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學院簡介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秉持“立足地方、服務社會、崇尚能力、辦出特色”的辦學理念,著力為陝北能源化工業、綠色農業、紅色旅遊業和全國製造業等培養緊缺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了校企合作+“雙證書”(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以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及金融、旅遊、教育、建築、電力、運輸、林牧等系統為主渠道,輻射長三角、珠三角、黃三角等發達地區的機械、電子、製造業企業的廣闊的畢業生就業網路。學院坐落在延安市內、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濃郁,交通方便。2006年12月,延安市第三次黨代會已將學院新校區建設列為全市十一五“十大工程”項目之一。新校區占地525畝,投資4.38億元,現已開工建設,第一期校園主體建築工程計畫於年內竣工。
學院概況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秉持“立足地方、服務社會、崇尚能力、辦出特色”的辦學理念,著力為陝北能源化工業、綠色農業、紅色旅遊業和全國製造業等培養緊缺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了以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及金融、旅遊、教育、建築、電力、運輸、林牧等系統為主渠道,輻射長三角、珠三角、黃三角等發達地區的機械、電子、製造業企業的廣闊的畢業生就業網路。學院坐落在延安市內、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濃郁,交通方便。2006年12月,延安市第三次黨代會已將學院新校區建設列為全市十一五“十大工程”項目之一。新校區占地525畝,投資4.38億元,現已開工建設,第一期校園主體建築工程已於年內竣工。
2006年——2010年發展遠景
整體發展目標:三年打基礎,求發展,2009年建成新校,在校生達到8000人,達到部頒合格標準;五年上水平、創特色,在校生達到10000人,達到部頒優秀標準,到2010年,將學院建成延安乃至陝北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成人職業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基地、新技術研發推廣中心,成為國內有影響、省內一流、具有高職特色和延安精神特點的技能型地方大學。
發展規劃
新校區建設

新校區占地525畝,建築面積22.72萬平方米,總投資4.38億元,新校區建設本著“環境景區華、建設特色化、功能多樣化、風格多樣化、投資多元化”的原則,體現整體化、人本化、園林化、特色化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將於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
實訓基地建設
到2010年學院將按照八大專業板塊,有計畫地建成能源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農林生物、經濟管理、文化教育和現代服務等校內實訓基地,經濟管理實訓基地的建設成為院級示範實訓基地。學院要與企業廣泛合作,建立廣闊的校外實訓基地。重點在陝北地區大型能源化工企業和經濟發達地區大型電子企業、製造企業和服務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
專業建設
根據市委“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用延安精神建設延安,強力推進跨越發展,努力構建和諧延安。大力實施能源化工強市、綠色產業富民、紅色旅遊興業三大戰略”的指導思想,我院專業建設重點構建前瞻專業、拓展專業、核心專業、基礎專業等四個專業層次八個專業板塊四十多個專業的結構體系。
教師隊伍建設
學院教師隊伍建設本著“崗位提高、骨幹引進、培養雙師、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一支理念先進、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雙師型”隊伍。到2010年,專業教師中,高級職稱占40%,本科學歷以上占90%,碩士研究生以上學位占15%,獲得技能證書的教師占30%,“雙師型”教師占70%。
和諧校園建設
學院致力於延安精神內蘊的挖掘、整理工作,構建“用延安精神育人德育工作體系。營造書香校園,鑄造幸福人生,讓校園的每一面牆壁,每一個角落,都成為育人的課堂,讓智慧的燈光點亮每個學生的心靈。發展規劃新校區建設
新校區占地525畝,建築面積22.72萬平方米,總投資4.38億元,新校區建設本著“環境景區華、建設特色化、功能多樣化、風格多樣化、投資多元化”的原則,體現整體化、人本化、園林化、特色化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將於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石油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化工化學系、醫學護理系、農林建築工程系、師範教育系二級院系;開設高職專業31個。
