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晉,江蘇蘇州人,名義隆,又名益龠、一龠,字晉,以字行。居馬場弄。
出生地清貧之家,其父為銅錫店夥計,故到12歲時入蘇州第二高等國小。其勤奮好學,各科成績均為優秀,常得學校獎學金。時圖畫老師樊少雲見其聰明又踏實,有意在圖畫上悉心指授,張晉不負師望,及至16歲考入中學時,仍然在山水畫方面常請教樊少雲。
18歲時經樊少雲師推薦。正式從師顧仲華。時仲華正創辦“顧氏國畫學社”,張晉成了第一屆學員。以畫山水、仕女為主課。在書法又承常來學社的李根源指導,由顏柳楷書轉學魏碑,從《張黑女墓誌》、《龍門二十品》入手。
為維持生計,減輕父親生活擔子,張晉從21歲始,由趙子云、袁培基、趙眠雲出面,在《蘇州明報》上刊登“張一龠鬻畫”廣告。1930年畫《江南岸》工筆山水一幀,入選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
為進一步提高藝術修養,1931年考入蘇州美專,既習國畫,又習西洋畫,一年後轉至上海新華藝專,系統學習中國畫技法和理論。1934年畢業後,在南京太平路飯店舉辦個人畫展,得識徐悲鴻、高二適、傅抱石、蔡元培等教育、藝術界前輩。抗日戰爭期間,張晉投筆從戎。創作《打倒日寇、保衛祖國》、《東洋佬,滾回去》等宣傳畫。抗戰勝利後,返回蘇州,在宮巷樂群社舉辦個人扇面展覽,出品120件,展覽10天,扇子被認購一空。
1947年任聯合中學(今市三中校址)美術教員。課餘時整理舊稿200餘幅,先後為上海王星記、浙江舒蓮記、蘇州九華堂書畫店堂收購而去這時張晉生活已大為改觀,購置不少名人畫冊與名家真跡,作為欣賞與研習之用。
1950年,蘇州文聯成立美術協會,張晉為第一批會員。次年參加“蘇州市新國畫研究會”,與謝孝思、余彤甫、費新我、顧仲華、彭恭甫、許十明、林伯希等國畫家同去吳縣金山體驗生活,創作了30餘幅新國畫。
1953年創作《枇杷黃時》被省美協推薦,參加“全國國畫展覽”。
1954年創作《銀杏林》參加華東地區展覽後,又被薦至“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
1956年被上海美協吸收為中國美協上海分會會員。同年去安徽黃山寫生,吸取新鮮養料,得創作稿20餘幅。9月調入江蘇省國畫院,與余彤甫、陳舊村。費新我同為畫院畫師。這以後的近十年中,為張晉的創作高峰期。《芭蕉仕女圖》、《楓林》、《漁港》、《虞山興福寺》、《西紅柿熟高山綠》、《三峽夜航》、《春風又綠江南岸》等40餘幅分別刊印在報章雜誌和巨型畫冊中。
1967年“文革”破四舊撳起高潮,把積年所存仕女和仿古圖精品都付之一炬。七十年代後身體一直欠佳,曾自印“聊作閉門人”、“七十老翁以書為伴”。但一旦精力恢復,仍然勤奮作書畫。
1978年創作《泰山》、《二度梅》、《秦皇島上》巨幅作品以及《川桔豐收》、《大橋》、《紫金山天文台》等小幅立軸,分別為省國畫院和美術館收藏。1984年香港文匯報專欄介紹張晉的生平和作品,稱他為當代不可多得的工筆青綠山水畫家和仕女畫的高手。同年又創作《天平楓葉》,入選“全國第六屆美展”。
1986年共積稿60餘件,預備舉行個人畫展,終因身體不支,患高血壓住院而作罷,成為一生憾事。
藝術風格
張晉創作體裁大多反映現實,並因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力而為人看重。老畫家尤玉淇先生對此亦有評價,他在談及張晉繪畫藝術時說:“在他追摹學習傳統的途徑中,真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可以看到他從學清初四王起步,一直上溯,進而學明四家,再進而學趙孟與元四家,更進而學南宋馬遠夏圭,以此為了介梯,進而學習北宋王希孟諸家。這種孜孜不倦精神,促使他的功力日益不凡,一旦形成之筆墨,順理成章地成為一代大家了。”
張晉藝術創作路子也很廣,大凡人物仕女,花鳥山水,工筆寫意無一不善,尤以小寫意之筆畫青綠山水更為行家所稱道。他的山水畫作品用筆工細勁健,意境清新,好用青綠設色,有時還輔以金勾。他的金碧山水,富麗堂皇,在同時代畫家中獨領風騷。他創作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全畫的三分之二都用雙鉤筆法畫細密的桑葉,近景的桑葉填以石青,葉邊鉤金。中景、遠景的桑葉是由深漸淡的石綠染成,配以微露赫色的樹幹和堤岸,色調和諧而溫暖。他的另一幅作品《放鶴亭圖》,叢樹的桿、枝、葉安排得濃而不亂,疏密有致,勾線自然,色彩渲染得當。將放鶴亭置於右上角空間,既有深遠之感,又具突出中心之勢。結構堪稱精妙。
人物評價
張晉一生勤奮藝事,能書法、印章,印章朱白文俱佳,印有《張晉印選一百方》;繪畫初宗清“四王”,後追“明四家”,上探北宋趙令穰、王希孟、南宋馬遠、夏圭,元代趙孟、黃公望等藝術大師的堂奧。功底深厚,畫類全面。不僅屢屢參加市、省、全國展覽,而且其影響遠播日本、巴基斯擔、英國、義大利等國。其生前為江蘇省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