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型消費

強迫型消費

強迫型消費是指反覆的而且常是過度的購物行為,它被當做壓力、焦慮、沮喪或無聊的宣洩渠道。並且導致個人預算和心理平衡失調,是精神極度痛苦所表現出的一種症狀,是一種神經性的強迫症。

概述

強迫型消費強迫型消費

在我們所處的消費型社會裡,購物慾望的產生是很正常的。開銷很大,甚至於超過自身能力過度花費,並不能算是一種疾病,這是人們有能力提高自身生活品質的證明。或者,當我們在某件事上取得成績的時候,也會把購物當成對自己取得成績的褒獎。

但是當購物慾望出現頻率過高,並且導致個人預算和心理平衡失調時,它帶來的後果就比較危險了。這種強迫型消費,是精神極度痛苦所表現出的一種症狀,就像吸毒者或者厭食症患者一樣。是一種神經性的強迫症。

理論

Valence等(1988)提出強迫性消費是“由不可控制的購買慾望所導致的行為——這種欲望是由內部因素所生成的心理緊張原因——而造成的挫折感與心悅感共存現象”

Faber&Guinn(1992)則認為,強迫性消費是一種不切合實際、過分超脫現實、被衝動驅使的消費行為,這種消費行為會對人們的生活起負面影響。這些學者認為,人們為了消除消極情緒購買物品,通過購買所得出的肯定性結果將導致強迫性消費行為的生成,其一旦生成將很難得到控制。

行為表現

支付能力不夠也要買;

銀行戶頭沒有錢,我也會簽支票;

不逛商店我會感覺不安;

買東西會使我感覺好點。

心態

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女人熱衷於購買衣服和珠寶,男人喜歡買的是一些所謂的硬貨(比如音響電腦產品、汽車),這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購物。

女人希望塑造她們女人的一面,而男人追求的是能體現他們權力和能力的事物。男人和女人都希望通過購買的物品重新對自己的形象定義。通過購物,我們變成“另一個更好的、更可愛的、更容易被大眾喜愛的人。

另外那些購買昂貴禮物的人,都是一些內心強烈渴望被人認可並且滿足自己虛榮心的人。 

對童年的補償

成年人做的每筆花銷都會和他/她的童年經歷產生關聯。一方面,一些人通過瘋狂購物使自己負債累累,這種近乎自虐的行為,其實是提醒自己童年的不幸和磨難(比如被父母拋棄、缺少家庭溫暖、家庭暴力,等等);另一方面,一些人認為無節制的購物可以安慰童年時缺少愛和溫暖的自己。

應對

逐漸戒除對購物的狂熱

首先停止一切消費,不去大商場和超市。等過2—3周后,再重新踏入這些場所。不過,不能攜帶任何銀行卡,只能帶現金或支票,以及一張詳細的購物清單。這樣,商場裡的物品變得平常了,就不再那么吸引人了。

重新找到“購物的樂趣”

給自己制定一個月容許自己衝動購物的上限。重要的是從購買的物品中得到充分的樂趣,這是唯一能使自己今後的消費合理化的有效方法。

尋求幫助

狂熱購物的行為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諮詢心理專家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