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長寬,男,曾任河海大學校長、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士 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海洋湖沼學會理事長、國際水利工程與研究協會(IAHR)會員等職。從事領域 主要從事近海水環境、海岸河口災害預測與防禦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現任國家海洋局海洋研究中心,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主任。
人生經歷
1978年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海洋水文專業並留校任教;
1985年河海大學海岸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87年8月至1988年11月赴英國Wallingford水力研究所,進修,
1994.01~1994.10,荷蘭Delft理工大學,訪問學者。
1995年10月任河海大學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學院院長,
1997年10月任河海大學黨委副書記,
2001年8月任河海大學副校長,2002年5月兼任河海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2003年3月任 河海大學校長。
2009年2月15日離任河海大學校長,另有任用。
研究方向
河口海岸工程;
河口海岸水動力學;
河口、海岸泥沙運動;
海岸環境工程;
海岸防災減災;
河口海岸資源開發與保護。
論文論著
曾參與交通部頒布的《港口工程技術規範》、《海岸與河口潮流泥沙模擬技術規程》等重要技術文獻的撰稿工作,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表彰獎勵
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7年獲水利部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
2002年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9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及部省級科技進步獎;
河口海岸水動力、物質輸運及災害預警研究與套用, 2010 年度高等學校科學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0-176 (排名第 1)。
福建省沿海業務化高精度天文潮與風暴潮預報預警系統建設研究,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7-2-051-2 (排名第 2)。
長江下游實用型洪水 - 風暴潮綜合數學模型, 2005 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5-222 (排名第 1)。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二期工程蓄水、通航、發電技術研究與實踐, 2004 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2004J-240- 特 -01-01-R-KY07 (排名第 7)。
廈門灣海床演變及航道回淤綜合分析研究, 2001 年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1-192 (排名第 1)。
水利系統天文潮及風暴潮數值預報模型, 1995 年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 1996 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 3)。
江蘇入海河道河口治導線研究, 2009 年江蘇省水利廳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 1)。
學術兼職
兼任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
⑴國家海洋局海塗研究中心主任(2010.11~)
⑵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執行理事(2009.08~)
⑶全球水夥伴中國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2009.05-)
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水文計畫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2008.01~)
⑸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2002.03~)
⑹江蘇省水利學會理事長(2008.08~)
⑺中國海洋學會理事(2010.11~)
⑻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2004.04~2009.04)
⑼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連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4.01~2013.08)
⑽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2010~2014)
⑾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河海大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2008.10~)
⑿山東省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2009.06~2014.06)
⒀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2008.01~)
⒁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2007~2012)
⒂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2008.12~2013.12)
⒃連雲港港 30 萬噸級航道工程技術專家(2009.10~)
⒄教育部高等學校水利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008~2010)
研究
張長寬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近海水環境和物質擴散數值模擬及海岸河口災害預測與防禦等。先後主持或參加完成了40多項科研項目,其中有9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及部省級科技進步獎。正在主持的項目有“中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908專項)”,是“江蘇908專項”技術組組長。張長寬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獲水利部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2002年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主要研究方向為海岸風暴災害與防災減災。先後負責國家863計畫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和水利部科技創新項目等40餘項科研項目。在國內首次開發使用逆波向線方法,成功解決了複雜地形下的波浪推算。對黃海輻射沙脊群提出了“潮流塑造風暴破壞潮流恢復”的動力機制。深入研究了天文潮、風暴潮預報及耦合模擬技術,開發了水利系統天文潮及風暴潮數值預報模型,獲1995年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綜合運用海岸動力學、沉積地貌學的理論方法和3S技術,研究廈門灣海床演變及航道回淤,獲2001年度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研究了三峽工程二期蓄水、通航對長江口水動力條件影響,獲2004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綜合考慮長江洪水與風暴潮遭遇機率,研究了長江下游實用型洪水―風暴潮綜合數學模型,獲2005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參編交通部。在《中國科學》英文版等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目前正在主持江蘇“908”專項技術組工作及其中兩個專題研究。
