類企業如雨後春筍,成為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記者走進無錫尚德太陽能電池生產車間,看到現代化流水線上,產品檢驗後迅速合成,一塊紙巾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市場價格達到100元。

無錫二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06年投入1.5億元建成的企業,今年供國外產品訂單不斷,2007年將完成15兆瓦產量,產銷額達到4.5億元,明年將完成100兆瓦產量,產銷額突破30億元。

不過,光伏產業驕人業績的背後存在隱憂,主要是國內有產業無市場。無錫二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二建告訴記者,該企業產品98%以上出口海外,國內需求不到2%。

不久前,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與綠色和平、歐洲光伏產業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了《2007中國光伏發展報告》。這份由CREIA秘書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等專家執筆的報告指出,近幾年我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但產品絕大部分出口到國外市場。

為了實現能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德國、西班牙、日本等國家紛紛鼓勵發展包括太陽能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長的國際市場拉動了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由於生產成本較低,我國成為國外太陽能光伏產業生產基地。有人戲稱,尚德等太陽能電力企業其實是在"發洋財"。

政策制約

這個局面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光伏產業的政策制約。在國內,光伏發電的套用主要集中於農村電氣化和離網型光伏產品。由於電力部門尚未正式接受光伏發電上網,併網型的光伏市場沒有真正啟動。截至2006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僅為8萬千瓦。

無錫尚德副總經理解曉南的看法在光伏產業界具有代表性:由於政策問題,國內市場不能很快啟動,我們非常著急。

就現階段而言,阻礙光伏推廣的最直接因素是成本。過去30多年裡,儘管光伏發電成本由每度5美元下降到0.5美元左右,但仍遠高於常規電力。目前在一座別墅屋頂上裝上一個每年可以發電3000度的"太陽能發電廠",要花費15萬-20萬元。

由於光伏發電成本高昂,只能依靠政府支持。一些國家採取收購上網、財政補貼等政策來促進光伏產業發展。德國2000年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其主要特點之一是"固定上網電價"政策,電網公司必須全額收購光伏發電的上網電量;日本的政策傾斜體現為給用戶補貼。

在我國,可再生能源法於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部法律對支持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列有專門條款,但很長一段時間內缺乏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目前,業界正苦苦等待"收購上網"等扶持政策。

"收購上網"是指由電網公司按照光伏發電的成本加合理利潤進行收購,多出的費用在全國消費者中均攤。專家透露,我國已開始徵收每度電1厘錢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並準備在上海等城市啟動屋頂光伏發電計畫。此外,國家將在一些公開招標的大型工程項目中要求電網公司收購光伏電力。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還應加大。從長遠看,國內市場缺失會限制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要實現規模化生產,提高光伏產業的競爭力,必須建立和刺激國內消費市場。國內光伏產業已經做好準備,在技術研發等方面進行投資,但必須有穩定的政策保證這些投資可以獲得相應回報。在各種可再生能源中,風能不穩定,生物質能資源有限,核能所需的鈾礦今後也可能用完,而太陽能取之不盡。如果等到太陽能價格降到和化石能源差不多的時候再來發展,機會就錯過了。

關於做好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服務工作的意見

國家電網公司2012年10月26日召開服務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關於做好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服務工作的意見》。分散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允許富餘電力上網,電網企業按國家政策全額收購富餘電力;由分散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以及接入公共電網的接網工程全部由電網企業投資。

國家電網公司在京召開“服務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電視電話會議暨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關於做好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這是在我國光伏產品遭遇歐美雙反調查,光伏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的關鍵時刻,國家電網公司為促進國內光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向社會做出鄭重承諾的標誌性會議。

意見指出,按照“支持、歡迎、服務”分散式光伏發電發展的基本原則,國家電網公司從規劃設計、技術檢測、併網接入、計量收費、安全運行等全過程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採取措施,全力做好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工作。在大量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組織編制了關於做好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暫行)》、《關於促進分散式光伏發電併網管理工作的意見(暫行)》和《分散式光伏發電接入配電網相關技術規定(暫行)》等兩個意見、一個規定。其中,《服務意見》對外發布,《管理意見》和《技術規定》作為公司內部規定,保證公司相關工作有效運轉。