石油工程系 | 油田化學套用技術、鑽井技術、油氣開採技術、石油天然氣地質勘探技術、增油氣儲運 |
航運工程系 | 輪機工程技術、航海技術 |
機電工程系 | 設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化工設備維修技術、供用電技術、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 |
經濟管理系 | 會計電算化、工商企業管理、旅遊管理、金融保險、計算機套用技術 |
化工化學系 |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煤化工生產技術、套用化工技術、工業分析與檢驗 |
醫學護理系 | 護理 |
農林建築工程系 | 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畜牧獸醫、動物防疫與檢疫、園林工程技術、蘋果無公害生產技術 |
師範教育系 | 學前教育 |
師資力量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在編在崗教職員工655人,其中專任教師338人,“雙師型”教師186人;正高級職稱33人,副高級職稱186人,中級職稱28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2人;聘請企業高級工程師兼職教師118人。
教學建設
2014年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省級重點專業4個,實訓基地6個。
省級重點專業:油田化學套用技術、石油化工生產技術、會計電算化
工程造價實訓基地:天然氣實訓中心、化工化學實訓中心,工程技術實訓中心、機械加工與維修實訓中心、經濟管理實訓中心、航運工程等綜合性實訓基地。
科研成果
2009年學術論文部門 | 作 者 | 題名 | 發表刊物 | 期刊號 | 字數 | 期刊 級別 | 時間 |
行政 | 楊軍憲 | 延安精神是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法寶 |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 ISSN | 2009-08-15 | ||
行政 | 楊軍憲 | 用延安精神立德樹人 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 |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 核心 | 2009-12-15 | ||
行政 | 楊軍憲 | 《中庸》“人”的主體意識的萌發 | 人文雜誌 | 核心 | 2009-07-15 | ||
行政 | 蘭培英 | 職業教育研究取向的形而下選擇 | 職業技術教育 | 核心 | 2009-08-01 | ||
行政 | 高雅琴 | 構建教學為主體的高職教學體系的思考 | 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 | 核心 | 2009.3 | ||
學生處 | 同宇 | 會計誠信缺失全面剖析 | 財會研究 | 核心 | 2009-03-25 | ||
學生處 | 同宇 | 談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籌劃 | 財會月刊 | 核心 | 2009-09-15 | ||
學生處 | 同宇 | 2008雪災事件應急管理績效的模糊綜合評估 |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 CN | 2009-01-01 | ||
教務處 | 常宏志 | 植物科學研究進展 | 安徽農業科學 | 22 | 6000 | 核心 | 2009-08-01 |
教務處 | 常宏志 | 乾旱半乾旱地區連翹育苗技術 | 北方園藝 | 3 | 4000 | 核心 | 2009-03-15 |
教務處 | 常宏志 | 我國實施林業科技創新的戰略構想及對策 | 河北農業科學 | 1 | 5000 | ISSN | 2009-01-15 |
教務處 | 王源 | 淺談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套用基礎》課程改革 | 新西部(下半月) | 18 | 2000 | ISSN | 2009-09-30 |
教務處 | 加建華 | 分層次教學在普通高校籃球教學中的套用 | 山東文學 | 6 | 3000 | 核心 | |
教務處 | 常宏志 | 淺論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 |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 6 | 5000 | ISSN | |
教務處 | 楊曉紅 | 旅遊與飯店管理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綜述 | 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 | ISSN | 2009.6 | |
教務處 | 張紅霞 | 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究 |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 2 | 2000 | ISSN | |