科研項目
先後主持或參加完成了連雲港港口工程、上海深水港杭州灣深水航道工程、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浙江三門核電站等工程項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沙質海岸海岸演變數學模型”、“灌河河口沉積動力分析”、“黃海海底輻射沙洲形成演變研究”、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中部海岸穩定性分析研究”和水利部科技計畫項目“水利系統風暴潮數學模型研究”等30餘項。目前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江河口風暴驟淤的動力機制分析”、江蘇省重點科研項目“江蘇省水環境容量研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實用型洪水-風暴潮綜合數學模型”、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涌潮的全局同胚自適應格線模式數值研究”等。參編交通部《港口工程技術規範》、交通部《海岸與河口潮流泥沙模擬技術規程》。
獲獎成果
成果中獲獎的有:“廈門灣海床演變及航道回淤綜合分析研究”(2001年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水利系統天文潮及風暴潮數值預報模型”(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4)、“海洲灣侵蝕性海岸護岸工程及河口沙咀治理試驗研究”(1995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5)、“灌河河口沉積動力分析”(1994年水利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島式防波堤波浪繞射數學模型”(1986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淺水波浪變形數學模型與淤泥質海岸底摩擦係數的確定”(1983年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1984年交通部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3)。先後在《中國科學(英文版)》、《海洋工程(英文版)》、《泥沙研究(英文版)》、《Communications on Hydraulic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荷蘭出版)》等刊物發表文章40餘篇。
1997年獲水利部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教育經歷
張長寬在科研中經過研究比較鑒於幾次大的洪水災害,中國的治水政策發生了重大調整,由過去工程水利向可持續水利轉變。具體說,就是保障引水安全,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維持河流的健康生命,研究水利工程與生態的關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同樣調整人才培養的定位和模式。教學計畫、教材安排和教學方法都作了很大的調整。傳統的以挖河治河為特徵的工程建設教學已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以生態、環境、管理和技術為核心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護自然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內容占據絕大部分。傳統水利科學正在向現代水利科學邁進。現代水利科學的教學和科研,確實對師資提出了挑戰。現有的師資力量顯得不足,師資結構不盡合理,拔尖人才比較缺乏,與現代水利教學科研的要求還有不小距離。河海大學正在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培養、引進和使用三個環節,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精幹高效的師資隊伍,培育和造就一批傑出的學科帶頭人和現代水利科學的教學科研骨幹。學校考慮,經過兩三年的努力,要達到專任教師1600名,45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40%,具有外校學歷的教師占60%,重點建設學科具備3個月以上國際進修或留學經歷的教師占30%;引進和培養20個左右的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學科(專業)帶頭人和100個左右在國內外有相當影響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的目標。形成“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上得快”的人才吸引、培養和使用機制。
承擔項目
⑴長江口海域水動力過程與生態系統演變機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 計畫)課題(2010CB429001), 2010.01~2014.12 ,課題負責人。
⑵江蘇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國家 908 專項(JS908-01), 2005~2011 ,技術組組長。
⑶濱海火 (核) 電廠溫排放擴散機理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0779016), 2008.01~2010.12 ,項目負責人。
⑷沿海風暴潮預報預警及災害評估技術,水利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00701011), 2007.7~2009.6 ,項目負責人。
⑸閩江水口水庫至潮流界洪水預報模型研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0905013-8), 2010-2014 ,子項目負責人。
⑹江蘇沿海灘涂圍墾開發規劃研究,江蘇省農業資源開發局, 2008~2009 ,項目負責人。
⑺江蘇沿海灘涂圍墾開發利用規劃綱要,江蘇省發改委, 2009 ,項目負責人。
⑻鹽城市沿海灘涂圍墾開發規劃,鹽城市人民政府, 2009 ,項目負責人。
⑼條子泥匡圍工程可行性研究,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 2009~2010 ,項目負責人。
⑽條子泥匡圍工程實施方案研究,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 2009~2010 ,項目負責人。
⑾江蘇省海洋功能區劃,江蘇省人民政府, 2009~2010 ,項目負責人(技術組組長)。
⑿江蘇省入海河道河口治導線規劃,江蘇省水利廳, 2010-2011 ,項目負責人。
⒀江蘇入海河道河口治導線研究,江蘇省水利廳, 2007-2008 ,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