前景預測

光伏發電的實用性光伏發電的實用性

目前,大多數觀點都認為中國的光伏產業面臨的形勢很嚴重,甚至有滅頂之災。我們應該實事求地認識光伏產業。光伏產業並不像媒體所描述的是哀鴻遍野。因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全球光伏產業的裝機容量增長了49%,而2009年、2010年光伏產業的裝機容量的增長率都超過了70%。2012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增長了35%。這些都是在全球經濟負增長的情況下取得的成就。這證明,第一,光伏市場是沒有問題的。第二,光伏產業的發展方向沒有錯。實際上,光伏產品價格下降,是必然的趨勢,光伏實現平價上網是光伏產業的夢想,也是光伏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是,今天光伏產業的步子走得快了一點,光伏產品的價格降了下來,但光伏產業鏈還沒有適應。

“用一年走完了五年的路”

綜上,光伏產業的市場發展規模並未下降,發展方向也沒有錯誤。那么,光伏產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2003年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時,我們申報的目標是到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200萬千瓦。我們希望到2020年,光伏電價會降到每千瓦時1.5元左右,到2030年,下降到每千瓦時1元左右。在2011年,光伏電價就降到了1.15元。光伏產業發展得太快了。我們把五年的目標用一年就實現了。我們走完了五年之後的路,之後將無路可走。借用網路上的一句話“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面對這樣的現狀,光伏產業必須要調整了,必須把握髮展的速度和節奏。

光伏產業究竟應該如何面對目前的形勢?

國際合作必須要進行

我們必須要正確看待光伏產業面臨的國際貿易形勢。現在反觀歐美的光伏企業,在美國,除了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Solar),其餘的光伏企業基本上都破產了或面臨破產;在歐洲,幾大光伏企業相繼破產,剩餘的也在苟延殘喘。這些企業已到了非常困難的境地,甚至在反傾銷申訴中,簽名的企業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

大家都要生存,有國家利益在其中,但更多的是企業利益。如果中國企業有一天也如此,我們的政府不站出來,我們會高興嗎?所以,中國的光伏企業不要意圖做到惟我獨尊、惟我獨大,這是不現實的。中國的光伏企業需要和歐美的企業進行聯合合作,來共同分享市場和技術等等。

光纖建築

在“分散式能源”概念的驅使下,建築物屋頂一時間已成為太陽能光伏業熱捧的稀缺資源。“搶屋頂之戰”的背後,是綠色能源支持政策不足和全民意識的嚴重缺失。光伏建築一體化仍“錢”景不明、進退兩難。

國內歷史

1958,中國研製出了首塊矽單晶。

1968年至1969年底,半導體所承擔了為“實踐1號衛星”研製和生產矽太陽能電池板的任務。在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P+/N矽單片太陽電池在空間中運行時會遭遇電子輻射,造成電池衰減,使電池無法長時間在空間運行。

1969年,半導體所停止了矽太陽電池研發,隨後,天津18所為東方紅二號、三號、四號系列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研製生產太陽電池陣。

1975年寧波、開封先後成立太陽電池廠,電池製造工藝模仿早期生產空間電池的工藝,太陽能電池的套用開始從空間降落到地面。

1998年,中國政府開始關注太陽能發電,擬建第一套3MW多晶矽電池及套用系統示範項目,這個訊息讓現在的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苗連生看到了一線曙光。可是,當時太陽能產業發展前景尚不明朗,加之受政策因素制約,令不少人對這一新能源項目望而卻步。在合作夥伴退出的情況下,苗連生毅然逆勢而上,爭取到了這個項目的批覆,成為中國太陽能產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01年,無錫尚德建立10MWp(兆瓦)太陽電池生產線獲得成功,2002年9月,尚德第一條10MW太陽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產能相當於此前四年全國太陽電池產量的總和,一舉將我國與國際光伏產業的差距縮短了15年。

2003到2005年,在歐洲特別是德國市場拉動下,尚德和保定英利持續擴產,其他多家企業紛紛建立太陽電池生產線,使我國太陽電池的生產迅速增長。

2004年,洛陽單晶矽廠與中國有色設計總院共同組建的中矽高科自主研發出了12對棒節能型多晶矽還原爐,以此為基礎,2005年,國內第一個300噸多晶矽生產項目建成投產,從而拉開了中國多晶矽大發展的序幕。

2007,中國成為生產太陽電池最多的國家,產量從2006年的400MW一躍達到1088MW。

2008年,中國太陽電池產量達到2600MW。

2009年,中國太陽電池產量達到4000MW。

2006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2500MW。

2007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4450MW。

2008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7900MW。

2009年世界太陽能電池年產量10700MW。

2013年3月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公告稱,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無法歸還到期債務,依法裁定破產重整。