經管系 | 王小峰 | 談企業發展中的激勵機制 | 科學時代 | 15 | 3000 | ISSN | |
經管系 | 侯潤亞 | 從環保能源談交流直流電源 | 商情 | 3 | 2000 | ISSN | |
經管系 | 侯潤亞 | 淺談電源零線與地線 | 物理教學 | 7 | 3000 | 核心 | |
農林系 | 王斌 | 不同天氣下的溫室環境日變化研究 | 安徽農業科學 | 21 | 4000 | 核心 | 2009-07-20 |
農林系 | 李春霞 | CTAB法高效提取蘋果葉片DNA的研究 | 北方園藝 | 2 | 6000 | 核心 | 2009-02-15 |
農林系 | 王斌 | 淺議延安市水資源現狀及改善對策 | 甘肅農業科技 | 4 | 3000 | ISSN | 2009-04-20 |
農林系 | 王斌 | 淺談延安市退耕還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內蒙古農業科技 | 2 | 4000 | ISSN | 2009-04-10 |
農林系 | 李春霞 | 蘋果樹小冠開心形整形過程中應堅持“五先五後”原則 |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 | 5 | 1500 | ISSN | 2009-05-15 |
農林系 | 李春霞 | 蘋果砧木苗快速繁育新技術 | 農業科技通訊 | 9 | 4000 | ISSN | 2009-09-17 |
農林系 | 馬延宏 | 環境脅迫下植物細胞ABA的信號轉導途徑 | 陝西農業科學 | 4 | 8000 | 核心 | 2009-07-25 |
農林系 | 王斌 | 蘋果葉面肥的試驗研究 | 陝西農業科學 | 4 | 3000 | 核心 | 2009-07-25 |
農林系 | 王斌 | 蘋果保鮮技術 | 現代農業科技 | 14 | 4000 | cn | 2009-07-20 |
農林系 | 王斌 | 蘋果樹套用優達葉面肥肥效試驗研究 | 現代農業科技 | 5 | 2500 | cn | 2009-03-10 |
農林系 | 張延翔 | 談種豬的科學引種 | 現代農業科技 | 16 | 5000 | cn | 2009-08-20 |
農林系 | 張延翔 | 農戶飼養脫溫雞應注意的問題 | 現代畜牧獸醫 | ISSN | 2009-09-15 | ||
農林系 | 王斌 | 化肥對土壤環境污染的初探 | 新疆農業科技 | 2 | 2200 | ISSN | 2009-04-15 |
農林系 | 杜森有 | 豬銅中毒的診治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30 | 2500 | ISSN | 2009-06-30 |
農林系 | 徐雁 | 架子牛短期育肥技術 | 畜牧與飼料科學 | 5 | 2000 | ISSN | 2009-05-30 |
農林系 | 杜錦華 | 延安市園林綠化樹種的調查研究 | 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1 | 9000 | ISSN | 2009-03-20 |
農林系 | 徐雁 | 如何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 中國畜禽種業 | 4 | 2000 | ISSN | 2009-04-15 |
化工系 | 莊志楊 | 活性炭固載酸性催化劑合成丙酸環已酯 | 工業催化 | 7 | 核心 | ||
機電系 | 申小琳 | 經濟數學教學方法探析 | 新西部(下半月) | 18 | 2500 | ISSN | 2009-09-30 |
機電系 | 董超鈾 | 運動介質的電磁性質方程 | 大學物理 | 7 | 7000 | 核心 | |
機電系 | 白寶善 | 淺談女性主義視角下張愛玲與王安憶的文學比較 | 電影文學 | 2 | 2500 | 核心 | |
機電系 | 馬愛梅 | 一階脈衝中立型時滯微分房產的振動性 | 科學時代 | 24 | 3000 | ISSN | |
機電系 | 白寶善 | 老舍與張愛玲作品中對市民人生關照的對比 | 山花 | 1 | 5000 | 核心 | |
機電系 | 白寶善 | 張愛玲作品中傳統精神的現代表現 | 山花 | 5 | 4500 | 核心 | |
中專部 | 姜靜 | 談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 | 財會月刊 | 3 | 3000 | 核心 | 2009-09-15 |
中專部 | 王利民 | 當前會計改革面臨的主要形勢 | 當代經濟 | 3 | 4500 | ISSN | 2009-03-25 |
中專部 | 王利民 | 會計改革與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 經濟研究導刊 | 11 | 5000 | ISSN | 2009-04-15 |
中專部 | 姜靜 | 關於市場經濟條件下延安旅遊業發展的思考 | 陝西教育學院學報 | 7000 | ISSN | 2009-09-15 | |
中專部 | 高旭 | 用愛心當好班主任 | 新西部(下半月) | 24 | 2000 | ISSN | 2009-12-31 |
中專部 | 高旭 | 企業集團資產經營策略分析 | 中國商貿 | 10 | 3000 | ISSN | 2009-10-16 |
中專部 | 吉列風 | 關於對化學實驗課教學改革模式初探 | 化學工程與裝備 | 12 | 4000 | ISSN | |
