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窟址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西南約30公里處。北區已編號洞窟80個;南區編號洞窟32個。早期(約5—7世紀)壁畫,主室券頂中脊多為日天、月天、金翅鳥、立佛等組成的天相圖。券頂側室是以菱形山巒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畫或因緣故事畫。主室側壁多畫方形構圖的因緣佛傳,後室畫以涅槃為中心的佛傳內容。方形窟的穹窿頂分隔成條幅狀,畫立佛或菩薩。側壁多畫佛傳故事。具有顯著的龜茲特色。
歷史
中期(約8—9世紀)壁畫除延續早期壁畫外,還出現了和中原唐代石窟相似的洞窟,在中心柱窟主室兩側壁為通壁一鋪的大幅經變畫。內容有藥師變、淨土變等,與敦煌石窟唐代壁畫的技法、風格相似,榜題用漢文書寫。窟頂多畫蓮花、團花、茶花、雲朵等中原形式的圖案。中心柱窟甬道、後室側壁有立佛、立菩薩像。也有漢文榜題。漢族供養人像頭戴幞頭,著盤領窄袖長袍。還出現了當時中原流行的千手千眼觀音等密宗形象。晚期(約10—11世紀)洞窟如北區75窟,正壁畫一持缽高僧坐像,下有漢文墨書經文一方。兩側及其下部有天道、人道、阿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等六道畫面,有漢文榜題。左右側壁下方為供養人行列,其中一列著回鶻服裝,並用漢文書寫回鶻人題名。北區79窟,正壁畫回鶻僧人和世俗信徒供養像,窟門右側前壁畫一列回鶻服裝的男女供養人像,用漢文、回鶻文和龜茲文三種文字書寫題名,這是前所未見的。