技術困境

目前我國光伏企業的自主研發實力普遍不強,主要的半導體原材料和設備均靠進口,技術瓶頸已嚴重製約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封裝環節技術和資金門檻最低,致使我國短時間內湧現出170多家封裝企業,總封裝能力不少於200萬千瓦。但由於原材料價格暴漲、封裝產能過剩,這些企業基本上沒有多少利潤,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

相對而言,處於產業鏈上游、擁有先進技術的無錫尚德、南京中電光伏等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日子要好過得多。他們生產的多為第一代晶體太陽能電池,性能穩定,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不過,在世界範圍內,太陽能電池產品正由第一代向第二代過渡,第二代產品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矽材料用量少得多,其成本已低於晶體太陽能電池。在專家看來,薄膜太陽能電池今後將和晶體太陽能電池展開激烈競爭。

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孔力認為,我國在晶體太陽能電池的後續研發,以及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等方面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至少落後10年。

光伏技術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本上是國外公司。例如,日本京瓷推出了光電轉換效率為18.5%的多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日本三洋利用晶體矽基板和非晶矽薄膜製成的混合型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22%;美國聯合太陽能公司以微米級不鏽鋼帶為襯底的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與其他公司的玻璃硬襯底太陽能電池相比具有重量輕、可彎曲等優點。

世界光伏技術不斷突破,產業成本不斷下降。《2007中國光伏發展報告》稱,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光伏發電的成本有望在2030年以後與常規電力相競爭,成為主流能源利用形式。

在9月份於北京舉行的2007世界太陽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日本京瓷公司顧問湯川榮男介紹,日本計畫在2010年、2020年和2030年將光伏發電的成本分別降到相當於每度電1.5元、0.93元和0.47元人民幣的水平。另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20年世界光伏發電的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2%,2040年則會占到20%-28%。

政策支持

光伏連綿富鄉村光伏連綿富鄉村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正處在上升期,如果能夠突破政策和技術方面的瓶頸,必然前途無限。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崔榮強認為,當前國家應加強政策引導,促進行業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首先,制定以"培養光伏套用市場和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為目標的中長期規劃,從法律上規定和細化可再生電力採購比例和重點用途。

其次,鼓勵民用上網。借鑑國外經驗,逐步啟動和實施真正意義的"光伏屋頂計畫",確立光伏發電在全國電力能源結構中的地位。

第三,建立專項扶持資金,在金融財稅等環節實施費用減免政策。如目前國內電費中抽出專用資金補貼到光伏產業中;貧困地區發展光伏用電,政府補貼一部分,企業支持一部分,以成本價支持等。

第四,借鑑已開發國家普通建築必須要有光伏產品的經驗,在發達地區實施公共設施、政府建築必須採用太陽能的剛性政策。

第五,扶持上游高純度矽原材料產業,降低光伏電池成本,進而加快光伏併網電站成本的降低和套用推廣。

人才緊缺

全國1200多所高職院校中,真正開設光伏發電技術套用專業的不超過30家。教育部高職高專新能源分教指委主任委員戴裕崴教授說,因為國內缺少專門的高技能人才,一般只好招用電子、化工等專業畢業生,根據需要再培養。光伏產業大部分需要的是複合型技能人才,巨大的缺口亟待高職畢業生填補。

某知名太陽能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光伏產業蓬勃發展,太陽能的套用領域愈來愈廣,但是專業對口的人才太少了,每年缺口約有20萬。

海外市場

市場不佳

2007年底中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總市值達到最高點,約為320億美元,彼時還只有9家公司在美上市。如今上市數量已經增加至11家,但總市值僅為20億美元,較最高峰時已經跌去九成多。在過去一年半中,光伏產品的價格需求彈性理論完全失效,價格大幅下跌,需求卻一度緊張。徐珉認為,主要是銀行信貸政策緊張。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歐洲正在經歷嚴重的債務危機,信貸出現緊張局面,光伏市場狀況不佳。

此外,傑富瑞集團測算,由於美國雙反政策影響中國出口,僅僅今年一季度,因雙反造成的中國光伏公司損失即達到1.2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公司需要多銷售2.4GW的組件量才能挽回損失。

目前,光伏行業停產破產等層出不窮,企業從市場上拿到資金亦十分困難。徐珉稱,目前已經有約10家光伏企業試圖上市卻並沒有成功。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網站訊息,徐珉表示,光伏產品價格的下跌,造成光伏企業巨額的資產減值,在傑富瑞統計的9家光伏企業中,去年下半年資產減值損失即高達39億美元。

