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乳餅

彝族乳餅

彝族乳餅是一款生活中的美食,主要食材有鮮奶等,是一種少數民族小吃。

彝族乳餅

簡介

乳餅彝族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製出來的一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
乳餅主產於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縣境內多山,有著廣闊的草場,適宜放牧、羊,尤其適宜飼養奶山羊。關於乳餅製作的起源有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每逢冬季來臨,人們就要把羊群趕到水草豐盛的地方去放牧,而水草豐盛的地方又遠離村鎮,從牧場把鮮奶運回村鎮時,鮮奶已變酸。所以牧民們每天都要倒掉許多雪白的羊奶。有一位聰明的年輕人從鄰居製作豆腐的過程中得到啟示,經過反覆實踐想出了用酸漿點羊奶製作乳餅的方法。用此種方法製作的乳餅色白如豆腐,奶香飄溢,食之嫩滑爽口。乳餅比羊奶更易貯藏運輸和加工食用。因此乳餅製作方法不脛而走,廣為傳播。

乳餅的吃法:

隨著人們烹飪技術不斷地改進,吃法也花樣迭出。乳餅可通過蒸、燴、煎、炸等方法烹製出口味各異、色香味美的多種菜餚。如:火夾乳餅(蒸)、青蛙蹲石板(燴)、鍋貼乳餅(煎)等,都是雲南人津津樂道的美味佳肴。

火夾乳餅:

火夾乳餅是用乳餅與宣威火腿切片而製作的菜餚。乳餅與宣威火腿都要切為長方形,乳餅切片厚薄要均勻,火腿片要略帶肥肉,以兩片乳餅夾一片火腿,疊放入碗中蒸熟,出鍋爐時再澆上上湯和雞油,以豌豆尖作為擺襯上桌。此菜湯清葉綠,餅白肉紅,食之香嫩適口,鬆軟柔滑。

青蛙蹲石板:

青蛙蹲石板即青豆米燴乳餅。此道菜是深受雲南人民喜愛的家常菜。此菜是用新鮮的青蠶豆米和切為小塊的乳餅用湯燴熟後食用,其味鮮嫩,菜式清淡素雅,令人久食不厭。因為乳餅是雪白色,青豆米為翠綠色,雲南人就形象地反這道菜稱為“青蛙蹲石板”。
 

鍋貼乳餅:

鍋貼乳餅是以切片的乳餅和宣威火腿,配以切片後的拍擊鬆軟的裡脊肉、雞蛋和多種配料煎制而成。此菜的製作十分講究刀工,為候和用料得當,切片必須厚薄均勻,乳餅、火腿和肉片要相夾適當,入鍋爐後以中火慢煎,至兩面乳餅脆黃時就可起鍋上桌。此道菜餚色澤金黃、酥香鮮美。

竹蓀燴乳餅:

此苛是以乳餅為主料,配加竹蓀和宣威火腿雞肉,胡蘿蔔、萵筍,加上調料,用上湯燴熟後即可上桌食用。此道菜以色彩清新、味道香嫩、營養豐富而著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