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0年3月3日,廣州市建設工程局設立“廣州市業餘建築工程學院”。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被迫停辦。
1973年,復辦改名"七.二一工人大學"。
1980年,更名為廣州市建築工程局職工大學。
1985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廣州市建築總公司職工大學”。
2000年7月,廣州市建築總公司職工大學與廣州師範學院、華南建設學院等九大高校合併成廣州大學,設為廣州大學的二級學院,更名為“廣州大學城建技術學院”。
2003年12月31日,由廣州天馬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廣州精通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改制為獨資建設的民辦二級學院,更名“廣州大學城建學院”。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8個二級學院,共開設51專業(72個專業方向)。
教學單位 | 專業設定 |
建築工程學院 | 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設計、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建築設備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監理、建築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建築經濟管理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證券與期貨、投資與理財、會計、市場行銷、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 |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套用電子技術、移動通信技術、電氣自動化、電子商務、機械設計與製造、新能源汽車技術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環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動漫製作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室內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藝術設計 |
外語外貿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報關與國際貨運、商務英語、旅遊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套用韓語、商務日語 |
人文學院 | 網路新聞與編輯、音樂表演、體育運營與管理 |
創業教育學院 | 工商企業管理 |
繼續教育學院 | -- |
師資力量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專兼職教師30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碩士52人,外籍教師3人。專業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24.6%,青年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達52.2%,有南粵優秀教師多名,省級教學團隊2個。南粵優秀教師:周暉、王媚莎、潘丹等。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 | 帶頭人 |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周暉 |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團隊 | 王運祥 |
教學建設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國家級品牌建設專業1個、省級示範專業1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省級品牌建設專業2個、校級重點專業4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4個、校級重點培育專業2個、校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級品牌建設專業:建築工程技術。
省級重點建設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造價。
省級品牌建設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市場行銷與策劃。
校級重點專業:建築工程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造價、商務英語。
校級重點建設專業:軟體技術、會計電算化、金融與證券、機電一體化技術。
校級重點培育專業:藝術設計、行銷與策劃。
校級精品課程
序號 | 專業 | 負責人 |
---|---|---|
1 | 國際貿易實務 | 李志強 |
2 | 建築材料與檢測 | 連 麗 |
3 | 數控CAD/CAM | 孫志偉 |
4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曹美菊 |
5 | 物流採購管理 | 曾 祁 |
6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謝炳清 |
省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
部分省級以上教學成果
序號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評審單位 |
1 | 基於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民辦高職院校內部法人治理結構研究——以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為例 | 劉國生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2 | 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高職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周暉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3 | 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群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 | 劉桂光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4 | 基於行業需求的高職會展英語ESP模式研究 | 高細明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5 | 區域產業經濟發展下的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研究 | 王愛文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6 | 基於工學結合的高職物流教材改革與實踐 | 勞健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7 | 經管類專業技能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 覃常員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8 | 校企協同,產教結合的“三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以市場行銷專業為例 | 劉培艷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9 | 計算機套用專業中高職銜接、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潘丹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10 | 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與實踐 | 甘宏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11 | 服務建築產業轉型升級的高職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以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為例 | 方金剛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12 | 建築設計技術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理論研究 | 曾澄波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13 | 以“教學公司”為載體的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與探索研究 | 楊雄輝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14 | 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袁航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15 | 職業院校為外來務工人員開展技能培訓與服務研究 | 楊玲 | 廣東高職研究會 |
16 | 以“教學公司”為載體提升高職院校技術研發與社會服務能力 | 賀克 | 廣東省教育廳 |
17 | 發揮建築行業企業背景優勢創新合作辦學模式實踐研究 | 周暉 | 廣東省教育廳 |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校級研究機構一所。
校級研究機構:高職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2年以來,該校獲得廣東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項5項,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4項、廣東省哲學社科“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學科共建項目1項、廣州社會科學課題1項、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課題研究結項6項、教師在各級刊物發表論文180篇以上。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約95萬冊,電子圖書1938.04GB,中外學術期刊400餘種,引進了中國學術期刊網等多個資料庫,形成了以專業文獻為中心、多種文獻並存且具有本院專業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
學術刊物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學刊》創刊於2009年,為廣東省新聞出版局批准、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主辦的內部綜合性學術刊物,暫定為年刊。常設欄目有建築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科學與工程、經濟管理、語言與藝術、高職論壇、學校管理、高職德育、教學教改、課程建設、學生工作等。
文化傳統
校徽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校徽,以鳳凰為原型,學校標準創意出自郭沫若《女神-鳳凰涅槃》,寓意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歷經近半世紀的滄桑,依舊生生不息。該校還有“鳳凰涅磐”塑雕。校訓
“修德、礪能、崇學、尚行”。釋義:
修德:修養德行,行善積德。
礪能:培養能力,磨練技能。
崇學:推崇學習,尊崇好學。
尚行:倡導實踐,追求套用。
學生社團
截至2015年7月,該校通過學校註冊的學生社團共有54個,全校社團組建“社團聯合會”來服務、聯繫各協會和學校,各協會名單如下:茶文化協會、鳳涅漢文化協會、沙盤協會、廣告社、蝶影設計協會、滑板協會、空·間設計協會、金穗文學社、網路傳媒協會、文化旅遊協會、冰翎毽球協會、心旅協會、棋牌社、演講與社交協會、讀書協會、行銷協會、就業與職業發展協會、理財協會、陽光服務社、衛生保健協會、綠葉環保協會、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與發展協會、會計協會、書法協會、計算機協會、汽車協會、CAD/CAM協會、繼續教育與技能拓展協會、籃球協會、足球協會、棒壘球協會、游泳協會、網球協會、排球協會、桌球協會、羽毛球協會、廣極武術協會、龍獅協會、UNIONE動漫社、3C.H設計工作室、音樂創作協會、輕舞飛揚交誼舞協會、話劇社、輪滑協會、Pentotail街舞協會、景觀藝術協會、攝影協會、WLF魔術協會、B.G.EBOX協會、美術社、建築工程協會、微電影社、推理協會、創業協會等。
2014年11月,由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社團聯合會承辦的第一屆螢光遊園會夜跑活動。
希望魚苗
2009年開始,學校每年9月在荔香湖畔組織“希望魚苗”愛校教育活動,學校購置魚苗,並組織新生將魚苗放入荔香湖中,待到學生畢業時,師生一起捕魚,並共享魚宴,與學校共享發展的喜悅。荔香湖也成為了愛校教育的基地,逐漸形成該校傳統。現任領導
姓名 | 職位 | 職稱 |
---|---|---|
劉國生 | 校長 | 教授 |
楊清國 | 黨委書記、副校長 | 工程師 |
程忠國 | 副校長 | 副教授、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
張德宜 | 副校長、黨委副書記 | 副教授、高級職業指導師 |
李志強 | 副校長 | 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