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最近公布了10月份新增公用事業級發電量,而光伏項目僅有5個,總計31兆瓦,不到2014年月平均180兆瓦的20%。

需要注意的是,FERC只統計公用事業級太陽能,因此這些數據不包括那些日益增長的“計量表後”領域,包括家庭、企業和學校等的屋頂太陽能光伏系統。

儘管這一階段公用事業級光伏項目進展緩慢,預計2014年全美光伏市場將增至6.5吉瓦,比2013年增長36%,使太陽能超過天然氣成為新增發電量的最大來源。

十大國外上市中國光伏企業

中國光伏產業海外上市市值最高10公司(數據截止到2012年8月13日)

TOP1:保利協鑫市值:183億(港幣)=23.59億(美元)

TOP2:天合光能市值:3.89億(美元)

TOP3:英利綠色能源市值:2.79億(美元)

TOP4:晶澳太陽能市值:2.04億(美元)

TOP5:尚德電力市值:1.97億(美元)

TOP6:賽維LDK市值:1.92億(美元)

TOP7:昱輝陽光市值:1.35億(美元)

TOP8:阿特斯太陽能市值:1.27億(美元)

TOP9:韓華新能源市值:9713.09萬(美元)

TOP10:晶科能源市值:5790.92萬(美元)

爭端

中國光伏產業遭遇歐美“雙反”危機

2011年10月

美國太陽能電池生產商SolarWorld要求對中國75家企業展開“雙反”調查。

2011年11月

美國開始立案調查中國75家光伏企業。

2012年3月

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徵收2.9%至4.73%的反補貼稅。

2012年5月

美國商務部初裁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徵收31.14%至249.96%的高額反傾銷稅。

2012年9月

歐盟啟動針對中國輸歐光伏產業反傾銷調查,但並未就中國輸歐光伏產業提出反補貼調查。

2012年10月

美國商務部10日作出終裁,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矽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2012年10月

歐盟提交針對中國輸歐光伏產業反補貼調查請求。

2014年6月

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做出反補貼初裁,擬對兩家強制應訴企業無錫尚德和天合光能分別徵收35.21%和18.56%的反補貼稅,對其他中國企業徵收26.89%的反補貼稅。

中國反擊:商務部發起對韓國、美國、歐盟雙反調查

光伏連綿富鄉村光伏連綿富鄉村

2012年7月

中國商務部確認在多晶矽領域對美國發起“雙反”立案,對韓國發起反傾銷調查。

2012年11月

中國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進行反補貼調查、反傾銷調查,並將與此前已發起的對美、韓多晶矽產品的“雙反”調查進行合併調查。

受歐債危機、多國貿易保護的影響,中國光伏企業大面積虧損,其中賽維2012年上半年已虧損超過4億美元,尚德電力2012年Q2虧損1.8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4日宣布,歐盟將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徵收臨時反傾銷稅,前兩個月的稅率為11.8%,此後將升至47.6%。

歐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考慮到在短期內保證光伏產品的穩定供應,該委員會決定分兩步實施臨時性關稅。自6月6日起,歐盟將執行11.8%的臨時稅率,8月6日後稅率將漲至47.6%,其間平均稅率為37.2%至67.9%。

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當天在發布會上表示,臨時稅率將維持6個月直到12月份,此後歐委會將決定是否對中國產的光伏產品徵收永久性關稅,一旦徵收,該關稅將持續5年。

不過,就在同一天,歐盟平價光伏聯盟(AFASE)向德古赫特發了一份公開信,呼籲其停止徵稅的裁決。信中表示:歐委會的行為將使太陽能的成本高於煤或核能,這將使乾淨的太陽能無法取代骯髒的能源。信中強調:“氣候變化是我們這一代最大的挑戰,而平價的太陽能是應對這一挑戰的一個有力武器。”

應歐盟支持太陽能組織(EUProSun)請求,歐盟委員會先後於2012年9月和11月對原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德古赫特稱,歐委會認為中國光伏企業向歐盟市場的傾銷幅度高達112.6%,對歐盟光伏產品的損害程度約為67.9%。歐委會同時認為中國的產品導致歐盟相當數量的光伏企業破產,並影響到歐盟約2.5萬個就業機會。

歐委會曾向歐盟成員國提議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平均為47.6%的臨時反傾銷稅。據訊息人士透露,這一提議遭到了18個成員國的反對。

中國天合光能歐洲公共事務部門總監容思禮說,歐盟實施的臨時反傾銷關稅,無論是11.7%還是47.6%,對中國與歐洲的相關企業都會造成很壞的影響。她介紹說:“我們的德國客戶曾做過估算,如果歐盟的稅率定在15%左右,那么他們85%的業務都有可能流失。”