中專部 | 吉列風 | 對改變學院化學課教學方法的幾點建議 | 科技風 | 11 | 2500 | ISSN | |
中專部 | 陳昌 | 大學生就業焦慮特徵研究及應對策略探討 | 中國大學生就業 | 15 | 4500 | ISSN | |
中專部 | 陳昌 | 略論國內實體型生產企業行銷組合策略 | 中國商界 | 9 | 4000 | ISSN |
學術著作
部門 | 作 者 | 書名 | 出版社 | 字數 | 時間 | |
行政 | 楊軍憲 | 心靈的航標 |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250000 | 2009 | 主編 |
教務 | 熊軍林 | 計算機套用基礎實用教程(規劃教材)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346000 | 2009.9 | 主編 |
機電 | 高治源 | 趣味數學(規劃教材)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277000 | 2009 | 作者 |
基礎 | 張炳科 | 《英語綜合教程 3》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規劃創新教材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38065 | 2009、8 | 作者 |
基礎 | 張炳科 | 《英語綜合教程 3》 教師用書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規劃創新教材 |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13000 | 2009.8 | 作者 |
學術資源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創刊於1987年,1999年6月25日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正式向國際國內公開發行。本刊為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刊登哲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的科研學術論文。
文化傳統
校訓
誠實敬業
“誠實”被中華民族視為行為規範和道德修養,誠實是為人之道,是處事之本,是齊家之要,是交友之基,是為政之法。《左傳》云:“信,國之寶也。”指出誠實守信是治國的根本法寶。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寧肯“去兵”、“去食”,也不去“民信”。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敬業”是事業成功的關鍵。勤奮、刻苦、謹慎的作風,是敬業思想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敬,原是儒家哲學的一個基本範疇,孔子就主張人在一生中始終要勤奮、刻苦,為事業盡心盡力。他說過“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北宋程頤更進一步說:“所謂敬者,主之一謂敬;所謂一者,無適(心不外向)之謂一。”可見,敬是思想專一而不渙散的精神狀態。誠實敬業作為校訓就是要求師生將誠實當做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訓誡,時時處處牢記心中,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以敬業為價值取向,認真對待自己的崗位,恪盡職守,負責到底,無論什麼時候、何種情況,都不推諉、不懈怠、不敷衍,把平凡的事情做經典,把簡單的事情做精彩。
校風
一塵不染一絲不苟“一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淨。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環境非常清潔、乾淨。宋·張耒《臘月小雪後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露身。”“一絲不苟”,指做事認真細緻,一點兒不馬虎。苟:苟且,馬虎。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一個工作環境,一個工作態度,基本反映了一個單位的風氣。履行“授人以漁”使命,“做大做強做美”學院,須有良好的校風做保障。我們需要形成這樣的學校風氣:廣大師生樂意並善於創造“一塵不染”的育人環境和學習環境,教師教書育人一絲不苟,管理人員服務師生一絲不苟,學生學習實踐一絲不苟。
學院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呼世傑 |
黨委委員、副書記、院長 | 高福華 |
黨委副書記 | 高思龍 |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 高雅琴 |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 呼世勝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劉沛奇、費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