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諒

張友諒(1905-1936),福建省龍巖縣(今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溪連村人。1934年參加革命鬥爭,時任東肖區蘇維埃政府文化部的工作人員。參加了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反“清剿”鬥爭、土地革命鬥爭和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隨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轉移山區堅持革命鬥爭,參加了閩西蘇區的三年游擊戰爭。1936年在龍巖縣拜詔嶺反“清剿”鬥爭中被敵抓捕殺害,壯烈犧牲。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友諒(1268~1350) 字元朴,自號盤泉,今章丘市相公莊鎮人,元朝中書省參知政事張斯立的侄子,官至元朝翰林兼國史院承旨、商議中書省平章政事。

主要經歷

元大德三年(1299年),張友諒從八品屬官奉禮郎入仕。元至大元年(1308年)至元延元年(1314年),任尚書省右司員外郎、左司都事。元延六年(1319年)改任江浙行省都事。此後,因母逝守制在家,至至治元年(1321年)守孝期滿,任吏部員外郎,改任監察御史。不久,改任左司都事,升員外郎。因受權臣打擊報復,出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後改任參議中書省事,又改任戶部尚書。元泰定二年(1325年),調任浙西廉訪使, 後改任都水庸田使。任滿,改任淮東廉訪使。越3年,升任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同年冬,入中書省任參知政事。翌年,出任江南行台侍御史。不久,入御史台任侍御史,同年五月至九月,再入中書省任參知政事;十月,升任中書省左丞。元至順二年(1331年),改任翰林兼國史院學士。一年後,改任御史中丞,未赴任,又改任山東廉訪使。不久,因病辭歸。元至元六年(1340年),授翰林兼國史院承旨。至元七年(1341年),特授商議中書省平章政事。此後以年邁告歸。張友諒一生仕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順帝、文宗7朝,聲望赫赫30餘年。他能為文,曾為劉敏中、張寬書撰墓碑銘。天曆元年(1328年)請張養浩為其父張斯和撰神道碑。天曆三年(1330年)於張氏先塋立碑石時,自寫碑陰記。

張友諒家世 張友諒祖父即張斯立父張澤及其前情況,見《張斯立家世》。 父張斯和,1238年(元太宗十年)生,終身未仕。為使弟張斯立致力於學,遵父命,擔起全部家務。並謹承父志,購書設館聘師,教子弟攻讀,為改變鄉風民俗盡力,使他們知道為官要忠於君、在家要孝於親。而自己以孝事母,以謙待人。而且不謀求私利,別人借錢無力還時,他便將借據燒掉。因此,莊內外一致尊他為“巨人長者”。1309年(元武宗至大二年)卒,終年74歲。因子顯,被朝廷贈榮祿大夫(從一品)、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從一品) 、柱國(從一品),追封齊國公(正二品)。生3子:友賢、(名佚)、友諒。 長兄張友賢,曾連任幾縣(縣名不詳)縣尹,最後以從四品朝列大夫、從四品泰安知州辭歸。生1子:士麟。次兄早卒。配李氏,再娶王氏,均贈齊國夫人。生1子:士貞。又1女,嫁於川拉段氏。 子張士貞,歷任尚書省正七品左司都事、正六品左右司員外郎,正五品同知安豐路總管府事;又為正五品奉政大夫。生3子:鈞、欽、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