德古赫特也表示:“歐盟委員會將隨時準備與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商和相關商會展開討論,如果雙方能夠找到妥善解決方案,臨時性關稅將停止徵收。”

對此,容思禮說:“我們企業當然歡迎這種會談,但這需要雙方的誠意。”

2013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自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

江西賽維:董事長彭小峰

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

晶澳集團:董事長靳保芳

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

韓華新能源:董事長南晟祐

昱輝陽光:董事長李仙壽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

南京中電:董事長陸廷秀

中國光伏企業應當如何應對“雙反”

關於中國光伏企業應當如何應對美國“雙反”,不少業界人士都提出了“繞道出海”的策略。其實,海外拓展戰略,應當成為中國光伏企業的一項長期戰略,無論是否有“雙反”,都應該有計畫地開展;而且,中央政府也應當給與足夠的支持,這樣還可以給國家充足的外匯儲備一個很好的出口。這一點,前面已經說過。但是,作為企業家要注意的是,海外設廠是一個複雜和長期的事情,需要認真調研和慎重決策,如果僅僅是因為“雙反”,就匆忙作出決定,可能反倒會忙中出錯。而且,對於海外設廠所造成成本增加,也要有應對的策略。

但是,對於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要利用目前的光伏產業低迷期,儘快加強自身的實力,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提高技術和製造水平,才是真正的應對方法。這裡給出三條建議:

1)應當大膽採用我國自主創新技術

我國雖然是光伏製造大國,但並非光伏製造強國。以現在的多晶矽為例,國外對中國的銷售價格降低到15萬元/噸,還有盈利,但中國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只能停產。這就是依賴國外的技術所造成的惡果。但中國這些年的製造經驗,實際上已經為創新作了豐富的積累,實際上,也有不少企業已經開發出了許多“低成本、高效率”的光伏製造技術。例如,上海普羅所開發的PM法多晶矽提純技術,可以在實現99.99995%的純度下,將成本降低到6萬元/噸的程度,僅為國外西門子法多晶矽成本的1/2.5。上海普羅正在開發的無籽晶鑄造單晶技術,不僅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上海普羅的一爐四錠多晶矽鑄錠爐,單爐產量達到3200公斤,單位鑄錠能耗低於5千瓦時/公斤,晶粒質量優於歐美鑄錠設備。這說明,我國的裝備製造和工藝研發能力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在目前的危機階段的低谷時期,只要我國光伏企業大膽使用這些創新技術進行自主創新,大膽採用國內自己的技術成果,自主研發更為高效節能的光伏產品,就能夠進一步大幅降低光伏製造成本。2013年4月,武漢凹偉能源的“高效率屋頂聚光發電系統”項目在第41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獲得特別金獎,是中國代表團獲得的三項特別金獎之一。

實際上,雖然歐美國家對光伏的研究比中國早若干年。但領先優勢並不是很明顯。大多數工藝設備都很粗糙,並未經過長期的產業化檢驗,不少設備比中國的設備性能還要差,有的甚至是“愚蠢”的設計。當然,也不乏有不少技術領先的設備和工藝,但領先優勢都不大。因此,一方面,我國的裝備製造和工藝研究單位要加快研發進度,儘快實現從全產業鏈的角度對歐美的全面超越,另一方面,我國企業也要大膽採用國內的工藝和設備。這樣的話,即便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即便美國堅持雙反,中國的光伏產業依然能夠擺脫對歐美市場與技術的依賴,擺脫其貿易壁壘,而獨自領跑世界。這樣還會使得歐美越建立貿易壁壘,對其自身的光伏產業發展危害越大,而中國則能夠發展得更好。

2)大膽進行技術革新,建立我國獨特的光伏製造體系

我國在傳統產業如紡織、服裝、電子等除了在多晶矽、鑄錠、切片、電池片、組件等主要環節進行自主創新外,還應當發揮中國製造大國的優勢,將汽車、電子、服裝、紡織等傳統產業的製造優勢,轉移到光伏產業的製造系統中來。這樣,將能夠建立起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光伏製造體系,將成本做到最低。我國光伏製造業中,雖然下游的成本暫時低於國外,但多晶矽的成本還高於國外,而裝備製造方面,許多環節的製造技術還依賴於國外,因此,製造優勢還不明顯。一旦將我國傳統製造業的優勢轉移過來,則將居於不可撼動的龍頭地位。這樣,國外的任何貿易壁壘都會使得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損失的只有他們自己。

我國光伏企業要利用產業低迷階段,提高我國光伏產業各個環節的工藝技術水平和裝備製造水平 ,將已經具備的成本優勢保持下去,並積極採用新工藝將多晶矽原料環節的高成本的短板劣勢轉化為低成本的優勢,使得中國光伏產業在全產業鏈各環節的成本和技術上均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並長期保持下去。這樣才能徹底打敗外國政府和企業遏制中國光伏發展的企圖。

3)利用光伏組件成本急劇下降的機遇,大力發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

由於光伏組件和系統的成本急劇下降 ,使得1元/度的光伏上網電價在我國西北變得十分有利可圖。在東部,江蘇省制定了1.25元/度的策略。國內的光伏企業可以大力進行光伏電站的建設,享受金融危機導致的光伏低迷所帶來的低價紅利,同時,在西部將光伏項目與光伏發電同步上馬,解決光伏發電的出路問題。同時,光伏套用企業也要大膽探索,除了在西部地區建設地面電站外,也要在中部和東部沿海進行屋頂發電、水面發電、海上光伏等發電套用,積累經驗,為我國政府提供依據。

我國的光伏產業存在一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各地政府和企業都是為了光伏而發展光伏,僅僅把光伏當作一個新興產業,忘記了光伏其實是一種能源產業。這種對光伏的誇大在我國許多地區都存在。這種誇大其實是對光伏的孤立,反而限制了光伏的發展。光伏產業的真正發展,只有在光伏充分地被套用以後,才能夠實現。畢竟,光伏發電是一種能源,是為了給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提供電力的。因此,發展光伏不能為光伏而光伏,而是要為經濟發展而合理髮展光伏產業。光伏發電,應當與工業、農業、服務業項目、人民生活用電等緊密結合,光伏為生產服務,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光伏發電才能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此外,有實力的企業,要利用現在的價格低谷和產業低迷的階段,設法聯合金融機構,實行逆市擴張,彎道超車。在低谷中進行擴產,並加大技術改造的強度和力度,這樣,就能夠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產能迎接下一輪的產業高潮。

只要中國光伏企業的製造水平能夠得到提升,只要中國光伏企業在保持成本優勢的同時增加技術優勢,只要中國光伏企業能夠正視光伏的地位,使光伏能夠最好地為經濟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那么,無論美國佬無論採取什麼樣的花招和手段,都無法傷害中國的光伏產業。他們會發現“雙反”,不僅傷害不了中國企業,反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的光伏產業,就能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中歐談判

經過近一年馬拉松式博弈,在最高政治層面領導人介入斡鏇之下,中歐雙方就光伏反傾銷一案達成和解,中國光伏企業終於得到難得的喘息機會。當事企業向騰訊財經起底了談判內幕。

歐盟委員會8月2日宣布正式批准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定,該方案將於8月6日起實施,這標誌著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獲得和解。

另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務部主任陳惠清介紹,反補貼調查仍在進行中,調查處理結果會一併通過價格承諾協定解決並於8月6日公布。

承諾價格和出口配額是決定中國光伏企業未來命運的關鍵點,也因此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但是按照相關法律要求,這兩項數據均應保密,參與談判的雙方不得對外透露,有關方面對此也是三緘其口。

儘管如此,各種版本還是充斥行業內外,0.54歐元/瓦、0.57歐元/瓦等說法更是喧囂一時。對此,包括江蘇某知名企業高管在內的光伏業內人士向騰訊財經證實,談判確定中國對歐出口光伏組件底線價格及配額分別為0.56歐元/瓦和7吉瓦。

而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分析師王潤川向騰訊財經透露,這一超級貿易大案涉及光伏矽片、電池及組件,除了組件之外,中歐雙方實際也就矽片和電池也分別制定了一個底線價格和配額,總的配額量將遠超7吉瓦,超過行業企業預期。

得益於上述利好結果,中國光伏企業保住了歐洲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但是由於價格承諾限制,中國光伏產品的價格優勢或將被削弱,在歐洲市場上將面臨來自韓國等同業的激烈競爭。在此背景下,開拓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成為眾多企業未來業務的重點,但這顯然並不那么容易。特別令業內人士擔心的是,如果國內企業不吸取歐美“雙反”案件的教訓,新興市場可能成為中國光伏企業另一個滑鐵盧。

此外,在經歷瘋長和貿易爭端之後的中國光伏產業的確應該反思近年來的發展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